?

新媒體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的影響研究

2019-10-08 08:02王亮謝倩
新一代 2019年14期
關鍵詞:學生成長新媒體互聯網

王亮 謝倩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迅速崛起,新媒體因其傳播速度快、信息多樣化及應用的廉價性而得到廣泛的應用,新媒體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大學生思想行為產生深遠影響,極大地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因此,探索高校新媒體的特點以及對大學生的影響,構建和諧校園建設對大學生健康成長意義深遠。

關鍵詞:高校;新媒體;互聯網+;學生成長

前沿

新媒體(NewMedia)是一個相對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根據2019年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用戶數為8.29億,大專以上學歷的互聯網使用率達到96%。因此,手機媒體和網絡媒體占據了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媒體環境下,已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

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新媒體硬件中,最不可缺少的產品,其中有70%的學生選擇了手機。而其它不到30%的人選擇了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1]該選項的調查結果清楚地反映出大學生對手機媒體的依賴程度最高。因此,傳統報紙和其它媒體對大學生影響的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就大學生而言,新媒體為他們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

一、高校新媒體的特征

新媒體是20世紀后期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是基于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媒體與傳統媒體截然不同[2]。目前高校新媒體主要是三微一端,所謂三微是指:微博,微信和微視頻,一端是指手機APP客戶端。高校新媒體具有以下特征。

(一)個性化。媒體的內容根據大學生的需求點對點傳播,這與只能被動閱讀或觀看的傳統媒體截然不同。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訂閱校園信息,隨時了解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動態信息。

(二)大眾性。新媒體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廣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通過微信、微博等任何平臺交流,使其大學生成為媒體的主體。

(三)多樣性。新媒體形式多樣,各種形式字、音頻、畫面表現過程比較豐富,可融為一體,做到即時的瀏覽信息內容,從而使內容變成“活物”。

(四)實時性。與傳統的廣播和電視相比,只有新媒體才能真正隨時發布,沒有任何時間限制。如,微博、微信信息內容,大學遇見感興趣的事情或者美麗的畫面,可以隨時拍攝和發布,使廣大學生可以全天24小時在線交流。

二、高校新媒體對大學生成長的積極影響

(一)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獲取各種信息的重要來源和新渠道

大學生大多通過手機上網其主要目的是獲取信息和交流。目前,大學生關注信息點多而信息量大,傳統媒體無法滿足。因此,刷微博、曬微信朋友圈是每天必做的事情。

(二)新媒體文化促進了大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高校新媒體文化的社會性質促進了大學生更廣泛的參與社會交流,拓展了大學生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化進程,豐富了大學生的社會生活。新媒體有利于大學生進行交流,更好地展現自我。如我校舉行了大學生“家鄉烙印”微博攝影比賽。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記錄我熱愛的家鄉。學生的參與度極高,也豐富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三)新媒體可以幫助大學生表達他們的情感需求

大學生可以進行現實世界中,沒有得到情感進行交流。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可以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交流。在各種媒體的新世界中,他們不會感到孤獨和孤獨。

(四)新媒體的包容性為豐富大學生思想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環境

高校新媒體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獨立,包容,平等和個性化的表達平臺。大學生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如對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不同的思想觀念相互碰撞,相互交流,豐富了大學生的視野和思想。讓當代大學生更自信,更獨立,更能夠堅持自己的個性。同時,這種交流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高校新媒體對大學生成長的負面影響

目前,大眾傳播的信息眾多而復雜,許多大學生已經失去了區分媒體信息的能力,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因此,培養大學生的媒體素養意義重大。負面影響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媒體網絡的互動導致了大學生實際互動的冷漠

與現實社會生活的不同之處,在于大學生處于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中。沉迷于新媒體網絡世界將與面對現實生活帶來冷漠,或進一步轉變為麻木,矛盾和缺乏正義感和正確的價值觀[3]。

(二)新媒體網絡信息的泛濫導致大學生自我失去

互聯網是一個無限的“網絡”,讓大學生的世界觀傾斜。大學生選擇信息的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以及自我調節能力下降。因此,網絡環境下不能正確的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將被扭曲。高校新媒體文化是一種包容性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的傳播和交融,導致大學生的價值觀沖突劇烈、價值取向多元和價值選擇困難。

(三)新媒體文化的直觀性削弱了大學生獨立思考和判斷是非的能力。

新媒體提供了豐富多彩,信息量大的信息。對于意志缺乏的學生,沉迷于網絡,導致他們缺乏對問題的深入理性思考。高校新媒體文化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使大學生不受任何限制地追求絕對自由,容易形成無政府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等非主流價值觀。

四、加強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媒體素養的培養和引導

(一)通過新媒體的優勢加強大學生思想建設。

新媒體是一個巨大的平臺。該網絡提供與學生平等的溝通和意見交流。因此,要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充分發揮網絡共享和便利的優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還可以以多種方式進行引導,比如:開展大學生喜歡看和聽的紅色主題課,并通過在線平臺進行各種大型講座。學??梢詫⑿旅襟w素養教育納入學校的素質教育,組織新形式的講座,推廣新媒體知識,使媒體素養教育成為高校日常教育的一部分。努力將傳統教育方法轉變為現代多媒體互動教學方式,在思想中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4]。

(二)建立健全校園媒體信息監督預警機制。

目前,新媒體已成為高校隱患的導火索和催化劑。加大網絡的評論員引導。通過建立網絡管理員和網絡虛擬組織,加強對網絡信息源和通信渠道的監控和管理。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應進入應急預案,密切關注形勢的發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惡性事件的周期性影響,造成嚴重損失。

(三)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養和區分是非的能力

新媒體網絡的內容復雜而繁瑣,也有許多值得大學生關注和學習的信息。要注重培養大學生的網絡素質,使他們能夠養成正確價值觀和思想行為。培養大學生在復雜的在線信息中識別,提取,評估和表達的能力。讓大學生不僅能夠做到現實中具有良好道德,而且能夠成為一個在網絡中具有規范性和守法性的優秀學生。使其養成正確的道德觀,防止網絡犯罪,在線欺騙,在線暴力和人肉搜索等不良網絡行為[5]。

(四)加快建立健全新媒體的法律法規

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已成為言論自由表達的重要載體,但任何自由都應以不傷害社會公平底線為基礎?;ヂ摼W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窗口,擁有大量的網友,因此也必須要清楚認識,網絡永遠不會讓人們隨心所欲地發泄。目前,中國對新媒體的立法遠遠低于新媒體的速度,一些不法分子已經走上了法律的邊緣。因此,要加強學生網絡安全知識教育,培育學生正確的網絡觀、人生觀。

參考文獻:

[1]夏領婕,當代大學生使用手機的現狀及影響——以武漢兩所高校為例[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3;

[2]全曉松,高校新媒體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教育對策[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9);

[3]覃歡,新媒體對高校大學生的影響及德育對策思考[J],教育現象,2015(5);

[4]武永樂,新媒體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8);

[5]王文娟,新媒體在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和影響探析[J],教研前沿,2014(7)。

猜你喜歡
學生成長新媒體互聯網
挖掘語文傳統文化,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自主管理中分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快樂
教師的“勤”與“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