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醒世姻緣傳》中的泰山香會?

2019-10-11 07:14劉相雨
明清小說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泰山婦女

·劉相雨·

內容提要 《醒世姻緣傳》詳細地描寫了薛素姐跟隨香會到泰山進香的過程,這對于我們了解明清時期的婦女香會組織及其朝山進香的過程提供了豐富詳盡的資料。薛素姐參加的這次泰山進香活動,雖然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但是并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基本上可視為以宗教為幌子的游山玩水活動。薛素姐跟隨香會到泰山進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對于女性進香的不同態度。薛素姐的泰山進香關聯著她的前世和今生,在情節結構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在藝術上有著強烈的諷刺效果。

《醒世姻緣傳》第六十八回、第六十九回詳細地描寫了薛素姐跟隨老侯、老張兩個道婆到泰山進香的過程。對于這一描寫的民俗學價值和意義,已經有一些學者做了探索,但是對于該描寫的文學價值和文學意蘊,卻很少有學者深入研究。本文擬在前人和今賢的基礎上,對這一問題進行探索。

一、香會組織的泰山進香活動

《醒世姻緣傳》中,薛素姐是跟隨當地的香會組織去泰山進香的。香會是“民間為朝山進香而組織的群眾團體”,泰山香會是“指以泰山神靈為奉祀主神、以到泰山朝拜為結社目的的民間信仰組織”。這種組織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在明代頗為流行,相關文獻多有記載。

三月二十八日,俗呼為降生之辰,設有國醮,費幾百金。民間每年各隨其地預集近鄰為香會,月斂錢若干,掌之會頭,至是盛設鼓樂幡幢,頭戴方寸紙,名甲馬,群迎以往。婦人會亦如之。是日行者塞路,呼佛聲振地,甚有一步一拜者,曰拜香廟。

——《宛署雜記》卷十七《民風一》

三月二十八日,燕京祭岳廟,民間各隨城集眾為香會。有為首者掌之,盛設樂旙,戴甲馬,群迎以往。男婦有跪拜而行者塞路,呼佛振地,曰拜香。

——《月令廣義》卷七《三月令》

不過,從總體上來看,上述記載大多比較簡略,我們對香會的具體組織方式及其會員情況等都知之不詳?!缎咽酪鼍墏鳌分械南嚓P描寫,為我們了解明清時期的婦女香會組織及其朝山進香的過程提供了豐富詳盡的資料。在《醒世姻緣傳》中,我們可以看出:

(一)香會的會首

(二)香會的宗教儀式

跟隨香會到泰山進香與個人進香的不同,主要在于香會的宗教意味更加濃郁。薛素姐參加的這次活動,從八月十三日到娘娘廟燒信香演社開始,到八月二十一日回到家中結束,共有九天,主要的宗教儀式有:

號佛安駕:進香途中休息的時候,先要請泰山娘娘安駕,“一群婦女跪在地下。一個宣唱佛偈,眾人齊聲高叫:‘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齊叫一聲,聲聞數里”(第六十九回)。泰山娘娘本屬于道教的神靈,這里請泰山娘娘安駕,唱誦的卻是佛教的佛號,帶有明顯的民間宗教的色彩。同樣,香會借宗教斂財的意味也比較明顯。薛素姐除了交十兩銀子的會費以外,老侯、老張還積極拉她入教,以便經常參加此類活動,入教者“先著上二十兩銀子,把這二十兩銀支生著利錢,修橋補路,養老濟貧,遇著三十諸天的生辰,八金剛四菩薩的圣誕,諸神巡察的日期,建醮念經,夜聚曉散;只是如此,再沒別的功課。又不忌葷酒,也不戒房事,就合俗人一般”(第六十九回)??梢钥闯?該教信奉的是佛教的神只,如三十諸天、八金剛、四菩薩等,但是香會中人又“不忌葷酒”“不戒房事”,與佛教的戒律有所不同。該教也沒有統一的至上神,亦沒有固定的教義??梢钥闯?以老侯、老張為首的民間宗教,入教的門檻很低,除了交錢,與普通的不信教的民眾,在日常生活方面差別不大。

蒿里山燒紙:從泰山進香回來的路上,薛素姐等人又到離泰安州六七里遠的蒿里山燒紙,狄希陳在那里哭個不停,惹得薛素姐十分惱火(第六十九回)。

餞頂:即給到泰山進香的人,置辦酒席送行。龍氏就對薛如卞的娘子說:“你大姑子往泰安州燒香,你妯娌們不該置桌酒與他餞餞頂么?”(第六十八回)

接頂:即給泰山進香回來的人,置辦酒席接風。如薛素姐等人從泰山頂上燒香回來,客店主人宋魁吾就在紅廟“治了酒盒,預先在那里等候與眾人接頂”?;氐娇偷旰?客店還要給客人“擺酒唱戲,公同餞行”。薛素姐回到明水后,“龍氏收拾了一桌酒菜,叫巧姐與他大姑子接頂”(第六十九回)。

燒回香:薛素姐進香回來后,還要“叫狄希陳合小玉蘭跟隨同著眾人往娘娘廟燒回香”(第六十九回),對泰山娘娘一路的保佑表示感謝。

從《醒世姻緣傳》中薛素姐泰山進香的過程來看,香會進香雖然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但是支配這些儀式的多是世俗法則,而不是虔誠的宗教信仰。也可以說,這次跟隨香會進香,對于薛素姐來說,不過是一次以宗教為幌子的游山玩水活動。有了這次進香的經歷,薛素姐以后更加頻繁地參加此類活動,她與家庭內部大部分人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遠。

婦女加入香會組織,有利于她們以群體的力量應對社會輿論的壓力,也有利于她們擺脫家庭倫理的束縛。

二、薛素姐泰山進香的文化氛圍

在《醒世姻緣傳》中,薛素姐到泰山進香是受了老侯、老張兩個道婆的蠱惑,“沿路都是大廟大寺,一路的景致,滿路的來往香客,香車寶馬,士女才郎,看不了的好處”,泰山上也有“說不盡的景致,像那朝陽洞,三天門,黃花嶼,舍身臺……”,以致于薛素姐聽后,“心癢難撓,神情飛躍”(第六十八回)。薛素姐等香會中婦女到泰山進香,不乘坐轎子,而是騎著長驢,便于“看景逍遙”??梢钥闯?薛素姐到泰山的首要目的是游覽景色,并非是為了表達對泰山奶奶的崇拜和敬仰。當然,從今天的觀點來看,這一目的也是無可非議的。

薛素姐跟隨香會到泰山進香活動的描寫,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對于女性進香的不同態度。

他們反對的理由主要是在香會活動中男女混雜,甚不雅觀,而且香會中多是中老年婦女,年輕女子甚少。狄員外、薛如卞都認為,如果非要去泰山進香,可以由狄希陳陪伴薛素姐去,沒有必要跟隨著香會的人去。

薛素姐的生母龍氏則對薛素姐的行為持贊同態度,她還讓薛素姐的弟媳婦給她送行、接風。當薛如卞反對薛素姐進香時,龍氏就對薛如卞大哭大鬧:“我的皇天呵!我怎么就這們不氣長!有漢子,漢子管著;等這漢子死了,那大老婆又象螞蚍叮腿似的;巴著南墻望的大老婆死了,落在兒們的手里,還一點兒由不的我呀!皇天呵!”(第六十八回)龍氏盼丈夫死、盼大老婆死,以便自己當家做主,這種心態本來就是不正常的。龍氏對薛素姐的無條件支持,是薛素姐乖戾性格的基礎。

對于薛素姐進香途中故意折磨狄希陳的行為,香會中人的態度也不一樣。劉嫂子就告誡薛素姐,“丈夫就是天哩,癡男懼婦,賢女敬夫,折墮漢子的有好人么”;侯道婆則支持薛素姐的行為,“人家的漢子,你要不給他個利害,致的他怕了咱,只針鼻子點事兒,他就里頭把攔住不叫咱做”(第六十九回)。后來,薛素姐沒有聽從劉嫂子的勸告,而是聽從了侯道婆的蠱惑,這導致她和狄希陳的夫妻關系日益惡化。

香會中其他到泰山上香的婦女,她們的家人大多沒有明確地反對,“有丈夫跟著的,有兒的,有女婿侄兒的,家人的”(第六十八回)??梢?下層社會中的人們對于婦女跟隨香會進香的態度,還是比較寬容的。

而當時的官府對于婦女進廟燒香的行為,則持嚴厲禁止的態度,濟南府還特意寫了告示,“近有無恥婦人,不守閨門,呼朋引類,投師受戒,出入空門”,因此,濟南府“嚴禁婦女入廟燒香,以正風俗,以杜釁端”,對于那些仍舊“出外浪游,致生事變,本廟住持,與夫母兩族家長,連本婦:遵照守道通行一體究罪施行,決無姑息”(第七十四回)。

濟南府如此,京中、成都府也是如此。薛素姐第一次到京中時,要到京中各處去游覽,“要到甚么隆福、承恩、雙塔、白塔、香山、碧云各處寺院游玩一番,也是不枉來京一度”。相主事娘子道:“一個做官的所在,豈可容女人出去串寺尋僧?成何道理!”相主事說:“你見誰家見任的官放出女人上廟?咱家這們些景致,你見有繡江縣知縣縣丞的奶奶親戚出來頑耍的沒有?”(第七十七回)在回家的路上,薛素姐又逼著長班陸好善,讓她到皇姑寺去游玩了一遭。狄希陳做了成都府經歷后,薛素姐要出去參觀當地的海棠樓、錦官樓,狄希陳就說:“待我到外邊問聲人,看這堂上三廳合首領衙里也有女人出來看景致的沒有。要是曾也有人出去,我打發你出去;要是別衙里沒有女人出去,這我也就不敢許了”(第九十七回)。結果,薛素姐就未能去成,就更不用說進廟燒香了。

可見,當時的官府或士紳之家對于婦女外出上香等行為還是禁止的,但是鄉村或普通的市民之家對此是比較寬容的。薛素姐游皇姑寺時,陸好善的母親、妻子都跟著去游玩,“陪看皇姑寺,煞實有趣”(第七十八回);當薛素姐要游高梁橋時,陸好善的母親和妻子都極力慫恿,“母親的意思還好違背,也奉了老婆的內旨,還敢不欽此欽遵”(第七十八回)。

需要注意的是,官府禁止的主要是婦女成群結隊地進廟燒香。如果婦女與家人一起去泰山進香,還是能夠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兩者的區別在于香會進香是一種集體行為,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人員比較多(薛素姐一行共八十多人),也比較熱鬧。而薛素姐就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在泰山進香的過程中,薛素姐結識了香會中的劉嫂子,又拜了老侯、老張兩人為師父,找到了群體的歸屬感,而且在這個群體中,沒有明顯的貴賤之分,“也沒有甚么楊尚書宅里的奶奶,都是楊尚書家的佃戶客家;也沒有甚么孟奶奶、耿奶奶,或原是孟家滿出的奶子與或是耿家嫁出去的丫頭。倒只有素姐是人家的個正氣娘子。素姐甘心為伍,倒也絕無鄙薄之心”(第六十九回),這為后來薛素姐跟隨老侯老張到處進香埋下了伏筆,“朝過了南海觀音,參過了武當真武,登過了峨眉普賢”(第九十四回)??梢哉f,泰山進香行為是薛素姐走出家門的第一步。

總之,薛素姐進香的文化氛圍,客觀上反映了當時的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中的地位逐漸提高,她們開始走出家門,與男人一樣去游山玩水,追求更加適意的自我,但是婦女的這一行為,遭到保守派人士的反對和誣蔑,他們仍然想把婦女囚禁在家庭之中。

三、薛素姐泰山進香描寫的文學功能

(一)情節結構上的承上啟下作用

從第四十四回薛素姐嫁給狄希陳開始,到第六十八回她隨香會泰山進香為止,共有二十多回。在這二十多回中,薛素姐對狄希陳的虐待是變本加厲:她先是用鞭子打,“鞭子象雨點似的往下亂打”(第四十八回);后來用針扎,“素姐拿著兩個納鞋底的大針,望著狄希陳審問一會,使針扎刺一會”(第五十二回);再后來他用鐵鉗擰,“東一鉗,西一鉗,一下一個紫泡”,“擰得那通身上下就是生了無數焌紫葡萄”(第五十九回)。薛素姐用鐵鉗擰狄希陳的行為,直接把婆婆狄婆子和父親薛教授都氣死了。

在上泰山進香之前,薛素姐在中元節的時候,就曾經“狠命的纏薛夫人要往三官廟里看會,白云湖里看放河燈”(第五十六回),未被允許,后來她不顧母親、婆婆的反對,去逛了廟會,看了河燈。不過,薛素姐的這次行動畢竟是在當地,到泰山進香則要走二百九十里路,她讓狄希陳“替我牽著驢跑,閑著那騾,我叫覓漢騎”(第六十九回),以此來折磨狄希陳,把狄希陳累得“筋軟骨折”。泰山進香活動是薛素姐乖戾性格的進一步發展,以后她的一些做法就更是超越常倫。第七十三回,她與一群婦女去玉皇廟游玩,被劉超蔡等人脫光了衣服;第八十九回她誣告狄希陳興妖謀反,第九十三回薛素姐又跟著老侯、老張去四川等地,“一路遇廟就進去燒香,遇景就必然觀看”。因此,從情節結構上來說,這一描寫承上啟下,在小說中的地位甚為重要。

(二)它關聯著薛素姐的前世和今生

《醒世姻緣傳》是以晁源、計氏的前世姻緣和狄希陳、薛素姐、童寄姐的今世姻緣為大背景來結構全書的,整部小說就建立在這種因果報應的基礎之上。薛素姐的前世是山東武城雍山洞內的仙狐(第一回),晁源打獵時射死了仙狐,因此她今世轉生為薛素姐,與晁源轉生的狄希陳結為夫妻,對狄希陳進行報復,“叫你無處可逃,才可報復得茁實”(第一百回)。這只仙狐頗有來歷,“修煉了一千多年,也盡成了氣候,泰山元君部下,他也第四五個有名的了”(第三回),第一百回也指出,薛素姐是“泰山圣姆名下聽差的仙狐”??梢哉f,泰山就是這只仙狐的老巢,是薛素姐的“根”。從因果淵源的角度來說,薛素姐到泰山進香就像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一樣。因此,她才會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跟隨香會來泰山進香,并且在登山時表現不俗,“素姐原是狐貍托生,泰山原是他的熟路,故是上那高山,就如履那平地的一般容易;走那周折的山徑,就如走那行慣的熟路一般,不以為苦”(六十九回)。

薛素姐的前世就懼怕《金剛經》,“因有這本經在莊,前后有許多神將護衛,所以無處下得手”(第三回)。薛素姐、狄希陳兩人的冤仇得解,也是因為《金剛經》。狄希陳“虔誠持誦《金剛寶經》一萬卷,自然福至禍消,冤除恨解”,“及至狄希陳誦經已完,素姐越發臥床不起(第一百回)。也是說,無論是前世的仙狐,還是今生的薛素姐,《金剛經》都對其有克制作用,這無疑宣傳了佛經的超現實的力量。

薛素姐在結婚前夕,夢見自己被人換了心去(第四十四回),在結婚的第一天她就開口罵人,然后是攆女婿、拒婆婆、不起早……“合他做閨女通是兩個人了”(第四十五回)。薛素姐說:“我不知怎么,見了他,我那心里的氣不知從那里來,恨不的一口吃了他的火勢?!?第四十五回)“我也極知道公婆是該孝順的,丈夫是該愛敬的,但我不知怎樣,一見了他,不由自己就像不是我一般,一似他們就合我有世仇一般,恨不得不與他們俱生的虎勢”(第五十九回)。薛素姐對狄希陳的這種莫名的仇恨,以一種超現實的手段,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一部分夫妻難解難分的痛苦狀態。

薛素姐被換心后,生活習慣也發生了改變,以前“喝一口黃酒就醉得不知怎樣的,這燒酒是聞也不聞”,后來“只待吃燒酒合白雞蛋”,酒量還很大,“喝了兩碗燒酒,還待吃”(第四十五回);“素姐從小只怕鷂鷹,但凡行走,必定先要在那頭上看得四下里沒有鷂鷹飛過,方敢走動;如正走中間,猛然一個鷂鷹飛過,便就雙睛暴痛,滿體骨蘇,就要大病幾日”(第六十三回)。愛喝燒酒、愛吃雞蛋、懼怕鷂鷹,薛素姐的這些特點,與她前世的狐貍的身份十分相似。薛如卞把一只鷂鷹放在素姐的房中,薛素姐就“頭疼眼痛,身上酥麻”,后來請了蓮花庵的白姑子等人建齋懺悔,“一連七個晝夜,齊誦一萬一千遍《藥師王佛真經》”(第六十四回)。

薛素姐喜歡跟著香會的人外出燒香、游覽,與她前世為狐貍的野性也有一定的關系。狐貍雖然轉世為人,但那種在外游玩的野性并沒有根本的轉變,只要有機會,就會從家庭中走出來。薛素姐敢于走出家門,長途跋涉到京中、到成都去尋找狄希陳,與她的野性不無關系。

(三)強烈的諷刺色彩

綜上所述,《醒世姻緣傳》中的泰山香會活動,一方面具有較強的寫實性,反映了薛素姐走出家庭,游山玩水的情況以及當時社會對于婦女參加香會的不同態度,具有較強的民俗色彩;另一方面,泰山香會活動也與薛素姐的前世有著密切的關系,與整部書因果報應的結構框架密切相關。

注釋:

① 如無特別說明,本文所引為西周生輯著《醒世姻緣傳》,見齊魯書社1980年版。

② 參見梅莉《從〈醒世姻緣傳〉看明清婦女的朝山進香》(《武漢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李偉峰《〈醒世姻緣傳〉與泰山香社》(《民俗研究》2005年第4期),王平《醒世姻緣傳與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等。

③ 阮智富、郭忠新編著《現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第3176頁。

④⑧ 葉濤《碧霞元君信仰與華北鄉村社會——明清時期泰山香社考論》,《文史哲》2009年第2期。

⑤ [明]沈榜《宛署雜記》,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91頁。

⑥[明]馮應京《月令廣記》,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4冊,齊魯書社1996年,第691頁。

⑦ 田承軍《碧霞元君與碧霞元君廟》,《史學月刊》2004年第4期。

⑨ 邢莉《碧霞元君——道教的女神》,《中國道教》1998年第3期;葉濤《論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民俗研究》2007年第3期。

⑩ 明代中后期社會上興起了旅游的熱潮,吸引了很多的婦女參加。滕新才《明代中后期旅游文化論》(《旅游學刊》2001年第6期)對此有論述。

猜你喜歡
泰山婦女
寫在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
《燕趙晚報》:“泰山石不能撿”敲響生態文明警鐘
當代婦女的工作
美國民眾雪中送別“泰山”
泰山天下雄
婦女的腳變大了
[泰山]是人不是山
婦女應注意“自行車病”
不要小看白帶
婦女解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