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宮體詩對《紅樓夢》的滲透及影響

2019-10-11 06:27·王征·
明清小說研究 2019年4期
關鍵詞:紅樓夢

·王 征·

內容提要 南朝以至初唐宮體詩對《紅樓夢》的詩詞、情節與主題都有滲透及影響?!都t樓夢》的詩詞創作對宮體詩的意象、語言等皆有不同程度的借鑒;宮體詩的紀實性特點對《紅樓夢》具體情節的設定當有啟發意義;《紅樓夢》“花落水流紅”這一總主題、主旋律也在一定程度上攀援著宮體詩中“落花”意象所表現出來的深沉的生命意識。宮體詩對《紅樓夢》的滲透及影響與清初詩壇逐漸對宮體詩的重視有著密切關系。從宮體詩到《紅樓夢》,有前者對后者的影響,也有后者對前者的升華,無論是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還是在風格、內容等方面,《紅樓夢》都要比宮體詩出色,這正是《紅樓夢》的獨特藝術魅力之所在。

關于《紅樓夢》與宮體詩關系的討論,已有陳文新《〈紅樓夢〉與宮體詩》一文。該文認為,《紅樓夢》與宮體詩盡管文體不同,地位大別,但二者都是描寫女性題材。該文由此切入,討論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紅樓夢》與宮體詩在女性寫作對象上的一致性;二,女性題材引發的諸如色情的想象、對女性美的更多發現與體驗以及對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暫的悲愴之感;三,《紅樓夢》與中國文化的死亡意識。筆者受此文啟發,認為宮體詩對《紅樓夢》的滲透及影響還有言說的空間。本文從宮體詩對《紅樓夢》詩詞、情節、生命主題等方面的滲透以及清初詩壇宮體詩的高評對曹雪芹詩學觀的影響、《紅樓夢》對宮體詩的升華幾個方面加以詳述。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一、宮體詩對《紅樓夢》詩詞的滲透

關于宮體詩對《紅樓夢》詩詞的滲透及影響,歷來討論較多的是初唐宮體詩諸如劉希夷《代悲白頭翁》、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等對《紅樓夢》中《葬花詞》《秋窗風雨夕》的影響,這無疑是正確的。但《代悲白頭翁》與《春江花月夜》也還是繼承了南朝宮體詩的相關詩意及詩句。因此,對《紅樓夢》中《葬花詞》與《秋窗風雨夕》等詩詞的影響研究應該向前推至南朝宮體詩。下面試作展開論述。

南朝宮體詩中有較多以落花意象來比喻女子青春逝去的詩歌。如:

花叢亂數蝶,風簾人雙燕。徒使春帶賒,坐惜紅顏變。(謝朓《同王主簿怨情》)

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誰家女兒對門居,開華發色照里閭。南窗北牖掛明光,羅幃綺帳脂粉香。女兒年幾十五六,窈窕無雙顏如玉。三春已暮花從風,空留可憐與誰同。(蕭衍《東飛伯勞歌》)

少年年幾方三六,含嬌聚態傾人目。余香落蕊坐相催,可憐絕世誰為媒。(蕭綱《東飛伯勞歌》二首,其二)

昨晚褰簾望,初逢雙燕歸。今朝見桃李,不啻數花飛。已愁春欲度,無復寄芳菲。(甄固《奉和世子春情》)

從上面所列南朝宮體詩中,我們不難讀出劉希夷《代悲白頭翁》之詩意,甚至有些詞語、句子也較為相似,《代悲白頭翁》對《葬花吟》又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從南朝宮體詩到《代悲白頭翁》再到《葬花吟》,無論從具體語句還是詩歌意象、意境皆有著緊密的聯系。為了便于比較,列表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南朝宮體詩對劉希夷《代悲白頭翁》進而對曹雪芹《葬花吟》的影響較明顯。從用落花意象象征女兒青春易逝這一藝術手法上來看,三者存在著相似性,都是以春天的桃李花比作豆蔻年華的少女,傷春之不常,嘆美之易逝,皆有深刻的悲劇性。不同之處在于,南朝宮體詩中對少女青春易逝的傷悼可能含有宮體詩人失落的心理傾向,美人紅顏已老,嬌態難聚、脂粉不香,在他們眼中,美人已失去欣賞的價值,這或許是這些宮體詩人們最為感傷的地方。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與《紅樓夢》中的《葬花吟》則表現了人生繁華易逝,美質無常的命運悲劇主題。特別是《葬花吟》,作者結合林黛玉的悲劇命運,將其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切膚感受以及由此引發的悲憤全部熔鑄于詩中,凸顯了黛玉的悲劇人生,同時也凸顯了小說的悲劇主題。

同樣地,初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也受南朝宮體詩的影響,進而影響到《紅樓夢》中黛玉的《秋窗風雨夕》。

梁元帝蕭繹有《春日》一詩。詩云:

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結,春結誰能申。欲道春園趣,復憶春時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獨念春花落,還似昔春時。

該詩爽朗明暢,構思精巧,意趣深遠。整首詩以一個“春”字一貫到底,句句有“春”,表面的“春節”(春季)“春日”“春風”“春芳”“春禽”“春意”“春光”描寫下蘊涵著“春人”(懷春之人)無限的“春心”與“春愁”,以及春天結束之后“春人”之“春愁”無處申說的哀怨。本是寫哀怨的男女之情,但卻又不直寫,著一“春”字,兼有懷人與惜春二意,頗顯深遠之意味?!洞航ㄔ乱埂芬浴按骸薄敖薄盎ā薄霸隆薄耙埂蔽宸N事物反復渲染的藝術手法與蕭綱《春日》詩極為相似。另外,筆者認為蕭繹《春別應令四首》亦對《春江花月夜》有較大影響,茲錄蕭詩如下:

昆明夜月光如練,上林朝花色如霰?;ǔ乱箘哟盒?誰忍相思不相見。(其一)

試看機上交龍錦,還瞻庭里合歡枝。映日通風影珠幔,飄花拂葉度金池。不聞離人當重合,惟恐合罷會成離。(其二)

門前楊柳亂如絲,直置佳人不自持。適言新作裂紈詩,誰悟今成織素辭。(其三)

日暮徙倚渭橋西,正見涼月與云齊。若使月光無近遠,應照離人今夜啼。(其四)

蕭繹詩中已具備“春”“江”“花”“月”“夜”五種意象。第一首寫在月光如練、朝花如霰的美妙環境下,懷春少女于花朝月夜之際的相思之情。第二首以“交龍錦”“合歡枝”等意象以及對“映日通風影珠幔,飄花拂葉度金池”美景的描寫,使詩人回想起與佳人廝守的美好時光,結句表達出希望與情人相逢而又擔心相逢又成別離的無奈心情。第三首筆鋒陡轉,以楊柳亂絲喻萬千思緒,直抒分別之痛。第四首前兩句選取了“日暮”“橋”“涼月”“浮云”等意象,營造了一種孤獨凄清的氛圍。不直寫己之思鄉,轉而借寫家中妻子此刻因相思而啼哭來表達深刻的思鄉之情,將游子的相思之苦表達得委婉曲折,真摯感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雖然將詩旨升華到“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哲理境地,融寫景、抒情、說理于一體,但是在整體架構上應該借鑒了蕭繹《春別應令四首》,皆有游子思歸的質素在里面。在具體詩句描寫方面,二詩也有較多相似之處,如“昆明夜月光如練,上林朝花色如霰”與“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若使月光無近遠,應照離人今夜啼”與“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等句,無論從用詞還是詩境方面皆較為相似。

《紅樓夢》第45回林黛玉“風雨夕悶制風雨詞”,作成《代別離》一首,交代其擬《春江花月夜》之格,命名為《秋窗風雨夕》。其詞曰:

秋花慘淡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凄涼?!疅熜≡恨D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濕。

林黛玉犯嗽疾,臥病瀟湘館,日未落時天就變了,淅淅瀝瀝下起雨來。秋霖脈脈,陰晴不定,那天漸漸地黃昏,且陰得沉黑,兼著那雨滴竹梢,更覺凄涼。此等景色更易引起其苦悶頹傷之情。詩歌反復渲染,蟬聯復疊,詩題中的“秋”出現15次,“風”“雨”字各有5次,像極了蕭繹《春日》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寫法。蕭詩中的“春”出現23次,張詩中的“江”出現12次,“月”字出現14次。從蕭繹《春日》到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再到黛玉的《秋窗風雨夕》,可以看出它們在語言形式方面的承續性。

二、宮體詩對《紅樓夢》情節的滲透

宮體詩雖屬抒情文學體式,但相當一部分宮體詩則具有紀實性。如沈約《少年新婚為之詠》《夢見美人》,蕭綱《美人晨妝》《詠內人晝眠》、張正見與陳后主的《三婦艷》等詩,皆具有紀人或詠事的紀實性特點。宮體詩的這種對人物或事件的紀實性描寫對《紅樓夢》中的某些故事情節當有一定的滲透與影響。本文擬從三個具體影響展開論述。

(一)宮體詩中“三婦”形象及活動對《紅樓夢》情節的滲透

南朝宮體詩中“三婦”形象及活動對《紅樓夢》中尤氏三姐妹的形象設定及故事情節有較大影響,特別是對尤二姐與賈珍、賈璉、賈蓉的“聚麀之誚”情節影響更著?!都t樓夢》中尤氏、尤二姐、尤三姐三姊妹形象的塑造蓋借鑒了宮體詩中“三婦”的形象,特別是“三婦”中“最容冶”的“小婦”對尤三姐形象的塑造影響最大。

關于“三婦”形象的來源,漢樂府相和歌辭清調曲有《長安有狹斜行》一詩,該詩采用鋪排渲染的筆法,描繪長安一家三子為官富貴的生活,展現了統治階級的奢侈豪華的生活。后六句即吟“三婦”:“大婦織綺纻,中婦織流黃。小婦無所為,挾琴上高堂。丈夫且徐徐,調弦詎未央?!比绻f此處“三婦”中的大婦、中婦還有一些勞動描寫的話(當然也是貴族階級的紡織等活動),那么到齊梁時期,“三婦”形象則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轉向了對三婦尤其是小婦體貌的細致刻畫,并且有情欲放縱的傾向。蕭綱等人皆有《長安有狹邪行》詩:

少婦多妖艷,花鈿系石榴。夫君且安坐,歡娛方未周。(庾肩吾)

小婦多姿媚,紅紗映削成。上客且安坐,胡床妾自擎。(徐訪)

小婦窺鏡形,弄此朝霞狀。佳人少留步,為君繞梁唱。(王冏)

這種對“小婦”觀賞性的精工刻畫,使得其極具誘惑性。特別是最后兩句中請丈人、夫君、上客、佳人等安坐、留步,為他們清唱、鋪床,讓他們歡娛,更具有放縱情欲的傾向。

《紅樓夢》中尤氏姐妹也為三人,而且皆被人視為尤物?!都t樓夢》第76回,尤氏自言已快40歲。故清人涂瀛曰:“尤氏見于書,已在徐娘半老之會,然風情固不薄也?!倍廊嗽疲骸坝仁险?以其人為尤物也?!贝朔N評價皆著眼于風情而視其為尤物。曹雪芹本人也以“艷”稱之,第63回賈敬服藥而死,尤氏理喪,該回回目即為“死金丹獨艷理親喪”。尤二姐更可以稱為尤物,其生的是“花為肚腸,雪作肌膚”,嫁給賈璉之前與賈珍有說不清的曖昧關系,又與賈珍子賈蓉肆無忌憚地調笑,是正人君子所不屑之蕩婦。尤三姐更是模樣兒風流標致,又偏愛打扮的出色,能做出許多萬人不及的風情體態來,別說是賈珍、賈璉,便是一般老到人,鐵石心腸,也要動心的,連賈寶玉都說二人“真真一對尤物”。

漢樂府《長安有狹邪行》后半多描寫三婦形象,后來竟獨立成為一樂府題目《三婦艷》。整個南朝,從宋南平王劉鑠到陳后主陳叔寶蓋有十余人皆作有《三婦艷詩》,陳代張正見有《三婦艷詩》,其中寫“小婦獨無事,歌罷詠新詩。上客何須起,為待絕纓時”。陳后主作有《三婦艷詞》十一首,每一首都有對小婦的形象描寫,如:

小婦初妝點,回眉對月鉤??蓱z還自覺,人看反更羞。(其一)

小婦獨嬌笑,新來華燭前。新來誠可惑,為許得新憐。(其七)

小婦正橫陳,含嬌情未吐。所愁曉露促,不恨燈銷炷。(其十一)

張正見詩中“絕纓”典與陳后主詩中“燈銷炷”典皆用戰國時期楚莊王“滅燭絕纓”的故事。此典在南朝宮體詩中比較多見,又如謝朓《夜聽妓二首》(其二):“上客光滿座,佳麗直千金。掛釵報纓絕,墮珥答琴心?!苯栽⒂心信趴v情欲之意。宮體詩中的這種紀實性的描寫對《紅樓夢》中描寫珍、璉與尤二姐、尤三姐聚會的場面有較大影響?!都t樓夢》第65回寫賈璉新納尤二姐后,在尤二姐住處又與賈珍一起調戲尤三姐。尤三姐看了這樣,一疊聲又叫:“將姐姐請來,要樂咱們四個一處同樂。俗語說‘便宜不過當家’,他們是弟兄,咱們是姊妹,又不是外人,只管上來?!边@個“嫖了男人”的奇女子,面對賈珍、賈璉兄弟的無恥行為,竟能有如此魄力,拿這兄弟二人嘲笑取樂,讓他們無法接招。

(二)宮體詩中的落花與美人相伴的設定對《紅樓夢》情節的滲透

《紅樓夢》中史湘云“裀藥醉眠”是曹雪芹著力刻畫的情節。有學者認為這一情節受李商隱《花下醉》一詩的影響。李詩云:“尋芳不覺醉流霞,倚樹沉眠日已斜??蜕⒕菩焉钜购?更持紅燭賞殘花”。如果將此詩與梁簡文帝蕭綱《詠內人晝眠》與《晚景出行》二詩相比,李詩顯然沒有蕭詩對湘云“裀藥醉眠”情節的影響大?!对亙热藭兠摺访鑼憙热恕懊喵邏郝浠ā迸c《晚景出行》描寫美人“輕花鬢邊墮”的場景,對湘云醉眠芍藥裀這一情節當有直接影響。茲將蕭綱二詩錄之如下: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鉤落綺障,插捩舉琵琶。夢笑開嬌靨,眠鬟壓落花。簟文生玉腕,香汗浸紅紗。夫婿恒相伴,莫誤是倡家。(《詠內人晝眠》)

細樹含殘影,春閨散晚香。輕花鬢邊墮,微汗粉中光。(《晚景出行》)

除此之外,南朝其他宮體詩中還有不少有關落花與女子共生的意象。如:

花舞衣裳薄,蛾飛愛綠潭。(吳均《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其一)

春風蕩羅帳,余花落鏡奩。(蕭子云《春思》)

鶯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陰鏗《侯司空宅詠妓》)

燕子戲還檐,花飛落枕前。(何遜《為人妾思》)

這些詩中皆描寫了落花相伴美人的場景,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紅樓夢》中最能表現湘云性格風貌的傳統畫題“裀藥醉眠”的畫面:

說著,都走來看時,果見湘云臥于山石僻處一個石凳子上,業經香夢沉酣,四面芍藥花飛了一身,滿頭臉衣襟上皆是紅香散亂,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鬧穰穰的圍著他,又用鮫帕包了一包芍藥花瓣枕著?!嬖坡龁⑶锊?見了眾人,低頭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酱好γ鼘⑿丫剖脕斫o他銜在口內,一時又命他喝了一些酸湯,方才覺得好了些。

(三)宮體詩中美人觀畫的敘事對《紅樓夢》情節的滲透

齊梁宮體詩人描摹女性生活,多剪裁生活中的一個側面或一個鏡頭,將之用纖巧精細的筆法描繪出來。蕭綱有一首《詠美人觀畫》,詩云:“殿上圖神女,宮里出佳人??蓱z俱是畫,誰能辨偽真。分明凈眉眼,一種細腰身。所可持為異,長有好精神?!睂m中佳人靜觀神女圖,而詩人靜觀佳人,在詩人看來,佳人也成了畫中人,畫中神女與宮中佳人皆極可愛。因此出現“可憐俱是畫,誰能辨偽真”的境界,這種境界在《紅樓夢》中也曾出現過。第五十回“蘆雪庵爭聯即景詩”,薛寶琴采紅梅的形象就被人比作賈母屋里掛的仇英的《艷雪圖》:

(賈母等人)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后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眾人都笑道:“怪道少了兩個人,他卻在這里等著,也弄梅花去了!”賈母喜的忙笑道:“你們瞧這雪坡兒上配上他這人品,又是這件衣裳,后頭又是這樣梅花,像個什么?”眾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掛的仇十洲畫的《艷雪圖》?!?/p>

薛寶琴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用筆較多的一個女性形象,寶琴之美,作者借寶玉、探春之口認為絕色之寶釵也不如她,賈母對她也另眼相看,王夫人直接認作干女兒,林黛玉以妹妹相稱。曹雪芹將寶琴置于白雪紅梅之間,這本身就是一副絕美的圖畫,無怪乎眾人說這情景像老太太屋里掛的《艷雪圖》。這一情節實際上可以看做是對蕭綱“可憐俱是畫,誰能辨偽真”詩句的具體描摹與敘寫,更增添了小說的詩意性。

從以上所舉宮體詩對《紅樓夢》情節滲透的例子來看,《紅樓夢》的故事展開應該有宮體詩影響的因素,宮體詩對人物或事件的紀實性描寫與小說敘事有一定的關聯性。

三、宮體詩對《紅樓夢》生命主題的影響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生命意識的一次集中體現,這是人們皆熟知的,但曹雪芹在描寫黛玉葬花之前,卻寫了寶玉葬花,只不過寶玉是將花葬在水里。第23回寫道:

那一日正當三月中浣,早飯后,寶玉攜了一套《會真記》,走到沁芳閘橋那邊桃花底下一塊石上坐著,展開《會真記》從頭細玩。正看到落紅成陣,只見一陣風過,把樹頭上桃花吹下一大半來,落的滿身滿書滿地皆是。寶玉要抖將下來,恐怕腳步踐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來至池邊,抖在池內。那花瓣浮在水面,飄飄蕩蕩,竟流出沁芳閘去了。

如果說“落花”在南朝宮體詩人們眼里還只是與美人相伴、用來映襯美人的一種意象的話,那么到了劉希夷、張若虛,再到曹雪芹,它已變成青春易逝的象征了,表現了寶、黛等人強烈的生命意識,也突出了《紅樓夢》的生命主題。

四、宮體詩對《紅樓夢》影響的詩學背景

馮班從初唐詩風對齊梁詩風的承續之角度,打破前人固定的以朝代來劃分詩史的局限,將齊梁詩視為初始之音。他認為,齊梁詩歌如果能去其傾仄之失,加以淳厚,則亦會變為盛世之作。這樣就給予齊梁詩歌以前所未有之地位。

馮班稍后的王夫之在對待齊梁詩的問題上保持了與其較為一致的看法。馮班將齊梁詩歌視為初始之音,王夫之也在近體詩的體裁范圍內視齊梁詩歌為近體詩之元聲。他說:

清初詩壇對齊梁詩歌的重視與高評,提高了宮體詩的詩史地位。曹雪芹《紅樓夢》“文備眾體”,他對清初詩壇的這一傾向當相當熟悉,《紅樓夢》受宮體詩的滲透及影響也就理所當然。

五、《紅樓夢》對宮體詩的升華

《紅樓夢》以詩法寫小說,對女性的觀照以及對情愛場景的描寫大都采用詩化、象征化的敘事方式,避免了如《金瓶梅》等小說的世俗化敘事手法。宮體詩中雖然也有一些露骨的色情描寫,但大部分宮體詩對女性的觀照都是詩化的,表現出了一定的美感。在這一點上,《紅樓夢》與宮體詩是較為一致的。

《紅樓夢》作為“文備眾體”的中國最優秀的古典小說,在對女性的描寫方面對宮體詩有所借鑒,但與宮體詩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第一,宮體詩最突出的部分是對宮中女性的描寫,我們從中基本看不到有意義的現實生活,也看不到詩人個性的表現。而《紅樓夢》則不同,小說通過賦詩、填詞、制曲、行令等多種情節描繪,展現了其時時代文化精神生活。比如,大觀園兒女們結社作詩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結社繁盛的社會狀況?!都t樓夢》中的詩詞多能反映小說人物的個性特征,如第37回詠白海棠詩,林黛玉的風流別致、薛寶釵的含蓄渾厚、史湘云的灑脫清新等都符合其人物個性。第二,在風格上,宮體詩一味追求秾麗,凸顯其浮艷、卑弱等先天不足之癥?!都t樓夢》中的詩詞則具有多樣性風格。曹雪芹作為一位文體眾備的大家,較好地繼承并發揚了中國古典詩學中優秀成分。因此,《紅樓夢》表現出高度的詩學品性、多樣性的詩歌風格。第三,在內容上,宮體詩對女性的描寫多著眼于婦女之容貌、體態,在對這些進行細致描寫過程中,多帶有挑逗的意味,給人一種朦朧的甚至是直接的性暗示。因此,宮體詩中的女性多為欣賞甚至是行樂的對象,而不是愛情的對象?!都t樓夢》中的女性,特別是大觀園中的那些水做的女兒們則多是愛情的對象。

從以上宮體詩與《紅樓夢》的區別可以看出,雖然《紅樓夢》中有宮體詩的痕跡,但從宮體詩到《紅樓夢》,無論是在反映現實生活方面,還是在風格、內容等方面,《紅樓夢》都要比宮體詩高出許多?!都t樓夢》更進一步地洗凈了齊梁宮體詩對女性的色情觀照而更顯出純凈之詩意,這正是《紅樓夢》的獨特藝術魅力之所在,也是《紅樓夢》受宮體詩影響之后對后者的升華。

注釋:

② [陳]徐陵編,[清]吳兆宜注、程琰刪補,穆克宏點?!队衽_新詠箋注》,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61頁。本文所引南朝宮體詩皆出自此書,不再注。

③ [清]曹雪芹《紅樓夢》,中華書局1998年版,第674-675頁。本文所引《紅樓夢》詩文皆出自此書,不再注。

④ 胡大雷《宮體詩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第112頁。

⑤⑥ 一粟編《紅樓夢研究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4年版,第134、95頁。

⑦⑧ 逯欽立輯?!断惹貪h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2473、2502頁。

⑨ 事見劉向《說苑》卷六《復恩》。[漢]劉向著,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中華書局1987年版,第125-126頁。

⑩ [唐]李商隱著,葉蔥奇疏注《李商隱詩集疏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頁。

猜你喜歡
紅樓夢
《紅樓夢》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細品《紅樓夢》中的養生茶
《紅樓夢》讀后感
假如《紅樓夢》也有朋友圈……
馮其庸的論文
馮其庸的序跋
續紅樓夢
作家閱讀的方式
十年一覺迷考據 贏得紅樓夢魘名
于水作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