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脈沖技術輔助的經上皮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Trans-PRK)矯正中低度近視△

2019-10-16 07:24杜玉芹周春陽文龍袁曉輝謝艾芮
眼科新進展 2019年10期
關鍵詞:球差球鏡患眼

杜玉芹 周春陽 文龍 袁曉輝 謝艾芮

經上皮準分子激光角膜切削術(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已成為矯正中、低度近視的主流角膜屈光手術之一,隨著手術技術和設備的更新,更快的切削頻率(1050 Hz)和智能脈沖技術(smart pulse technology,SPT)應用于手術,應用SPT的Trans-PRK可以根據角膜表面曲率的變化來調整激光切削量,激光脈沖排布更加緊密,激光脈沖發射的位置由原來的平面分布變為富勒烯3 D模型分布,模擬了真實的角膜曲面,顯著改善了基質床的平滑程度。然而,相關報道仍較少,本研究旨在觀察SPT輔助的Trans-PRK矯正中低度近視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6月至11月在我院行SPT輔助的Trans-PRK患者 39例75眼,其中男19例37眼、女20例38眼,年齡19~36(25.31±4.90) 歲,等效球鏡度數為-1.52~-5.87(-4.10±1.12)D,散光度數為 0~-2.75(-1.38±0.78)DC,角膜厚度為471~613(536.09±31.88)μm。入選標準:(1)年齡18~50歲;(2) 屈光度穩定至少2 a;(3) 最佳矯正視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0.8;(4)軟性角膜接觸鏡配戴者停戴7 d以上,硬性角膜接觸鏡配戴者停戴1個月以上,角膜塑形鏡配戴者停戴3個月以上;(5)無相關手術禁忌證。排除術后6個月內隨訪資料有缺如的患者。

1.2 方法

1.2.1 術前常規檢查包括裸眼視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BCVA、屈光度數、眼位、眼前節、眼底、眼壓、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圖、瞳孔直徑、淚液功能檢查等。

1.2.2 角膜像差檢查應用Sirius(意大利CSO公司)眼前節分析系統。在自然瞳孔狀態下,囑被檢者下頜置于下頜托上,額部頂靠額托,注視正前方指示燈,囑患者瞬目后睜大雙眼,立即對焦,自動測量獲取角膜數據,避免角膜被睫毛或眼瞼遮擋及淚膜破裂的影響。選取成像質量大于95%的測量結果。獲取6 mm瞳孔直徑下總高階像差、球差、彗差的Zernike數值。

1.2.3 手術方法術前3 d雙眼滴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天4次、溴芬酸鈉滴眼液每天2次和玻璃酸鈉滴眼液每天4次,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經驗豐富的醫師完成手術。使用Amaris 1050RS(德國Schwind公司) 準分子激光系統,采用SPT引導的Trans-PRK的消像差模式切削,切削頻率1050 Hz,術前設計好手術參數,用SD卡導入數據聯機手術系統。術前常規沖洗結膜囊、消毒、表面麻醉,開瞼器開瞼,一步完成角膜上皮及角膜基質的切削,角膜上皮的切削直徑與光學切削區直徑相同,根據屈光度及瞳孔大小設置光學區為6.3~7.3 mm,過渡區由設備軟件根據屈光度及光學區大小自動計算。切削結束后用冷藏的BBS液沖洗角膜切削面,配戴角膜繃帶鏡。

1.2.4 術后處理及隨訪術后1 d開始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膠滴眼每天4次,溴芬酸鈉滴眼液每天2次,持續1周。術后3~4 d角膜上皮愈合后取下繃帶鏡。術后7 d用 1 g·L-1氟米龍滴眼液持續滴眼3個月,規律減量;玻璃酸鈉滴眼液滴眼3個月,每天4次;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3個月,每天2次。術后隨訪6個月,隨訪內容包括UCVA、BCVA、屈光度、眼壓、角膜地形圖、角膜像差、裂隙燈和眼底,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對術前及術后各時間點角膜前表面總高階像差、球差、彗差進行統計分析,各組術前與術后不同時間差異的兩兩比較,采用多重比較最小顯著差異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術后等效球鏡度數術后6個月,82.67%(62/75)的患眼等效球鏡度數在±0.25 D內,92.00%(69/75)的患眼等效球鏡度數在±0.50 D內,100.00%的患眼等效球鏡度數在±1.00 D內。

2.2 術后UCVA術后6個月,100.00%(75/75)的患眼UCVA達到20/20或更好,88.00%(66/75)的患眼UCVA達到20/16或更好,60.00%(45/75)的患眼UCVA達到20/13或更好,8.00%(6/75)的患眼UCVA達到20/10。

2.3 術后BCVA所有患眼術后6個月的BCVA與術前BCVA比較,無一例下降超過一行,46.67%(35/75) 的患眼BCVA無變化,37.33%(28/75)的患眼BCVA提高一行,16.00%(12/75)的患眼BCVA提高兩行。

2.4 術后屈光度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患者的等效球鏡度數、球鏡度數、散光度數見表1。Trans-PRK術后早期患眼有輕度的遠視化傾向,術后6個月由輕度遠視轉為正視并趨于穩定。

表1 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患眼屈光度情況

2.5 并發癥75眼中9眼出現Haze,多于術后1~3個月發生,其中1級2眼,占2.67%;0.5級7眼,占9.33%,均經對癥處理后于術后3~5個月消失。未見激素性高眼壓等其他并發癥發生。

2.6 角膜高階像差術前及術后不同時間角膜各高階像差情況見表2。Trans-PRK術前及術后不同時間點角膜球差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7.119,P=0.000),進一步兩兩比較發現,僅術后6個月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5),術后7 d、1個月、3個月角膜球差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523、0.534、0.484)。

Trans-PRK術前及術后不同時間點角膜彗差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3.232,P=0.014)。進一步兩兩比較發現,術后7 d、6個月角膜彗差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7、0.004),術后1個月、3個月角膜彗差與術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0.419),術后3個月角膜彗差與術后6個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7)。

Trans-PRK術后不同時間點角膜總高階像差高于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5.207,P=0.000)。術后7 d、1個月、3個月、6個月角膜總高階像差分別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為P=0.000),術后1個月、3個月角膜總高階像差分別與術后6個月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8、0.015),術后1個月角膜總高階像差與術后7 d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24)。

表2 Trans-PRK術前及術后不同時間點角膜各高階像差情況

3 討論

隨著角膜屈光手術方式的不斷推陳出新和手術安全性的提高,近視患者術后能在較短時間恢復良好的UCVA,人們開始更加注重術后視覺質量的恢復。不僅要擁有較好UCVA,而且要同時擁有較高的視覺質量才能使屈光手術更加趨向完美。波前像差是患者術后視覺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尤其是近視屈光術后角膜球差和彗差的變化[1],可以客觀地反映人眼光學系統的光學特點和視覺質量[2],并對其進行臨床評估。

在維持患者術后較好視覺質量方面,Trans-PRK具有獨特的優勢。Trans-PRK是目前安全性最高的全激光手術[3],其采用超高的眼球跟蹤頻率和切削頻率(1050 Hz)、直徑僅為0.54 μm的激光光斑、七維全方位眼球跟蹤系統等先進技術,手術全程與眼球無接觸[4],使角膜切削面更加光滑,減少了醫源性像差的引入。此外,SPT輔助的Trans-PRK,激光脈沖排布更加緊密,激光脈沖發射的位置為富勒烯3 D模型分布,模擬了真實的角膜曲面。有研究表明,SPT輔助的Trans-PRK,電鏡下觀察切削的角膜基質床可見基質表面更加均一光滑[5],保證了術后視力的較快恢復和高水平的視覺質量。

本研究對SPT輔助的Trans-PRK矯正中低度近視患者的術后早期效果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術后6個月的BCVA與術前BCVA比較,無一例下降超過一行,46.67%的患眼BCVA無變化,37.33%的患眼BCVA提高一行,16.00%的患眼BCVA提高兩行。術后6個月,100.00%的患眼UCVA達到20/20或更好,100.00%的患眼等效球鏡度數在±1.00 D內。說明SPT輔助的Trans-PRK矯正中低度近視具有良好的手術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預測性。

本研究中,術后7 d、1個月角膜球差低于術前,術后3個月、6個月逐漸增加高于術前;角膜彗差和總高階像差于術后7 d明顯增加,術后1個月、3個月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術后6個月又有所增加,且均高于術前。這可能與術中激光切削能量的丟失和術后角膜上皮細胞重塑相關[6]。另外,淚膜的穩定性和角膜的透明度變化也可能造成高階像差的變化。Trans-PRK術后角膜球差的增加可能與余弦效應相關[7],余弦效應使準分子激光脈沖在角膜周邊部能量丟失,周邊和中央的切削深度有一定差異,造成周邊部欠矯。Trans-PRK術后彗差的增加可能與偏中心切削相關[8],術中眼球運動速度??煊诩す飧櫵俣?,并且術中患者處于臥位,由于眼球自旋作用,散光軸定位與直立位有一定差別,均可能造成術后彗差增加。張日平等[9]觀察了63眼術前等效球鏡度數為(-4.22±1.40)D的患者,使用Amaris 500 Hz行Trans-PRK近視矯正術,術后角膜像差均較術前增加,術后6個月彗差、球差和總高階像差分別為(0.30±0.12)μm、(0.37±0.20)μm、(0.52±0.13)μm。趙姣等[10]對等效球鏡度數為(-3.33±0.25)D的患者使用Amaris 500 Hz準分子激光系統,采用Trans-PRK手術模式切削,觀察3個月,術后角膜像差均較術前增加,術后3個月水平彗差、垂直彗差、球差和總高階像差分別為(0.24±0.18)μm、(0.31±0.22)μm、(0.55±0.17)μm、(0.79±0.22)μm。本研究中患者術前等效球鏡度數為(-4.10±1.12)D,術后3個月球差、彗差和總高階像差分別為(0.21±0.14)μm、(0.20±0.11)μm、(0.41±0.13)μm,術后6個月分別為(0.25±0.14)μm、(0.23±0.11)μm、(0.45±0.15)μm,均較上述研究低。雖然使用 SPT輔助的Trans-PRK術后高階像差仍有一定程度增加,但經1050 Hz的切削頻率、七維全方位眼球跟蹤系統等先進技術所誘導的術源性像差更少。

總之,SPT輔助的Trans-PRK矯正中低度近視是安全、有效的。此后我們將延長隨訪時間,增加樣本量,與非SPT輔助及其他角膜屈光手術方式比較進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球差球鏡患眼
高階像差中球面像差與近視進展的研究現狀
囊袋張力環植入對超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和黃斑區視網膜厚度的影響
青少年近視初診散瞳前、后的屈光度比較
用基于絡病理論的針藥結合療法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效果觀察
屈光不正誤診為弱視49例視光學因素影響
夜戴型非球面角膜塑形鏡對波前像差的影響
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嚴重眼外傷中的法醫臨床應用
內鏡下視神經管減壓術治療外傷性視神經病變手術前后球后血流的改變及分析
教您看懂驗光單
像差對高壓電子束焊機電子束束斑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