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歲海信,依然是執拗的技術少年

2019-10-16 17:04趙正
商學院 2019年10期
關鍵詞:海信企業

趙正

步入2019年,海信迎來了自己50歲生日,站在新起點上的這位“少年”對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2025年銷售收入達到3000億元,海信品牌進入全球一流品牌行列。要實現這個目標,海信最核心的依仗依然是技術。要知道,上個世紀80年代,從一個地方性的電視機廠,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電子信息和家電產品制造商,海信的發展歷程幾乎可以說就是技術創新的過程。

上世紀90年代,青島最著名的城市名片就是“五朵金花”這五大知名企業品牌,海信就是“五朵金花”之一。20多年過去了,五家企業各自經歷了不同的發展路徑,其中,正值成立50周年的海信,正在實現由傳統家電企業向高科技企業的華麗轉身。

事實為證:6月6日,工信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大約一周前,海信就已經在貴陽的數博會上發布了其開發的全國首個5G場景下的智慧街區成果;而此前海信宣布完成了5G+8K超高清視頻的在線播放,成功模擬了5G時代電視用戶的使用場景。

擁抱最新的技術,用它們變革自己、變革產業,這種高科技企業的特質在海信身上已經越來越明顯。

天下武功唯技術不破

在中國眾多的家電企業中,有的企業以擅長營銷做品牌見長,有的企業擅長生產制造,有的企業擅長整合資源。但是海信卻是一個“另類”,就是對于技術的癡迷和執拗。就像一個家電行業的“理工男”,癡迷于自己對于技術的堅持。

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說過:“在海信,上上下下我所接觸到的人,都以底層技術研發和創新為榮,這家公司已經深深打下了技術創新的烙印。當很多公司都愿意把錢花在眼前效果更明顯的擴大品牌影響力上,對于技術極端重視的海信‘是一個異類”。

而這源于企業“當家人”的一種堅持。

在當選“2017十大經濟年度人物”時,海信的掌舵人周厚健站在臺上以寥寥數語總結自己和海信的過往,同樣沒有脫離“技術”二字——“我大學畢業后就分到海信,在海信已經干滿了35年,在‘當家人這個位置上也已經干了26年,這26年實際上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堅持技術立企,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p>

周厚健認為,技術研發有很大的風險,但它遵循稀缺性規律,卻不遵循經濟學的邊際效率遞減規律。也就是說,只要方向正確,高技術就能獲得高價位,且越高的投入就有越高的收益,而最可怕的是不肯在核心技術上投入。事實證明,愿意為技術、研發付出,在產品性能的頂部1%上不吝投入的企業,最終都將得到回報。

現在,周厚健已經無須再對上上下下強調技術和研發的重要性。但在1992年,當周厚健剛成為廠長,打破了“大鍋飯”體制,將技術開發人員工資漲到一線工人的3倍,并專門將廠研究所從工廠中獨立出來時,內部并非沒有質疑的聲音。

1996年,彩電行業史上最慘烈的價格戰打響,跟進的熊貓、牡丹、黃河等名噪一時的品牌或跌下神壇或銷聲匿跡,整個行業實際損失至少200億元。戰役過后,海信卻安然存活且無傷根本。2005年,研發出中國首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化的數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結束了我國年產7000萬臺彩電卻無“中國芯”的歷史,徹底打破了國外芯片的壟斷地位。2014年,在全球率先發布激光電視產品,鎖定了下一代顯示技術的競爭主動權。2015年,發布Hi—View Pro畫質引擎芯片,成為中國唯一擁有自主高端畫質芯片的電視機企業。

近年來海信更是在技術領域實現很多突破:在圖像處理和顯示技術領域,海信在芯片、激光電視、ULED和OLED等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在電視的人工智能應用領域,海信VIDAA系統的語音交互、Ai識圖等能力行業領先;在智能交通領域,海信在城市智能交通市場占有率連續9年國內第一;在光通信領域,海信光模塊產品市場占有率居全球第六,國內第一。

技術上的投入和積累,讓海信厚積薄發。從2004年開始,海信電視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一躍成為第一并保持至今。海信品牌海外影響和國際化品牌拉力正在快速提升。海信每年拿出銷售收入的5%投入研發,在全球設立12個研發機構,面向全球引進高端人才,提升技術產品研發能力。

穩健發展“以慢打快”

2018年,海信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266億元,同比增長14%;海外收入378億元,同比增長30%;實繳稅金87億元,同比增長3.5%。多年來,海信的銷售收入和利潤都保持了穩健的增長,從來沒有大起大落,這顯示了海信在戰略發展上的穩健和務實。

2011年,海信集團資深科學家馬小航在他36歲時決定辭去一家美國企業管理者的職務,加入海信,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他查看了海信過去十幾年的財務收入,這是一條很漂亮的曲線,每年保持大概10%~15%的增幅,只有企業不斷發展,個人職業發展才有空間。

2019年3月7日,海信在全球研發中心首次公開發布OLED技術成果。隨后,正式在國內上市了OLED產品。業內對海信此時選擇這么做曾有些爭議。海信之所以在之前沒有急于推出OLED產品,是因為其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OLED“燒屏”等技術難題。與此相反的是,經過近10年不斷在研發上攻關,海信認為激光電視產業化技術已相對較成熟。

10年,是海信孵化一個新產業的平均周期。智能交通、光通信、激光電視、智能醫療,無一不是如此。而甘愿用如此長時間孵化產業的企業,其穩健的經營理念是滲透到血液里的。有時人們甚至會覺得,“海信太慢了”,但海信正是要“以慢打快”。

這就是海信,其“另類”不僅僅體現在對技術的執拗,更在于對發展速度的控制。海信奉行穩健、低調,從上到下,海信人經常會說一句話“做好了,再說”。反過來理解就是,在做出點成績來之前,絕不在口頭上“放空炮”。全球知名的管理大師拉姆·查蘭在他的經典著作《持續增長》中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好的企業不是規模有多大,能掙多少錢,而是能不能可持續增長,能不能貢獻顧客價值。這也正是海信所追求的。

海信的穩健、務實不僅僅體現在業務層面,這種品格其實還是企業文化層面的。在海信內部有一種公認的價值觀:技術是自強之本,誠信則是處世之道。海信能夠在行業內樹立穩健、務實的形象,與海信人的誠信密不可分。

在海信內部,周厚健在大會小會常說:道德比利潤重要,發展比近利重要,追求了無德的利潤實際是為企業未來埋下禍根。2002年,講述同仁堂百年誠信經營的電視劇《大清藥王》熱播,周厚健買了500套分發給各分公司學習。對于風氣的看重是海信幾十年的常態。2013年,海信發布了《海信集團誠信守則》,這是海信所有管理辦法的上位法。其中明確指出,“誠信”是銘刻在海信品牌標志中永遠恪守的基本理念,是所有海信人必須恪守的準則。

帶領海信走過近30載,周厚健給海信的烙印是不需要處理復雜人際關系、不需要討好領導、一切以工作為重,從而形成簡單的上下級關系、務實向上的工作氛圍、純凈和諧的企業風氣。如今,邁過千億門檻之后的海信,仍然對企業內的官僚作風和形式主義保持時刻警惕。因為,保持企業文化純凈,維護上下級關系簡單透明,這是海信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猜你喜歡
海信企業
企業不誠信怎么辦?
從“中國海信”走向“世界海信”
商業企業品牌信用認證企業認證組織
青島海信通信有限公司營銷公司副總經理程施慧:5G時代 海信要成頭部企業
2018上海企業100強
海信收購東芝
夏普指控海信侵犯其專利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劉洪新升海信總裁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