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美術隨堂欣賞提高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有效方法

2019-10-16 02:06梁思棋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提高

梁思棋

【摘 要】 圖像識讀的生成和提高離不開課堂這個教學陣地,在美術課的隨堂欣賞中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讀圖,通過讀圖建構知識體系,使課堂從有效教學走向卓越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

【關鍵詞】 隨堂欣賞 ?圖像識讀 ?提高

目前,社會屬于“讀圖時代”,學生通過讀圖認識和了解這個社會并獲取基本的知識和經驗。圖像識讀的生成和提高離不開課堂這個教學陣地,在美術課上,經常要教會學生學會欣賞,學會讀圖,根據圖的含義來理解課本的知識,從而完成教學任務。那采用何種欣賞方法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呢?這就需要教師依據教材和課標,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欣賞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圖像讀圖能力。在美術課的隨堂欣賞中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讀圖,通過讀圖建構知識體系,使課堂從有效教學走向卓越教學,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以下針對“隨堂欣賞如何提高學生圖像識讀能力”這個問題進行四方面的闡述。

一、采用自主欣賞圖片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

自主欣賞,就是學生個人依靠自己現有的知識水平去欣賞。從自我的角度、個人的眼光去觀察作品,探討作品的內涵,思考并提出質疑;自主欣賞,自主發現、提出并解決問題。美術的自主欣賞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是時常要用到的,自主欣賞能力的高低,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所以作為美術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欣賞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美術圖像識讀能力。如執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寫意蔬果》等國畫課,教師可以出示圖片《蔬果冊》,引導學生觀察這件作品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它采用什么美術表現形式?從而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欣賞圖片所表現的主題,簡潔明了,又讓學生明確這節國畫課的學習內容。教師根據教學主題選擇突出課題的圖片進行場景創設,讓學生獨立欣賞,得出畫面所隱含的主題和老師所需要的答案。在執教人教版《美麗的紋樣》時,我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欣賞貴州布依族婦女制作的蠟染頭巾圖案紋樣,了解中國傳統紋樣,從中感受紋樣的魅力。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規律,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在自主的過程中學會欣賞紋樣,感受中國傳統紋樣的魅力。這樣,通過自主的欣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和掌握知識的能力,學生由被教轉為“自己學”,提高了個人的圖像識讀能力。

二、采用對比欣賞作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

對比欣賞教學法就是在教學中收集跟教學任務相關的層次不同的或者效果不同的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作品之間的差異,從中吸收優秀作品的構思、表現形式;并且通過比較,讓學生體驗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風格,使學生的思維和判斷力得到發展,以提高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教師經常通過出示不同的藝術作品,讓學生對比欣賞,通過比較得出不同作品的藝術風格,或者通過對比解決教學中的知識點。最經常采用對比欣賞這個方法是在評價學生作業的時候,通過互相對比欣賞的過程,把自己的作品和別人的作品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創作的優劣,對自己的創意實踐又進一步吸收和再整理,從而提高自己的圖像識讀能力。教師在這一環節中,經常要采取對比的欣賞方法,引導學生通過主題和形式的比較,優點在哪,哪些需要改進,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本節課的重點。如人教版的《設計文化衫》這一課,學生在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時,可先讓學生自行選擇,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一件作品,說說為什么,它和其他作品有何不同,你最喜歡哪一方面,引導學生從主題的表現、色彩及形式上進行點評,在比較欣賞中不斷讓學生思考,促進自己對作品的理解進一步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提高。

三、采用“四步欣賞法”欣賞優秀作品,提高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

四步欣賞法即讓學生對作品進行描述、分析、解釋和評價。讓學生在讀圖的時候先對作品進行具體直觀的描述,再分析相關的內容,并進行技法的解釋和對作品的客觀評價,使學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藝術作品的魅力。

隨堂欣賞采用“四步欣賞法”,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及難點,引導學生欣賞課本中的范圖或者出示與課堂教學重點相關的經典圖片,讓學生讀圖。首先,學生通過圖像識讀,把他們自己所看到的畫面等內容描述一下;第二,讓學生對作品的形式語言,如構圖、色彩、材料等進行分析;第三,接著讓學生解釋作者是如何表現主題的,當時的社會是什么情況,畫家是如何創作的;最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對作品進行評價。比如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快樂的回憶》課中的范圖《呼喚》,在引導學生欣賞的過程中可采用“四步欣賞法”。先引導學生觀察,描述畫面表現什么內容,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再分析作品構圖如何,畫面為什么采用明快的色彩?再解釋當時藝術家想表現什么情感,哪些地方體現快樂?最后說一說自己對作品的評價。根據問題回答畫面的主題是什么,用什么形式體現,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學生通過四步欣賞,從個人角度把作品從主題、色彩、構圖等加以分析,探討作品所傳達出的快樂的氛圍。學生在分析解釋的過程中,圖像識讀能力提高了,并將欣賞所得的技巧、方法和內容等用到自己的創作中,間接提高了個人的美術表現能力。

四、采用小組合作討論欣賞作品的方法,提高圖像識讀能力

小組合作討論欣賞作品的方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有利的學習條件,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討論、相互補充和提高,使他們真正進行自主學習和參與討論。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共同學習中各得其所,在不同的欣賞觀點中生成對圖像的識讀。

在美術課的隨堂欣賞中,為了得出這節課創作的知識點,改變以前以教師為主的授課方式,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合作去欣賞作品,主動融入到學習中,通過觀察、討論的方式,結合個人的知識和生活體驗去感受作品所表達的思想與情感,從中獲得對圖像的深刻認識。在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積極的情感交流,使潛在的能力得以發揮出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培養,為以后的欣賞評述打下基礎。當然不是所有的欣賞環節都可以用小組討論,有的問題過于簡單,沒有必要拿來討論,有的不適合討論,所以要根據課程的需要進行設置,以提高課堂的效率。

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立體的畫面》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浮雕的特征和它與圓雕的區別,教師可提前設置任務學習單,讓學生提前根據學習單收集資料,并四人小組合作,通過觀察欣賞“山西大同九龍壁”、硬幣及圓雕光頭強人偶,共同討論探究立體的畫面有什么特征,浮雕與圓雕的區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討論的基礎上感知圖像的造型、色彩、空間等特征,從材料、技法、風格角度識別圖像的類型,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美術作品信息的能力。第八屆中小學美術課現場觀摩培訓活動中,上海徐蘇彬老師的《胖胖瘦瘦的人》就讓學生通過觀察胖和瘦的人的圖片,通過小組討論甄選有關美術作品的內容形式和本課要表現的內容等相關知識,閱讀思考圖像的內涵,獲得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有助于美術表現和創意實踐的發展,更好地提高圖像識讀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在美術課隨堂欣賞中,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以上主要是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欣賞方法,學生通過體驗、認識及內化等過程逐步形成的相對穩定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和價值觀,初步得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當然,在課堂上教師要靈活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心中裝著學生,要自然且有意識地提高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素養的生成。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領會現實生活和藝術作品中的審美內涵,讓他們自信、開朗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使學生的美術情感得到升華,讓他們的美術作品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少年的活力、少年的創意和張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尹少淳主編.小學美術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4.

[3] 章獻明主編.孩子與美的邂逅:中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研究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9.

[4] 余文森.從有效教學走向卓越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6.

猜你喜歡
提高
提高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建議
怎樣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淺談如何提高舞蹈編導的創作能力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多渠道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策略研究
讓作文互評提高能力
漫談初中作文教學
淺談如何提高煤炭企業文秘人員素質
淺析從輔導員角度如何幫助大學生提高大學英語四級通過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