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

2019-10-16 02:06麻永梅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應用價值微課初中語文

麻永梅

【摘 ?要】 微課是現代教育不斷發展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具有短小精煉的突出特點,對豐富教學形式,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可以顯著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初中語文教師運用微課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將其應用到課堂導入、課程總結等多個教學環節,從而全面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主要探究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微課 ?應用價值 ?策略

引言

微課是通過簡短的視頻,對重難點知識進行講解,并配以練習,幫助學生學習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采用“微課”的形式進行教學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上課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創建語文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師要將其合理地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去,革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1. 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價值

1.1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我們都知道,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創設一個好的課程導入可以讓學生立刻被教師講述的內容吸引,為課堂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大部分教師在課程導入時只會按照講述法進行課程導入,根本沒有好的課堂氛圍,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利用“微課”就可以很好地讓學生進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當中,教師根據這堂課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微課”導入,在閱讀前為學生展示,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產生好奇心,更好地學習新課程。例如在學習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在“微課”制作中就可以為學生展示皇帝的新裝中的故事情景,讓學生跟隨微課當中的語言、畫面,一步步地走進童話當中的王國。此時不用老師多費口舌,學生就已經進入到了教學情境當中,開啟了一堂生動有趣的課程。

1.2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

教材中雖然也會配上適當的插圖,但相比較多媒體,帶給學生的視覺沖擊力還是略顯欠缺。語文教學中,學生需要通過朗讀、背誦、理解、記憶等形式來體會文章當中表達的情感。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先讓學生認識生字,再以各種形式的朗讀對文章進行分析,久而久之學生對這種形式產生疲勞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無法長久保持。此時,教師將“微課”引入到課程教學中,就可以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講解文章中的重點字,利用微課舉出詞語的近義詞與反義詞,以及一些句子的拓展,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理解一些復雜生僻的詞語。例如在學習《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教師如果按照講述法為學生講述百草園中的植物,學生腦海中無法形成直觀的形象。這時教師采用微課的形式,一邊為學生展示百草園中的植物,一邊為學生進行生動的介紹,這樣學生在大腦中有了初步的印象,再讀課文時就會對課文的內容理解得更深入,對作者感情體會得更透徹。

2. 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2.1微課在課程導入中的應用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微課”的形式進行課程導入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而且也會讓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大大的提升。但一堂好的“微課”導入對教師的要求是很高的,因為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學習習慣出發,切實為學生準備適宜的“微課”導入,如果選取的導入內容不符合學生實際需求,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課文《雨說》時,有的教師就會在“微課”導入時為學生介紹鄭愁予進行導入,這樣的切入點是不適合學生的。針對這首詩,教師需要將學生引入到這首詩的意境當中,而不是了解作者。所以教師可以進行這樣的“微課”導入,首先以音樂出發,讓學生聽到不同的聲音,隨著清泉般的音樂,緩緩播放一些變換的畫面,春雷乍泄,軟泥青荇,春雨降臨大地的景色伴隨著音樂,學生感受到了音樂當中萬物復蘇的景色,這種形式的導入就可以很好地讓學生從開始就進入到詩句的意境當中,降低接下來的學習難度。

2.2微課在講解重難點中的應用

生動形象的視頻有助于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對于語文課程來說,讓學生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的表現手法是教學的難點,而借助于“微課”的引入,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比如對于《生命生命》這一課,可以用微課呈現三幅圖畫:柔弱的飛蛾鼓動著翅膀在“我”的手中極力掙扎;磚縫中的一粒香瓜子沖破堅硬的外殼,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中倔強地生長,昂然挺立;放在胸前的聽診器,“咕咚、咕咚”發出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跳動。上課時先讓學生看微課視頻,說說“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進入課文朗讀、賞析教學過程。學生在情感體驗中領悟文章主旨,應該珍視生命、堅強勇敢,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讓人生更有意義。

2.3微課在課程總結中的應用

課程總結時的“微課”,主要是對這堂課的梳理、鞏固,看看學生掌握了多少,還存在著哪些不足,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總結,讓學生在趣味中完成課程的學習。例如在對《木蘭詩》進行總結時,教師在“微課”中呈現出花木蘭的形象,以趣味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提問。按照課文的內容由最初的女子形象,慢慢演變為男子形象,最后回到女子形象,在這樣的變換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充滿趣味的形式讓學生喜聞樂見,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

結語

總之,微課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開發和合理利用微課開展教學,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微課的使用有助于學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強、鑒賞能力的提高,使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吳瑩.淺議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中學語文,2015(36):52-53.

[2] 趙世波.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5):28-29.

[3] 馬建平.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初探[J].祖國,2017(01):25-26.

[4] 季曉紅.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天地:初中版,2016(08):70-71.

猜你喜歡
應用價值微課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企業金融管理應用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