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視域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探究

2019-10-16 02:06李姍姍
考試與評價 2019年7期
關鍵詞:朗讀教學策略探究新課改

李姍姍

【摘 ?要】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就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形勢我們可以知道,課改新視域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水平已經難以滿足當前的素質教育需求,需要我們致力于教育改革工作,為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提供助力。教師應該通過對合理的朗讀教學策略的研究和使用,提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诖?,筆者將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 新課改 ?小學語文 ?朗讀教學 ?策略探究

引言: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崩首x教學能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品味文本,領悟作者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語感,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小學語文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段,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指導學生朗讀,用心靈感悟文本,體味語言的無窮魅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審美能力。當前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質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因此需要加大研究力度。

一、加強朗讀教學重視程度,擴充朗讀學習時間

為強化朗讀教學效果,首先需要從意識上認清朗讀教學的重要性,具體來說就是需要保證充足的朗讀教學時間。教師需要突破傳統教學模式,將新課改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實踐中,帶動小學生的主動朗讀。教師要合理分配45分鐘的小學語文課堂,根據教學內容的多少為學生提供5到10分鐘的朗讀學習時間,為學生提供進行朗讀訓練的契機。例如在《坐井觀天》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5分鐘朗讀活動,利用朗讀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對于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二、在聯想和想象中,感悟創新

朗讀是解讀文本的最有效的途徑,學生在朗讀中感受文本的語言美,領略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引導學生閉上眼睛感受作者筆下的畫面,學生在想象中進入課文描繪的意境。例如,《望廬山瀑布》的教學,生動的畫面、動人的音樂、優美的講解,都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了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緊接著老師聲情并茂地范讀,讓學生浮想聯翩,心馳神往。他們對于古詩中的畫面都能根據自己的感悟說出一二,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邊讀詩句邊想畫面邊理解詩意,過渡無痕,如行云流水,學生對詩意的探究卻是水到渠成。當孩子們對瀑布充滿期待時,再展聲色并舉的瀑布圖片,學生的情感再次受到強烈的震撼,此時學生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站在瀑布前的吟誦如癡如醉。教師要合理地運用教材,充分發掘潛在的資源,對學生進行想象與創新的訓練,提升朗讀層次,學生在朗讀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融入自己的獨特理解,學生在想象中學會創新,學會表情達意的語言技巧,實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這樣的教學,讓學生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時,也激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不僅培養了學生積極樂觀的情感,也促進了學生健康高尚人格的形成。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朗讀教學情境

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應用已經實現了普及,在教學情境的創設方面多媒體發揮著技術支撐作用,能夠優化教學情境創設的效果,利于提升朗讀指導效率,激發學生內在的心理需求,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達到情景交融的朗讀目的。教師通過精心設計再現教學情境,加深學生對語段的理解,增強思想感悟。例如,《日月潭》的課文教學中,我就在課前實施情境導入,呈現一張日月潭的圖片,提問學生“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張圖片,有什么特點?”,生答:“一邊圓圓的,一邊彎彎的”。師說:“對,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這個湖一邊圓圓的像太陽,一邊彎彎的像月亮,它就是我們祖國寶島臺灣的風景名勝——日月潭,那里不管雨天還是晴天,風景都很美麗。那么今天大家就跟著老師一起,走進臺灣,游覽日月潭”。初讀,學生自查生字詞;精讀,教師提問學生:“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日月潭是在什么地方,名字是怎么來的,風景怎么樣?”引導學生概括每一段段意?!罢艺椅恼庐斨心阕钕矚g的詞語和句子,并劃下來?”……情境和問題相結合,激發閱讀興趣。

四、角色扮演,激發朗讀興趣

為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學生的朗讀興趣的激發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朗讀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參與度,比如,通過分小組朗讀、教師領讀、表演朗讀、朗讀比賽等,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谛W生的表現欲較強的特點,教師可以結合朗讀教學內容,引導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利用分角色朗讀的趣味性和優勢,通過游戲參與,促進觀察、表達、肢體活動等多種能力的發展,使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例如,以《推敲》的教學為例,筆者在本課教學中就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開展情境演示,學生在角色扮演中能夠深切體會人物內心,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在角色表演中朗讀,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然后實現對文章情境的再現,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和語文素養培養都具有積極意義。

結語: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提升學生對漢語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引導小學生感悟語言、發展思維,促進小學生的思想情感發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最終實現對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目標。當前的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活動中,我們不難發現朗讀教學其實還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這顯然不利于小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因此筆者特結合教學經驗作出上述內容研究,希望筆者提出的觀點和意見可供同行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宇.淺析新課標小學語文的朗讀教學[J].中華少年,2016,22(17):174-175.

[2] 孫影.以讀為本,奏好語文教學的主旋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探討[J].科學中國人,2016,22(08):205-206.

[3] 陳佳佳.芻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朗讀訓練[J].內蒙古教育,2016,22(O5):502-503.

[4] 修常麗.新課改背景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策略探討[J].好家長,2015,32(50):541-542.

猜你喜歡
朗讀教學策略探究新課改
新課改下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課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數學概念教學探索
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
新課改下開展數學建模教學之淺見
談幼兒音樂素養的培養
淺談少先隊員榮譽感、 責任心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