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力“四全”媒體建設 探索廣播節目的可視化新路徑

2019-10-18 02:40陳培軍
新媒體研究 2019年17期
關鍵詞:可視化

陳培軍

摘 ?要 ?打造“四全”媒體的權威引領,為廣播的可視化指引了方向,引領現代廣播進入全新的融媒體發展階段。作為主流媒體的生力軍,城市廣播要要深刻理解“四全”媒體的內涵,在政策引領下進行內容升級、技術升級,建設全媒體人才隊伍,實現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 ?四全媒體;新型廣播;可視化

中圖分類號 ?G2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9)17-0079-02

隨著網絡直播、移動FM、訂閱式廣播等互聯網產物的風靡,傳統廣播是否也要進行融媒體創新?打造“看得見的廣播”?在一定時間內成為重要的議題。李申建在《融媒體時代沖擊下廣播節目的適度可視化探討》一文中提出,“廣播要適度可視化,而非全程可視化”[1],表達了廣播從業者站在傳統媒體融合發展的浪潮中的疑惑。其實“看得見的廣播”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出現了[2],1986年12月15日,廣東珠江經濟臺在人流密集處用透明的玻璃房搭建了戶外直播室,引得路人紛紛駐足觀看,這算是廣播可視化的“初級形態”。在廣

播+互聯網語境下,廣播可視化指的是傳統廣播借助互聯網的可視化。2005年廣東電臺通過網絡視頻直播廣播節目;2008年北京電臺在北京奧運會宣傳期間,在廣播直播間添置了視頻編輯直播設備,適時插入視頻直播;直到2018年北京電臺青年廣播的開播,被定義為“真正意義上的全頻可視化廣播”[3]。2019年1月“四全”媒體的提出給廣播可視化吃了一顆定心丸,廣播節目的可視化發展進入大踏步階段。這也意味著廣播節目的生產流程、傳播手段、服務對象等都面臨著顛覆性質的變革。

1 ?政策前提:“四全”媒體引領媒體融合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4]。城市電臺必須深刻理解“四全”媒體內涵,強化“硬核”,將自己打造成為新型媒體、全媒體,這也給融媒體建設中的廣播指明了方向,廣播的融媒體建設不局限于傳播方式的融合,還有內容生產的融合、廣播產品形式的創新。對于廣播節目的可視化在政策和理論層面都指明了方向,在音頻產品的可視化方面肅清了噪音。

2 ?內容升級:場景出圈與節目形態重塑

2.1 ?演播場景出圈

“出圈兒”是網絡用語,比喻超出界限或適當范圍。廣播錄制現場的“出圈”,意味著節目形態的變化。播音員到戶外去、到現場去、到人群中去,借助便攜攝像機和5G通訊設備可以打破場地的限制、環境的限制,完成戶外推介、體育賽事播報等移動場景播報的節目。??谝魳窂V播FM91.6與旗下文化品牌書店“未知學吧”合作,將未知學吧作為戶外直播間,實現了傳統電臺與戶外直播聯動、場景變換、立體呈現、多維互動的跨空間廣播產品,聽眾在現場活動的交流和互動中感受到傳統廣播節目不一樣的樂趣。

2.2 ?節目形態重塑

前面提到廣播節目演播場景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節目形態,其實演播場景并不局限于地理空間,還要外延到他類空間。比如電子競技游戲解說就是一種不錯的可視化廣播節目,廣播的真實場景還是在直播室,但廣播情境卻是在虛擬的網絡游戲世界,這也屬于演播場景的變化。如2018年的全國電子競技公開賽NESO就是由廣西廣播104臺進行全程解說,聽眾可以通過廣播收聽激情的比賽解說和現場記者報道,還可在手機端觀看游戲直播,進行實時的彈幕互動。又如在2018年中國-東盟博覽會上,970電臺推出了“人氣女主播逛展”環節,女主播在博覽會上向觀眾展示場館和產品,對直播中的彈幕互動問題進行一一解答,一方面通過傳統電臺可聽到展覽會現場的聲音和主播的解說,另一方面通過電臺客戶端可看到視頻直播并參與實時互動。

2.3 ?傳播方式立體

傳統的廣播產品大部分是電臺直播,也有錄播產品,都是線性傳播,一次性產品,少有重播。新型廣播可以將可視化廣播節目做成網絡直播和短視頻播方,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相結合的方式在微信、微博進行傳播,以音頻方式在移動FM平臺傳播,以視頻方式在短視頻平臺傳播。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期間,央廣網不局限于傳統廣播節目的制作和傳播,而是利用新媒體圖文特色進行多端布局,包括微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微信公眾號“央廣新聞”;客戶端“央廣網”“央廣新聞”“中國廣播”等,形成矩陣立體傳播。

3 ?技術支持:可視化廣播系統建設

3.1 ?硬件

要打造“看得見的好聲音”,傳統的演播室可滿足不了,要建設新型演播室。首先,直播間原有的設備都可保留,可以給觀眾一個原滋原味的場景氛圍。而背景墻可以改成直播間大屏幕,日常照明燈光要改成2 700K-6 500K之間可調的攝影棚燈光,必要的話還要添加攝影輔助設備,主持人附近要配備LED柔光燈,讓主播的面龐看上去更柔美。其次,要按照專業錄影棚的標準布置多機位攝像機、話筒、音響、導播臺、樂器接口等,如果需要的話還可以安裝效果器,可以在演播室進行live秀。最后,就是接入光纖寬帶,給各類信號預留接口,一般視頻節目編碼為H.264或H.265,要確保硬件足夠支撐直播中所需的帶寬,避免出現卡頓現象。

3.2 ?軟件

軟件方面就是可視化廣播系統的建設,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室內演播室的直播,有多機位拍攝和多聲道收錄,系統最好可以數字化控制攝像機拍攝,實現一人解決多機位切換的導播工作。第二,對外來視頻流的接入,比如戶外直播的視頻接入、現場記者的直播視頻接入、電視直播甚至對接的第三方直播平臺等,要保證接入視頻流的轉碼流暢和存錄路徑邏輯正確。嘗試對接城市交通監視部門,對接城市交通監控器線路,在主持人播報路況的時候可以接入實時的交通路況畫面,給觀眾強烈的感官刺激。第三,要滿足“把關人”的監察功能,有一個快速審閱節目的系統,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有配套應急模塊調動廣播的可視化。在斷電、斷網等情況下,尋求應急方法實現信息的有效傳遞,占據輿論高地;最后,嘗試建設用戶客戶端,滿足用戶上傳UGC內容,比如“在南京”客戶端。

4 ?人力支持:融媒體人才隊伍建設

4.1 ?對主持人的要求

廣播的可視化把主持人從幕后調到了臺前,但須明確的前提是,可視化廣播依然是廣播,互聯網技術是廣播節目更好傳達和表現的手段而非目的,可視化只是為傳統廣播節目增加了維度。廣播員的演播方式依然遵循廣播節目的傳播規律,可視化廣播節目要適用于傳統廣播用戶和可視化廣播節目用戶,不能讓可視化代替或削減可聽性,這是廣播主持人的根本立足點。廣播的可視化讓主持人從聲音符號變為形象化的肉身,要堅定保留自己的聲音性格,保持廣播人的特質所在。當然,主持人也可以根據自身形象條件,在可視化的情境下打造專屬于個人的節目,展現廣播主持人別樣的風采。在可視化廣播節目的錄制中,不論是視頻直播還是節目錄播,要培養不同以往的鏡頭感,在發揮自己聲音魅力的同時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

4.2 ?對廣播人的要求

主持人之外的廣播人要做好跨界的準備。原有工種的專業能力不能丟,不管是節目策劃還是聲音剪輯,在原有工作做好的基礎之上,還要進入視頻報道的“舞臺”。如要給主持人簡單的化妝、布置和調整演播室的燈光和景致,跟隨主持人到室外拍攝和錄音等,都是對傳統廣播從業者的挑戰。

廣播作為老牌傳統媒體,在當下全媒體環境下不但沒有唱衰,反而在受眾和市場上穩健發展,這體現了聲音媒體的獨特魅力和城市廣播的文化屬性。對于現代廣播來說,打造新型主流媒體,打造“四全”媒體既是傳統廣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會,也是橫亙在眼前的嚴峻挑戰。隨著5G技術的成熟和媒介技術的發展,廣播的主流媒體地位和價值將會逐漸提升,廣播在未來的全媒體建設中將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李申建.融媒體時代沖擊下廣播節目的適度可視化探討[J].傳媒,2018(6):37-40.

[2]王成梧,李佳,郭驪.融媒體時代廣播的可視化發展路徑探析[J].傳媒,2019(11):40-42.

[3]蘇明.廣播節目可視化環境下的廣播主持人[J].東南傳播,2019(4):157-159.

[4]王洪亮.打造“四全”媒體,助力城市廣播融合升級[J].中國廣播,2019(6):43-46.

猜你喜歡
可視化
數據可視化設計在美妝類APP中的應用
地理可視化作業設計研究
基于文獻可視化的國內港口建設研究綜述
畫圖:數學思維可視化的有效工具
思維可視化
基于GeoGebra的高中物理可視化教學研究
基于物聯網的IT運維可視化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級數展開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復變函數共形映射的可視化實驗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