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及優化路徑探析

2019-10-21 09:58高榮麗
度假旅游 2019年4期
關鍵詞:優化路徑鄉村旅游模式

高榮麗

摘要:“農家樂”“景區化”是我國目前鄉村旅游開發的兩種主要模式,前者存在產品雷同、層次低端、產業單一等問題,后者存在本土性缺乏、農戶受益較小等問題,據此,可以通過加強政府引導、因地制宜、開發多元化體驗式旅游產品等路徑進行優化。

關鍵詞:鄉村旅游;模式;問題;優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F59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7517(2019)04-0016-01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在收入不斷增加的同時,工作節奏逐漸加快、生活壓力也逐漸變大,迫切需要通過一定的途徑釋放壓力。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農耕文化的農業大國,鄉村因其獨特的自然風貌,淳樸的民風民俗,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從而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另一方面,我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還比較大,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都十分迫切。發展鄉村旅游不僅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還可以促進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和生態鄉村建設。在此背景下,我國的鄉村旅游得到快速發展,并探索出了“農家樂”、“景區化”等相對成熟的模式,但是,這些發展模式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 鄉村旅游開發模式及存在的問題

1.1 “農家樂”模式及存在問題

“農家樂”是以鄉村里的農戶為單元,依托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以村民自家的庭院為空間、由家庭成員參與的鄉村旅游形式?!稗r家樂”主要經營內容以餐飲為主。近些年來,隨著“農家樂”模式的逐漸成熟,以及受到農戶間競爭的影響,一些經營者還增加了垂釣、采摘等小型的參與性項目,開始注重“農家樂”院落環境的創新性設計,餐飲內容也逐漸突出主題性的呈現,使得“農家樂”的內容和形式均不斷豐富?!稗r家樂”的出現和發展在豐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時,創造了農民的就業機會、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并在促進城鄉交流互動方面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順應了國內鄉村旅游模式由觀光型向休閑型轉變的趨勢。

“農家樂”由于各自為戰、缺乏統籌,出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受經營理念、經濟能力、村民文化水平不夠高以及缺乏行業監管等的影響,導致“農家樂”產品雷同、質量不高、惡性競爭等現象,影響了“農家樂”所在村落的形象;二是產品經營業務以觀光、餐飲、住宿為主,層次不夠高,內容單調,多元化內涵不足,缺乏具有村落風情的項目、游客參與性高的項目;三是很多經營者主要關注其獲利問題,對于“農家樂”尤其是餐飲業帶來的鄉村環境污染不夠重視,缺乏保護,沒有注意到經濟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面對著層次低端,產業單一,追求快節奏的“農家樂”,游客只是享受所謂的特色“農家餐”,大多都是來時興致勃勃,去時“人間不值得”的短途一日游罷了。

1.2 “景區化”模式及存在問題

很多鄉村借助于政府的力量,通過招商引資,實施景區化管理,并結合村落的特點,設計了切合鄉村資源稟賦的管理開發路徑,從而形成了“景區化”模式,彰顯了政府在發展鄉村旅游中的主導作用,其實質是地方政府對于鄉村旅游資源的資本化運作,現已成為鄉村旅游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發展模式。由于“景區化”的發展模式是在政府的主導下、對自然資源豐富的鄉村地區的再開發,物盡所用,以達到吸引外資,讓外來資本對鄉村景區進行再次規劃,進行重塑,從而合理利用,讓經營與管理模式在鄉村旅游中得到新的發展。這種模式的經營大多采用整體租賃經營模式,為了讓鄉村旅游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與發展,政府給予資源幫助,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兩條線充分搭配,將特色的鄉村旅游資源由某一個企業整體承包經營,來對其進行新的規劃,按照自己的新思路,新結構打造全新的旅游模式,并按照合同約定,根據比例對經營者和所有者進行經營效益的合理分配。但是,“景區化”發展模式的主要缺點在于難以融入當地特色文化產業,往往在開發的過程中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失去了本土性,農民不是經濟的最大受益者,對于解決三農問題有一定的阻礙性并且這種模式發展緩慢。

2 鄉村旅游優化路徑

2.1 政府加強引導,發揮主導作用

現階段,我國的鄉村旅游業還處于起步階段,鄉村旅游要想更快更好的發展,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與幫助,這將是一個艱難的發展過程。國內外鄉村旅游發展的實踐證明,通過發揮政府在鄉村旅游中的主導作用,讓政府插手旅游業的發展才是保障鄉村旅游快速發展的道路。政府要提供一些政策的優惠、科學的管理模式并通過一些合理的規劃,進行資源的整合,政府可以快速地聚集相關產業,還可以提供政策上、資金上、技術上以及管理上的扶持與幫助,把創新發展理念應用到鄉村旅游中去。

2.2 因地制宜,開發要有特色

一方面,發掘農村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特色, 開發當地的特色旅游產品,通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產業引導,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當地的生產生活形態為基礎,鼓勵當地在發展鄉村旅游要打造獨具特色的本土鄉村旅游品牌。另一方面,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政府和村民都要有改革創新的強烈意識,通過引進專家團隊、開展主題性旅游活動、設計有創意的旅游文創產品等途徑,對村落進行合理規劃、對村落文化進行集中展現,同時,可以創新體制機制障礙,通過內置金融、土地流轉等形式,讓村民能夠參與到旅游開發中來,并能從旅游開發中受益,以此推動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

2.3 開發多元化體驗式旅游產品

鄉村旅游依靠其豐富的自然資源,濃厚的鄉土氣息、獨特的地域文化、原始的野趣生態,美好的體驗經歷,深深地吸引著城市居民那份回歸自然的迫切心理,使游客體驗的不僅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靈的凈化,這是越來越多的游客追求鄉村旅游的目標,也正是鄉村旅游存在和發展下去的重要推動力。鄉村旅游要把獨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動、節事活動緊緊地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注重游客在鄉村旅游過程中的參與和沉浸式的體驗,通過設計農產品采摘項目、農業勞作項目、農村居住體驗、民俗和造物活動觀摩等形式,豐富鄉村旅游產品,使旅游者能夠深度享受鄉村旅游的愉悅體驗。

3 結論

“農家樂”模式和“景區式”模式是鄉村旅游的兩種主要模式,前者以農戶為單元,規模較小,經營靈活,但往往因缺乏統籌管理而出現污染環境、惡性競爭等現象;后者則由政府主導、引進外來資本,雖能在短期內改變村落的面貌,但村民從中受益較小,并往往因過于注重經濟效益忽視了鄉土文化。針對這些問題,政府要進一步發揮好主導作用,因地制宜、走特色化開發之路,注重旅游產品的多元化、游客的參與和體驗。

參考文獻:

[1] 周俊滿.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社會科學家, 2016(S1):204-205.

[2] 趙承華.我國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 2017(4).

[3] 高軍波.我國鄉村旅游發展中農戶利益分配問題與對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 2016, 17(5).

【通聯編輯:唐一東】

猜你喜歡
優化路徑鄉村旅游模式
信息安全下企業經濟信息管理分析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鄉村旅游發展的新范式
鄉村旅游供應鏈優化探析
運用激勵理論開展企業管理面臨的困境分析
新形勢下的黨群干群關系及優化路徑探索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永續債券探析
鄉村旅游環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護措施分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