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課堂“動”起來

2019-10-21 04:50朱佳琪
年輕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價值觀語文教學情感

朱佳琪

摘要:伽達默爾說過,如果某個東西不僅被經歷過,而且它的經歷存在還獲得一種使自身具有繼續存在的意義的特征,那么這種東西就屬于體驗。在教學中,“體驗”即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文本所營造的情境,將自己融入到文本情境中,結合自身的領悟和理解,從而獲得情感和價值觀。

關鍵詞:體驗式課堂;語文教學;情感;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114-01

在如今的教學模式下,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教師在上面激情地講著,學生在下面呆呆地聽著;教師在黑板上奮筆疾書,學生在下面默默記著筆記;教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或教室一片鴉雀無聲。這種便是“填鴨式”教學。在教學中,學生沒有太大積極性,參與性也不強,整個課堂氛圍顯得沉悶,毫無活力可言。新課程改革要求,要讓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中,參與到課堂中,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深入其中,參與體驗,參與討論。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讓整個課堂中“動”起來。

1體驗式課堂之“動眼”

現如今,課文中學習的很多課文,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遙遠的距離。為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圖畫、視頻的形式來展現課文內容,將抽象化為形象。例如,學習《北風和小魚》時,課文中有一句形容小鳥躲進窩的動作,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小鳥躲進去的動作,體會小鳥害怕的情感。再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上冊《東方之珠》這一課時,其中有一段描寫香港海洋公園的文字,考慮到班里的孩子并非人人都見過海豚海獅的表演,筆者便借機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海豚海獅的精彩表演視頻,一邊播放視頻,一邊進行講解。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生們贊嘆連連。觀看結束后,筆者緊接著詢問孩子們,“看到這一畫面,你想說什么?請想一想海豚海獅們除了會表演這些節目以外,它們可能還會表演些什么來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這一環節中,學生們通過觀看海豚海獅的表演,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激發了內心的真情實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教師也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體驗式課堂之“動口”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不論是閱讀還是表達,讓孩子多一點自由的空間,比任何的說教都更有吸引力。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表達出自己想要說的。在教學練習6“學用字詞句”環節,書本上出示了“月、木、森、龜、鹿”的象形字。于是教師就讓學生根據這幾個漢字的提示,自編一個小故事。在學生編故事之前,教師和學生先一起回顧了寫事的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明白了寫清一件事要從三方面來寫,即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過和事情的結果。隨后學生們根據象形字的提示,將事情發生的時間鎖定在晚上,地點是森林,人物便是烏龜和鹿。學生四人一小組,發揮各自的想象力,相互討論,自編一個小故事。在學生們熱情高漲討論的時候,教師在班級中進行巡聽,適時地引導,鼓勵學生盡量將故事說完整、說具體、說生動。短短的十分鐘的討論時間,學生們一個個的都將一個故事敘述得具體且生動,讓聽故事的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均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

可見,給學生們一次沒有任何限制,完全自主的情景,學生們均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語文的海洋中遨游。

3體驗式課堂之“動手”

“動口”之后便需“動手”,在孩子們講述完這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后,筆者鼓勵孩子們將這些故事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留存著這一份美好。翻閱著孩子們的一個個小故事,讓筆者倍感意外之余也甚是驚喜,每一個孩子編織的小故事都是那么的生動有趣。比如:有的孩子寫到“烏龜和小鹿躺在森林里的草坪上,手牽著手,望著掛在夜空中圓圓的月亮,許許多多閃爍的星星,眨著明亮的小眼睛,圍著圓圓的月亮,美麗極了!”多么唯美的畫面呀!學生們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其中,讓讀者看得心中充滿了濃濃的暖意。學生們根據幾個簡簡單單的象形字,卻編織了一個個美夢。寫山的這些故事或許是一些不著邊際的想象,但作為教師不應遏制學生們的天馬行空,應尊重他們各自不同的理解,讓他們體現多姿多彩的生命活力。

4體驗式課堂之“動腦”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取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要開啟學生的新視野。教師要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嘴巴去表達,從而實現自我的滿足。在執教《誰的本領大》時,通過學生的質疑,筆者提山“誰和誰比本領”“比什么”“怎么比”“結果怎樣”這四方面的問題,由扶到放,帶領學生根據文本一同來解決這四個問題,并在教學中穿插一些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情感的環節。在教學的最后,筆者又問,“兩次比賽,風和太陽各贏了一次,那到底是誰厲害呢?”學生因有了濃厚的興趣,都紛紛舉起手來回答,并在最后總結山“風和太陽各有各的本領”的結論。從這個課例中,筆者深深地感受到:給予孩子們質疑的機會,讓孩子們自己帶著問題去思考的探究過程遠比課堂上老師牽著學生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從而引山結論讓學生牢記來得更有趣,學生的印象更深刻,課堂的教學更有意義。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體驗式學習,讓他們動眼、動口、動手、動腦,讓語文課堂完全“動”起來,不僅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堂熱情,還能提高他們理解文本內容、感受作品情感的水平以及提升學生思維能力,更能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教師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張長順.淺談小學語文整合綜合實踐活動問題探究[J].學周刊.2019(15):62.

猜你喜歡
價值觀語文教學情感
我的價值觀
情感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臺上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