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人宗天尚鬼宗教觀念之樂舞考

2019-10-21 16:36孫佳媛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樂舞

孫佳媛

【摘要】:殷商是一個神權與王權并存的時代,這一時期形成了以天神、祖先神和地祇神三大信仰系統為主的宗教信仰觀念,殷人事無巨細都要向神明占卜問詢,通過種種方式祭祀神明以求得保佑。自原始社會起,樂舞就與祭祀相伴,是祭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商代崇天尚鬼的社會風氣中,殷人更是常常以樂舞祭獻神明。本文以商代的歷史背景為出發點,從天神、祖先神和地祇神三個方面詳細論述殷人宗天尚鬼的宗教觀念及其形成原因,并對祭祀不同神靈時所使用的不同樂舞進行闡述。

【關鍵詞】:商代 宗教觀念 樂舞

一、殷人宗天尚鬼宗教觀念的歷史背景

殷人和夏人的歷史同樣悠久,二族于東西兩方平行發展且相互影響,夏朝最后一位皇帝夏桀即位后,對百姓與諸侯實行暴虐,不思改革,驕奢淫逸,以致朝廷荒廢,四方諸侯紛紛背叛,公元前1600年,商族部落首領成湯聯合其他部落消滅夏王朝,至此,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王朝——商朝被建立起來。

人類社會初期,隨著鬼神觀念的出現,原始形態的神話隨之浮現,原始宗教便逐漸形成。商朝是我國早期歷史上一個宗教色彩極強的朝代,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中都蘊含著十分神秘的宗教色彩。政治上,商朝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國家機構,實行世襲官制,統治者為了維護統治,依據上帝鬼神的意志,以神權觀念籠罩的政治思想治理國家。經濟上,商朝作為一開始就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的部落,農業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之統治者對農業的重視,常對此作以祭祀,促進農業的發展,除此之外,商朝手工業的發展也是相當之快,青銅器的制造與冶煉都已相當成熟,并為商朝在宗教祭祀上提供了器具。宗教思想文化上,殷人繼承了遠古宗教觀念,同時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天神、祖先神和地祇神三大信仰系統,殷人以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主宰社會秩序的上帝作為心中的至上神,這些神靈構成了殷人精神生活的根本支柱,也成為他們宗天尚鬼宗教觀念的核心內容。

二、殷人宗天尚鬼的宗教觀念

(一)天神方面

在天神方面,殷人崇拜的有上帝(帝)、日、月、東母、西母、雨、風、云、雪、雷等。

商朝作為一開始就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的部落,農業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氣象的變化自然便成為殷人十分關注的問題?!坝晟瘛笔菤庀笾T神中最受人們重視的神靈,因雨在古代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較大,故殷商多有祭雨之禮。風有益于殷人的生產活動,但在某些時候卻會成為災禍危害人類,故殷人將“風神”置于神靈之列進行祭祀。在商代,有望云氣之候,人們認為云有神靈之性,而云又和雨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故殷人也常常對“云神”作以祭祀。殷人認為雷不僅可以致雨,還具有懲戒人間的神力,故也將“雷神”置于氣象諸神之列予以祭祀。雪在殷人的心中是具有靈性的,故商代又有祭雪行事。殷人認為諸天神在形成某種天氣時并不是獨立發生的,而是各自發揮作用,若想祈求出現某一天氣,人們便會對與其有關的神靈進行祭祀。

(二)地祇神方面

在地祇方面,殷人主要崇拜的有“土神”、“河(黃河)神”和“岳(嵩山)神”。

對于一些單純自然物的神明來說,殷人更尊崇那些被人格化了的神明,“土神”、“河神”和“岳神”均是被人格化了的地祇神。殷人最初對“土神”的崇拜僅是崇拜土地的自然性質和作用,直接對土地進行祭祀,具有濃厚的自然崇拜性質,而后在他們的觀念中,又認為“土神”既可以降雨止風、避免災禍,也可以保佑年景、保佑疆土,為“土神”賦予了更多人世間統治權力的影子。在甲骨卜辭中,河指黃河,因黃河流經商王畿地區,殷都距黃河不遠,殷人便將黃河視為“河神” 岳指嵩山,被視為“岳神”。殷人對黃河與嵩山的崇拜是一般山川所無法比擬的,他們認為“河神”和“岳神”具有相當大的神力,殷人除了對“河神”和“岳神”單獨祭祀外,還會共同祭祀,有時也會與祖先神一起祭祀,彰顯了殷人對這兩位被人格化的神靈的重視。

(三)祖先神方面

在祖先神方面,殷人崇拜的既有先公、先王、先妣,也有名臣。

在殷人的日常生活中,既受自然力量的擺布,又受社會力量的控制,他們在感嘆祖輩征服自然功績的同時,將這力量逐漸神化,進而演變為殷人所重點尊崇的祖先神。在他們的觀念中,祖先神具有很大的威力,既可以保佑殷王和百姓,也可以降災以懲罰,因此,殷人往往會以相當隆重且盛大的儀式對祖先神進行祭祀。并且殷人對祖先神的祭祀不僅限于商王室的先祖,他們也尊崇一些非商王室的祖先,例如,成湯滅夏時的主要功臣——伊尹,與商王室的先祖共同受祭。在商代,這些對祖先神的崇拜便形成了以商族祖先神為中心的各部族祖先神共存的信仰系統。

三、殷人宗教觀念下的祭祀樂舞

殷商是一個王權與神權并存的朝代,無論是祭天神、地祇神,還是祭祖先神,崇天尚鬼的宗教觀念始終統轄著殷人的意識形態,形成了殷商特有的社會風氣。祭祀與舞蹈之間的緊密聯系,從最初的原始社會開始便已存在,到了商代,更是聯系密切。通過甲骨卜辭中保存的殷商時期祭祀舞蹈的資料,可反映出舞蹈是殷人祭祀時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神權至上的時代,祭祀活動是國家活動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殷人事無巨細都要占卜問神,在所有的祭祀活動中幾乎都會使用到祭祀舞蹈,在祭祀時使用舞蹈的巫舞形式更是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形成了各種形式的祭祀舞蹈。因此,在殷商時期的祭祀活動中,殷人對待不同祭祀對象時便會以不同的巫舞進行祭祀。

(一)祭祀天神的樂舞

在大量出土的甲骨卜辭中,與舞蹈有關的文字大多與求雨有關,殷人十分重視農業,盡管這一時期與前代相比已有很大的發展,但就當時的生產力狀況來說,農業的發展仍然對自然的依賴性很強,雨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農業的發展,不僅在農業上,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是否降雨的問題也是人們所關注的,可見在商代,雨水成為殷人日常生活中的重大問題。由于商代人口增多,統治者重視農業發展,以農業為目的的祭祀活動便逐漸增多且地位上升,因此,在殷人祭祀天神的活動記載中,更多的則是以樂舞形式求雨,求雨舞便成為殷人祭祀天神的主要樂舞之一。

(二)祭祀祖先神的樂舞

在殷人的觀念中,祖先神具有很大的威力,既能保佑萬民,又能降災懲罰,殷人對祖先神甚是崇拜,為此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在祭祀時使用巫舞祭祀祖先神以加強祭祀效果,這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大濩》是為了歌頌商湯滅夏立商的功績而創作的樂舞,殷商出土的甲骨文《合集》載:“乙亥卜貞:王賓大乙《濩》,亡尤?!薄耙液ゲ坟懀和踬e大丁《濩》,亡[尤]?!薄吨芏Y·春官·大司樂》載:“…舞《大濩》以享先妣…?!睂W者認為周代祭禮與殷商相通,可見,《大濩》是用來祭祀祖先神的樂舞,它除了歌頌商湯的功績外,也展現了輔佐商湯滅夏的賢臣—伊尹的輔佐之功,因此,《大濩》不僅祭祀以成湯為代表的商王室的先王,非商王室的伊尹也共同受祭?!渡A帧烦松衔乃岬绞羌漓胩焐竦那笥晡柰?,它也在祭祀祖先神的儀式中使用,商代有玄鳥的圖騰崇拜之說,相傳商的祖先契是其母簡狄吞玄鳥卵而生,殷人則使用《桑林》以祭祀祖先簡狄。流傳到后世的殷商祭祀樂舞在《詩經·商頌》中有載五:《那》《祖烈》《玄鳥》《長發》《殷武》(《武丁頌》),在商代,這些均是在祭祀祖先神中使用,盡管后人會對其有所增減,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留了最初的內容與形式,《詩經·商頌》五篇的內容在殷商時均是殷人用來彰顯先祖帝王之功績,祭祀先祖神時所使用的樂舞?!毒怕晌琛酚挚煞Q作 《巫九舞》、《九成》,是帝辛征伐人方勝利歸來時獻于祖先的慶功樂舞,彰顯王者的赫赫武功,祭祀祖先神時所用。

(三)祭祀地祇神的樂舞

在甲骨卜辭中,“河神”是重要的地祇神之一,殷人常常祭獻這位神靈以求風調雨順、大有豐年。殷人在祭祀時常有樂舞相伴,在祭祀“河神”時樂舞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卜辭中常見有“河舞”之辭,《合集》載:“貞:勿舞河,亡其雨?!薄耙宜炔?,賓貞:河舞…”?!队⒉亍份d:“河舞,從雨?!庇纱丝梢?,“河舞”是用于祭祀地祇神之“河神”時所使用的樂舞。

結語

商代是我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正是甲骨文的存在和后代史籍的記載,使得殷商時期的宗教觀念得以留存,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各朝各代,也正是由于這些記載,使商代最具特色的宗天尚鬼宗教觀念以及祭祀樂舞至今仍能為我們在這一方面的研究提供考證。商代是我國歷史上繼夏之后的第二個王朝,當時社會仍處于較為原始的狀態,人們對于大自然的種種不解只能通過鬼神之說的祭祀方式予以解決,而從原始時期開始,人們在祭祀時就常有樂舞相伴,那么,殷人以各種樂舞祭獻天神、祖先神和地祇神便不足為奇了。

【參考文獻】:

【1】 陳勇.國史綱要.[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2

【2】王力蓉.中國舞蹈文化研究.[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12

猜你喜歡
樂舞
韓邦奇《苑洛志樂》的思想來源與樂學訴求
唐代絲綢之路樂舞文化的當代傳承考釋
先秦樂舞及禮儀中的歌唱
元朝宮廷音樂考論
對《木卡姆印象》成功之處的理解
論《樂記》音、聲、樂三個詞的注譯
阿魯科爾沁旗蒙古汗廷音樂的藝術研究
漢畫像石藝術中樂舞圖形形象的內涵分析
試論兒童舞蹈的審美特性
從祭孔儀式的樂舞看文化的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