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現實的個人”思想的哲學意蘊及其當代價值研究

2019-11-13 10:51李亞真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濟南250358
新生代 2019年19期
關鍵詞:費爾巴哈現實性馬克思

李亞真 山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山東濟南 250358

在現實的客觀世界中,我們每個人都無時無刻不在進行現實的、感性的活動,進行這些現實的生產活動、實踐活動的主體即人,我們這里所說的這個“人”是現實的人。

一、“現實的個人”的觀點的提出

費爾巴哈在對整個現實世界的直觀過程中,將“人”設定為“抽象的人”,而不是“現實的歷史的人”?!叭恕睂嶋H上是“德國人”,費爾巴哈理解的“德國人”是不進行具體的、真實的實踐活動的。費爾巴哈在對人進行的探索的道路上,由于一直沒能正視現實的、感性的、對象性的實踐活動,所以他的“人”一直被困在黑暗的房間里,為了讓他的理論看起來更加的合理,他只能撇開歷史的進程,把宗教情感固定為獨立的東西,并假定有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的個體;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系起來的普遍性。

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社會、深入人的勞動活動和生產活動、全面了解人的各種交往活動之后,分析了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及費爾巴哈等人錯誤的哲學觀點,在關于“人”的理解和闡述中,認為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質的、不受它們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條件下活動著的。這一觀點體現了對“人”的認識是在現實中進行全面的理解的,現實的個人能夠依靠現有的物質條件進行生產活動,能夠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進行實踐活動。除此之外,現實的個人之間還能夠進行各種各樣的交往活動形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馬克思的現實的個人的思想將人從宗教思維的,意識領域拉回到了現實的客觀世界領域。

二、“現實的個人”思想的哲學意蘊

對人的認識要立足于現實的客觀社會,立足于人的感性的客觀的實踐活動,人類歷史的前提是有生命的、有意識的現實的個人的存在。(一)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馬克思強調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的一句話,首先對費爾巴哈認為人是單獨的、固有的、抽象的觀點進行了否定,并著重強調了人是具有現實性的,最后將人的本質屬性規定為社會性。費爾巴哈從不認為人是除了愛與友情還有其他交往活動的現實的個體,他所理解的人是不具備實踐性的,所以他在人的本質的理解中并沒有體現人的本質的具體性、歷史性和現實性,更不存在社會性。其實,“宗教情感”本就是現實的人以及其實踐活動的產物,但費爾巴哈硬是對換了兩者之間的生成與存在的關系,導致他在人與世界的現實性以及認了社會屬性的認識上發生了偏離,甚至在歷史觀的認識上陷入唯心主義。

(二)實踐是現實的個人的根本規定性

馬克思則直截了當的論述了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人與動物不同,人有獨立的思想,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獨立的思想進行活動以謀求自己的發展,但動物缺少獨立的意識,沒有自覺性和目的性,動物的活動只能被稱為是生理的本能活動。只有人的活動才能稱之為實踐,實踐是人能動的改造世界的社會性的物質活動。從費爾巴哈的“抽象的人”到馬克思“現實的個人”觀點的進步,都是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的,人既是從事各種實踐活動的人,但是不可避免的是人也是被實踐活動影響的人。實踐不僅創造了人的存在條件,也促進了人的意識和思維的產生與發展,在實踐中,人的各種關系得以形成和發展。

現實的個人是在自己所處的條件中進行積極的適應活動、改造活動和創造活動的個人,這些活動是現實的、具體的、歷史的,我們可以稱之為實踐,人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實踐,正是實踐構成了人的本質規定性。

(三)現實的個人觀點在唯物史觀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馬克思在實踐的觀點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歷史觀的完美結合。

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現實的人在歷史進程中是不斷的進行物質生產活動的,在不斷的生產活動中,生產不斷擴大并積累了可觀的財富和資金,這些財富和資金推動了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實的人是具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的,他們在歷史進程中在物質生產中創造了許多精神產品,這些精神產品是對現實和實踐的反映和升華,這些產品又能夠對人類的生活和實踐起到影響;人民群眾不僅可以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在壓迫、剝削和各種不公平經常出現在歷史發展的各個時期,人民群眾總是推翻舊的社會形勢來實現社會變革,在社會發展的道路中他們總是擔當著決定性的力量。

2、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馬克思論述了人是有意識的,這種意識的主體是一直在社會中進行活動和實踐的現實的人,只有現實的人一直存在并且一直進行實踐活動,意識才能夠存在。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表明了觀點,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而且只要人們存在著,它就仍然是這種產物。社會存在是客觀的、現實的,是社會意識產生的依據,社會意識具有能動性,能夠反作用于社會存在,對社會的發展起到阻礙或促進的作用。同時,社會意識還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具有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

3、歷史的本質與發展動力

唯物史觀的發展動力在社會歷史的物質生產實踐中。在現實的人的物質生產活動中產生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并且兩者相互作用,分工使兩者出現矛盾,并發展為社會基本矛盾,這兩者的矛盾不斷發展逐漸構成了歷史發展的動力。生產力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生產力決定了生產關系的性質和變革,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狀況。

階級斗爭是社會發展的直接推動動力,歷史能夠不斷前進是通過階級矛盾的出現與斗爭而實現的。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論述階級斗爭時,將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歸結為階級斗爭出現的原因。無產階級進行抗爭的目的是消滅資產階級的欺壓,使人成為具有現實意義的人,實現自身和全人類的真正解放,并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

三、“現實的個人”思想的當代價值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的“現實的個人”的觀點之后,把人真正放在實踐和社會歷史中,對后世研究人、理解人具有深遠的意義和巨大的幫助。

(一)正確認識人的需要和利益

十九大報告中正式提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將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物質利益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后,人的其他需要和利益也不斷出現,人們對自身的文化素質道德教養等方面的需要亟待提高,對社會的整體道德素質要求愈加嚴格,人們需要豐富的優秀文化精神產品來豐富自己的內心和靈魂;同時,人們對自己的合理的權利和義務更加重視,對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追求更高,能夠勇敢的維護和行使自己的權利和義務;除此之外,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更加精致,保護生態的倫理觀念深入人心。

人的需要和利益的發展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推動社會的進步,社會的發展進步與人的發展應是相輔相成的。

(二)推動人的自由全面的發展

馬克思的“解放人類”思想意義重大,目的在于實現全人類的徹底解放,從而獲得人的真正的現實的全面自由的解放。作為社會有機體的主體應當具有獨立性、自主性、能動性。社會有機體的建立需要每一個主體發揮作用合力推進。人民群眾共同促進了歷史的形成,是社會的主人,人們在社會有機體中必須不斷地學習,不斷的豐富自己完善自己,這就要求人要在勞動技能、社會關系、個性等方面的完善自己,人只有全面自由的進步了,社會有機體才能更好的發展,那么社會有機體的建立才有意義。

(三)構建共產主義社會

實現共產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共產黨人為之奮斗目標。馬克思提出了對于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是改變現實,并探討了社會的現實存在決定了意識的產生和發展,意識從來都是社會的產物,但意識與社會之間也會出現矛盾,矛盾的源頭在于舊的社會分工,社會分工最終產生了不同的階級,從而國家出現,國家使人自身聯合的力量“異己”化為壓迫人的力量,要消滅這種異化現象,就要從生產力巨大增長的條件下消滅私有制而實現共產主義。在共產主義社會中,舊的強加于人的分工被消滅,沒有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私人的活動范圍,人們可以在任意一個部門內發學習工作和生活,社會調動著所有的生產。在共產主義社會中,部分人的階級利益變為全體人的普遍利益,意識形態的虛幻性和階級性才會最終終結。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5頁。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頁。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頁。

4.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9頁。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1頁。

猜你喜歡
費爾巴哈現實性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馬克思像
最有思想的句子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馬克思對象化思想及其對人的發展的啟示
小學數學概念形成三部曲
當現實性遇到語文味:2016年高考語文全國Ⅰ卷評析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變”與“不變”
巧創情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