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復護理+強化平衡功能訓練對腦卒中下肢偏癱患者的影響

2019-11-13 06:07王雪梅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9年5期
關鍵詞:步行偏癱滿意度

祝 艷,王雪梅,張 瑜

(四川省眉山市人民醫院中醫康復科,四川 眉山 620010)

腦卒中是一種突發性的發病率、死亡率較高的疾病,患者生命質量下降,需接受長期治療[1,2]。腦卒中病變后腦高級中樞無法控制低級中樞,引起偏癱,以中下肢偏癱多見,患者步態障礙是重要致殘因素,其異常運動模式是主要運動障礙,而采用常規早期康復護理效果欠佳[3,4]。人體平衡功能為一套較復雜系統,需要視覺與前庭系統協同發揮作用、神經系統各層次的整合作用、肌力與肌耐力、關節穩定及靈活性等共同作用,因此借助現今智能運動控制訓練體系予以腦卒中下肢偏癱患者強化平衡功能鍛煉意義重大[5,6]。本研究評估了早期康復護理+強化平衡功能訓練對腦卒中下肢偏癱患者平衡及運動功能等的影響。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接受診治的腦卒中下肢偏癱患者96例,均滿足相關診斷標準[7],納入標準:①均經頭顱CT/MRI確診,首發,生命征正常,病程在3個月以下,單側病灶;②單側肢體有運動功能障礙,改良Ashworth分級在2級以下,可維持靜態站立5 min以上,FMA-LE評分≥10分;③可接受訓練,能聽懂指令并執行,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評分≥24分。排除標準:①髖、膝關節活動受限、疼痛嚴重或重要器官功能不全;②癲癇病史或近1周內發生過癲癇;③合并嚴重心、肝、腎與感染性疾病或顱腦外傷。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48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有可比性,見表1?;颊呔炇鹜鈺嚓P文件。本研究在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情況下進行。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2 干預方法①對照組給予早期康復護理配合常規平衡功能訓練干預:在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前提下,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包括心理護理、肢體功能護理及出院康復指導護理等,同時讓患者雙腳放置在科安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平衡板上,指導其通過自身姿勢調整平衡,1次/天,每周訓練5 d,15分鐘/次,干預8周。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強化平衡功能訓練:應用美國Biodex公司提供的型號為BIODEX 950-302的動靜態平衡訓練儀,選擇電腦軟件提供的視覺生物反饋訓練模式,先后進行靜態、動態支撐面的訓練,訓練方法:患者站立于訓練儀平臺,雙手下垂并不觸碰任何支持物體,靜態面訓練:通過顯示屏了解身體重心平衡情況,如直接可見的為中重心位置和左右腳掌及腳后跟承重的百分比,進一步測試姿勢穩定度百分數,通過視覺反饋令患者自身調整重心位置至指示光標移動達目的光圈,動態面訓練:站立平臺發生左右或前后搖動,患者在動態平面下保持身體平衡同時完成任務,訓練時間:1次/天,每周訓練5 d,15分鐘/次,干預8周。

1.3 觀察指標

1.3.1平衡功能與運動功能比較 采用BBS、FMA-LE量表比較兩組干預前、干預后1d(即8周療程結束后第1 d)平衡功能、運動功能,BBS量表共包括14項功能性動作,依據其完成質量,分別計0~4分,總分56分,得分越高平衡功能越好,FMA-LE滿分34分,得分越高代表運動功能恢復越好[8]。

1.3.2步行能力比較 比較兩組6 min步行距離(6MWT)、姿態穩定度、FAC評分,于干預前、干預后1 d評估其步行能力,6MWT試驗:在平直堅硬地面劃出一長30 m直線距離,讓患者在其間往返運動,每3 m處及掉頭處有醒目標記,患者聽到開始口令后開始以最大步速步行,記錄其步行距離,若中途體力難以支持可暫停休息或終止訓練;姿態穩定度由平衡訓練儀進行測定,測試時間為20 s,重復3次,取最低分數值,分數越高穩定度越高;FAC滿分0~5分,得分越高步行能力越好。

1.3.3生活質量比較 應用BI量表評估兩組生活質量,于干預前、干預后1個月、3個月進行評定,該表滿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3.4護理滿意度調查 以我院自擬護理滿意度問卷(分為較滿意、滿意、不滿意)調查兩組護理滿意度,在干預結束后1 d進行評估,滿意度為較滿意與滿意例數之和占總例數百分比。

1.4 統計學方法以SPSS 20.0軟件對所獲得的研究數據進行處理,對計數資料采用%形式表示,進行χ2檢驗,對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內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不同時點BI評分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數據的方差分析,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平衡與運動功能比較干預后兩組BBS、FMA-LE評分均增加,且觀察組BBS、FMA-LE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平衡與運動功能比較 (分)

①與干預前對比,P< 0.05

2.2 兩組干預前后步行能力比較干預后兩組6MWT、姿態穩定度、FAC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步行能力比較

與干預前對比,①P< 0.05

2.3 兩組干預前后BI評分比較干預后1個月、3個月兩組BI評分均高于同組干預前,且觀察組各時點BI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BI評分比較 (分)

與干預前對比,①P< 0.05,與同組干預后1個月比較,②P< 0.05

2.4 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024,P< 0.05)。見表5。

表5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n(%)]

3 討論

腦出血、腦梗死等均是腦卒中的疾病類型,腦血液循環障礙會導致肢體癱瘓、言語不利及吞咽、感覺功能障礙,其中腦卒中偏癱若早期處理不當可致關節攣縮,痙攣姿勢,患者常無法自理生活,家庭與經濟負擔加重,予以早期康復護理雖能改善其肢體功能,但起效較慢[9,10]。良好的運動控制有賴于中樞神經系統控制下的感覺系統與運動系統參與、相互作用及相互協作,而平衡身體的能力為人體有效進行每天活動的前提,且涉及步行、日常生活各個階段,因而平衡功能異常是影響下肢偏癱者站立、行走的重要因素,應從改善患者平衡、運動功能入手促進其康復[11~14]。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在常規早期康復護理及平衡功能訓練基礎上,采用強化平衡功能訓練,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BBS、FMA-LE評分增加幅度大于對照組,這與王鑫等[15]的研究結果相近,國外學者Huh等[16]的研究也顯示訓練結束后,患者在BBS及6MWT的改善方面優于對照組,并得出采用平衡控制訓練對提高急性腦卒中偏癱患者平衡和步態治療有益的結論。早期康復護理及常規平衡訓練,著重站立平衡訓練及下肢運動控制訓練,這些傳統、枯燥的干預方法會使患者在訓練一定時間后出現厭煩、抵觸心理,因此對患者平衡障礙與實際行走能力改善作用有限,而采用強化平衡功能訓練中,借助智能運動控制系統,患者按照指示站立于平臺相應位置,顯示器的光標會隨其重心移動而移動,借助視覺反饋開展多模式測試訓練,且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的Biodex動靜態平衡測試訓練儀有在動靜態平面上擴大穩定權限維持平衡的功能,有利于促進患者更好地接受步態訓練,其平衡與運動功能得以較好改善。在步行能力恢復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6MWT、姿態穩定度、FAC評分高于對照組,可見采用強化平衡功能訓練模式有助于改善腦卒中后下肢偏癱患者步行能力,這與司徒杏仙等[17]通過研究得出的BIODEX動靜態平衡訓練儀可明顯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步行能力,治療效果較普通平衡板訓練效果好的結論相符,強化平衡訓練在動靜態平衡測試訓練中,依據其姿勢穩定度、穩定度極限、重量轉移、百分比負重、迷宮控制、隨意控制等評定結果,選擇合適訓練模式,此外依據控制屏上光標指示位置提高人體平衡維持的三個環節,通過設置具體參數來改變訓練難易度,提高平衡訓練的多樣性、精確性,患者不斷調整及修正以改善承重能力弱、重心轉移困難、運動姿勢維持困難所致的失衡狀態,達到鍛煉患者重心轉移及改善其患側不合理負重的目的,因此觀察組步行能力較對照組明顯改善[18,19]。此外本研究也顯示觀察組干預后1個月、3個月BI評分較對照組高,且觀察組干預后護理滿意度81.25%高于對照組75.00%,這可能是因為強化平衡訓練中采用動靜態平衡訓練,以視覺反饋及多樣練習模式增強了患者興趣及自信心,繼而較好配合進行平衡訓練,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腦卒中患者大腦損傷后腦有改變其結構與功能的能力,即神經可塑性,由于腦的可塑性,醫學上經過反復、特定任務訓練能促進患者進行足夠的重復性活動,而使重組的大腦皮質通過深刻的體驗來學習與儲存正確運動模式,而采用強化平衡功能訓練為患者設定重復性、明確任務的“作業”,因而能幫助其恢復對運動的控制能力,改善平衡、運動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及患者滿意度[20~22]。

本研究發現,早期康復護理配合強化平衡功能訓練有助于改善腦卒中下肢偏癱患者平衡及運動功能、生活質量,同時能提高患者步行能力及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猜你喜歡
步行偏癱滿意度
魔方小區
膈肌訓練在腦卒中中促進偏癱康復恢復中的應用
步行回家
16城市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
淺談如何提升脫貧攻堅滿意度
明天村里調查滿意度
神經松動術對腦卒中偏癱肩痛的療效觀察
人格特質與腦外傷偏癱患者殘障接受度的相關性研究
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后偏癱25例
醫院滿意度調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