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低年級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思考

2019-11-14 11:30謝芷玲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4期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謝芷玲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低年級數學教學是整個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基礎。能否提高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關乎能否系好小學數學教學的“第一??圩印?,也關乎能否使小學生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因此,提高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廣大數學教師的共識。本文以北師大版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為例,針對如何優化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模式展開如下探究。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4-0263-01

數學是小學課程中的重要學科之一,其具有較強的學習科學價值。數學教學內容比較抽象,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教師應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其教學優點,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措施,深入探索和思考。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充分運用北師大版教材生活化、活動化、問題化的設定特點,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數學問題枯燥無趣是影響學習的一大障礙。老師可以嘗試將枯燥乏味的數學問題趣味化,創設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例如,在教學“基數”與“序數”這兩個不同概念時,做了十幾個動物頭飾,分別讓小朋友戴上,然后讓學生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動物,第4個動物是誰,小象排在第幾等等。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掌握“幾個”和“第幾”等數學概念。又如,在教學大于號、小于號、等號的概念時,讓學生伸出右手的食指、中指并分開,形象的做出一個“>”;再伸出左手的食指、中指并分開,做出一個“<”,這樣反復幾次,學生在“玩”中掌握了比較數的大小,分清了“>”和“<”,這樣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情感的激發,使學生成為主動的教學信息輸入的期待者。再如,在教學簡單的求剩余應用題時,老師可以采用具有動感的圖畫方法來講解,先在黑板上貼3只紙鶴,又貼上飛來樣子的2只紙鶴,求一共有幾只紙鶴,學生很快得出:將原來的3只紙鶴和飛來的2只紙鶴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這時,老師可以很快將飛來的2只紙鶴改成飛走的樣子,學生被這一動作吸引住,從而順利地得出求剩余應用題的解法,即從5只里去掉飛走的2只,就是剩下的只數,用減法計算,經過這一連串動作,使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高潮,在饒有興趣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

二、加強和學生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意識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所掌握的知識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教師僅獲取學生學習結果的信息,而不了解學生思考過程的信息,往往會由此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認識產生偏差,諸如答案雖正確但思路錯誤等。例如,在教學“小紅要做10朵紅花,已經做了7朵,還要做幾朵?”這類題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出“還要做3朵”這個結論??僧斀處熥屗麄兞谐鏊闶綍r,卻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列出“7+3=10(朵)”這個錯誤的算式。其原因是由于思考過程與表達形式的脫節,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了解學生的思考過程。例如,在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時,教師出示一個圓柱模型,讓學生拿出圓柱的實物,比較圓柱兩個底面的大小,教師可以以圓柱的一個底面為模板在黑板上畫出一個圓,然后把圓柱的另一底面和黑板上的圓重疊,看是否能完全重合,由能夠完全重合得出兩個底面同樣大這個結論,同時提出疑問:粉筆是圓柱嗎?你能怎樣證明?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教師提示,可把粉筆折斷,把兩個底面重疊看看,從而學生發現兩個底面不能重合,因此粉筆不是圓柱,進一步鞏固了對圓柱的認識,通過質疑、比較、實踐對圖形的認識更準確了,使所學知識在頭腦中形成了更清晰的概念。

三、加強對于學生的引導,引發學生思考

邏輯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培養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是數學啟蒙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教學中,培養類比的思想。例如,在講解9加幾的口算方法時,強調用湊十法進行,并著重講述為什么將第二個加數分成1和幾。于是,在講8加幾的口算方法時,就嘗試引導學生從9加幾進行類比,抓住“湊十”這個關鍵,從而得出口算方法。(一)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例如,在填未知加數5+( )=12時,我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思路。有的學生說:因為5+7=12,所以填7;有的學生說:因為12-5=7,所以填7;也有的說:12已滿10,5和5湊成10,再看12比10多2,所以填7。(二)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如,在講完9加幾、8加幾、7加幾……2加幾的進位加法后,引導學生在掌握了口算方法后,找出其中的規律,迅速算出得數。如看到9將第二個加數分成1和幾,看到8將第二個加數分成2和幾等,這種練習可以簡縮“湊十”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在迅速分解第二個加數中,迅速得出結果。

四、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我國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展開研究和分析,提高低年級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不僅是對小學數學新課標的踐行,還是對創新教育理念的貫徹?,F階段學生的年齡比較小,老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亞琴.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2016(25):67-67.

[2]鄭梅.走出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的“沼澤地”[J].小學教學參考,2011(20):43-43.

[3]王娟.低年級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淺見[J].教師,2017(11):53-54.

猜你喜歡
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