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Q》對邊緣群體的內心關照

2019-11-15 21:34雷正蓮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四川南充637000
電影文學 2019年24期
關鍵詞:導盲犬邊緣群體

雷正蓮(南充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南充 637000)

影片《小Q》由羅永昌執導,陳淑賢編劇,由日本小說《再見了,可魯》改編,講述了一個溫情而動人的故事。中年失明的天才糕點師李寶庭孤僻暴躁,拒絕與外界接觸,導盲犬小Q逐漸走入了他的內心,讓處于低谷期的李寶庭重新有了生活的希望與勇氣。一人一犬之間的情感羈絆溫馨感人。影片沒有復雜的故事情節,只是簡單記錄了一只拉布拉多導盲犬從出生、長大、訓練、工作、生病再到死亡的短暫一生,它所遇到的主人,以及它給人類世界帶來的改變,展現了人與動物之間真摯的情感,表達了最簡單、也是最純潔的愛、責任與忠誠。在小說的跨文化改編過程中,影片從本土元素出發做出改編。由于香港地區的土地緊張,導盲犬協會沒有充裕的地方養狗,寄養家庭便尤為重要。兩個月大的小Q被寄養在陳楚喬小朋友的家里,一歲時被送往導盲犬基地進行訓練,訓練合格之后,在兩歲時成為合格的導盲犬,被分配給李寶庭,正式成為一名導盲犬。影片用了大量筆墨描述了小Q是如何與李寶庭相處,走入他的內心的。在這個過程中,人性的脆弱與堅強被彰顯得淋漓盡致。影片同時關注到了盲人群體與國內導盲犬基地發展現狀,聚焦邊緣群體的內心世界,同時關注到導盲犬事業發展的艱難,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

一、邊緣敘事:“城市中心人”的“邊緣性”

第六代導演以來,國內講述邊緣群體的電影不在少數,他們大多是“城市邊緣人”:一方面,指那些生活在城市底層,經濟與生活水平較差的“小人物”;另一方面,他們在精神層面上游離于城市之外。例如同性戀者、青年藝術家、農民工、賭徒、某種疾病患者等。在對于他們的邊緣敘事中,影片往往重在對于生命原狀態的模仿,以突出后現代主義對人生的理解。但《小Q》不同的是,它所設定的主人公——李寶庭,是一個天才糕點師,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他的生活體面而自尊——直到中年失明的意外降臨,劃開了他內心的缺口,凸顯出內心深處的孤獨感??此粕畹皿w的精英群體,內心依然對社會充滿了疏離感,在遭遇危機之時選擇封閉自己的內心。通過這種反向敘事,影片關注到的不僅是表面上流離失所的“城市邊緣人”,更是在后現代語境之下,在日益發展變化的都市之中,個體如何自處的問題。

李寶庭由起初抗拒小Q的幫助,到逐漸習慣有小Q在身邊的生活,到最后無法離開小Q,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影片通過種種具有沖突性的情節去表現這一過程。中年失明后的李寶庭脾氣變得古怪,對人對己都十分嚴苛。對于導盲犬協會送來的、幫助他生活的小Q,李寶庭并不愿意配合訓練與磨合。他在下雨的夜里把小Q扔到街上過夜,忘記給小Q喂食,也不帶小Q出去遛彎……對于這種種“遭遇”,小Q表現出了導盲犬的專業性與忠誠度。即使雨夜被趕出家門,小Q仍然選擇在李寶庭樓下的汽車底下躲雨;當李寶庭忘記給他東西吃時,別人喂的東西它也不肯吃;寶庭不帶它出門解決“個人問題”時,小Q便默默忍耐。在這個拒絕與接受的過程中,可以說小Q是一點一點“敲”開了李寶庭封閉的心門。二者之間的轉折發生在李寶庭決意在馬路上撞車赴死,而小Q拼死救下了李寶庭。在生死邊緣徘徊過的小Q終于贏得了李寶庭的信任,走進了他的內心。事實上,李寶庭不是不接納小Q,而是不能接受那個很難體面地活著的自己。而他對于小Q的接納,實際上便是接納自己的過程。影片企圖以影像的方式去建構出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個體生存狀態的真實記錄,在突如其來的意外之下,個體心理狀態的轉變以及個體如何在社會大環境中的自處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每一個生活在社會之中的個體隨時都可能成為“城市邊緣人”,在自我意義上疏離整體,無法避免生存的焦灼。這種“邊緣”不同于有著身份特殊性的小人物群體,是“個人”式的,更加具有普世性。

在香港電影中,“邊緣人”的影片風格由來已久。由于香港特殊的歷史背景,物質充裕卻又缺乏歷史滄桑感與負重感的香港人在繁忙而緊張的都市生活中很容易產生漂泊感與無根感,而這正是“邊緣人”的心態特質——漂泊、無根和彷徨。在《小Q》中,影片將“邊緣人”的“另類”設定為李寶庭的目盲。當李寶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無助地尋路,卻碰撞到了陌生人時,那句刺耳的“你瞎啊”便是“正常人群”對“特殊群體”的劃分。而李寶庭的回應“對,我就是瞎啊”,無異于承認了自己的特殊性,在主觀意識上與社會主流群體拉開了距離。李寶庭的自我封閉是意識到了自己人到中年卻突然成為特殊群體的心態重建——如何面對特殊群體的身份,如何對待自我與他人的不同。李寶庭的漂泊與彷徨便體現在精神世界的崩塌與再造的過程之中,而小Q在此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給了他安全感、歸屬感與認同感。影片將邊緣敘事更加精細化、個體化,更加細致入微凸顯了邊緣心態的生發與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擴大了文藝作品中“邊緣人”的范圍,他們不再具有固定的群體身份,而是在看似“主流化”的日常生活中隨時會面臨被“邊緣化”的選擇,從而關注到“城市中心人”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角色的混亂。

二、生態意識:人與自然的社會觀照

《小Q》是一部具有生態意識的電影,不僅探討了個體與社會的關系,還討論了人類與周圍物質環境,即自然與動物的關系,是一部從一種生命中心的觀點出發來看待世界的電影。曾繁仁認為,“生態美學是在新時代經濟與文化狀況下提出的人與自然、社會達到動態平衡、和諧一致的處于生態審美狀態的存在觀,是一種理想的審美的人生。它是機械論哲學向存在論哲學演進的表現,是對‘人類中心主義’的突破,是由實踐美學到存在論美學的轉移;它的出現將推動中國與西方的平等對話”。[1]生態美學為生態電影提供了強有力的美學支撐,關注人類的自然家園,在這種美學體系的創作理念下,創作者積極推行的是生命平等的生態觀,《小Q》便是如此。與其他動物類影片相比,《小Q》更多、更詳細地觀照到了導盲犬這個特殊的動物群體。

《小Q》的敘事主線是導盲犬小Q與兩任主人之間的情感故事,但影片以支線輔助的形式側面描述了關于導盲犬的選拔、訓練、考試等過程。一只合格的導盲犬,必須從母胎出生的五六周后就開始接受嚴格的篩選,有時候近30只幼犬中才能挑選出一只。斷奶后的幼犬被送往寄養家庭生活,一邊學習與人類相處,一邊適應社會生活環境。在6個月時,幼犬開始接受專業的技能訓練,包括直線行走、不可低頭聞嗅、躲避障礙物、過馬路、上下樓梯、搭乘交通工具,甚至在公共場合長時間靜臥、憋尿、抵制食物誘惑等。在接受了嚴苛的訓練之后,導盲犬還要通過與主人的磨合期,有超過七成的導盲犬與主人配對失敗,足可見導盲犬的篩選有多么殘酷。據統計,我國正在服役的導盲犬數量不足200只,導盲犬訓練基地屈指可數,但全國的視障人士有近2200萬人,每年申請導盲犬的人數超5萬人次。我國的導盲犬事業發展緩慢且艱難。影片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關注到了這一社會現象,并以影像藝術的形式引起社會關注,呼吁人們關注導盲犬事業的發展,了解到它們對于視障人士的重要性,給予視障人士和導盲犬更多的愛與溫暖。

此外,影片還關注到了對于狗狗的偷盜與捕殺行為。在影片中,當寶庭終于接納了小Q并與它產生了感情時,小Q卻被狗販子偷走。寶庭拼命地尋找小Q,在庫房里一群人為了追回小Q的混戰讓影片傳遞出的感情更加具有力度、視覺呈現也更加飽滿的同時,了表明了寶庭與小Q的情感聯結已經密不可分。影片依然側面投射了販狗的社會現象,在人與動物的生態視域下設計故事情節,在反思現代文明帶來的生態問題的同時,思索人與動物,或者說人與自然的關系。影片秉持著生態主義的價值觀,質疑人類中心主義,以審美方式敲響了生態警鐘,表現了強烈的生態關懷。小Q在短暫的10年生命中為人類奉獻了一切,卻依然面臨著被人類捕殺,甚至是成為菜肴的可能,“生物本來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但是由于人類的存在,它們卻被分出了等級?!饑缽囊婚_始,就似乎是依附著等級而生成的,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和承認的事實”。[2]影片所秉持的正是這種生態價值觀念——在自然這個有機整體下,各種生命都具有自身內在的價值。這種對于生命內在價值的承認、尊重與敬畏,是值得被肯定與傳遞的。

三、審美訴求:東方傳統人文精神

小說《再見了,可魯》是日本作家石黑謙吾的一部有關導盲犬的傳記小說,出版后在8個月內創下了再版13次的驚人紀錄。事實上,可魯的故事并不是第一次被搬上銀幕,早在2004年,由崔洋一執導的日本故事片《導盲犬小Q》便講述了這個故事,在日本與香港兩地上映,在日本取得了沖破20億日元票房的優秀成績?!缎》在上映以來,也獲得了受眾的支持與喜愛??v觀整部影片,并沒有復雜的情節、華麗的場景,只是一部低成本投入、制作與宣發的溫情小品劇類型,卻擁有著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能夠與受眾取得情感上的聯結與共鳴。從審美訴訴求來看,影片體現出了東方傳統人文精神的內髓。

首先,《小Q》以簡單質樸的拍攝場景、溫馨和諧的色調搭配,使得整部影片充滿了平淡溫馨的氛圍。影片在多處使用長鏡頭彰顯東方傳統美學中含蓄內斂的人文氣質,實現了敘事美學與鏡頭美學的和諧統一。例如,影片中的幾場奔跑的戲份,都使用了長鏡頭的表達方式。當小Q被狗販子抓走,寶庭前去營救時,長鏡頭從被打的李寶庭身上轉移到了小Q身上,便是用鏡頭“說話”,強調出二者之間的情感聯結,具有視覺上的震撼效果。當寶庭因為疾病不得不前往美國進行治療時,對寶庭依依不舍的小Q跟在車后瘋狂地奔跑,這一個長鏡頭的使用極富張力與感染力,傳遞出小Q與主人之間濃烈的情感,能夠最大限度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

其次,影片同時采用了第一視角與第三視角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除了常規的第三視角,即旁觀者視角的講述方式外,第一視角并非主人公李寶庭,而是小Q。在離開第一任主人家時、進行導盲犬訓練、第一次進入李寶庭家,影片都將鏡頭放低,同時抽離掉色彩(狗是天生的色盲),以小Q的視角去看待世界——看到了李寶庭家中的照片、獎杯、室內擺放,由此知道了他是一個注重細節、一絲不茍的、精致的甜品藝術家。更加具有趣味性的同時,也把小Q放在了一個主人公的位置上去表現,傳遞出影片的人文關懷。最后,豐富的音樂元素的加入,增強了影片的藝術張力,在畫面之外傳遞出更加立體的視聽審美感受。自始至終貫穿整部影片的鋼琴伴奏曲伴隨著寶庭與小Q的關系變化,時而悲傷、時而舒暢,時而輕盈、時而緊張,以音樂的形式烘托氛圍,補充影片人物的內心活動;當寶庭真正從內心接受了小Q時,影片選擇了流行歌曲《你是我的眼》作為背景音樂,恰到好處地傳遞了人物內心情感;最后當寶庭陪伴小Q走向生命終點時的音樂是專為電影創作的主題曲《謝謝你走在我前面》,“有你帶路,不再孤獨。最美的風景,閉著眼,我都看見”,簡單質樸的歌詞將影片的情感濃度推向高潮??傮w來說,影片立足東方民族電影的文化本位,從文化背景上闡釋東方傳統人文精神的氣韻,表達人類與動物之間和諧親密的關系,傳遞出愛、忠誠與陪伴的價值觀念。

四、結 語

《小Q》是國內首部反映導盲犬的電影,真實、完整地還原了導盲犬的一生。在它們10余年短暫的一生內,承擔了高負荷的工作,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了信任的主人。影片的上映讓觀眾對導盲犬的訓練過程及工作內容有了很多的了解,表達了影片對社會邊緣群體的關注,具有人文主義的關懷和區別與一般寵物電影的現實意義。在真實而誠摯的情感表達之外,影片具有不可替代的公益價值,也為此類型影片的繼續探索征程邁開了關鍵性的一步。

猜你喜歡
導盲犬邊緣群體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導盲犬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導盲犬小Q
一張圖看懂邊緣計算
關愛特殊群體不畏難
特殊群體要給予特殊的關愛
在邊緣尋找自我
走在邊緣
邊緣藝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