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課堂“化教為學”

2019-11-15 03:49何桂鴻
學生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

何桂鴻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最重要的即培養孩子的閱讀力、思考力及表達力。要實現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將課堂還給學生,也就是培養學生這三方面能力必須依托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那么如何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的主動權,筆者根據自身在一線教學的點滴經驗,淺談如何將課堂“化教為學”。

關鍵詞:化教為學;兩成教育;語文課堂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而學生在成長與發展中,習慣有發揮了巨大作用。為實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這一教學目標,我校提出了“壹理念,全課程,‘兩成教育,健康成長”教學目標,目的是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生成關鍵能力。習慣養成和能力生成在語文課堂實踐中該如何落實呢?

一、預示任務:學習目標由“師位”轉向“學位”

目標對于教學的重要毋庸贅述,但如何制定目標,實踐中也有許多問題。譬如,不少老師在教學時,會將教材中的“目標建議”當作教學目標,但實際上,這并非都與學生的具體情況相匹配。在目標的闡述中,學生必須要有“知情權”,才能真正掌握課堂的主權。要讓學生明確知道我要學什么,需要得到何種效果等,如此才能提升他們的成績。

如,執教《頤和園》一課,本人制定了對個教學目標,具體是:其一,通讀全文,找出文章的關鍵信息,初步了解頤和園的特征;其二,默讀文章,了解文章的結構美;其三,仔細閱讀二、三兩段,找出語言中的美;其四,方法遷移,隨堂練習,讓學生描寫校園的美景。在要求學生閱讀前,將這些目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轉變成教學任務,并通過PPT進行展現:

任務一:提取文中的關鍵信息。

任務二:歸納概括每個段落主要內容。

任務三:鑒賞文中的語言美。

任務四:抓住文章抒寫特點,寫一段描述校園美的內容。

上述任務都是比較明確的目標,屬于顯性目標,實際上學生在完成上述任務時還會完成很多隱性的任務或目標。諸如,學生在完成第一個任務后,讓他們用幾個關鍵詞或幾句話來描述頤和園的整體概況,這不但可以培養與提升他們的思考能力,還能夠提升他們對文章的整體掌控能力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同時對提高他們的詞語理解累積也具有很大作用。

二、明確操作:學習活動由內隱轉向外顯

從本質上來說,學習活動其實就是理解、極易、分析、綜合以及聯想等,它發生在心理層面,過程不可見。倘若可以讓學生的內在學習活動外顯化,或借助外顯行為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活動,就能夠讓學習變得可見,對提升整個教學成效具有重要意義。

本人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會將教學內容轉變成學生在學習中應該解決的問題,進而將學習活動轉變成可操作性比較強的一個過程。為指導他們完成第一個教學任務,即從文中提取出關鍵的信息,筆者就把學生的默讀自學轉化為三個看得見的程序:1.從文中找出一兩個關鍵詞來描述自己對頤和園的整體印象;2.從文章找出一個成語來描述自己對頤和園的整體印象;3.從文章找出一句能夠體現頤和園整體印象的語句。當他們認為頤和園比較“美麗”時,表明他們已通讀的文章,初步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在這一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設計情境:學習過程由淺即深

本人在教學實踐中,也會創設教學情境進行教學,教學情景的設計是實現化“教”為“學”的重要方法。創設教學情境,除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外,對幫助他們的深度學習也具有重要意義。

如《頤和園》一課,盡管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二——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時,已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內容,但為了推動學生的思考能力,我又創設了如下問題情境:

假如需調換文章每個段落的順序,你認為可以怎么調整?請你聯系上下文說說理由。

學生在自主學習后,讓他們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懂得在合作中學習。在進行小組合作時,明確組長和組員不同的職責和分工,基于此,讓他們各自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此種教學方法,可以讓他們清楚的意識到,第一段是不能被替代的,因為這是整篇文章的總起句;接下來的每個自然段都是按照作者游覽的先后順序進行的,先寫了長廊、再到了萬壽山,緊接著到了湖中心的小島上。如果調換了,就不符合游覽順序。而最后一個自然段又是總結句,由此引導學生感悟“總—分—總”的文章結構。

四、對話言語:語文發展由發現走向運用

在開展語文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學習與運用語言文字。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語言”:指導學生欣賞文章的語言表達,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并學會通過語言來表現美。本人在教學時,采用對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基于文章的語言表達進行對話,進而讓他們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如《頤和園》一課,先告訴學生他們學習的第三個任務:鑒賞文章的語言美,在建議學生聚焦于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的語言表達美:默讀第二、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描寫了哪個景物,怎么體現它的特點美?

學生發現,“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分為273間”,這一句聚焦長廊,采用了列數字手法描述長廊的特征。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那一種花又開了?!边@段文字則是抓住了長廊美的特點,通過橫檻上畫的種類多,色彩多以及兩旁的花木,寫出了長廊的美麗。對話交流中,學生不僅發現了語言表達的內容美,還通過聯想發現了這里面的畫面美,也發現了語言的形式美,享受了閱讀帶來的快樂。

化教為學是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課堂的有效方法。這樣的課堂,不僅能夠真正貫徹兩成教育中所培養的思考能力,也能在閱讀思考中,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更主動地汲取知識,進行思考、分析、理解。如此一來,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得到體現,才能讓學生的習慣養成和能力生成在語文課堂中得以落實。

參考文獻:

[1]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淺析[J].郭子洋.學周刊.2014(14).

猜你喜歡
語文課堂
跳出高年級語文課堂“死寂”的怪圈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從《成功》走向成功——“讓學”,讓語文課堂“學多于教”
初中語文課堂中如何進行有效提問
讓有效提問激活語文課堂
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構建趣味盎然的語文課堂
打造靈動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