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與構建策略

2019-11-15 06:47張錦玲
學生之友 2019年1期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

張錦玲

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要注重時代性,以重視學生發展為主體,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導學,以靈活駕馭教材為導引,以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為能力導練,使課堂充滿時代氣息,提高學生思維層次,培養學生辯證認識事情和人物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突破傳統的按部就班的教學方式,多方位、多渠道探索多種新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使初中數學課堂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命力。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數學;教學

《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毙抡n程實施以來,初中數學課堂普遍存在著課堂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不夠顯著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教師認真研究教學的策略,更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必須變教師的獨角戲為師生共同活動,變只注意傳授知識為傳授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能力,變“講堂”為“學堂”,變教學生“學會”為教學生“會學”。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备咝У慕虒W方法,可以發揮教學智慧,不妥的方法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然而,教學又無定法,教學方法必須機動靈活。筆者認為要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悟教悟學,點到即止

學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岸取辈粌H僅是質與量的統一,更是教師的教法與學生的學法的統一。因此,教學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于把握好一個“度”字,能否有效把握好數學課堂的“度”,不僅影響到這節課的教學效果,而且關系著教學的整體效果,所以教師要對目標、學情、教材、教法的把握要有度,要有針對性,做到恰到好處的掌握。

筆者在下學校進行教學調研的過程當中,有一種現象是讓筆者很有感觸的: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往往抱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去開展課堂教學,教師拼命講,拼命演示,學生拼命模仿、練習,但到了最后教學評價時卻效果廖廖。其實在實際教學當中,這種現象較為普遍,教師為了把所有的知識講解清楚,為了讓每個學生能掌握一節課的所有內容,把絕大多數的知識“灌輸”給了學生,而學生自由思考和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被大大的壓縮了。結果學生上課聽懂了,課下會做了,考試出錯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一種“面面俱到”的思想在作祟。

課堂教學,應該引導學生在一種自然、原始的狀態下去學習,教師不要什么都講,什么都要教給學生,而是要采取一種“點到為止”的教學策略,該放手時就放手,給學生留下一片“空白”,讓他們盡情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性,使他們學有所“悟”,從而不斷提升學習能力,使數學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以發展。

二、重視概念,閱讀理解

數學概念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核心,學好數學概念是理解數學思想,運用數學方法,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數學能力的前提。然后在概念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重結果,輕過程,“概念教學=解題教學”式大容量訓練,大部份老師是通過講例題,做題去理解概念。 開門見山,教師直接給出定義,歸納注意事項、例題教學替代概念的概括過程,對概念的形成過程關注不夠,學生對概念學習缺乏參與和體驗。

對每節課的基本概念,讓學生閱讀課本理解記憶。通過閱讀,首先要領會新概念的引言,然后要掌握新概念的定義和數學表達式,在了解新舊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以達到真正讀得懂、想得通。復雜的概念,在閱讀中還要劃出重點。為提高閱讀效果,教師最好親自閱讀一下,并選出不同層次的學生先讀一讀,讓他們在閱讀中將碰到的問題記錄下來;教師根據這些問題綜合歸類,分出主次,擬出閱讀提綱,在學生看書、思考的基礎上,教師把住重點,關鍵,突破難點,做畫龍點晴的講解,這個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三、啟發思路,重于誘導

數學教學離不開解題,中學數學的教學可以說是解題的教學。而對于解題教學的策略是:題不在多,典型就行;題不在難,有思想就靈,力求“做一題通一類,會做的題都做對”。所謂“會做的題”就是指學生有思路的題,所以要提高解題教學的交效益,關鍵在于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對學生進行解題思路的點撥,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幾何推理類的證明題的教學是一個難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教會學生看圖,把題目的已知條件轉化到圖形上去,也就是要注重文字語言、圖形語言、符號語言這三種語言之間的相互轉化。這三種語言是進行數學思維和數學交流的重要工具,數學解題的本質就在于實現三種語言的相互轉化。正確靈活的運用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進行轉換就能更快地理清題意、明確思路,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為證題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還 要開拓思想,啟發誘導學生去發現,去歸納,去概括。在講解例題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去探求解題途徑,教師要根據適當梯度和難度,有系統地按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計成一個個有啟發性的問題,以利于學生認識的深入遷移,學生將問題逐一解答后,能綜合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如幾何定理的證明,教材上都經綜合法的形式寫出證明的步驟,并未寫出分析過程,

四、針對弱點,有的放矢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會出現知識弱點,所謂知識弱點,一是指學生比較難以理解的新概念、新定理,例如函數的概念,由于涉及到變量的問題,學生剛剛接觸的時候理解起來比較吃力;二是指相似知識容易混淆的地方,例如分解因式和整式的乘法,單項式的次數和系數,內切圓和外接圓等等;三是指解題容易出差錯的地方,例如在解不等式時,去分母時漏乘;系數化為1時,所除系數

是負數時,不等號方向不變或結果出錯。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由于學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各異,知識弱點不盡相同。教師要針對以上情況有目的,有方向地精心設計練習題,以達到因材思教,分類推進,從而擺脫題海戰術,減少無效勞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練習課的課堂教學效率。對學生在解題中出現的錯誤和缺陷要一絲不茍地指出,讓學生去尋找出現錯誤的原因,自已做出正確的答案。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追求知識的“一步到位”,應力求體現知識發展的階段性,讓學生經歷一翻曲折的道路,有嘗試、假設、操作、探究和分析一系列活動,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學生探索、發現的關鍵時刻,教師要舍得花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和思考。體驗數學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

五、運用手段,改變方式

《新課標》提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現運用現代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堂內容的融合,注重實效。所以我們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化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并自覺利用這種信息技術的手段投入到他們現實的探索的數學學習活動中。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加強現代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可以更好地把許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瑣的敘述講清楚,屏幕上的圖象和顏色一目發然。其次,信息技術的使用要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上功夫,在設計用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融合的這個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把教學目標想清楚,這一節課你到底要教會學生什么?

我們常講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節課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多種,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與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學生認知能力相得益彰。課堂的精彩在于高效,如果沒有效率,再熱鬧,再花哨的課堂也是不值得提倡的。課堂教學高效性的研究與實踐是一項長期的需要不斷注入創新思維的研究課題,也是構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長效機制的實質與核心。

參考文獻:

[1]談偉強.論新課程改革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考試周刊,2014.

[2]張永社. 淺談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 新課程(中學), 2013(8):175-175.

[3]陸冬梅.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有益探索分析[J]. 才智, 2015(30).

猜你喜歡
新課程初中數學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高中體育新課程實施“碰壁點拔”式教學模式初探
錯在哪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