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為中國-東盟合作提供新動能

2019-11-17 04:58吳士存
今日海南 2019年4期
關鍵詞:自貿港東盟國家試驗區

文|吳士存

20 18年4月13日,海南迎來了振奮人心的歷史性時刻。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

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特殊,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與深化中國-東盟合作有著內在邏輯關系,對雙方完善區域設施互聯互通、提升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增強經濟融合、促進民心相通以及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具有重要意義。

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棋眼”

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這包括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時期。以互聯網技術普及和人工智能為引擎的新一輪產業革命,正為新時代的經濟全球化蓄勢注能。引領和推動經濟全球化,促進世界經濟的開放和包容性發展,是我國實現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作為中國推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旗艦”項目,將努力踐行中央規劃,探索建設世界最高水平開放經濟區。

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是我國打造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區的重要開放門戶和戰略服務保障基地的前沿,也承載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構建多層次的文化、教育、農業、旅游交流平臺,夯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合作基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使命。僅就區位特點而言,海南具有連通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東盟市場的獨特優勢。建設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可以以倡導構建“泛南海經濟合作圈”為外延,有力促進以海洋為重要載體的中國-東盟經濟合作,使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成果在南海周邊地區迅速得以呈現。

按照中央12號文件和《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所確定的目標,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需要在產業體系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通過“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大幅放寬外資市場準入激發開放活力,使海南成為種子、醫療、電信、金融、新能源汽車制造、海洋經濟等行業的中外投資合作新高地。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綜合監管模式激發制度創新活力,使海南成為國內投資和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最高的地區。由此可以預見,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在服務貿易、營商環境、金融改革等領域的一系列制度創新,將把這個美麗島嶼打造成中國最開放的經濟前沿地區,進而成為東盟等周邊國家與中國開展跨境貿易之優選,也可以為東盟等周邊國家實施制度創新、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并提升區域一體化水平、應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逆流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

中國-東盟關系發展與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互為機遇

依托有利的地緣條件,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既可從中國-東盟關系的不斷深化發展中汲取力量,也能為中國-東盟關系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活躍動能。

政治互信、密切交流、深化合作、良性互動是中國-東盟關系的重要特征。2003年,中國成為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首個非東盟國家,中國-東盟的政治互信水平由此進入新階段。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如期建成,雙方經貿合作駛入快車道。2015年,中國與東盟簽訂自貿區升級議定書,雙方經貿關系再上新臺階。2018年,雙方達成《中國-東盟戰略伙伴關系2030年愿景》,對彼此關系作出遠景規劃?!耙粠б宦贰背h、“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的穩步推進、“東盟+”和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等機制的創造也為雙邊關系的全方位發展提供了抓手和平臺。新時期中國-東盟關系的良性互動為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創造了穩定有利的周邊環境,也為海南參與區域合作、拓展市場腹地、以擴大開放倒逼制度創新提供了難得機遇。

目前,中國與東盟組織和國家均已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雙方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水平不斷提高,還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雙多邊對話、磋商與合作機制,在區域秩序構建、合作機制建設、危機管控等方面不斷取得成果。中國積極融入東盟一體化進程,在區域合作中始終支持東盟的中心地位?!耙粠б宦贰背h正式提出5年多來,東盟各國均通過實際行動不同程度地積極參與其中。在防務安全領域,中國政府多年前就已表明愿率先同東盟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態度,2018年中國和東盟國家還首次舉行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在南海問題上,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南海行為準則”(COC)磋商取得積極進展,明確了時間表和線路圖,還就南海和平、安全與穩定達成一系列新共識。中國-東盟政治互信保持在高水平上,是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順利實施的必要外部條件。

經貿合作是中國-東盟關系的“穩定錨”和“壓艙石”。新時期,雙方在經貿領域深化合作為海南建設開放門戶提供了豐富的便利條件。自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以來,雙方經貿關系取得顯著成績,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東盟的最大貿易伙伴,東盟連續8年是中國的第三大貿易伙伴。2018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5878.7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4.1%,超過中國對外貿易的平均增速。中國與東盟自貿協定升級版已于2018年全面生效,有助于推動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促進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使中國-東盟合作繼續成為促進地區和平與繁榮的重要支柱。

就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而言,中央明確要求海南在外資市場準入、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以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力,構建開放型的經濟新體制。東盟與海南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互補性強,是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對外合作的首選方向。中國-東盟經貿關系的良性發展為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與東盟國家開展合作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大背景和前提條件,雙方為增進雙向投資、加強人力資源互補、拓展市場網絡而開展的合作使海南爭取在較短時期內實現高水平的開放成為可能。

人文交流合作是中國-東盟國家關系的三大支柱之一。中國已與東盟國家建立起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中國-東盟文化論壇、10+3文化人力資源培訓等合作機制,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也已常態化和機制化。依托上述合作機制,雙方在文化產業合作、文化遺跡保護、公共文化服務、教育交流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以2017年中國-東盟旅游合作年為標志,中國與東盟在旅游領域的合作邁上了新臺階。目前,中國與東盟互為主要旅游客源對象,中國是東盟第一大游客來源國,雙方旅游互訪人次在2018年突破5000萬。人文、旅游等領域的良好合作是中國-東盟關系的助推器,海南可以通過加強與東盟國家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取得擴大對外開放的“早期收獲”。

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是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四大定位之一,此定位為海南加強與東盟國家旅游領域的合作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有利條件,也增強了海南與東盟深化旅游合作的政策和制度優勢。海南可依托自身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郵輪旅游、織密海南與東盟國家航線,構建面向東南亞國家的“3小時飛行圈”空中樞紐,使海南成為過境中轉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隨著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穩步推進,其將主要在四個方面顯現促進中國-東盟互利合作的實際效果。

首先,加快區域次區域產業的轉型升級,使中國與東盟各自在全球產業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一直都是全球經濟復蘇的主要動力來源,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貢獻率一度超過1/3。但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形勢下,區域間的經濟競爭日益劇烈,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后發優勢有所減弱。因此,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放寬市場準入、改善營商環境,提升本地區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是當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共同訴求。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既著眼于生物技術、新能源、航空航天、深海探測等世界前沿技術的創新,也聚焦于跨境資本流動、深化區域合作、放寬市場準入等管理制度上的革新與創新,通過技術創新與市場規模疊加形成比較優勢,將促進地區傳統產業向新興前沿領域攀升,有助于本地區國家在新一輪全球化和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爭取有利地位。

其次,加快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優化地區資源配置,加速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按照既定目標,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將在中國與東盟之間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一方面,進一步加快中國與東盟地區間的貨物和服務產品的流動,助力東盟擴大對華進出口市場和外國直接投資;另一方面,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的不斷推進,中國-東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將為東南亞地區國家吸引區域外的資本、技術、人才,促進本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生產要素流動提供新的平臺。與此同時,未來還可以在深海研究與開發、熱帶高效農業和航天科技等領域逐步擴大與東盟國家的合作。

第三,推動“泛南海經濟合作圈”建設,促進中國-東盟深化南海海洋事務領域合作,以及區域海洋經濟融合發展。作為中國新一輪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將有力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提升地區內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水平,優化區域內產業結構并形成優勢互補的格局。中央12號文件明確提出,海南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應加強區域合作,加強與國內外各地區的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資源保護與開發、海洋旅游等領域的合作。從此意義上講,海南推動與南海沿岸地區在海洋產業、臨港經濟、海上互聯互通、海洋環保等領域互動、交流、合作和融合,以及構建“泛南海經濟合作圈”,建立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機制化的區域合作,將會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四,助力中國-東盟人文交流,為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作出重要貢獻。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重點開展“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旅游、環保、人文、海洋文明、創新創業等領域的合作,是中央12號文件對海南建設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深化對外交往與合作的明確要求。此外,還可依托博鰲亞洲論壇的“中國-東盟省市長對話”“南海合作分論壇”“島嶼觀光政策論壇”以及“中國-東盟海洋治理高級研修班”“中國-東南亞南海研究中心”“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院”等系列論壇、對話機制和研究平臺,在為推動區域合作提供智力支撐的同時,直接促進地區內的教育、智庫、媒體、非政府組織等領域的交流與互動,從而為穩定周邊關系、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H

猜你喜歡
自貿港東盟國家試驗區
推進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本期導讀
Physicians’ perspectives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pediatric routine care: a survey
從自貿區到自貿港:由來、發展及中國實踐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定位問題
從自貿區到自由貿易港
遼寧地區自由貿易現狀及問題研究
商務部表示7個新自貿試驗區設立工作進展順利
國務院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
國務院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