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小學階段學生畫圖能力的培養

2019-11-17 10:37沈天舒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

沈天舒

摘要:在小學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能夠使學生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本文闡述了培養學生畫圖能力面臨的障礙,以及培養學生畫圖習慣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數學;小學生;畫圖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17-056-2

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的學科,學生的心理年齡限制了他們的認知能力,需要借助具象的物體來直觀地進行理解。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要從具象的物體中抽象出相應的概念,運用畫圖的方法可以使問題簡單化,將抽象的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因此,在小學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能進一步引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從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畫圖能力所面臨的障礙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每節課都必會出現畫圖,由畫圖引出情境,利用直觀具體的形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從一年級開始,我就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畫圖梳理條件關系,其中比較明顯的有這兩個問題:

問題一:學生不會畫圖

三年級的課后作業上有一道這樣的題目:

兩條繩子,第一條長54米,第二條長38米,用去同樣長的一段后,第一條剩下的長度是第二條剩下的3倍,第二條還剩多少米?

面對這樣比較復雜的數學問題,很多學生不能理解,從而無法理解題目的含義,對于畫圖更加無從下手。于是講解的時候我給他們畫了這樣的線段圖:

學生很快就能根據線段圖理解出來:因為第一段剩下部分是第二段剩下部分的三倍,也就是比它多了兩倍,可以根據54-38算出來,就能求出第二根剩下部分是8米。

但是放手讓他們自己去畫,就比較困難。對于學生來說,畫圖是整理思路的一個重要的輔助手段,如果他們對題目沒有初步的理解,或者是思維方式有所欠缺,就會導致學生不知道怎樣去畫。

問題二:學生不愿意畫圖

有時候我們在課上利用畫圖為學生講解了一道數學題,事后卻往往發現很多學生只寫算式,不畫出相應的圖畫。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經過詢問,了解到學生是認為數學題目中算式最重要,沒必要把圖畫上去。

在學生的思想中,解決問題依然是以算式為主,畫圖對他們來說可能只是做做樣子,真正重要的還是列出算式來解答,抱著這種想法,學生就懶得去畫圖了。

三、培養學生畫圖的習慣

1.學會利用素材給學生設疑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明白做題目需要畫圖,但是卻不容易理解為什么一定要畫圖,畫圖解題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學習任務,是必須老師帶著學生去畫圖他們才能做到的,而怎樣讓學生自發地產生畫圖的需要,就需要教師利用一些教學素材,給學生設疑。

學完《間隔排列》這一課之后,我向學生提出了問題:“如果要在一個周長為360米的操場四周每隔四米插上一面紅旗,一共要插多少面紅旗?”由于之前的學習,出于思維慣性,很多學生會在計算360÷4=90之后,又加上了一個1,算出答案是91面,我鼓勵學生自己作圖畫一畫,互相討論一下封閉圖形之中的間隔排列和非封閉圖形中的間隔排列情況是否相同。經過作圖和思考,學生們發現這樣的間隔排列情況與之前學習的有所不同,學生在這一環節中首先進行猜想,思考之后自然而然地會產生作圖的需要,并在作圖的過程和結果中體會數學知識。

2.激發學生對圖畫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會發現部分學生在面對比較復雜的文字問題時容易產生一種抵觸心理,而數形結合的呈現方式就增加了一定的趣味性,圖畫能使抽象的題目更加具象,讓孩子更愿意去學習。[1]

在蘇教版六年級數學教材中,有《認識倒數》這一課,倒數的學習可以為之后學習分數的除法打好基礎,倒數很特殊,學生觀察后能夠發現在分數中,把它的分子分母換一換位置就得到了它的倒數,利用這個特點,可以用學生熟悉的文字來進行引導:“我們都認識‘干這個字,如果把這個字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位置換一換,變成了哪個字?”學生回答是“士”字,教師又追問:“把甲乙的甲字也上下互換,是什么字你知道嗎?”學生回答出是“由”。隨后教師向學生表示有的數字也同樣具有這樣的特性,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倒數的概念。這樣從形到數的學習過程,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

3.培養學生的畫圖技能

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是循序漸進的。首先我們要引導學生讀懂題目,找到有用的條件和問題,學生才能有把握作出相應的圖畫。

比如學生學習到周長的計算時,教材上的典型問題:“一塊長方形菜地,長8米,寬5米。如果菜地一面靠墻,籬笆至少長多少米?”

學生認真審題以后就能明白,這道題目里面的重要條件就是“菜地一面靠墻”,而問題是“籬笆至少長多少米”,也就是要計算出最短的長度。

作圖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必須要將題目中的數據信息標注在畫好的圖中。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作圖之后,一般會出現這兩種畫法:

學生分別計算出兩種情況所需要的籬笆的長度,再進行比較,就能夠得出正確的答案了。

在作圖之后,要讓學生完整地說說為什么這樣畫圖,這能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思維方式和思維水平,從而選擇更好的方式去幫助學生發展和提升畫圖的能力。

“明確條件和問題——作出圖畫——標注信息——完成計算”,這一環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展自身的思維能力,提高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畫圖能力。

4.注重評價反饋

培養學生良好的畫圖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在低年級學段就要開始向學生逐步滲透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以外,我們也要在學生作圖之后進行評價和反饋。我們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作圖,但是學生解題的時候仍要按照規范進行答題,這也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指導。

畫圖的方式多種多樣,假如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時正確選擇畫圖的方式,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年級教學《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例題:三(1)班教室有3盆花,三(2)班教室的花是三(1)班的3倍,三(2)班有多少盆花?

學生的思維相對簡單,要求他們畫圖進行思考的時候,學生一般會選擇畫簡單的圓形,也有個別學生能想到畫線段圖。

但是把題目變式一下:三(1)班種了30盆花,三(2)班種的花是三(1)班的3倍,三(2)班種了多少盆花?

學生會發現用圓形來表示是非常麻煩的一種方式,就會想到利用線段圖來表示兩個班級花盆的數量了。在學生畫圖時,一開始會習慣用具體的符號或者圖形來進行思考,當數據比較大的時候就很局限,線段圖的學習就能水到渠成了。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畫圖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發展思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數形結合,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尤其是實際問題的解決上產生更大的興趣,并能為實際問題的解決尋找到一條捷徑。我們應當啟發并引導學生,幫助他們領會畫圖在數學學習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龔愛美,張莎莎.利用畫圖法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教學心得[J].華夏教師,2018,No.103(19).

猜你喜歡
小學生數學
小學生迷惑行為鑒賞
如何成為泳池里最搶鏡的小學生
我們愛數學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我是小學生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