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三維花藝的二維表現之優化途徑

2019-12-02 07:19李纓徐寅嵐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9年19期
關鍵詞:色彩搭配構圖空間

李纓 徐寅嵐

摘 要:從作品構圖、作品空間層次的表現、花材的組合表現、色彩的搭配、攝影技巧五個緯度初步淺顯地對插花作品的二維優化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國傳統插花;構圖;空間;花材組合;色彩搭配;攝影技巧

一件花藝作品完成后,需要通過照片保存下來,往往會出現拍攝的照片沒有實物來得生動和有層次,通俗而言也就是沒有實景好看,如果是觀展者而非官方發布出來的照片,則更是有違作者之表現,從而使作品大打折扣。這是每一位花藝師都曾經遇到過的問題和尷尬所在。這似乎是一個不易破解的難題。如何使三維空間作品在二維的呈現同樣表現優異,不斷探索三維與二維轉化之優化,就是本文希冀拋磚引玉的初衷。

一件中國傳統插花作品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觀之自然成趣,思之意境深邃。前者指的是其在空間的三維表現形式,后者指的是作者賦予作品的思想。以下從五個緯度初步淺顯地對插花作品的二維優化途徑進行探討。

1 作品構圖

中國傳統插花一直遵循的是繪畫的構圖,由畫論指導插花的構圖和花型。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畫論是南齊的“謝赫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其中涉及畫面構圖的有經營位置、隨類賦彩,前者是布局,后者是色彩。先說布局,色彩放到第四個緯度再議。

“經營位置”或“經營,位置是也”,是說繪畫的構圖。經營原意是營造、建筑,《詩·大雅·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薄敖洝笔嵌攘?、籌劃,“營”是謀劃,謝赫借來比喻畫家作畫之初的布置構圖?!拔恢谩弊髅~講,指人或物所處的地位;作動詞,指安排或布置。謝赫說的“位置經略,尤難比儔”,是安置的意思。唐代張彥遠把“經營位置”連起來讀,他說“至于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把安排構圖看作繪畫的提綱統領。位置須經之營之,或者說構圖須費思安排,實際把構圖和運思、構思看作一體,這是深刻的見解。

插花從繪畫中借鑒的是畫意感,即陰陽互生、虛實相成、剛柔并濟、方圓相依、上下相隨、左右相應、開合相寓、內外組合的均衡效果。

繪畫的構圖有:①滿幅構圖——讓物體占大部分空間,整體感覺實多虛少。林木山石照深遠高遠布置之法,層次較多的構圖,左右樹石布置略作平均狀,或作平行、環形的構圖,也可視為滿幅構圖。②邊角構圖——將主要景物集中在左側或右側的下角,或自左邊或右邊向下伸展,整體感覺虛多實少。如樹石及點綴物在左方,其畫意向右開展,右邊虛空,給人以想象空間,顯示出一種詩意。這種構圖筆墨不多,刪繁就簡,全在于巧妙構思,往往事半功倍、效果出奇,有點類似禪花的表現形式。③一河兩岸構圖——主要表現江河兩岸的風光,在插花作品亦有用這種構圖來表現陸生、水生植株之分。

畫家在繪畫時可以根據創作需要在畫面上揮灑自如、游龍戲鳳,而插花師需要尊重植材的天然屬性并順勢而為,只能稍加矯形,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但心中要有那個構圖,層次分明是作品最終可以呈現得理想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則,須分高下合插,儼若一枝天生二從、三從,如畫苑布置方妙。

優化的途徑即首先確定作品的構圖形式,其次精心經營每一株植材在作品中的位置,交錯掩映。

2 作品空間層次的表現

中國傳統插花講求“三景具備,景物乃厚,三景分明,景物乃清,三遠不夠,景深不厚、三遠交錯,晶瑩剔透”,這是在創作過程中需要時刻默念于心的。

其中“三遠”就是插花不同于繪畫的二維空間,而是三維空間藝術,其借鑒了中國古典園林的三遠。所謂“三遠”是由宋代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顛,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緲緲?!?/p>

中國人喜愛用山石、枯木、枝干做插花作品架構,疊石掇山,雖石無定形,但山有定法。所謂法者,就是指山的脈絡氣勢,這與繪畫中的畫理是一樣的。大凡園林無不以天然山水為藍本,再參以畫理之所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才營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作品。園林尚且堆疊假山受占地面積和空間的限制而以在咫尺之內,表現千里之致,那花藝作品的面積空間更小,更需要“以尺水小樹,營萬里江山”,在作品有限的空間里融合陰陽、遠近、遠山高峰、連綿山脈,廣袤丘陵、繁華市鎮、潺潺流水(圖1)。

優化的途徑:

利用空間大小對比,形成主要空間和視覺焦點,重點布局前景下段和中段。

選擇大小合宜的材料,焦點花和團狀花置于前景,形成簇狀花做點綴、線形枝條做架構的空間布局。

增加層次,使空間感覺深遠,運用對比和掩映的手法,如十全花插作要訣“先定天心,次安股翼,夾置林發,剛柔并濟,錯綜八方,花葉疏密,色體壯厚,枝腳清閟,其中夾置林發,錯綜八方、花葉疏密、枝腳清閟”都提到了層次和空間的內容(圖2)。

利用空間回環、曲折變幻的手法,使空間與景色漸次展開,從視覺和心理上擴大空間感(圖3)。巧妙借外景,如背景、窗欞、隔簾……,增加景深和作品厚度(圖4)。

通過留白、虛空營造空間意境。一株水仙即能營造滿室生香的寓意,就是因為留白賦予觀賞者無盡的想象空間(圖5)。

作品空間層次方面的問題,日本池坊的立華花形處理得很好,照片拍出來每個枝條都層次分明,互不干擾。但是從照片看,由于枝條修剪得十分干凈、姿態糾正得不自然而顯得人工痕跡過于明顯。中國傳統插花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在保證層次分明的基礎上,對花材的處理盡可能地自然和疏密有致(圖6、圖7)。

3 花材的組合表現

花材根據外形可分為四大類,即焦點花、簇狀花、線狀花、團狀花,它們之間又是可以相互轉換和變化的,即線狀花可以當簇狀花使用。

在大環境、大空間下講求整體性和色塊的統一,主要給人視覺沖擊,通過枝干、塊木或人工構建形成空間架構,不拘泥于細節的苛求;在小環境下注重花材的姿態和組合,做到疏密有致、相映成趣。

4 色彩的搭配

大自然創造了五光十色,鮮花亦是繽紛綺麗,在花藝創作中避不開的必修課就是色彩的搭配。如果缺乏色彩知識,插作技術再好也難免會令作品失色。

注意色彩的冷暖關系,在中國插花里就是注意陰陽色搭配,這樣作品呈現的對比度會比較強烈,花色也會顯得更嬌艷。五大正色對應金(白)、木(青)、水(黑)、火(紅)、土(黃)。陽組為:赤(陽中之陽)、黃(陽中之中性色)、青(陽中之陰);陰組為:白(陰中之陽)、黑(陰中之陰)。比較常見的搭配有:紅黃、紅黑(在中國插花中,水代表黑色,即中國插花賞花亦賞水)、紅白、紅藍。

注意色彩的進退感,以色相而言,紅、橙、黃等暖色較有膨脹感和前進感,而藍、紫等冷色較有收縮感和后退感。以彩度而言,彩度高的色彩比彩度低的色彩較具膨脹感。

在插作時,冷色調的花材不要太縮在里面,可以多露出來一些,而當白色作為點綴色時,使用面積和位置就需要很慎重了,如白色花材只能少量安置在后景,如果面積太大,照片拍出來就會和中景甚至前景糾結在一起,而使作品的層次削弱。

注意色彩的輕重,使作品畫面平衡,如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方,明度低的色彩在下方。

注意色彩的軟硬搭配,從色相而言,暖色較柔,冷色較硬;以彩度而言,彩度高的較具堅硬感,彩度低的較柔軟,無彩色中的黑與白較具堅硬,中間灰色較柔軟。

色彩的四季感。春天的色彩應呈現柔和的色調,為明度高、彩度低的淺淡色彩;夏天的色彩感覺是濃艷的色澤,為彩度高而明朗的對比色彩;秋天的色彩呈現古雅的中間色調,土黃、暗橙、灰綠最能表現秋天的情調;冬天的色調除了白、灰、黑代表冬日的霜雪與蕭瑟之外,彩色中濃厚、深沉的色也可表現冬日的溫情,如火紅色(圖8—圖11)。

5 攝影技巧

美是一種藝術效果,漂亮的東西拍攝出的畫面不見得美,而往往不漂亮的東西有時能拍出很美的畫面。延伸到攝影中來,照片拍攝得真實且準確再現原貌,與照片的美感也不是一回事,常常出現的情況是照片拍得實實在在,但不具有美感,美感的表現并不單單是景物的準確原貌再現,而是要有一定條件要求的。

拍攝花藝最核心的就是體現出空間感,很多作品看起來沒有實物美就是因為平淡,沒有縱深,沒有立體,沒有對比。那怎樣才能拍出空間感呢,尤其是一般花藝作品的空間相對較小,這更需要有高有低,有冷有暖,有動有靜。

5.1 精修

作品基本完成進入留影環節,第一步就是需要對作品進行精修(圖12)。

圖13的最高枝在回折后顯得精神挺拔而平衡穩定,感覺像整容前后的對比照。

用拍照的方式來查看作品轉化為二維作品后會出現的問題是最快捷和實用的方法。

5.2 構圖

如果把插花教程視為第一階段創作,那攝影或繪畫就是二次創作的過程,有時要想拍出接近完美的作品,往往需要反復多次取景,這個過程就是構圖和再創作的過程。

5.3 拍攝角度

插花時的位置其實就是最佳的拍攝角度,至于平視還是略高、略低,需視作品具體靈活應變。

圖14為略高于平視的角度拍攝,圖15為平視角度拍攝,此時略高于平視的效果會更理想一些,感覺在高處遠眺桃李芬芳,春江水暖的大好風光。所以,有時也不可以墨守成規,試著改變一點角度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原則就是以美為中心,不要暴露人工痕跡)。

在展覽時想讓觀眾拍出好的作品效果,架個最佳拍攝機位指示牌會有不錯的效果,屆時這個位置將會人滿為患。

5.4 燈光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光起到的作用類似于繪畫中的暈染技法,可以營造出看不到摸不著但能感受得到的氣韻和氛圍。

圖16為前置光源,圖17為頂光源,明顯這個作品在頂光源的映襯下更突出花作主體,茶盤的色彩由絳色轉為殷紅色,愈發暗沉厚重,對比之下白色的水仙就更嬌艷欲滴,使花作的感染力增強。

圖18為自然室內燈光拍攝,圖19為在作品后面加了光源,增加了景深,使作品有了荷塘月色的感覺。

一件中國傳統插花作品要在三維和二維都有出色表現,以上涉及的方面都是需要一再推敲,在慢慢摸索、調整、總結的過程中,插花技藝自然就會得到不斷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花藝編輯委員會.中華花藝概覽講義[M].臺北:財團法人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2001.

[2]歐秀明.應用色彩學[M].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

【作者簡介】李纓,中國花道禪花門南京分部部長。

【作者簡介】徐寅嵐(1986—),女,南京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講師,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研究生,中國花道禪花門專業委員會委員、教學研究部部長。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撥得霧散見花開:中國傳統插花藝術特性研究》(項目批準號:15YJCZH194)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色彩搭配構圖空間
空間是什么?
創享空間
色彩搭配在兒童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淺談藝術設計中UI界面設計及應用
解讀阿恩海姆的藝術“張力”理論
論中國國畫構圖中的構成元素
淺析電視劇敘事藝術與畫面技術的結合
民間西蘭卡普審美性在藝術創作中的運用
平面設計之色彩搭配
QQ空間那點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