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書法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0周年訪談

2019-12-10 01:39
中國藝術時空 2019年6期
關鍵詞:中國藝術研究院申報法院

【編者按】2009年9月,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我國申報的中國篆刻、中國雕版印刷技藝、中國書法、中國剪紙等22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3個項目的申報工作分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下設的中國篆刻藝術院、中國書法院、建筑藝術研究所作為主要牽頭單位組織實施。

10年來,上述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學術優勢,積極履行申報時做出的承諾,推動3個項目在當代社會有序傳承發展,取得了一定經驗和成績。時值25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10周年,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訪問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3個項目的親歷者,進一步展示這3個項目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和保護經驗,呈現3個項目保護傳承工作的歷程與成果。

采訪: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受訪: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學術部主任/肖文飛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下簡稱“國家非遺中心”):作為2009年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名錄項目的牽頭社區(群體),十年來,貴單位在確保項目存續力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怎樣的保護成果?

肖文飛:中國書法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是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與中國書法家協會兩家單位聯合進行的。十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根據自身特點,在經典傳承、學術展覽、對外交流、普及推廣、人才培養、資料整理等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發掘傳統經典,考察書法遺存。2007年起,中國書法院舉辦了“淵源與流變——二王帖系書法研究展”“簡帛書法研究展”“晉唐楷書研究展”“秦漢篆隸研究展”等一系列研究展和學術論壇,以當代視野對傳統經典進行研究,使中國書法在當代獲得新的生命力;2008年起,對河南的龍門石窟、千唐志齋,湖南的簡牘帛書、永州刻石,山東的泰山經石峪、四山摩崖等書法遺存開展田野考察,形成考察成果,并就如何進一步整理、保護和合理開發這些資源向地方政府提出了建議。

二是舉辦學術展覽,發現書法人才。2014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道書懷——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成立十周年書法作品展”、2015年在國家博物館舉辦“大道書懷——2015年中國書法院院展”等展覽,全面展示了中國書法院研究員的創作、研究成果;2014年主辦首屆“中國書法院獎暨青年書法家提名展”,發現并推出了不少書法青年才俊。

三是加強對外交流,傳播書法文化。2008年起,連續舉辦五屆“中日韓國際書法年展”;2010年至今,連續舉辦九屆“海峽兩岸漢字藝術節”;2012年在北京舉辦“文字文明——中韓藝術家作品交流展”;2012年在悉尼舉辦“漢字之美——中國書法展”。這一系列書法展,在全世界范圍宣傳推廣中國書法的藝術與精神內涵,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為國際社會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的歷史脈絡和當下發展建立了有益渠道。

四是積極服務基層,注重文化惠民。2009年起,中國書法院每年兩次到基層或邊遠山區舉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書法作品展”;每年春節前夕到基層或邊遠山區舉辦送春聯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讓當地社區和民眾有了認識中國書法的渠道,提高了書法的可見度,也為他們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提供了良好平臺。

五是開展教學活動,培養傳承力量。2005年起,依托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國書法院主辦了10期研究生課程班、高級研修班,培養了近千名學員。如今這些學員很多成為了書法界的新興或中堅力量。中國書法院還承擔研究生院的教學任務,培養書法專業博士、碩士近百名,為中國書法的傳承實踐培養了不同層次的后備力量。

六是推進學術研究,編撰理論叢書。十年來,我們編輯出版中國書法院院刊《東方藝術·書法》50余期,編輯出版中國書法院史論叢書《簡帛書法研究》《晉唐楷書研究》《秦漢篆隸研究》,編輯出版中國書法院書法田野考察成果集《千唐志齋》《永州刻石》,每年推出《中國書法藝術年度研究報告》,梳理書法歷史資料,記錄當代書壇發生的重大事件,為書法藝術的發展走向帶來分析與參考建議。

國家非遺中心:2009年項目申報時,確立了哪些保護工作目標和保護承諾?回顧十年來的保護歷程,項目履約的實際情況如何,完成了哪些既定目標?

肖文飛:在申報承諾中,我國對中國書法的保護工作主要圍繞書法文化、書法藝術、傳承人三方面進行,具體措施包括:落實《中國書法發展綱要》,編撰《中國書法年鑒》,推動書法人才工程,舉辦古代書法經典研究系列展和對外交流書法年展,開展全國書法古跡研究與保護系列活動,編輯出版中小學生書法教材,推動書法進中小學課堂、書法進萬家和環球行工程,建立中國書法名家資料庫,對歷代書法名家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建檔等,這些保護計劃由中國書法家協會和中國書法院共同或單獨承擔。

中國書法院單獨承擔的保護工作中,《中國書法年鑒》以《中國書法藝術年度研究報告》的形式每年如期發布;古代書法經典研究系列展,目前已進行“二王帖系書法”“簡帛書法”“晉唐楷書”“秦漢篆隸”一系列研究展;連續多年舉辦“中日韓國際書法年展”“海峽兩岸漢字藝術節”等活動,積極履行了開展對外交流書法年展的承諾;對龍門石窟、千唐志齋、永州刻石等書法古跡的田野調查,則是全國書法古跡研究與保護的具體實踐。

書法是歷史最為悠久、影響最為廣泛的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它的傳承與保護,除了中國書法院和中國書法家協會外,還離不開我國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廣泛參與。書法教育領域,2011年起,教育部相繼出臺了《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和《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2013年起,書法課正式走進中小學課堂,校外的書法培訓更如雨后春筍;書法高等教育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5月,全國招收書法專業本科生的院校共有130所,招收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院校共有110所,招收書法專業博士研究生的院校共有22所,每年全國書法專業本科生招生人數約3700人,已形成梯次完備的書法人才培養體系;師資培訓方面,國家層面有2015年正式啟動的由教育部與中國文聯聯合實施的“翰墨薪傳。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培訓項目”,社會層面有志愿者于2013年發起的書法教師“蒲公英計劃”。這些教育活動的開展對中國書法后繼人才的培養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國家非遺中心:上述保護工作開展過程中有何特色做法、創新之處?

肖文飛:十年來,中國書法院根據保護工作承諾,以及項目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了一些工作,也形成了不少心得體會,其中有兩個思路想和大家分享:

一是找準定位,揚長避短,做優質、專業的學術類活動,這是由中國書法院作為國家級的書法創作與研究機構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書法院的規模并不算大,但通過這些活動,把工作做精細、做專業,以小見大,同樣能夠產生良好的學術和社會效益?!皽Y源與流變”系列展及論壇、書法田野考察等活動,均是這一工作思路的具體體現,不僅對傳統經典進行了挖掘,也為當代書法創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方法。二是整合社會資源,利用社會力量,合力推進書法的傳承與保護。中國書法院在編人員有限,因此從全國各地外聘了50多位研究員,他們都是書法創作和研究領域具有學術造詣的專家學者。吸納他們的力量,對書法院開展科研、創作、教學和保護工作具有積極作用,效果顯著。

國家非遺中心:書法藝術在國內有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專業從業者和普通愛好者眾多,對于這一項目,您認為其開展保護傳承的優勢有哪些,與之并存的挑戰、困難又是什么?

肖文飛:優勢方面,第一,國家倡導文化自信,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為書法的傳承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政策及經濟基礎;第二,書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因而成為人民群眾最喜愛的藝術樣式之一,參與社區和人群眾多,影響廣泛,這為書法的傳承保護提供了堅實的群眾基礎;第三,科技的發展,讓書法的傳播和書法資料的收集、整理變得十分便利,為書法的傳承保護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同時也應該看到,與傳統社會相比,溝通交流方式的改變使得書法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許多人遠離了毛筆書寫,甚至連日常的漢字書寫機會也越來越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代人對書法內涵的理解,如何提升當代人的書法審美和實踐水平,仍將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艱巨任務。

國家非遺中心: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時代焦點,書法作為非遺,如何承擔這一時代重任?

肖文飛:中國書法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傳統藝術樣式之一,對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凝聚中華民族的情感力量具有重大意義。應當從三方面著手,構建中國書法傳承與保護的良好生態環境:首先,中國政府主導,以國家力量向國內外普及推廣中國書法;其次,各大相關院校、研究機構、各級書法家協會及民間團體合力,具體推進落實書法傳承保護的各項政策要求;再者,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中國書法的學習實踐。多方合力,三位一體,中國書法就能在新時代煥發出持久、旺盛的生命力,承擔起它的歷史責任。

國家非遺中心:您長期從事項目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和保護實踐,在您看來,項目申遺成功后這十年,其傳承、保護方面發生了哪些顯著變化?是否可以舉一兩個例子說明?

肖文飛:每年的兩會都有關于書法的提案,申請設立書法專業的高等院校越來越多。書法內容還進入了中考、高考的語文試卷,比如高考語文試題中涉及書法知識的,2018年占9分,而2019年達到12分,這都表明,書法申遺成功這十年,全社會對書法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國家非遺中心:您本人是否參與過當年項目申報工作?可否回顧下當時的情景?是否有印象深刻的事?

肖文飛:中國書法申報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是我到中國書法院工作后接到的第一個任務,負責申報文本和申報視頻解說詞的撰寫。

這項工作的時限僅一個月,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但我深知,中國書法如果能夠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將加深國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民眾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同時,也將把這一最具中國文化代表性的傳統藝術形式推向全世界,體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進而促進國際社會文明對話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因此,任何困難都能夠也必須克服。

申報文本的每項內容,都有嚴格的行文規范和明確的字數限定,比如對中國書法的整體介紹,必須用最樸素的語言,把書法是什么,書法的歷史、現狀及未來,對書法做的保護工作等內容在非常有限的篇幅內說清楚,十分不易。

由于對規范不了解,申報文本第一稿出來后,在評審會上專家提出了很多意見,自己心里也很著急。修改、專家評審、再修改、再評審,把文字打到屏幕上,逐字逐句地改,怎樣用一種最精簡、最準確,但又最樸實的方式,把中國書法的方方面面呈現出來,需要反復思考和打磨。記得那段時間恰逢中秋節,我關掉手機,絞盡腦汁,想了又改,改了又想,前后不下二十稿。

時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文章先生,以及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院長王鏞先生,經常過問工作進展情況。當時中國非遺保護中心在河南大廈召集全國各地申報項目的骨干集中開會改稿,我還清晰記得,當時的中國書法院常務副院長李勝洪先生和辦公室主任曾翔先生深夜提著點心水果來看望我們。

最后的沖刺階段,我和同事晏曉斐干脆吃盒飯、睡辦公室。交稿截止日那天,當在辦公室修改完最后一個文字、最后一個標點時,東方的天空已經露出了魚肚白。在最后的定稿會上,專家們對中國書法的申報文本及申報片解說詞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最后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一年后,在阿布扎比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會議上,中國書法被成功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

國家非遺中心:對于項目未來的保護傳承實踐,貴單位有哪些計劃和展望?

肖文飛:作為國家級的書法創作與研究機構,依托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非遺保護中心),中國書法院將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找準學術定位,重點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系統深入開展對傳統經典的梳理研究,為書法的當代發展提供學術支撐;第二,加強書法對外交流,傳播中國文化;第三,培養高端書法人才,為書法的傳承與保護儲備后續力量;第四,開展書法普及活動,提高書法可見度,做好文化惠民工作。

猜你喜歡
中國藝術研究院申報法院
劉少寧《堅守·八步沙》
王菽一《大畫西游》
戚鑫宇《待》《紀念》
葉紫《家書》
鼠國要上天之離你十五米
忍不住
國外法界奇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