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綜合繪畫媒介材料視覺語言的表達

2019-12-20 02:08殷海華
藝術評鑒 2019年22期
關鍵詞:視覺語言繪畫藝術

殷海華

摘要: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拓寬了繪畫的藝術空間,數字技術對當代藝術而言,對綜合繪畫創作的媒介材料、表現手段、傳達方式都產生著巨大的變革和新的藝術觀念。新的技術必然促成新的媒介,綜合繪畫的精神性,多元性和時代性帶來了新的視覺形式、創作手段和創作的體驗。版畫技法、水墨語言、材料質感等不同的肌理語言都成為繪畫藝術的綜合運用的視覺體驗。

關鍵詞:繪畫藝術 ? 媒介材料 ? 視覺語言

中圖分類號:J0-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22-0176-02

自20世紀以來,西方繪畫的思想觀念與發展不斷變化,藝術家們使用現有材料來傳情達意,不斷探索和研究新的表現形式,尋找新的作畫材料和工具。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的意境,是當今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的執著追求,中國文化符號越來越受他們的喜愛。徐曉庚從康德美學到的黑格爾造型藝術美學,反映了從美學到藝術時代精神的變遷,美之本問題綜合各種藝術研究,更傾向于一種文化的梳理,這與藝術家所經歷的文化環境不同有很大的關系。

一、綜合材料繪畫材料視覺語言的綜合性

“綜合繪畫”是運用綜合材料、綜合技法的繪畫,無論是研究西方的羅伯特·勞申伯格或安東尼·塔皮埃斯還是中國藝術家徐冰、陳心懋等這些綜合材料藝術先驅者的作品語言,他們重視自己的藝術語言表達,形成鮮明的個人符號。眾所周知的安塞爾姆·基弗(1945)出生于二戰結束前不久的德國,他的大部分作品通過使用不同尋常的材料、強有力的圖像和文本碎片來探索國家社會主義(納粹)遺產的重要性。他有的作品主要創作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這位藝術家開始挖掘自然、文化和民族之間的聯系。它們具有巨大的實體和脆弱性,經常描繪被犁過的田地、不朽的建筑,以及德國歷史上其他充滿災難的遺址。在舊金山現當代藝術博物館和相鄰的畫廊展出他的作品使用了象征意義的材料和反復出現的飛行、火和水的主題,跨越了破壞和更新的極端。這些畫中的火焰既是生命的跡象,也是毀滅的力量。這是一種灰色的鉛,基弗認為它與煉金術中煉成金有關。雖然稻草暗示著豐富和溫暖,但它也是脆弱和易燃的?;ソ忉屨f:“作品中耕地和燃燒的視覺語言是再生的過程,這樣地球可以重生,朝著太陽生長?!?992年被費雪家族收購的《當瑪麗穿過荊棘森林》畫面運用了植物、鉛和金色的葉子在畫布上的釉面鋼,基弗將這些框架二元性在一個宏大的尺度上統一起來,戲劇化了歷史和文化的本質,揭示了文明的脆弱性和不穩定性,以及轉變的潛力。再比如美國的著名的理查德·塞拉,藝術家運用鉛媒介的《溝角飛濺》(1969-1995)雕塑材料最初是在1969年構思并完成的,1995年5月,塞拉和幾名助手在舊金山當代藝術博物館(SFMOMA)連續三個晚上對它進行了重新創作,以便永久安裝。將鉛片加熱后,藝術家反復將熔化的液體倒入他所說的墻與地面之間的“水槽”中,即每次澆鑄凝固后,繪畫的垂直空間與雕塑的水平空間相交的地方。塞拉和他的助手把它放在畫廊的地板上。作品直接、有力、美觀,展示了創作過程中勞動的痕跡,突出了鉛獨特的物理性質和精神力量!

當下我國很多藝術家通過材料傳遞的精神內容來表達藝術觀念,在表現方法和媒介上綜合運用了多元化的視覺材料語言深入探討研究。我國早期綜合材料的藝術創作,并不是單純追隨西方腳步的歷史,在媒介材料上是全方位的,比較典型地體現在結合版畫藝術、絲網技術、巖壁畫的歷史感、漆畫的技法等方面,他們是中國藝術的根源之基。在西方,裝置藝術、雕塑、綜合材料藝術對藝術家都有所啟發,西方現代藝術在運用媒介材料來表達自我這一點上是沒有框架限制的,我國傳統藝術要有新的發展也應該打破媒介材料的固有語言表達的限制。

另外,數字技術的強大視覺功能也讓不少藝術家運用了更新的媒介,數碼技術和3D雕刻,多媒體影像藝術等媒介從來都不是關鍵問題,一個藝術家應該善于駕馭不同的媒介來表達自己對藝術的理解。許多藝術家一直在關注新的媒介,但手段技術不是本質的東西,那只是在傳統美學在當代表達命題的一種方式。西方的藝術家設計的范圍很廣泛,他們在油畫、版畫、裝置中可以運用的手段很多,各種材料的拼貼、黑白與彩色的印刷、絲網、銅版,石版、拓印等等,很多藝術家用多元化的視覺語言表達技法表現了綜合繪畫藝術的文化符號。不同的材料有它獨特的審美內涵,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延續材料語言的延展內涵,它承載、積淀了更多的歷史與文化的痕跡。有的藝術家綜合東西方的表現手法,有的融合跨學科的理念,有的善于在技法上結合材料表現獨特的視覺肌理。肌理對于綜合材料繪畫實踐研究是非常具有意義的,綜合材料藝術不能僅是不同材料的堆砌,要注重創作中材料自身特性和內涵深層的傳達。畢加索早期對立體主義進行的探索時使用拼貼作為綜合材料的聯想重組手法,能夠突破傳統繪畫中材料的造型和色彩。著名的美國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格的混合藝術善于在繪畫中加入拼貼的元素并作為主要的創作手段。我國不少藝術家在綜合材料藝術創作中將版畫技術運用在塑造形象中,這種效果是繪畫在畫面當中營造出的另一種視覺感,表現一種多元的文化視覺語言,運用材料歷史的沉重與神秘可以從作品中觸摸到、品味到。一些綜合材料也會被藝術家直接粘貼在畫面中,材料本身就有了特定的內涵。藝術家認為材料不僅僅是物質,還是藝術家藝術創作中的語言表達。

二、綜合材料繪畫材料視覺語言的文化性

當下的綜合材料藝術中,中國藝術的符號價值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水墨實驗、水墨影像似乎是一種潮流在文化,但材料的文化內涵還有待進一步去深究。對于傳統材料的發掘,也有不同的方式。國外許多藝術家也很關注我們對我國文化內涵,諸如塔皮埃斯等藝術家的作品也充滿了東方特有的語言精神。

我們在實驗中引進國外的材料藝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外,也扎根于本土文化研究,融入一些屬于母土的元素。國內上海藝術家陳心懋的實驗研究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他水墨,宣紙雕刻組合的基礎和中國文化語言的精神追求。他在水墨融合綜合媒介的實驗當中他所嘗試的媒介材料和樣式語言涉及到很多抽象的、具象的形式;也有二維的,三維的、綜合的材料,手工紙肌理的制作、焚燒痕跡等各種手段,水墨、絲網,拓印,甚至電腦數碼圖形設計多種媒介的創作,作品視覺龐大而多變,這繁雜而多變的實踐背后始終是對中國古典藝術的重新認識和全新闡釋,在材料上來重新闡釋和反思中國畫。針對當下的環境,藝術的創作應該賦予一種自由,這是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陳心懋就做了很多材料上的探索,那是結合民間美術、古代碑帖、史書等傳統文化的一些元素創作起來的,但更強調語言上的中國特點。他的“綜合材料”廣泛包括運用過書本、丙烯顏料、石膏、鐵皮、不同物性的紙,建筑材料,黃沙、石頭、油漆等嘗試過很多材料。解讀他的《水墨史書》的繪畫語言結合一些材質表達,但這些材質不是主要的,宣紙、水墨為主,包括一些抽象的處理,還有文字的系列。以宣紙、水墨為主,傾向于更多地運用傳統媒介,運用現代的手法來研究中國傳統的審美是研究的重點。在綜合材料這個方面的創作,雖然運用了很多西方現代的手法,但在整體上的中國審美特點,這是有的藝術家一直追求畫面中國文化視覺語言表達情感,表現了畫面的視覺張力!

中國的藝術環境當下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綜合材料藝術不再盲從西方視覺藝術,而是對與中國畫相結合思考當代的面貌和形態、內涵和媒介的關系,我們的藝術家一直在嘗試各種各樣的方式。始終追求保持一種中國特色的綜合材料藝術的實驗性和獨立性。

綜上所述,立足于東西方文化,針對不同的文環境,用不一樣的材料視覺語言來表達自己對藝術的判斷、理解和觀點,這為中國當代藝術對西方藝術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在國際化藝術語言的背景下,綜合材料繪畫豐富的視覺語言將會凸顯區域性的民族文化與精神,使之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性。

參考文獻:

[1]陳心懋.人、圖像和世界[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2]王遠.材料的藝術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19.

猜你喜歡
視覺語言繪畫藝術
中西的繪畫與雕塑
后工業時代繪畫藝術的身份嬗變
關于當代繪畫藝術語言的相關研究
淺議民國月份牌廣告中的視覺語言之美
談安瑟倫基弗作品中的材料應用
論童年經驗對張愛玲文學創作的影響
芻議繪畫藝術中色彩的情感表達
詩中有畫:顧城詩歌的繪畫藝術解析
淺談界面視覺語言的可識別性設計
張藝謀電影中的構圖和色彩語言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