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整體化理念的“醫藥常識”一課的教學設計

2019-12-27 06:56陳志華
生物學教學 2019年12期
關鍵詞:整體化藥箱說明書

陳志華

(上海市田林中學 上海 200233)

1 教材分析與設計思路

“醫藥常識”是上海初中《生命科學》教材第1冊第3章“健康與疾病”第3節“醫藥常識與醫療技術”中的第1課時,主要內容是介紹一些安全用藥的知識以及完成配置家庭藥箱的任務。其中“安全用藥”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在,而“貯藏藥品”的知識是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其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因此這是本課的另一個難點所在。

整體化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達成學科觀念和價值上的整體實現,真正提升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運用了整體化的理念,引導學生形成學科概念的整體框架、實現學科能力的整體提升。由前知識“傳染病及其預防”引出課堂小調查,切入課題。以“尋醫問藥、安全用藥、家庭藥箱”三個環節來詮釋平時看病時的“配藥、用藥、儲存”的一般過程,該設計不僅將本課中一些零散的知識點關聯在一起,更使整堂課一氣呵成。此外,本課多次聯系“常見病及其預防”“意外傷害與急救”“生命的自我管理”等知識點,凸顯本章“健康”的主題。

2 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并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 通過閱讀、討論藥品說明書及配置家庭小藥箱活動,鞏固安全用藥的知識,提升安全用藥的意識,學會關注健康、關心家人、關愛生命。

(2) 通過解讀“頭孢拉定膠囊說明書”及配置家庭小藥箱活動,培養觀察、對比、分析、判斷、歸納的科學探究能力及科學思維的方法。

(3) 通過關注“處方藥的監管”及剖析社會熱點“濫用抗生素”,學習主動承擔起向社會宣傳健康生活、關愛生命的社會責任。

3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①課前一周布置任務: 請每位學生從家里帶來一些藥品說明書;調查自己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及家庭藥箱。②課前: 請學生將收集到的藥品說明書進行統籌分配,即: 四人一組,每組一個信封,確保每個信封里有傳染病及非傳染病的藥品說明書;教師自備一個空的多層家庭藥箱及一些家庭常備藥物的空瓶或空紙盒包裝和相應的藥品說明書。

3.1 課堂調查,導入新課 由傳染病知識切入課堂小調查“你有過生病后自行吃藥的經歷嗎?”并展示2005年春節晚會上的舞蹈“千手觀音”劇照,簡述其背后的故事: 21位演員都是聾啞人,其中包括領舞邰麗華在內共18位演員是因為藥物致聾,她們中絕大部分又是因為小時候發燒時不當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耳聾。

設計意圖: 由傳染病知識進行切入,將新舊知識聯結引導學生形成學科概念的整體架構。課堂小調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邰麗華等演員因藥致聾的故事則讓學生感悟到安全用藥的重要性,從而引出本課課題。此外,這一情境又為后面的濫用抗生素環節埋下伏筆。

3.2 尋醫問藥 具體教學設計環節如下:

3.2.1 設置情境 創設故事情境: 小玲發燒了,怎么辦?讓學生出謀劃策。部分學生表示去藥店買藥,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去醫院比較安全。教師強調只有在具備一定的醫藥常識的時候才可以自行去藥店買藥吃。

設計意圖: 將學生的思維從舞臺上的演員(發燒)拉回到生活情境之中,不僅使課堂知識生活化,更能激發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活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切實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3.2.2 處方藥與非處方藥 展示醫生給小玲開的兩種藥的藥盒:“頭孢拉定膠囊”“正柴胡飲顆?!?,讓學生仔細觀察兩種藥有何不同?在強調“OTC(over the counter)”標志之后,引導學生簡述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區別。同時向學生解釋,雖然我國目前對于處方藥的監管尚待進一步規范,但嚴格的管理是我國國家藥品管理的總趨勢。

設計意圖:“觀察藥盒”環節不僅讓學生了解部分醫藥知識,更鍛煉觀察事物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科學思維的方法。通過關注“處方藥的監管”并參與討論,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

3.3 安全用藥 具體教學設計環節如下:

3.3.1 藥品說明書 通過提問“小玲服藥前仔細閱讀了藥品說明書,你有這個習慣嗎?”引入“活動1: 怎樣閱讀藥品說明書?”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組分發一個信封,指導學生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完成并交流活動1中相關內容(圖1)。

圖1 課堂交流內容

此后,用多媒體再現“頭孢拉定膠囊說明書”提問:“你覺得這個藥適合小玲嗎?她該怎樣服用?有何注意事項?”并強調區分“禁用、慎用、忌用”的重要性。接著就小玲服用“頭孢拉定膠囊”的方法,給出四種情況,讓學生判斷正確與否: ①身邊正好沒水,于是干吞藥物;②為早日康復,擅自加大劑量;③服藥后不舒服,但是強忍著;④以后一旦感冒,立即服用本藥。

設計意圖: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活動1”融入了合作交流,讓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病的用藥常識、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培養他們團隊協作能力。而解讀“頭孢拉定膠囊說明書”環節則采用了問題情境創設,增強學生獲取有用信息并整理歸納的能力,讓他們在解惑過程中享受思維活動的樂趣,提升學科素養。此外,由“注意事項”引出、區分、強調“禁用、慎用、忌用”,使學生關注安全用藥、關注健康、珍愛生命。而四道是非題則是依托日常生活情境,分別側重從藥物用法與用量、不良反應的處理措施及藥品有效期三個方面檢驗學生是否真的看懂了“藥品說明書”。生活情境的創設使課堂教學從抽象、枯燥的形式中解放出來,它可以解決學生認識過程中的形象與抽象、實際與理論、感性與理性的關系和矛盾。

3.3.2 濫用抗生素 通過上述4道是非題引出社會熱點“濫用抗生素”。了解學生對于“濫用抗生素”的認識,并通過邰麗華等人的實例及數據向學生闡述濫用抗生素的現狀,引導學生剖析“濫用抗生素”的危害。

設計意圖: 將社會熱點融入到教學中,豐富教材內容、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升課堂效果。此外,在剖析“濫用抗生素”的危害時,引導學生從“傳染病”的角度去解釋超級細菌與社會危害間的關系,讓學生明白濫用抗生素不僅僅是個人問題,還會影響到整個社會。這不僅凸顯了整體化教學的有效性,更能促進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科素養。

3.4 家庭藥箱 具體的教學設計環節如下:

3.4.1 配置家庭藥箱 通過小玲對于藥品的收納引出“家庭藥箱”,并現場展示家庭藥箱。展開現場小調查“你家有家庭藥箱嗎?”然后根據現有的家庭藥箱、家人健康情況,參考教材98頁“信息庫”展開“活動2: 填寫家庭藥箱清單”,并交流討論。并讓學生課后與家長一起根據清單完善家庭藥箱(圖2)。

圖2 家庭藥箱清單

設計意圖: 活動2可以增加學生對常用藥物的了解,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懂得關心家人、關注健康、關愛生命。

3.4.2 藥物的貯藏 向學生展示事先準備好的、空的多層家庭藥箱及一些家庭常備藥物的空瓶或空紙盒包裝以及相應的藥品說明書。引導學生從說明書上面捕獲信息(如保質期、存放條件……),自行歸納貯藏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并逐一將這些空的藥瓶或藥盒等歸置到家庭藥箱中。最后簡要概括家庭藥箱內主要存放外用藥、內服藥、醫用器具。

設計意圖: 本環節將實物搬到課堂中,使課堂更加貼近生活,可調動學生的興趣,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并再一次將“安全用藥”的思想深入學生內心。此外,還引出了剪刀、紗布等醫用器具,為本章下節課“意外傷害與急救”做鋪墊。這樣整體化的學習設計有助于學生實現學科能力的整體提升、達成學科觀念和價值上的整體實現。

3.5 總結提升 由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得出“安全用藥”的重要性。同時強調,平時就應該懂得自我管理、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預防各種疾病。一旦生病需要吃藥,一定要注意“安全用藥”,這樣才能健康生活。最后,布置課后作業“配置旅行小藥箱”。

設計意圖: 從整體化的理念出發,通過總結將第3章“健康與疾病”中的各個知識點銜接在一起,使學生形成知識結構(圖3),促進知識內化。同時讓學生主動承擔起向社會宣傳健康生活、關愛生命的社會責任、提升學科核心素養。而“旅行小藥箱”則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保證了學習生物學的價值和意義。

圖3 本節知識結構圖

4 教學反思

本課從整體化的理念出發,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處理和設計,建構起本課的知識框架。通過故事情境“經歷”看病治病的過程,在任務的驅動下主動地進行討論、交流和歸納。整體化的設計理念使學生對于本章內容有了全局觀,從而突出了本課內容在本章節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本課還很好地引導了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運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落實了生命教育,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

猜你喜歡
整體化藥箱說明書
爸媽,這是我的“使用說明書”
表演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整體化教學理念探索——以臺詞課為例
再婚“性?!闭f明書
整體化護理配合在手術室直腸癌根治術護理中的臨床研究
翻翻動物的秘密藥箱
說明書、無線電和越劇戲考
給“產品”寫“說明書”
牛奶盒小藥箱
數學學習的碎片化與整體化
游戲很精彩,英語很快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