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證研究

2020-01-02 06:13馮英華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0年24期
關鍵詞:三杰常州紅色

馮英華

(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安徽蕪湖 241002;常州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常州 213002)

1 研究背景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長期實踐探索的精神財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俺V萑堋薄那锇?、張太雷、惲代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重要領導人,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胸懷天下、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信念堅定、勇于創新的“常州三杰”精神,對新時代青年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和人生觀的正確引導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1]。

在國內,學術界已有地方紅色文化傳承與發展的研究的相關公開文獻報道,也有部分學者開始關注大學生群體與地方紅色文化的研究,但仍然存在著紅色文化教育傳播力度不足、解碼深度不夠等問題[2]。吳雪芬對“常州三杰”精神的內涵進行了深入探析,認為“常州三杰”精神對小康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3];余杰、湯正華認為加強常州市民文化建設需要依托學校大力弘揚“常州三杰”精神[4];聶啟元[5]、陳康[6]等學者提出以教材為藍本,穿插地方史資源,融入“常州三杰”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觀點。但上述研究未針對在常高校紅色文化教育情況開展現狀調查,對當代青年大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認知度尚缺乏詳細的數據分析。鑒于此,為了解在常大學生對“常州三杰”等紅色文化的認識與發展情況,推動青年大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繼承與發展,課題組對在常高校大學生“常州三杰”精神繼承和發展情況進行了實證研究,探索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2 研究概況

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主要了解在常高校大學生對“常州三杰”精神的認知、傳承與發展情況。8所高校分別是常州大學、河海大學常州校區、江蘇理工學院、常州工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調查采取實地調查和網絡在線調查兩種方式,時間為2018年6月20日至7月15日。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125份,其中實地調查發放調查問卷600份,網絡在線調查發放525份。經過審核、篩選,共回收有效問卷109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達97.51%。調查對象專業分布廣泛,比重從高到低依次是工學類(68.93%)、理學類(11.02%)、經濟學類(7.06%)、管理學類(5.08%)、教育學類(1.69%)、軍事學類(1.41%)、文學類(0.56%)、醫學類(0.56%)與其他(3.67%)。

3 調查與分析

3.1 大學生對紅色文化及其在高校宣講活動的認識

在常高校大學生知曉“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參觀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時提到的‘我們要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的比例為67.23%。有36.16%的學生認為學校紅色文化宣講活動是有趣,無聊8.76%,看情況55.08%??梢娂t色文化在常州市高校中雖有一定的普及率,但學生對此熱情度不高,缺乏重視,部分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浮于表面,未曾深入探究。

3.2 大學生接觸和了解“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途徑

大學生所接觸過有關紅色精神的教育活動以“主題班會”形式為主,比例為65.25%;其次分別為“墻報、海報宣傳”、“報告講座”、“新媒體”、“文藝節目”、“知識競賽”和“演講比賽”等形式,比例分別為46.61%、45.48%、34.46%、29.66%、26.84%和24.01%。表明大學生了解紅色文化主要是通過各類活動及社會宣傳。

大學生了解“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途徑比例最高的是主題教育活動,為40.96%;接下來依次是上網、參觀紅色紀念地、媒體宣傳、老師和課堂,分別為37.57%、35.03%、26.55%、24.01%和22.88%。自己看書、長輩分別為10.45%和8.19%。由此可見,大學生了解紅色文化的途徑具有多樣化的特征,且集中在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

3.3 大學生探訪“常州三杰”紀念館等革命遺址情況分析

調查顯示,55.08%的大學生表示“探訪過”“常州三杰”紀念館及其相關革命遺址或遺跡,未曾探訪38.70%,不清楚6.21%。在探訪過的大學生群體中,探訪原因主要有“緬懷先烈,了解歷史”,“學校組織參觀”,“個人愛好”和“觀賞景色”,占比分別為42.66%、38.70%、14.69%和3.95%。有70.06%的學生在探訪后“愛國主義情懷得到了提升”,分別有64.69%和60.73%的學生表示“了解許多歷史”、“開拓眼界,豐富閱歷”,46.61%的學生認為紅色之旅“培養了艱苦奮斗、樂于奉獻的紅色精神”。在紅色文化精神的影響下,學生的內在修養和思想意識都能得到普遍升華。

由此可見,“常州三杰”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對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紅色文化精神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是當代青年學習歷史、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徑。但目前青年大學生主動參觀學習紅色精神的意識尚弱,仍需要學校社會的正確引導。

3.4 大學生對“常州三杰”精神了解及重視程度分析

在對“常州三杰”精神了解情況的調查中,僅有7.36%的大學生非常了解,了解32.49%,了解一點42.66%,沒聽說過17.51%。12.71%的學生認為周圍的同學對“常州三杰”精神比較了解,一般60.17%,知道一點12.43%,不知道14.69%。大多數大學生對“常州三杰”精神有一定了解,但宣傳覆蓋面還不夠。

大學生對“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中,看重占比27.68%,不是很看重64.41%,完全不看重2.54%,沒感覺5.37%??梢?,大學生對“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不高,是其難以在大學生中普及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3.5 “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對大學生的價值意義認識

僅有3.11%的大學生認為“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對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總是起到積極的作用,經常起積極作用的占30.23%,偶爾60.73%,沒有任何積極作用5.93%。在受訪學生中,79.38%認為了解“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一點”意義,“沒有”意義的為7.09%,還有13.56%表示不清楚。

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不能認識到“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未來發展上的積極作用,也解釋了大學生對學習“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熱情度不高的原因。

3.6 在常高?!俺V萑堋本竦燃t色文化宣傳現狀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18.36%的學生認為所在學校近幾年對“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宣傳力度很大,宣傳力度一般67.23%,不了解12.15%,從未聽說2.26%。

大學生所在學校是否設有“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宣傳專欄的調查中,45.48%的學生表示“有”宣傳專欄,“沒有”15.25%,39.27%的學生不清楚。

那么,大學生認為“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在高校宣傳不利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經過數據分析可知,其原因占比從高到低依次是“內容刻板、無聊,形式單一”、“極少有人組織開展”、“對紅色文化的基本了解不夠多”、“不貼近生活”和“對紅色文化的興趣不高”,占比分比為43.79%、41.24%、38.70%、32.77%和31.92%。

高校在對大學生學習紅色精神的積極導向中起著重要作用,如何以學生能接受的方式擴大紅色精神的影響力,將紅色文化宣傳輻射范圍不斷擴大,是大學應當思考的問題。

3.7 大學生傳承和發展“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意愿與方式

課題組對大學生傳承和發展“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意愿與方式也展開了調查。其中,如果有機會參加“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時,大學生參加活動的熱情較高,但大學生參加此類活動也設定了一些“門檻”,主要是活動有意義就參加(48.02%)、有伴才參加(15.54%)、參加的人多我也參加(6.21%)和有豐厚的獎勵就參加(2.26%)。

就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大學生的看法是:舉辦一些紅色革命文化活動(66.67%)、主動探尋本地區紅色遺跡(45.48%)、通過網絡傳播紅色文化(37.29%)是大學生傳承和發展“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主要體現及方式。其余方式包括提倡閱讀經典紅色原著(25.71%)、開展座談交流(19.49%)、加強理論教育(18.64%)等。

就個人而言,大學生認為傳承和發展“常州三杰”精神等紅色文化的做法是:“發揚紅色革命精神,對同學、家人、朋友宣傳,在生活學習中將革命精神發揚光大”、“要將紅色革命精神切實融入到實際生活,堅定目標,永不言棄向夢想出發”、“堅定理想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發成才,奉獻社會”,所占比例分別為42.66%、35.31%和17.23%。同時也有4.80%的學生認為只需要“嘴上說說就行了,不必太認真”。

4 存在的問題

根據上述分析,當前大學生傳承與發展“常州三杰”精神的主要問題有五個方面:

一是學校重視程度不夠,投入有限。許多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長期忽略紅色資源的應用,學校對紅色文化建設意識淡薄。由于資金上有限,眾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每年必然會將經費主要用于提升實驗室設備、鼓勵科技創新,在地方紅色文化建設方面投入較少是普遍存在的。學校沒有足夠重視,校園里缺乏地方紅色文化的學習氛圍和條件,學生主動參與紅色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自然難以提升。

二是地域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導致地方紅色文化認同度不足。大學匯聚了來自天南海北的學生,地方紅色文化歸屬感不強是紅色精神傳播受阻的原因之一。同時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與管理上的局限性,大學生思想意識受到猛烈沖擊,拜金主義、犬儒主義等在大學生群體中滋生,無法認識到傳承紅色文化的積極意義。受社會、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將主要精力投入到專業能力的提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普遍缺失,提高政治素養的動力降低,這也成為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難題。

三是紅色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參與人數不足。調查中近半數的學生因活動刻板單一不愿意參加教育活動,很多學生表示是為了素質教育學分或社會實踐證明才參與紅色文化活動,并沒有得到“常州三杰”精神帶來的積極影響,實際上對地方紅色文化的傳承是不利的。此外,這些活動很少組織總結考核,大多數學生不以為然、走馬觀花,使學習傳承紅色文化的寶貴機會淪為形式主義的社會活動。

四是宣傳不到位,課堂涉及面窄。調查發現,絕大多數學生對校園內宣傳欄設置不了解,即使學校設有專門的“常州三杰”宣傳區也不在校園的醒目位置,學生不刻意去學習很容易忽視。由于課程安排及場館條件限制,校園活動中學校單一采取宣傳講座的形式來介紹“常州三杰”,必然會造成部分學生不能接收到地方紅色文化的熏陶。校內宣傳設施知曉度不高,不能充分利用好校園新媒體擴大地方紅色文化在高校學生間的影響力,一定程度上歸咎于高校對紅色文化宣傳方面的不到位,不能覆蓋全體在校學生。

五是校地合作不足,活動缺乏組織。目前,大部分高校不能對校地合作整體推進,現有的一些校地合作僅局限停留于請專業人士開辦講座,組織學生前往紀念館參觀,這些淺層次的合作只能增加參觀知曉“常州三杰”的人數,并不能加深學生對“常州三杰”精神的理解,不能達到宣傳繼承地方紅色文化的根本目的。學校和紀念館間不能形成利益共同體,學生活動沒有專門的領導團隊,都會導致高校紅色文化教育進展緩慢。

5 對策與建議

針對上述問題,結合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際,課題組提出五方面對策建議。

首先,做好頂層設計,強化政策保障。在地方紅色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學校的重視程度、政策條件的保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擴大紅色文化影響力,首先應該做好頂層設計,加強各高校的政策與條件保障。一方面學??梢猿雠_相應的政策文件,在學校各級領導層面引起對紅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學校團委黨委可以優先對弘揚紅色文化的社團活動給予專項經費和場地的支持,有條件的學??梢栽O立紅色文化宣傳周,鼓勵學生組織主動開展相關活動。此外,學??梢愿鶕嶋H情況設立紅色文化專項獎學金,對積極參與紅色文化傳播的優秀青年大學生予以表彰。

其次,加強宣傳引導,融入校園文化。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發展的重點,也是高校辦學精神和環境氛圍的集中體現。將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有機結合,將紅色精神融入校園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了解傳承紅色文化的歷史意義。例如在高校創建紅色文化的設施、在教學樓間設立事跡介紹專欄等途徑,學生在紅色文化的環境中生活學習,也必將對革命先烈的先進精神有更濃厚的興趣。通過多樣化的形式,把紅色精神文化融入到校園黨團文化、圖書館文化、新媒體文化等校園文化建設中,必將擴大紅色文化精神在學生中的影響力與號召力,充分發揮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此外,在校園文化節、讀書節等大型人文活動中,學??梢蕴砑蛹t色文化專題,組織學生以征文、閱讀、演講等形式親身參與到地方紅色文化的學習和傳承中。

第三,豐富活動形式,擴大受眾群體。宣講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創新是促進青年大學生自覺接受紅色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除了傳統的講座、參觀,將紅色文化與現代學生所推崇的新媒體網絡相結合,通過在線知識競賽、動畫視頻、趣味游戲等學生傾向接受的方式更能擴大青年間的影響力。高校應當充分利用暑期社會實踐的機會,組織學生走進學校、社區、鄉村,積極傳播紅色文化,讓學生在自己實踐的過程中接受紅色精神的熏陶。另外,也要加強活動考核,以趣味問答的形式測試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度與掌握度,督促學生認真參加思想教育。

第四,深入高校課堂,優化思政教學。在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課堂中,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局限于課本,對紅色精神的補充較少,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只浮于表面,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讓先進精神深入高校課堂,在思政課堂中增加紅色文化教育也是一種有效途徑。第一,就在常高校的思政教學而言,除課程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部分,教師可以根據需要添加紅色文化事跡的補充,從專業的角度分析紅色精神。如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中,通過故事的穿插,學生對歷史更有親和力和親近感,也能對紅色文化的時代背景有所了解。第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實踐調研,并在課堂上做調查成果匯報,讓學生從青年的角度分析紅色文化的時代意義。

第五,增強校地共建,拓寬合作領域。加強地方紅色文化的建設僅憑借學校領導與教職員工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增強校地合作的深度,促進高校與各地紅色文化紀念館等歷史遺跡遺址的聯系紐帶建設。高校青年志愿者協會及相關社團可以利用周末和假期到紀念館擔任志愿者或講解員,幫助學生在實踐中更好的學習紅色文化。各地紅色文化場館也可以對大學開展紅色文化宣傳專題活動,激勵學生主動深入了解紅色文化,以同齡人的視角展示紅色文化精神,讓周邊的大學生有更多的興趣了解先進文化。學校每年可以在特定時間如青年節、建黨日邀請紀念館的專業研究人員到校開展宣講活動,從專業的角度帶領學生體會地方紅色文化背后的意義與價值。

猜你喜歡
三杰常州紅色
常州的早晨
紅色是什么
三天兩夜
紅色在哪里?
常州非遺 燦爛多彩
晚明公安袁門三杰
白色雞湯
追憶紅色浪漫
常州梳篦
白色雞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