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兒童立場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探索

2020-01-11 08:39郭琳琳
中國德育 2020年23期
關鍵詞:盲點心愿勞動者

發展兒童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師的根本使命。兒童要發展,就得真正解決兒童的真問題。這里的真問題指的是課堂要追求真實效,教師要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使孩子獲得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盧梭的《愛彌兒》有這樣一段話:“一個孩子的教師應該是年輕的,而且,一個聰慧的人能夠多么年輕就多么年輕。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個孩子,希望他能夠成為他的學生的伙伴,在分享他的快樂的過程中贏得他的信任?!边@段話其實是道出了教師必須擁有兒童立場,即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與兒童同頻共振,了解兒童、理解兒童、尊重兒童、發展兒童、引導兒童,以童眼看世界。筆者以“那些我想要的東西”及“他們都是勞動者”兩課為例,談談基于兒童立場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研究。

一、關注真需求,了解兒童

兒童教育家蒙臺梭利曾這樣說:“成年人把兒童看作是心靈里空無一物、有待于他們去盡力填塞的某種東西而已?!笔聦嵣?,兒童的精神世界是豐富獨特的,他們有自己的喜怒哀樂、理解水平、思維方式和成長需求。倘若你沒有走進兒童的世界,充分了解兒童,你就無法洞察兒童,就極易以成人的視角來揣摩兒童的需求,從而導致兒童學習的“虛無化”,無法使兒童的道德學習真正發生。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那些我想要的東西”一課中提到的名牌書包、從城里買的運動鞋等,難道真的是學生想要的東西嗎?課前,教師請學生填寫“心愿卡”,寫下想要的東西及想要的理由。教師從“心愿卡”中發現,名牌書包、從城里買的運動鞋、游戲卡等都不是學生最想要的東西,他們最想要的是電子手表、無人機、手機等智能的、高價的東西。于是在教學中,教師大膽地對教材進行加工處理,以一段“小倩哭著要買1,590元電子手表”的視頻為素材展開教學,代替教材中“小倩吵著要買名牌書包”的案例,通過辨析、討論,讓學生明白什么才是合理的要求。教師了解兒童的真需求,除了物質層面的,還應該包含精神層面的。因此,教師選擇了“心愿卡”中學生提及最多的養寵物,養寵物的背后恰恰折射出的是學生的真需求——父母的陪伴,這是學生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是當今很多學生所欠缺的。于是,教師在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大膽拋出“我想買只貴賓犬,但沒時間照料它,怎么辦?”這樣一個現實而令學生左右為難的問題情境。同桌進行交流,提供錦囊妙計。觀課中,筆者不禁為執教者的精準“把脈”感到佩服,教師儼然就是一個身處課堂的“兒童”,和所有的學生同呼吸,共“疼痛”,這樣的課堂充滿了“童味”。

二、關注真盲點,理解兒童

教學盲點,即教學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的、需要教師加以講解和指導的,卻被教師無意忽略的知識。理解兒童,就是要把兒童放在心上,走近兒童,讀懂兒童,關注他們每一個成長的變化,清晰知道他們現今站在什么位置,需要什么樣的引導。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道德學習的學科,盲點不掃除,很難實現道德的內化與生成。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他們都是勞動者”一課,在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勞動者,即指參加勞動并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生活資料主要來源的人。試教中,筆者發現學生很容易從調查表“我身邊勞動者”上的職業、具體工作兩欄人手。通過對比,他們知道從事不同工作、社會分工不同的人都是勞動者。那么學生學習就沒有盲點嗎?非也。課堂中學生的發問引起了教師的深思:“乞丐算是勞動者嗎?學生是勞動者嗎?”教師意識到,學生學習存在三個明顯的盲點:第一,不勞而獲不應屬于勞動者范疇;第二,勞動方式不同,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兩者最大的區別是腦力勞動更多依靠的是知識的儲備與運用;第三,從法律角度而言,勞動者具體指要達到法定年齡的人(勞動者最低用工年齡為16歲,除特種工作外)。課堂上,教師通過查閱工作檔案、法律條文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這三個盲點。因此,乞丐明顯地并不能算是勞動者;學生目前還不是勞動者,但未來卻是勞動者。課堂上,教學環節環環相扣,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清晰地知道了勞動者的定義,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為家庭、社會、國家服務的年滿16周歲的人,才能稱之為勞動者。教師基于兒童立場,關注學生真盲點,充分挖掘教材隱性的法治因子,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關注真想法,尊重兒童

尊重兒童是蒙臺梭利的思想核心,她指出,“必須創造一個童年的世界”“兒童必須自己塑造自己”。其言下之意是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尊重兒童,尊重他們的真感受,讓兒童敢于表達自己的真想法,以期在兒童的世界里塑造自己。

仍以“那些我想要的東西”教學為例,其中一個教學片斷令筆者印象深刻。一個女孩說:“礦泉水喝起來沒什么味道,牛奶我又不想喝,我要買飲料,飲料特別甜、特別好喝?!比绻闶撬母改?,會怎樣回答她?討論交流開始了,全班同學意見幾乎都一邊倒,都認為女孩的要求不合理,他們紛紛從健康角度出發,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聯系生活加以論證:“飲料并不能解渴,如果喝多了,腎還會出現問題?!庇械囊每催^的視頻來佐證:“你看過牙齒放入可樂中被腐蝕的視頻嗎?飲料中加入大量的色素、添加劑,對身體的危害很大?!薄@個時候,有個學生怯生生地舉手示意:“我的看法不同,我覺得我們應該有選擇地買和喝。倘若這次是因為我考得特別好,爸爸媽媽為滿足我的心愿,偶爾買一回,適量喝一些,也未嘗不可?!边@就是兒童,這就是兒童的真想法。聽課者忍不住為這個敢于大膽表述真實想法的學生而喝彩。教師對于孩子的真實表達充分尊重并給予肯定,并未加以批駁。確實,有時候某些問題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更何況,對于什么是合理要求,什么是不合理要求,這里還含有“適用”的原則在內。為這位將兒童置于課堂中央、善于傾聽、善于悅納的教師而喝彩!

四、關注真問題,發展兒童

著名教育家懷特曾經說過:“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卑l展兒童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教師的根本使命。兒童要發展,就得真正解決兒童的真問題。這里的真問題指的是課堂要追求真實效,教師要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使孩子獲得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如“那些我想要的東西”一課,學生的真問題是“想要的東西,思而不得怎么辦?”。教師以學生的真需求——陪伴——為重點,以學生最想要做的事——養寵物——為素材,在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拋出“我想買只貴賓犬,但沒時間照料它,怎么辦?”這樣一個現實中令學生左右為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充分交流,思維互相碰撞,給彼此提供錦囊妙計。有的學生說:“我專注學習,這樣漸漸地就忘了?!边@是多巧妙的轉移注意力法??!有的學生說:“我先把這想法擱幾天,然后再問自己是否真的這么想買貴賓犬,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買了?!边@時,教師適時總結學生的想法,他們采用的是冷靜法。有的學生說:“既然爸爸媽媽和我都這么忙,沒精力照顧它,買它,豈不是害它嗎?不如我先買幾條金魚來養,等我長大后有能力了再養它?!薄叭绻艺娴臎]時間照顧它,那我就經常去逛逛寵物店,看了也過癮?;蛘哔I個便宜的毛絨玩具來代替它?!彼麄儾捎玫氖翘娲?。正是在這樣的交融中,學生意識到思而不得不可怕,可以有很多妙招來化解。在這樣的暢所欲言中,學生不斷在修正自己的觀點,完善自己的策略,獲得了真實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

五、關注真生活,引導兒童

為了更好地關注學生的真實生活,提升小學德育課程的實效性,小學道德與法治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出發確定學習的主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時時刻刻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真實生活,引導學生的道德學習與成長。

如“那些我想要的東西”一課,教師課前先請學生填寫“心愿卡”,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生活。其次通過討論他人不合理消費的案例激發學生反思自己心愿的動機?!霸倏纯茨愕男脑缚?,你覺得理由充分嗎?有沒有想改動的地方?”這是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最后設計了心理策略和行為策略的指導環節,引導學生改變自己的生活,真正做到合理比較、自我克制消費。從“關注一反思一改變”,始終圍繞學生的真生活,引領兒童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再如“他們都是勞動者”一課,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尊重兒童的認知規律,先從調查身邊的勞動者入手,體會親人也是勞動者;再到尋找校園里的勞動者,感受身邊的勞動者;接著通過《致敬“五一”最美勞動者》的視頻引導學生感知社會上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最后組織學生觀看震撼人心的《平凡英雄》視頻,讓學生感受2020年抗疫大軍中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勞動者。在這樣的教學線索中,教師始終關注學生的真實生活,可知可感可觸,學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明白勞動不分貴賤,是平等的,每—份勞動都值得被尊重。這樣的引導沒有牽強附會,沒有大張旗鼓,更沒有嘩眾取寵,有的只是“潤物細無聲”,我們依稀可聽見學生成長“拔節”的聲音。

【郭琳琳,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康城小學,高級教師】

責任編輯 孫格格

猜你喜歡
盲點心愿勞動者
致敬勞動者
致敬最美勞動者
我的心愿
眼見為虛
2017年的心愿清單
心愿
盲點
小編們的新年心愿
在云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