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所有佛像都是扎什琍瑪

2020-01-19 13:14閆晗
西藏人文地理 2020年7期
關鍵詞:班禪紫金佛像

閆晗

【教你一眼認出扎什琍瑪】

1、以紅銅鎦金為主,也有用銀或紫金造尊像、其他部分仍是紅銅鎦金的實例。扎什吉彩作坊以制作銀飾而著名,扎什琍瑪造像中,銀制造像一般都體現出較高的水平。少量造像用金造尊像,其余部分用銀或用紅銅鎦金制作。

2、造像通體打磨光滑,鎦金厚且明亮。

3、喜愛以珠石鑲嵌裝飾造像,尤其是寶冠部分,裝飾紋樣繁密,鑲嵌珠石密集,構圖華麗。

4、寂靜相的佛與菩薩鼻梁挺直,嘴唇薄,嘴角微抿含笑,身體瘦長,表情恬靜柔和,肌膚如少年般光滑細膩,充滿彈性。

5、臺座以蓮座和方形臺座兩種形式為主。蓮座或為單層覆蓮,或為雙層仰覆蓮,如果只有單層仰蓮,說明蓮座下面原來還有底座(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現已缺失。蓮瓣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細密修長,瓣尖尖銳挺直或上卷,排列密集整齊;另一種是雙瓣形蓮瓣。

6、受17世紀以來仿古風氣的影響,扎什吉彩也有大量的仿古作品,在扎什倫布寺各殿陳設中可以見到很多造像實例。多以仿古代尼泊爾造像為主,也有仿東北印度波羅風格或西藏本土早期造像的作品。

強巴佛殿外景。 曾濤 攝

強巴佛。 徐志文 攝

九世班禪和世界第一的強巴佛

8月8日,日喀則的天氣特別晴好,大朵的云生在藍得炫目的天空上。陽光燦爛到肆無忌憚,有大殿外墻新涂了紅色的白瑪草草汁,還沒干透,在陽光下格外鮮艷。

攝影師費了很大力氣拍強巴佛殿的壁畫。扎什倫布寺壁畫都涂了一層清漆。與莫高窟不同,莫高窟只有研究和普及文化職能,扎什倫布寺還有公共職能,對信眾開放。香煙、酥油燈長期熏染,對壁畫造成嚴重傷害,涂清漆是寺院不得已而為之的保護方式。扎什倫布寺就是這層漆反光,拍攝難度大。強巴佛殿分蓮花座殿、腰部殿、胸部殿、面部殿、冠部殿5層,一上午只拍了兩層。

下午,終于輪到了拍攝強巴佛?!皬姲头稹笔遣氐貙浝辗鸬姆Q呼,彌勒佛是藏傳佛教三世佛中的未來佛。與漢地寺院笑口常開、坦胸露腹的形象不同,藏地的彌勒佛身形健美、帥氣逼人。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鎦金銅像,20世紀80年代強巴佛殿進行大規模維修,為佛像的宏偉所震驚,當時的媒體詳細記錄了測量數據:“佛像為坐式,身高26.2米,面部4.2米,耳長2.8米,掌寬1.6米,中指長1.6米,指粗圓周為1米,腳底長4.2米,肩寬11.4米,鼻孔可容一成年人?!?/p>

巨大的強巴佛端坐在五層樓里,日照從頂樓天窗投射進來,把金色的五葉冠頂掃成了銀色。強巴佛比例協調,姿態優美,左手持軍持瓶,右手結說法印。一雙眼睛尤其美,眼眸低垂,滿含慈悲,從不同角度看,仿佛能看到表情微妙的變化,這對一座26米高的巨大佛像而言極具工藝難度和藝術價值。

強巴佛手部特寫。 曾濤 攝

藏歷第十五惹瓊木虎年(1914年),九世班禪曲吉尼瑪做了件大事:召集了110位工匠、歷時四年鑄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強巴佛。大佛耗用23萬多公斤銅、279公斤黃金,佛身裝飾極盡奢華,1400多塊蜜蠟、松石、珊瑚、珍珠、貓眼石組成各色花團嵌于佛身。白居易曾有“白毫大光,應念來感”的詩句,強巴佛眉間白毫用三十余顆鉆石、六十顆雜色寶石鑲嵌而成,光耀閃閃。

主持修造佛像時,九世班禪才三十一歲。民間傳說,九世班禪精通大小五明,有著極高的藝術修養,如今扎什倫布寺精彩絕倫的金剛舞,就是他二十歲時親自整理編排的,連配樂、舞美都一手包辦。

佛殿門楣上高懸著“強巴佛殿(彌勒殿)”的金字匾額,午間的風溫暖柔和,把香布吹出曼妙的波瀾。佛殿高聳,直上碧藍天宇,殿檐下的銅鈴隨風舞動,發出悅耳的聲響。午間的扎什倫布寺,寧和而安詳。

當年九世班禪為什么要費大力氣修造這座佛像呢?傳說中,強巴佛是未來佛,未來會救度一切眾生,在藏地廣受崇拜。有學者言,這座“南瞻部洲最大的聲名遠揚的金銅造像”,是“九世班禪活佛曲吉尼瑪經信眾的啟請,為了滿足世間眾生的強烈愿望”而修造的。眾生的愿望拉拉雜雜,瑣碎難述。在連年戰亂、炮火橫飛的年代,一位佛爺的愿望倒是能猜個大概。

斯人已去,只剩他的強巴佛,慈悲、微笑地看著這個世界,終于看到了硝煙散盡。如果他還在,此刻,大概正抱著獅子狗,伴著悠然的鈴聲在廊下小憩。

偉大的遠行與珍貴的佛像

今天,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飛到拉薩貢嘎機場,不過4個小時。兩百年前,六世班禪帶著兩千人組成的朝覲隊伍,走了一年零一個月。

這支由甘丹、哲蚌、色拉三大寺堪布、官員以及侍從組成的馬隊,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出發,翻越終年積雪的大雪山,穿過戈壁灘、大草原,東渡黃河,馬隊在荒蕪的道路上綿延前行,其中裹挾了很多行李車輛,有些車子的車轍印跡明顯要深,那里面裝載的是重要貢品:佛像。翻看當年六世班禪朝覲的貢品清單,從乾隆四十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的“古佛、哈達”起,到乾隆四十五年八月,以“福瑞哈達、扎什琍瑪佛三尊”結束,佛像,尤其是“銅佛像”一詞反復出現。

明代起,西藏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逐漸轉移到了日喀則,規模較大的寺廟、藝術團體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日喀則中軸線以東,到桑耶,藝術家偏重世俗化的表達;中軸線以西,到阿里,藝術家的創作更為保守。無論世俗還是保守,藝術家們都獲得了充分的表達空間,日喀則藝術創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17世紀,隨著后藏黃金時代的開啟,作為藝術中心的扎什倫布寺開始向各地輸送精美的“扎什琍瑪”作品。這些雜糅了喜馬拉雅藝術風格的造像,以高超的制作工藝、貴重的珠寶鑲嵌、神秘吉祥的寓意,以及在贈予過程中傳達出的真誠心意,在中央政府與地方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白度母。 徐志文 攝

扎什琍瑪絕代風華

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羅文華,是故宮 “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展覽策展人。8月7日,羅文華完成了撤展工作,帶領工作人員歸還扎什倫布寺借出的展品,又在寺中進行了一輪實地勘察,《西藏人文地理》雜志的采訪組跟著羅老師進行學習。

扎什倫布寺建在海拔3900米的尼色山山腰上,殿宇眾多,且藏式寺廟多用坡度很陡的直梯。高原缺氧,平地疾走都會氣喘,羅老師長年做田野調查,爬上爬下、健步如飛,追得一干人氣喘吁吁。

寺廟中光線幽暗,姿態各異的扎什琍瑪或安坐于堂上,或儕身于狹窄佛堂里的踏跺之上,寶光灼灼。每追到一處,羅老師已靜立在某尊造像前細細打量、耐心講述:這組是新的,這是紫金造像,這是無量壽佛,這是般若佛母……

“扎什琍瑪”即扎什倫布寺扎什吉彩作坊制作的金屬佛像,“扎什”并不是大家以為的扎什倫布寺的簡稱,而應是“扎什吉彩作坊”的簡稱?!艾P瑪”為藏語“銅合金”之意,后專指銅造像。

西藏可分為藏東、藏中和藏西三個地區。藏中由前藏、后藏組成,后藏臨近尼泊爾,地處后藏的扎什倫布寺佛造像藝術受尼泊爾影響頗深。正是受尼泊爾造像的影響,扎什琍瑪多使用紅銅打造,紅銅質地較軟,延展性好,能制作出更多復雜的花紋。

大白傘蓋佛母。 徐志文 攝

般若佛母。 徐志文 攝

紅銅鎦金彌勒菩薩。 扎什倫布寺供圖

扎什倫布寺的佛造像,真是極美。金屬在工匠們的巧手下,仿佛溫軟的面團可隨意塑造精細柔美的造型。

走進莊重的措欽大殿,鋪著一排排艷麗的寶相花紋路的卡墊,僧人坐于其上唱誦經文,抬頭,便是懸于粗大列柱上的扎什琍瑪。這些套著華貴佛衣的扎什琍瑪,一看便深受尼泊爾風格影響,鼻梁挺直,薄唇含笑,面目娟好若少年。肌膚光滑細膩仿佛有彈性一般,即使是憤怒相也不覺得懼人,好看得讓人移不開眼。

扎什琍瑪鎦金極為明亮。尼泊爾的鎦金工藝在當時世界第一,使用原材料和技術皆有獨到之處,佛造像鎦金亮度高。但是尼泊爾所制佛像與扎什倫布寺的造像還是有差異,前者鎦金較薄,后者鎦金較厚。經過長時間供奉后,尼泊爾造像的鎦金磨蝕殆盡,扎什琍瑪的鎦金還能保持完整。

扎什琍瑪喜以寶石裝飾佛像。藏地早期的佛造像,造型簡潔拙樸,偏重衣紋刻畫,扎什琍瑪則多用珠玉寶石鑲嵌,切實有“整百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維摩詰經變文》)的風采。綠松石、珊瑚、青金石、珍珠、彩色寶石和水晶都是扎什倫布寺的工匠們喜愛的原材料,佛像頭部寶冠部分尤其華麗,花樣紋飾精美,珠寶集萃。

扎寺諸多佛像中,有尊真人大小的紅銅鎦金彌勒菩薩特別引人注目。佛像綰發髻,垂發辮,寬肩細腰,身材健美。項鏈、臂釧、手鐲、腳鐲、腳鏈等飾物,以及左手的雙戒指,顯示其受尼泊爾藝術影響深重。佛像后背加工較為簡單,后背、腿部都有裝臟痕跡。

彌勒菩薩1.8米的身高很有震撼力,如此高大的扎什琍瑪甚為少見,羅文華老師講:“這是18世紀扎什琍瑪造像的代表之作,即便在當時的經堂中,也是令人矚目的神圣法物?!?/p>

造像一直被寺中珍藏,佛身套著班禪大師親自從庫房挑選出來的佛衣。佛衣取下后,通體鎦金,非常明亮,身上嵌飾的玻璃、藍寶石、珍珠、松石、珊瑚、青金石等珠寶灼灼生輝,光華盈室。佛像原本的五葉冠遺失,僧侶專門為其尋了一頂重工的五葉冠配上,以示敬重。

上文所述扎什琍瑪之特點,皆可在此彌勒菩薩立像中欣賞到。即使你從未到過扎什倫布寺,即使你對曾經輝煌的佛造像文化一無所知,亦可從這尊佛像中領略到工匠們妙手神工交雜汗水鐫錄下的時代風華;同時也能理解,扎什琍瑪的頭號粉絲乾隆皇帝,對扎什倫布寺出品的佛造像何來由衷熾烈的喜愛。

金宗喀巴造像。 扎什倫布寺供圖

扎什琍瑪中的奇珍:紫金琍瑪

六世班禪的貢品中,有一尊宗喀巴造像很得乾隆皇帝寶愛。在軍機處錄副奏折上,能找到當時的贈送記錄,佛像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七月六世班禪于熱河行宮首次面見乾隆皇帝時的賀禮。

造像由扎什倫布寺的扎什吉彩作坊用黃金錘揲制造,像通高58厘米,造型飽滿,衣紋線條嫻熟流暢。宗喀巴全跏趺坐于仰蓮座上,雙手于胸前結說法印,且各牽蓮花莖一枝,花朵在雙肩分別化為經書、寶劍——這是文殊菩薩的特征,宗喀巴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主尊上部為一面二臂的勝樂金剛,有寶傘遮頂;蓮座下為須彌座,有獅托座裝飾。有綠松石、珊瑚、青金石、珍珠等寶石的樹形背光,十二位空行母盤桓于寶樹花枝中,與上樂金剛構成十三尊上樂金剛曼荼羅。

這尊佛像內有佛舍利,極為珍貴,受到皇帝的特別重視。乾隆皇帝下旨讓清宮造辦處配上了白銀鑄造的須彌座、銅鍍金的背板,并用內庫珠子六顆替下了佛像上原本裝飾的假珍珠。造辦處還專門打造宮燈一對置于佛像前,并配上了琺瑯龕,更加精美奢華?;实凵踔料铝?,仿照它打造一尊“紫金琍瑪”無量壽佛。

何謂紫金琍瑪?受尼泊爾影響扎什琍瑪多用紅銅鎏金,但亦使用金、銀或者紫金來制作。紫金是多種貴金屬冶煉而成的珍貴合金材料,其配方由尼泊爾流入。當時,清宮負責制造佛像的造辦處,常用來鑄造佛像的金屬是紅銅和黃銅,不會制造紫金。

至于紫金琍瑪流入清宮的時間,清宮一只小佛龕背后的題記中記載,乾隆十八年(1753年)六月初九日阿旺班珠爾呼圖克圖已經看認了一尊紫金琍瑪鑄造的手持金剛像,疑似造辦處制。但不見實物、不見檔案記載,且時間如此早,這種說法按孤例存疑。更多例證指向,是六世班禪第一次將紫金佛像帶入了乾隆帝的宮廷。

紫金宗喀巴造像。 扎什倫布寺供圖

紫金宗喀巴造像背面。 扎什倫布寺供圖

紫金造像光澤美麗而獨特,從紫黑中折射出五彩熒光,乾隆皇帝很為這種異域金屬打造的佛像著迷,希望內務府能獲取紫金配方,以打造符合自己審美的紫金佛像。六世班禪的隨行人員中的仲巴呼圖克圖活佛知曉此方,乾隆皇帝派人求請,得償所愿。

當時扎什倫布寺里的紫金琍瑪,并非由西藏工匠所做,而是由扎什吉彩作坊中的尼泊爾工匠完成。北京城中找不到會做紫金琍瑪的工匠,只能由造辦處拿著仲巴呼圖克圖活佛給的配方不斷嘗試。

內務府造辦處鑄爐處檔案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十二年(1787年)間,造紫金琍瑪61 尊。仿班禪所贈宗喀巴金像打造的紫金造像,即在這一時段完成,其背光后用滿、蒙、漢、藏四種文字題記:

“乾隆四十六年,歲在辛丑,冬十月吉日,奉旨:照西藏扎什倫布式成造紫金利益琍瑪宗喀巴,永興黃教,普證圓成,吉祥如意?!?/p>

精美的仿制品送養心殿呈覽后,交寧壽宮區安奉,如今供奉于梵華樓二樓明間供桌正中。

紫金琍瑪在經歷了這一輪鑄造小高峰,進入了一個沉寂期。究其原因,紫金琍瑪造價高昂,技術難度高,每次皆由乾隆皇帝特諭制作,相對其他佛像有鑄造量小、鑄造頻次低的特點。

世傳紫金琍瑪是藏傳佛教造像中最貴重神圣的一種,出現這種傳說,與其神秘的配方有關。錘煉紫金合金,需要多種貴重材料,紅銅、金、銀、自然銅、鋼、錫、鉛、水銀等金屬是基礎配置,鉆石這種貴重的寶石是必不可少的神秘配料,還需要從西洋進口五色玻璃面。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造辦處經多次嘗試后,調整了紫金琍瑪的配方:加大暹羅鉆石和五色玻璃面的比例。暹羅鉆石不是真正的金剛鉆石,硬度不夠,不適宜做鑲嵌用途,但是恰好適用于紫金琍瑪的鑄造。這兩色寶石的加入,讓紫金琍瑪呈現了五彩斑斕的色澤??梢?,清宮的紫金琍瑪合金不僅是模仿與重現,還實現了優化與進步。

銅鎦金無量壽佛。扎什倫布寺供圖

銅鎦金無量壽佛背面。扎什倫布寺供圖

銅鎦金無量壽佛。扎什倫布寺供圖

“扎什倫布寺×乾隆皇帝高定聯名款”

乾隆皇帝醉心扎什琍瑪,曾經向扎什倫布寺下過一個大單——五十六件銅鎦金無量壽佛。

《六世班禪丹增益西傳》載,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二月,皇帝向班禪下旨,請求扎什倫布寺鑄造佛像五十六尊,計劃供奉在新宮殿的佛堂里。鑄造佛像所需要的原材料,銅、黃金及各色寶石,均由皇帝提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佛像圖樣也由皇帝親自設計,堪稱最早的高端定制。

同一時期,《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活計檔》能查到如下記錄:

“十三日,庫掌四德、五德,筆帖式福慶來說,太監胡世杰傳旨:寧壽宮新建養性殿西暖閣內照養心殿西暖閣現供紫檀木八方塔成做一座,并供養。先呈樣,準時將塔內應供之佛向藏里請來安供。欽此。

于二十九日庫掌四德、五德來說,太監胡世杰交畫佛像七張,著配匣盛裝預備發往藏里。欽此?!?/p>

兩相印證,“扎什倫布寺× 乾隆皇帝 高定聯名款”實錘沒錯。這批珍貴的限定款自從鑄造好后,就一直供奉在紫禁城養心殿西暖佛堂一座八面七層的紫檀木塔中。

銅鎦金無量壽佛。扎什倫布寺供圖

五十六尊、7種尺寸的紅銅鎦金無量壽佛,頭頂五葉寶冠,佛身嵌多種寶石,尤以綠松石為多,尊尊流光溢彩。尤其無量壽佛雙手結定印,捧著的珊瑚寶瓶飽滿艷麗若番茄,可說明造像所用寶石質量之驚人。

這組佛像保持了扎什琍瑪一貫風格,蓮座雙層蓮瓣的上層蓮瓣中央凹下,鎦金厚重,鑲嵌大量綠松石。再細看,所選用的綠松石品質極佳,色調一致;五葉寶冠上同樣鑲嵌了質地優良的紅寶石與水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背光,紋路處理非常流暢,其細膩和高品質,不愧“高端定制”的奢侈品。

五十六件銅鎦金無量壽佛是乾隆時期宮廷審美與扎什倫布寺造像技術的完美結合,無論對于扎什琍瑪,還是故宮珍寶的研究都是重要的標型器物。佛像底部貼著清宮四體文白綾簽 “大利益扎什琍瑪無量壽佛”,來路可查,制作時間明確,為佛造像藝術研究釘出了精準的坐標。

翻開清宮檔案,查看各種黃條和題記,從雍正九年(1731年)即可見五世班禪進貢扎什琍瑪的記錄。六世、七世班禪送入清宮的扎什琍瑪都展現了極高制作水平。比如龕背題記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不空羂索觀音,銅面細膩如流脂,鎦金明亮。觀音四只手臂分別持有羂索、金剛杵、念珠、金剛鉤四種法器,如今很少能看到相同持物的造像。

嘉慶四年(1799年),七世班禪進貢的紫金琍瑪勝樂金剛與密集金剛,仍舊保持了相當水準。待到同治元年(1862年),八世班禪進貢的文殊菩薩像無論從造型、打磨、鎦金皆可見頹勢。

等到了九世班禪生活的年代,戰火紛燃,工匠四散流徙,熱愛藝術的班禪也無力逆挽時代的波瀾。扎什琍瑪逐漸褪去榮耀的光環,被歷史敷涂上了荒涼的底色。如今,還有幾人記得,這些精美的、貴重的佛像,曾經承載著真摯的情感和祖國統一的心愿,走過那些壯麗的雪峰,險峻的山口,湍急的河流,以及無名的寂靜的原野。

猜你喜歡
班禪紫金佛像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清人繪六世班禪唐卡
2018年紫金礦業按權益保有資源儲量
我給十世班禪大師當翻譯
《六世班禪洛桑班丹益西傳》的史料價值
佛像面前的 菩薩
紫金之王
九世班禪與拉卜楞寺間的史實考究
劉紅衛
紫金傳媒智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