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化閱讀在教學中的應用

2020-01-21 09:39潘凱
語文世界(教師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高中生高中語文教師

潘凱

“碎片化”閱讀現象的出現源于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與信息技術的普及,推動了人們碎片化閱讀模式的形成,同時,浮躁的、追求快節奏的心理態度讓人們的閱讀時間變得支離破碎。在這種新時代背景下,碎片化閱讀以移動性、娛樂性、簡短性、多元性、自由性等特點,逐漸影響著學生的閱讀學習活動。本文以高中語文教學為例,探究了碎片化閱讀的概念、應用原則與應用策略,旨在發揮碎片化閱讀的優勢,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一、碎片化閱讀的概念分析

碎片化閱讀一詞最早源于傳媒界,不少媒體、期刊、報社都對碎片化閱讀給出了說明與解釋,但是,在教育界中并未對碎片化閱讀給出明確的定義。不同研究學者對碎片化閱讀的概念解釋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如2012年中國文明網發布的《警惕“碎片化”閱讀》一文中認為碎片化閱讀是以移動終端設備為媒介,在零碎的時間中進行零碎化閱讀的一種閱讀方法。又如,麥小邁認為碎片化閱讀是互聯網時代發展下的必然產物,人們借助微信、微博、QQ等平臺獲取的碎片化信息。由此可見,碎片化閱讀模式的實現需要借助移動電子媒介,閱讀時間呈現為零碎化特征,閱讀活動具有不完整、片斷化的特點。其與傳統固定化閱讀模式之間存在的最大不同在于碎片化的立體性,閱讀場景不同,閱讀感受不同,閱讀場地更加自由,不再局限于紙質閱讀,而是融合了音樂、視頻等動態閱讀資源,有助于豐富讀者的閱讀體驗。

二、碎片化閱讀在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遵循學生發展規律的原則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碎片化閱讀模式,需要教師充分了解高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抓住高中生學習心理中的不平衡性、前瞻性與自主性,從高中生不同階段的發展規律特點出發,引導高中生自主地進入碎片化閱讀的學習狀態,指導高中生掌握碎片化閱讀的技巧,在碎片化閱讀中滿足學習心理需求,激發高中生的閱讀熱情。

(二)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

碎片化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的目的是服務于學生,因此需要遵循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碎片化閱讀的方式培養高中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師的科學指導與學生的主動建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引領高中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走向多元化,啟發學生在碎片化閱讀中進行創造性的解讀,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遵循閱讀內容整體性的原則

碎片化閱讀雖然在閱讀時間上呈現出零散化的狀態,但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學生的空余時間,這樣學生可以利用一切的空閑時間閱讀。但是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認識到,碎片化閱讀的時間可以零碎,內容卻不能零碎。教師在碎片化閱讀教學中應注重閱讀內容的整體性,給學生提供具有內在邏輯聯系的閱讀素材,避免學生在碎片化閱讀中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

(四)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碎片化閱讀需要教師遵循學科規律,并根據學生的現有閱讀能力采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循序漸進方式。在新時代網絡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教師應善于利用移動電子設備為媒介,對每一名學生都抱有足夠的耐心,相信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循序漸進的碎片化閱讀中攻克自己的語文學習薄弱點,在從具體到抽象的碎片化閱讀中鍛煉閱讀思維能力,最大限度地發揮碎片化閱讀的優勢,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

三、碎片化閱讀在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明確閱讀目標

娛樂性與休閑性是碎片化閱讀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高中生看來,碎片化閱讀是學生課堂嚴肅性、拘謹性閱讀之外的一片自由、歡樂的樂土,也是釋放學習壓力的調節劑,因此高中生更加傾向于娛樂性較強的閱讀信息,如“水煮三國”“大話西游”等。但是若是僅僅將碎片化閱讀視為消遣,則會曲解碎片化閱讀的初衷,也難以發揮碎片化閱讀的教學價值。因此,教師應指導高中生端正碎片化閱讀的態度,以明確的閱讀目標為導向,避免在碎片化閱讀中受到無用信息、不健康信息的影響,從而提升高中生碎片化閱讀的質量與效率。

(二)選取經典素材

很多教師認為碎片化閱讀與傳統課堂中的文本閱讀是一種對立關系,其實不然。碎片化閱讀是以移動電子設備為媒介,以娛樂休閑為特征,以啟發教育為目的。優秀經典文化與文本素材閱讀同樣以啟發教育為目的。那么教師可以找尋經典文學素材或課文閱讀內容與碎片化閱讀模式的融合方法,讓學生在碎片化的經典閱讀中豐富文學底蘊,了解到更多的中華文化。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前,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紅樓夢》這本書進行閱讀,并鼓勵學生制作閱讀計劃,每天利用自己的空閑時間閱讀兩到三章內容,以此增加學生對林黛玉、王熙鳳、賈寶玉等人物以及封建社會的了解程度。在碎片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微博、微信公眾號、QQ群等方式搭建閱讀平臺,學生與教師可以在閱讀平臺中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相關視頻資料、圖片資源,積極討論閱讀中的理解與困惑,這樣,學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學經典著作。將經典閱讀與碎片化閱讀有機地融合起來,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使自身的文學素養更上一層樓。

(三)開展比較閱讀教學活動

比較閱讀是指利用內容、結構或形式相近的兩篇文章進行比較、對照,引導學生在比較中開拓眼界,活躍思維,發現兩篇相近文章之間存在的差別,從而增加對文本的理解程度,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碎片化閱讀模式下的比較閱讀教學活動,并不是紙質的對比閱讀,而是依托于數字終端的對比閱讀。很多經典著作被演繹成電影或電視劇,如《雷雨》《悲慘世界》等等。教師可以在文本閱讀中引入一段影視資源,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各自優點,找到影視劇與原著之間的差異點,以此激活高中生的閱讀熱情。又如,在魯迅《祝?!返男≌f閱讀中,教師可以截取影片中的片段,將祥林嫂的人物特點、性格與經歷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引領學生更加真切地體會到祥林嫂的悲慘命運,繼而引領學生對比祥林嫂所說的句子,深切地領會文章的語言特色。

(四)注重閱讀中的積累與反饋

碎片化閱讀在增加學生閱讀量、拓展閱讀視野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碎片化閱讀的指導中應注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信息積累,并消化所獲得的有價值信息,將閱讀信息為我所用。在碎片化閱讀過程中可以生生相互推薦,教師向學生推薦,設置閱讀素材的分享與整理時間,以碎片化閱讀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與語言素材,從而實現以碎片化閱讀助力高中生語文寫作能力提升的目的。除此之外,還要注重碎片化閱讀的評價與反饋,實施多元主體評價機制,在生生評價、師生雙向評價中,鍛煉高中生的反思與質疑能力,學會正確地看待他人,審視自己,以此促進高中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樹立自我認同感,有助于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良性發展。

總之,碎片化閱讀是一把雙刃劍,將其運用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需要教師找到碎片化閱讀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之路,發揮碎片化閱讀的積極作用,規避碎片化閱讀的消極影響,以此助力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作者簡介: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三垛中學語文教師。

猜你喜歡
高中生高中語文教師
《發明與創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最美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高中生應如何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
高中生是否應該熬夜學習?
關于高中語文修辭教學的一些看法
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