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譽減值不能太任性 否則只會滋生更多業績“大洗澡”

2020-02-04 06:36黃湘源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20年3期
關鍵詞:公允商譽會計準則

黃湘源

繼交易所密集發函關注商譽異常減值現象后,監管的鐵拳終于不僅僅停留在關注層面而已,近期,有關監管機構對在上市公司商譽減值評估中涉嫌違規的評估中介連續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對于那些商譽減值無底線而為所欲為的始作俑者不失為嚴厲的警告。

商譽“雷”再次滾滾而來

2018年年報商譽減值“天雷滾滾”尚歷歷在目,隨著2019年年報業績的披露,商譽“雷”再次滾滾而來,一次性減值數億元、數十億元的比比皆是,甚至不乏有的公司一減值就是上百億元。而如今商譽減值正淪為企業甩包袱的手段,對曾經A股靠并購粉飾業績的行為也形成了莫大的諷刺。

近年來商譽減值的頻繁出現,除了與前幾年并購重組伴隨著巨大商譽所產生的業績承諾大多到了瓜熟蒂落期有關外,與發生在2018年末2019年初的一場關于商譽及其減值的爭論也是分不開的。2019年1月4日,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2018年第9期企業會計準則動態,反映了相當一部分會計準則咨詢委員對于商譽后續處理的討論意見,認為商譽攤銷相比商譽減值更加恰當。一石激起千層浪,對已經形成的商譽究竟是攤銷還是減值?正當人們莫衷一是之時,財政部會計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咨詢委員就商譽會計處理研討意見的說明》明確表示,“按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的現行要求對商譽做好相關會計處理”。財政部的一錘定音暫時平息了這次討論所引起的風波,但卻并沒有消除發生在商譽減值中的一些不正?,F象,相反,借商譽減值為名,進行一次性財務“大洗澡”的情形反而愈演愈烈。

其實,依財政部所言,主旨應是對會計準則按現行要求審慎辦事,并不是對攤銷方法的簡單否定,也不是對一刀切減值的肯定。早在2018年11月,證監會即明確表示,商譽每年必須進行減值測試。如果放任公司一次性就完成減值,還何談每年都按規定進行減值測試的必要。

商譽需每年測試以反映現存商譽價值

《商譽和其他無形資產》準則雖然規定商譽不應攤銷,同時也規定,如果報告單元商譽的賬面價值超過其內涵公允價值,應將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確認的減值損失不應超過商譽的賬面價值。商譽調整后的賬面價值將作為新的會計基礎,一旦該損失計量完成,禁止確認其后的轉回,不過,既然有每年都對商譽進行減值測試的要求,實際上也就等于對在報告單元水平上存在分別進行減值之需要的肯定。

國際會計準則和我國會計準則也都有規定,某項資產如存在減值跡象,應當估計其可收回金額,以確定減值損失;如不存在減值跡象,則不應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由于商譽的會計處理對合并企業的凈利潤有著難以估量的巨大影響,對商譽采用估值測試法難免需要對主觀判斷的依賴,防止企業利用公允價值的貶值進行盈余管理不僅是注冊會計師在企業審計中所很容易遇到的常見性問題,無疑也已經成為當前商譽減值監管的重中之重。

商譽作為資產的一部分,同其他可辨認資產一樣也擁有給企業帶來未來收益的能力。減值測試時不計算商譽的公允價值而僅測試其是否減值,等于否認商譽同其他資產一樣具有相同的特征,且也不可能得出商譽所真正應該發生的減值金額。只有每年所進行的減值測試能夠較好地反映商譽的實際情況,才能更科學也更客觀地反映現存的商譽價值。這不僅是企業的義務,更是承擔評估或審計業務的中介機構責無旁貸的職責所在。

盡管就不同的企業來說并不能完全簡單地排除其有可能客觀存在一次性商譽減值的實際需求,但對于那些具有多重歷史因素,特別是曾經有過多次并購所累積起來的“雷”,如果指望通過相對密集的“排雷”行動一次性“爆”個夠,顯然是不符合相關會計準則視所估計資產是否存在可收回金額酌情進行減值的原則要求的。相反,商譽如果可以每年計提攤銷的話,企業在未來進行并購活動的時候應該可以比現在更謹慎,至少不會再盲目地為了用商譽裝扮門面而去片面追求一些高溢價的收購或通過業績“大洗澡”進行有預謀的業績報表調節。

猜你喜歡
公允商譽會計準則
我國公允價值問題的應用研究
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商譽減值測試研究
在商譽泡沫中尋找投資機會
吳通控股:商譽減值情況會在年報詳細披露
A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協調發展及對我國的啟示
《企業會計準則第37號——金融工具列報》修訂印發
淺談公允價值在會計實務中的作用
FASB會計準則匯編及更新目錄
對公允價值會計的認識誤區分析
對商譽會計處理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