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動三抓”顯成果 小禹保護母親河

2020-02-06 03:58
中國共青團 2020年1期
關鍵詞:母親河河長團委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小禹護河”。近年來,福建共青團以“保護母親河行動”為統攬,積極組織動員廣大青少年在河湖管理保護中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2017年起,團福建省委聯合福建省河長辦、福建省學聯開展以“保護母親河 有我河小禹”為主題的福建省大學生志愿者暑期社會實踐“河小禹”專項行動,并取得實效。

整合資源 助力護河

頂層推動,“三聯”共創良好開局。團福建省委聯手謀劃,充分認識開展“河小禹”專項行動對于發揮大學生志愿者的表率作用以及增強民眾生態保護意識、帶動社會參與河長制建設的重要意義。聯合部署,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通過各級河長辦,和市、縣級團委及高校團委進行工作部署。聯辦儀式,面向各地設區市團委負責人、“河小禹”專項行動社會實踐隊師生代表,聯合舉辦啟動儀式并作行前培訓。

制度帶動,“三化”壓實職責分工。目標任務差異化,加強分類指導,組建40支專業實踐隊(其中5支博士團隊)和69支非專業實踐隊,并明確兩類實踐隊的目標任務。管理運行網狀化,各級河長辦、團委、學聯聯動,形成了縱向“省、市、縣、鄉”與橫向“河長辦、團委、學聯”組成的“上下聯動、內外結合、左右協調”的網狀管理運行機制。工作推進制度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堅持每日例會制度,加強工作指導,掌握工作動態;堅持每日專報制度,挖掘活動亮點,總結宣傳推廣;落實每日“零報告”制度,加強實踐隊安全教育和應急指導,保障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青年行動,“六個一”確保實效。開展一次縣域河段巡查,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實踐隊巡河總里程數已達1383.75千米,并由專業實踐隊應用科學儀器開展水質檢測。開展一系列宣傳河長制主題活動,團省委、各實踐隊開發創作出以手機APP、網絡歌曲、吉祥物、表情包、小視頻、小游戲等10大類“河小禹”主題文化產品2000余件。挖掘一個實行河長制過程中的優秀案例,通過實地調研、問卷調查、座談會、入戶訪談等方式,各實踐隊挖掘典型工作經驗、治河護河優秀人物。幫助成立一支長期青年志愿護河隊,在縣級河長辦和團委的幫助指導下,實踐隊以“1+1+X”的模式,幫助當地成立青年志愿護河隊百余支。開展一次“我與河長面對面”活動,各縣級河長辦會同縣級團委,支持實踐隊建言獻策,以座談會、總結會等形式共舉辦上百場“我與河長面對面”活動。撰寫一篇調研報告或社會實踐總結,實踐隊認真總結巡河收獲,探索河流治理技術和河流保護管理機制,完成調研報告百余份。

共建共推 護河有成

“河小禹”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在宣傳輿論引導、專業課題研究、長效機制建設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

“河小禹”行動走進基層、走向青年。2016年以來,“河小禹”專項行動累計組織動員省內近百所高校259支實踐隊、3794名大學生志愿者,赴全省84個縣(市、區),開展巡河護河、宣傳普及、挖掘典型、查找問題、建言獻策等一系列活動。貫徹河長制先進典型及“河小禹”專項行動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福建日報》等深度報道;福建電視臺、福建交通廣播等也對重點實踐隊進行了跟蹤采訪;騰訊、網易、新浪等網站,中青網、東南網等新聞平臺,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共計報道“河小禹”相關新聞、視頻作品13620條(篇);團省委官方微博推出話題“小禹巡河記”閱讀量累計36.1萬次、討論貼近1000篇。

河流治理建議更加精準、更加科學。發揮省內綜合性大學及專業院校學科優勢,邀請廈門大學等有關專家教授指導,圍繞河流治理六大方向,結合福建省實際,設計發布28項研究課題。重點面向開設農業、環保、水利、水文等相關專業院校,組建40支專業實踐隊(含5支博士團隊)開展研究。引導各實踐隊綜合運用水質評價、水質處理等方法以科學實驗手段深入考察河流情況,撰寫調研報告,向各級河長辦提出專業的河流治理意見和建議。

護河治河機制共同建設、共同推動。各級河長辦和團委高度重視,發動、匯聚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河流治理、水資源環境保護,著眼于專項行動后的經常性聯系,由實踐隊成員作為骨干擔任護河隊成員,組建成立一批青年志愿護河隊。各地依托縣級護河隊,聯合欠發達地區志愿者、社會公益組織、愛心企業等民間社會力量,培育若干個護河、環保等社會公益組織,合力推動河流保護協議的落地與實施。

注重實踐 展望未來

為動員組織更多團員青年參與河長制建設,提高全社會對河湖保護工作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讓保護母親河化作每個人的自覺行動。今后,團福建省委將在“河小禹”已有工作的基礎上抓好以下三項工作。

抓成效,推動成果轉化。用好用足黨政資源,將共青團工作與各級黨委、政府、河長辦中心工作緊密結合,在調研的基礎上聯合當地政府推動一批生態環保政策措施的出臺,將調研成果運用到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中。

抓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線下,通過“我與河長面對面”等活動,展現巡河護河行動成果,交流分享“河小禹”專項行動經驗,表彰獎勵優秀實踐團隊,強化正向宣傳激勵效果;線上,通過抖音、快手、微博、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持續發布“河小禹”主題文化產品、“河小禹”活動動態等相關信息以及話題互動等,營造全社會關注參與愛河護河的良好氛圍。

抓品牌,形成工作常態。一方面,在“河小禹”專項行動的基礎上,2017年底,福建共青團依托省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啟動為期4年的“保護母親河 爭當‘河小禹”活動,廣泛動員廣大青少年爭當“河小禹”,協助河長開展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等工作。另一方面,整合社會資源,積極主動與環保類社會公益組織建立溝通聯系,發揮共青團系統組織優勢,調動廣大團員青年常態化、制度化參與河長制建設。

猜你喜歡
母親河河長團委
保護母親河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團工委)”名單(共三百一十二個)
“母親河”到底有多長
我愛母親河
水利部部長為“記者河長”點贊
“河長”不只是寫在公示牌上的名字
母親河生態大走廊
文化扶貧榜上有名
批評藝術十則
《簡化轉接組織關系手續的通知》是否適用于大專院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