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的開發與應用

2020-02-18 14:40高學哲
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0年6期
關鍵詞:策略研究初中物理

高學哲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門重實驗的學科,實驗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煉學生思維能動性、夯實學生物理所學知識以及提升他們實驗能力方面的優勢非常突出。但是,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實驗器材有限,常常無法順利地開展物理實驗。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可以有效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開發各種各樣的課外小實驗,那么就可以滿足物理實驗教學需求,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策略研究

開展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有利于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培養邏輯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更重要是幫助學生學以致用,通過靈活多樣的課后實驗任務讓學生靈活運用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素材相結合進行創造性學習,鞏固課堂所學,提高物理教學質量,也進一步拓展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積極性。

1.巧借課外小實驗,深化概念理解

實驗是輔助學生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載體,實驗與課堂教學之間具有緊密聯系。相較于初中物理教師開展的課堂演示實驗及學生分組實驗,課外小實驗的形式更加靈活且內容更加豐富,可以有效彌補上述課堂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全體學生在課外通過自己動手設計實驗,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也能使學生通過課外小實驗深化他們對課堂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認識,突破了物理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特別是某些操作難度較大的物理實驗,或者演示實驗結果不清楚的實驗,通過引導全體學生自主操作與觀察相關的課外小實驗,可以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從而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2.巧借課外小實驗,鍛煉學生思維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課外小實驗是拓展課堂教學內容、鍛煉學生思維與創新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直接將教學課件直接展示給學生,或者借助課堂演示實驗為學生展示有關的物理現象,由于這些物理知識或實驗現象都是有準備的,因此,無論是演示課件或演示實驗操作都會成功。通過這種演示實驗展示形式,雖然可以使學生完整地了解與掌握相關的實驗現象,但卻無法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影響物理實驗成敗的相關因素,影響了他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效果。

3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課外活動探索

物理是一門研究實踐性科學的課程,其學習過程中含有很高的趣味性。課外探索活動的內容豐富,課外活動形式多,包括了課外的手工小制作,例如制作小電燈、手電筒等。實際狀況分析研究,老師可以對于教材包含的課外活動探索內容進行充分的利用,增加學生的業余生活興趣,鍛煉初中生的實際動手操作水平,幫助學生培養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自主性。

4把握課外小實驗的設計原則

初中的課堂教學中也會適當地安排學生進行相關的教學實驗,但是其做實驗的時間比較固定,所用器材由學校提供,專業性較高的同時局限性較大,課外小實驗可以擺脫這些束縛因素,更加關注學生本身的興趣和愛好。老師在布置課外小實驗的任務時要有一定的原則,首先注意實驗的開放性和趣味性,其次,關注實驗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原則。比如,在進行了光學現象學習以后,老師安排學生課后開展趣味實驗,借助玻璃的器皿、鹽水等進行海市蜃樓的表演實驗等。

5探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結合

現在的教育教學目標改變了以往單一的思想,越來越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老師必須將教學的具體知識內容和實際教學目標相配合,在物理教學中,推廣研究性學習和探究性教學的配合。大力支持學生進行自主性課外小實驗學習,老師加大課外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提高初中生能力培養的重視度,一方面教會初中生理論知識結構體系,一方面幫助學生養成自主思維發現問題,進一步地解決問題,老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帶領引導的作用。

6基于課后習題小實驗的課外小實驗

實驗名稱:通電螺線管內部的磁場方向。

實驗分析:研究通電路線管內部的磁場方向實驗來源于教材習題,教學中僅僅通過教師講解通電螺線管內部磁場方向不足以讓學生理解,借助小實驗會明顯提高學習效果。由于學生事前已經學習磁極之間的規律作用,認知中已經具備磁場方向即從磁體北極出發再回到磁體的南極"知識概念,因此在解答習題時可根據認知認為通電螺線管內部小磁針的北極和其南極處于相吸狀態,但這種認知是錯誤的。

實驗設計:2節1.5伏干電池,1個直徑4~5cm的塑料桶,直徑1mm漆包線2~3米,一個已知南北極的小磁針。

實驗方法:將學生分為2~3人小組,共同商定實驗方案和制定實驗計劃。把漆包線兩端絕緣層刮去2cm左右,在塑料筒上緊密纏繞漆包線,之后將一個小磁針放置于塑料筒內部,接通電源后根據小磁針轉向判斷通電螺線管內部的磁場方向。

通過課外實踐教學發現部分學生在物理實驗方面有較強的動手能力,一個此類學生思維較為敏捷,而有的學生相對較弱,由此可見該實驗并非適合所有學生,因此需要教師因材施教且注意學生直接的搭配合作,保證實驗成功。

7以教學內容為主,適當的向課外進行延伸

物理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課程,為了初中物理教學可以有效的而開展,教師應注重開展課外小實驗的活動。讓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對物理的理論知識有一個深刻了解的過程。教師應充分的利用好課堂的教學時間,使學生在掌握了一些物理知識后,能夠有效的進行課外拓展,使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并鍛煉自己的實驗探究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結合實際以及教學內容開展課外小實驗,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達到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的教學目的。通過課外小實驗活動的開展,可以使教師更加注重優化教學理念,注重對學生創造力、創新力以及實踐能力的開發與培養,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景華.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教學的推廣及實踐[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5(11).

[2]?張敏.初中物理課外小實驗教學的實踐探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5(13).

猜你喜歡
策略研究初中物理
中美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策略比較研究
關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
談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藝術
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研究
淺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切入生活,構建魅力初中物理課堂
微課對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研究
新課標下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