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醫學專業病房教學模式探索

2020-02-22 06:56張麗卓
科技創新導報 2020年30期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臨床醫學教學模式

張麗卓

摘? 要: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學習成績及崗位勝任力;專業課的學習在臨床醫院進行,采用“醫生教醫生、病房即課堂”的教學模式;臨床教學班比傳統教學班學習成績提高4.1分,學生實習期間很快勝任工作崗位;“醫教融合,校院合作”教學模式能明顯提高“雙師”隊伍素質和學生學習成績。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 臨床醫學? 教學模式?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10(c)-0163-03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post competency of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the study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was carried out in clinical hospitals, using the teaching mode of "doctors teach doctors, ward is classroom".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teaching class was improved by 4.1 poin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 and the students were competent for the post quickly during the internship.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school-hospital coopera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oubl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linical medicine; Teaching mode; Research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強學生的崗位認知,幫助學生建立臨床診斷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從2018年春季學期我校臨床醫學專業與臨床醫院開展醫教融合、院校合作,實施了“醫生教醫生、病房即課堂”的教學方法。

1? 實施方案

臨床醫學專業以崗位需求為目標,利用學校和醫院雙主體、雙環境育人,人才培養模式由原來的“2+1”逐漸轉變成“1.5+0.5+1”,即1年半在校完成醫學基礎知識和其他專業課的學習,半年進入臨床病房進行核心課程學習,1年臨床生產實習。其中半年的臨床教學是指50%以上的專業課程由臨床醫生在病房講授(上午在病房和老師一起問診、體格檢查,下午在課堂分析病例、歸納總結)。第一學段的目標主要是塑造學生的人格、素養和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第二學段目標主要是訓練學生的專業基本操作技能,達到一進實習醫院就能上崗頂班;第三學段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應對臨床實際工作的能力,達到一畢業就能適應崗位和崗位群的要求。該模式的具體操作步驟是:第一、二學期學習公共學科和專業基礎理論課程;第三學期學習專業理論課程;第四學期在教學醫院學習臨床專業技能操作課程;第五、六學期在實習醫院進行臨床實習。通過三個不同時段的學習凸顯學生學習的針對性、目的性和時效性,使學生的認知能力逐步由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專業技術能力逐步趨于成熟?!靶T阂惑w、醫教結合”的1.5+0.5+1臨床人才培養模式,是利用學校和附屬醫院 2種不同的教學環境和教育資源,通過教學與醫療資源共建、共享,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制訂,理論與實踐教學高度融合,任課教師同等待遇等措施,真正做到以“培養方案制訂一體化、理論實踐教學一體化、師資隊伍建設一體化、監控考核一體化”等為主要內容的校院一體化,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充分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

通過廣泛調研,我們與教學經驗豐富、師資力量雄厚、病原種類齊全的康美梅河口中心醫院、白城中心醫院、白城市醫院、白城醫高專附屬醫院先后合作,開展床邊教學。這些醫院與學校合作辦學多年,具有較完善的床邊教學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校院雙方經過多次對接,按照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大綱和臨床醫院的崗位需求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共同商討課程安排,達成共識后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

2? 教學實施過程

2.1 床邊教學實施過程

增加臨床課間崗位見習時間,50%以上的專業課程由臨床醫生在病房講授。將50人的教學班分成10個小組,每組4~5人,在每天上午醫生集中查房的時間(早7:30~9:30)分別進入醫院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共10個科室參加床邊教學??剖以O有教學秘書,專門負責學生的床邊教學課程安排與實施。學生進入病房前,帶教醫生根據病房實際病人的種類提前讓學生做好預習,例如:病房中有一位剛入院的肺心病的患者,則讓學生預習肺心病患者的病因、癥狀、體征、輔助檢查。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病房,在實際病人身上認證和查體,帶教醫生再結合實際病人和學生的反饋講解該病例。在病房學習過程中,學生既動眼,又動手、動口、動耳、動腦,印象非常深刻。學生每天查看3~4個病例,一周后按照輪轉表順次輪轉到下一科室。

床邊教學實施早臨床、多臨床教學計劃,利用學校和醫院兩支教師隊伍和兩個育人基地,實現“校院深度融合”,將崗位能力及國家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標準融入專業教學過程中,實踐期內臨床專業教學班的臨床專業核心課程在臨床教學醫院進行4個月臨床床邊學習,在突出崗位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前提下不拘泥于教學內容的順序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使學生在實際工作場景中學會主動學習,提高處理實際問題和突發事件的能力。

2.2 理論教學實施過程

由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臨床醫生擔任學生的專業課教師,按照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教學計劃和課表在醫院的教室中開展理論授課。授課過程中醫生可以根據學生床邊教學的情況靈活安排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采用講授法、病例分析法、討論法等。有的學生在病房中已經見過所學疾病,則可以請學生到前面給學生講解該疾病的大致概述及診療方法,同組學生互相補充,教師再歸納總結,從而鍛煉了學生的診斷學思維方法、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臨床醫生均來自于一線崗位,理論知識更實用、更前沿,實踐技能更嫻熟,更有利于培養實用型人才。

2.3 考核評價

學校與附屬醫院共同編寫了緊密結合職業崗位需求的臨床專業學生實習手冊和評價表,明確了實踐教學中各主要環節的質量標準,包括各個基本技能訓練項目的評分標準,臨床見習、教學查房、出科考試(核)、病歷書寫等實習環節的質量標準,以保證實踐教學的順利實施。實習手冊集學習指導、實踐記錄、學生考核、教師評價及教學管理為一體,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相關內容,指導自己實驗、實訓、實習,并將實驗、實訓、實習的內容、過程、心得體會記錄在冊,以真實反映實踐教學情況。教學管理部門對學生實踐技能和教師帶教情況給予評價。

(1)床邊教學的過程性考核:主要側重考核學生的預習情況、病房中認證、查體的表現、醫患溝通能力等。每周每科結束后給出百分制成績,10個科室結束后取平均成績按20%記錄在期末總成績中。

(2)學習結束后,與其他醫院班級及在學校授課班級按照統一授課計劃開展同質化考核,考試方式與執業助理醫師一致,包括理論考核(50%)和實操考核(20%)。

(3)臨床教學過程中,每月舉行一次教學比賽,以小組為單位參加問診技能大賽、查體技能大賽、急救技能大賽等。每位同學分角色扮演患者、家屬、醫生....記錄綜合素質分(10%)。優勝者給予輪轉科室優先選擇權。通過比賽既全面復習了所學知識,又活躍了學習氣氛,增強了學生的集聚力和集體榮譽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4)開展課程思政,著力加強職業道德、醫學倫理、社會學、法律等職業素質教育,注重人文關懷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培養,既使醫學生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和關愛病人、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團隊合作的良好職業素養。

3? 生產實習

3.1 實施辦法

充分利用臨床學生10個月生產實習時間,按照每個科室1個月(內科、外科分科較細,每個小科2周)進行輪轉,充分利用每位醫生的臨床帶教經驗,從診斷入手,系統學習本學科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法。

3.2 考核評價

學生完成1個月的生產實習后,由科室教學小組組織學生的出科考試,包括理論考試和實操考核,達標后方可進入下一科室實習。

4? 雙師隊伍培訓

4.1 對醫生的培訓

醫院按照學校對任課教師的要求選擇授課教師,由學校教師培訓中心對帶教醫生的床邊教學方法、理論教學方法等進行系統培訓,試講合格后授予兼職教師資格證書,方可走進課堂。

4.2 教師的培訓

學生進入臨床醫院后,任課教師亦根據自己從事的專業隨學生進入醫院相應科室進修學習,由經驗豐富的醫生負責帶教,時間由最初的5年不少于6個月逐漸過渡到3年不少于6個月,直到教師和醫院完全融為一體,組成科室的醫療教學團隊,在教學、醫療、科研、社會服務等領域廣發交流合作,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通過醫教融合、校院合作,可以鍛煉雙師隊伍,達到“師即是醫、醫即是師”。

5? 教學效果

5.1 學習成績顯著提高

期末統考中,臨床教學班考試成績比在校班平均分高4.1分。

5.2 服務社會能力明顯增強

臨床教學班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在假期或課余時間多次參加志愿服務,深入社區、幼兒園、養老院等場所進行疾病防治知識的宣傳、健康保健知識的普及,深受百姓的好評。

5.3 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明顯提高

學生在實習期間及畢業后走向工作崗位,很快熟悉臨床工作,診療水平和醫患溝通能力遠遠超過在校班學生,深受醫院和患者的好評,提高了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6? 創新點

(1)創造性建立了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1.5+0.5+1”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醫生教醫生,病房即課堂”的真實場景的現場實踐教學模式。推行職業需求為導向,技術技能為特長,立德教育為主線的“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體系。

(2)構建起符合臨床醫學醫療崗位的課程模塊,根據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大綱,重新制定各專業教學計劃,確立課程模塊三維目標,突出能力目標的培養和考核,將素質教育融入崗位實踐教學之中。

(3)創建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雙師雙能”隊伍,通過教師頂崗工作促進了院校合作、密切了院校關系,經過長期的教學、科研合作使師資隊伍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優化,促進了專業建設,在省級示范校建設中,臨床醫學專業被確立為重點建設專業,多名教師在國家級、省級各項大賽中屢創佳績。

(4)組建了校執業考試中心、職業技能培訓和考試中心、急救中心,促進了“四位一體、校院協同”實踐實訓體系的形成,實現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與臨床一體化、學校與醫院一體化,從而提升了社會服務能力。

(5)建立省內外醫教融合培訓基地,規范專業課教學和生產實習,提高了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核心能力,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及各種考試(升本考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試、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提高了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通過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使學生親臨崗位實際情境,接觸真實病人,增強了崗位認知,幫助學生建立診斷學思維方法,提高了醫患溝通能力和職業素質。同時教師和醫生互相學習,教學相長,共同進步,提高了雙師素質。臨床教學實現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與行業一體化、學校與醫院一體化,是一項有益于學生、有益于教師、有益于學校、有益于醫院的一件好事,值得其他院校借鑒和深入推廣。

參考文獻

[1] 費智勇,陳夢玲.產教融合背景下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若干問題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 2018(18):97-101.

[2] 李卓.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實踐課教學改革探索 [J].中外企業家,2019(25):209.

[3] 盧美鴻,陳長偉.探索高職院校產教融合背景下教學模式的改革[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14):103-104.

[4] 宋玲.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J].智庫時代,2019(46):138-139.

[5] 王雪.淺談校院合作共同打造臨床實訓中心的成效 [J].科技信息,2013(9):306.

[6] 門陽.臨床醫學專業社區實踐教學管理體系建設[D].天津:天津醫科大學,2015.

[7] 魏振東.產教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9.

猜你喜歡
高職高專院校臨床醫學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