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利弊分析以及實踐路徑研究

2020-02-25 02:54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受助者社會工作者鄉土

張 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江蘇 南京 211100)

一、研究背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在這一沖刺階段,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尤其是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力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脫貧攻堅過程之中,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要求,也是提高脫貧工作質量的重要因素。2017年,《關于支持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的提出,使得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制度化及規范化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當然,社會工作在扶貧工作中仍處于一種“入場”但“缺位的狀態”。據統計,截至2020年1月,我國仍有5%的貧困人口未能脫貧,10%的貧困縣沒有摘帽。習主席強調,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要牢記“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1],要理性認識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的優勢與不足,探討其實踐路徑,使得社會工作不僅“在場”,更能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導”。

二、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綜合優勢

1.觀念優勢

社會工作堅持科學專業方法,以助人自助為指導思想,堅持利他主義價值觀,協助社會上有需要的群體或個人走出生活困境。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不是出于政績考慮,也不是出于同情心,而是將其作為工作的重要職責,與一般性行政工作相比,其動力和主動性更強,具有明顯的價值觀優勢。

2.專業化優勢

作為一種職業性的助人活動,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為服務對象提供幫扶,比如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行政工作等,以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化服務,精確性較高且專業性較強。

3.理論優勢

除了價值觀以及專業化優勢以外,社會工作也具有明顯的理論優勢,優勢理論、冥想理論、格式塔理論等貫穿其中。據1997年調查表明:最頻繁使用的是心理社會理論、系統理論,也頻繁使用來自心理動力、人本主義、生態學的原理,大部分不會單獨使用一種理論,而是整合不同理論的概念形成折中的實務方法,一些有經驗的社會工作者平均使用8個不同的理論。

三、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不足

民政部等明確要求社會工作參與精準扶貧,但目前社會工作在精準扶貧中處于一種“入場”但“缺位”的狀態。精準扶貧依舊是“自上而下”的大政府行為而缺乏社會工作自發參與,形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大概是社會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社會重視、貧困地區條件較艱苦、社會工作者待遇較差等,這些問題成為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挑戰。

四、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實踐路徑

(一)賦權增能:提升幫扶對象的自立自強能力

據社會工作者觀察,受助者的無力感普遍是由于社會生態環境的“壓迫”“排斥”和“障礙”造成的。為了解決這一狀態,社區工作者可以從個案、小組、社區三個層面入手,在個案層面上進行增能、在小組層面上合理賦權、在社區層面上積極倡導,廣泛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幫助貧困個體確立自信,消除無力感,增強受助者擺脫貧困的主人翁意識,提升受助者的自立自強本領。

(二)建立同盟:構筑多元扶貧支持體系

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要將多元扶貧支持體系的疊加效應以及服務方式的多樣化作為重中之重,注意與地方政府尤其是民政系統的配合,與當地政府相關部門、農村社區精英或者其他社會組織建立“同盟”,避免“水土不服”,搭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多元扶貧支持體系,使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良好局面薪火相傳[4]。

(三)分類治理:提供個性化專業服務

貧困人口具有多樣性的特征,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在提供幫扶時要注重個體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有效運用“一人一措、一戶一策”政策,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理論優勢,如優勢視角、可行能力理論等,分析貧困個體問題的特殊性,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對接、精準評估,在此基礎上提供精準服務,提升分類治理的參與成效。

(四)多措并舉:資源鏈接與生計扶持并進

社會工作者作為服務提供者、資源鏈接者,在面對龐大的潛在資源時,要思考如何調整工作手法,要基于社區的資源鏈接和生計扶持,促使潛在的脫貧資源轉化為現實的助人自助行動,通過增加“造血”功能來提升脫貧成效。

(五)轉變觀念:“同理心”與“鄉土思維”并重

社會工作在參與脫貧攻堅過程中,要注重讓“社工身份”融入貧困地區的鄉土環境,不僅要有“同理心”,也要培養“鄉土思維”,了解幫扶地區的鄉土文化運行邏輯,在此基礎上尋求適應、優化和突破。

(六)長期堅持:建立預防返貧的智能脫貧機制

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顯著特征是教育先行及城市試點優先,這導致長期在城市開展服務的社工機構由于成本高、工作累等問題而半途而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5]。目前我國已進入后脫貧時代,扶貧道路仍任重而道遠,必須順應時代潮流,對新時代返貧致貧因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進行評估及分析,充分利用互聯網+、5G、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科技手段建立預防返貧的智能脫貧機制。

五、結束語

在黨和政府的正確方針政策引領下,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成果已初步顯示,但也存在缺陷與不足。目前我國已進入后精準脫貧時代,應準確把握我國現狀,構建一體化的反貧困制度體系,這必然要求不斷調整及優化社會工作,理性認識其缺陷與不足,助力貧困群體正確定位,增加服務群體的“造血”功能,充分彰顯社會工作參與脫貧攻堅的綜合優勢,以最終實現脫貧攻堅的創新發展。

猜你喜歡
受助者社會工作者鄉土
受助者視角的幫助行為:后果、影響因素與作用機制*
重視培育多層次鄉土人才
鄉土人才選好更要用好
鄉土中國
人人都該學點心理急救
工作條件、家庭支持與職業發展:中國社會工作者離職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與組織認同對職業流動影響的研究——基于對廣州市社會工作者的調查
論我國人口促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人人都該學點心理急救
扶困助學活動有效性對受助者心理、思想影響的案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