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樣和醫生打交道

2020-02-27 03:34王雪芬
健康博覽 2020年1期
關鍵詞:思路清晰消融射頻

王雪芬

好好說話

好好說話,好像并不難。但是,事實上有很多人還不會好好說話。比如,一開口就這么說:怎么花了這么多錢?這么多天病怎么沒有看好?為什么要我們出院?甚至,直接來一句:你們不負責任!事實上,可以換另外一種表達:目前病人診斷是什么???現在的治療情況如何?有效嗎?怎么判斷療效?接下去還要做什么檢查?大概還要花費多少?能不能盡量減少費用?現在我們出院可行嗎?出院后我們怎么做?總之,有問題不怕,有意見也不怕,醫患都要本著解決問題的立場來講來做,而不是一味地發泄情緒。指責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只會激化矛盾,任何無益于患者的言行都是不可取的。

作為醫生,相信所有的病人及其家屬到醫院都是為了解決疾病問題。如果醫護方面存在錯誤和過失,患方當然需要反映甚至投訴,但依然要通過好好說話來達到目的。

思路清晰

思路清晰,這個乍一看好像有難度。有些病人和家屬會通過網絡搜索等方式找資料,這樣不可取。醫學是一門經驗學科,網上的信息真假難辨,患者容易被誤導。醫生是喜歡有基本醫學知識的病人和家屬,因為那樣的談話比較容易,也比較節省時間。但醫生并不奢望患者都具備這樣的知識體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思路清晰”。

那怎樣算清晰呢?簡單舉例說。病人的肺上有一個小結節(這樣的病人主要在門診),醫生判斷良惡性都有可能。這個時候,往往有兩個選擇:手術或定期隨訪。選擇手術,得到的益處是明確了診斷,放下了心。如果是惡性的,手術是治療手段;如果是良性的,手術并非必須,只是達到了明確診斷的目的。做手術自然有風險,比如麻醉風險,手術并發癥和后遺癥。選擇定期復查如何呢?自然是規避了麻醉風險手術風險,但可能是相對延誤了手術(并不一定延誤病情,因為在隨訪時間內是安全的),還有額外的心理負擔等。只要我們明白凡事都存在利弊,知道“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道理,就思路很清晰了。同樣,涉及所有的檢查和治療手段,都應該遵循這個思路———規避了有創傷檢查風險的同時,診斷就有可能不明;減少了檢查的項目,判斷就有可能不準。特別是需要爭分奪秒搶救的病人,比如心肌梗死,家屬每多一分鐘猶豫,都有可能把患者推向死神的懷抱。這個時候,家屬思路清晰是可以救命的!

說到這里,講講我自己的故事。幾年前,我因室性心動過速就診于我院心內科的鄭主任。他認為最好是通過射頻消融根本性地解決問題,但也可以先選擇藥物口服一段時間看看。我知道兩個選擇都沒有錯,各有利弊而已,但其實對此我是絕對的外行。當時,我就問了兩個很幼稚但也是我有顧慮的問題:一是射頻消融這個手術,死亡的風險大不大?二是,我在等待手術期間有沒有可能發生意外(因為已經安排了很多事情,暫時抽不出時間住院手術)?得到鄭主任的回答后,我完成了計劃中的所有事務后,選擇了某一天住院接受了射頻消融術。至今,我很好。

醫生和患者,從來就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共同的敵人是疾病。這樣的關系界定相信沒有人不認可。既然是這樣,為什么不能好好說話?凡事凡物都有兩面,一分為二地看待事物,這是一個基本的處世辯證法,生活上是,醫療中同樣是。

猜你喜歡
思路清晰消融射頻
雪 芒
秀逗蘑菇村
非典型性議論文教學路徑分析
如何推動5G射頻器件產業發展
卜算子·寄遠人
消融
讓寫作思維插上翅膀
5G將拉動射頻器件國產化
小學語文閱讀感悟
淺析DF100A型短波發射機射頻增益控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