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耀州方言中的“的”

2020-02-28 11:53劉明珠
長安學刊 2020年1期
關鍵詞:耀州補語助詞

劉明珠

摘要:耀州方言屬于中原官話關中片。文章對耀州方言中的“的”做了系統探究,根據耀州方言中“的”所附著對象的不同來分別討論“的”的不同性質與用法,發現耀州方言中的“的”可以分為后綴、助詞與復數標記三大類。

關鍵詞:的;助詞;復數標記;耀州方言

文章編號:978-7-80736-771-0(2020)01-170-03

一、引言

耀州(舊稱耀縣)地處陜西省銅川市的西南部,渭北高原的南沿。據《中國語言地圖集》(1987),耀州方言屬于中原官話關中片。耀州方言中的“的”有三種語音形式:[tiεo],[tio]和[teio]。目前,針對耀州方言“的”的研究極為薄弱,往大了看,以關中地區的“的”為研究對象的文獻也極少。孫立新(2008)描寫了關中方言“的”的基本用法:關中方言中的“的”可分為結構助詞和時態助詞兩類,“的”在耀州、富平一帶常常處于動趨式之間。但他并未關注微觀語言世界,也就是說,他并未對“的”的性質做相關分析。本文采用朱德熙《說“的”》(1961)的相關理論和方法,將耀州方言中的“的”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語音形式,語法分布及其他相關語法現象。在《說“的”》中,朱先生根據美國描寫主義語言學的分布理論將北京話中的“的”一分為三。具體地說,就是通過比較帶“的”的格式和不帶“的”的格式語法功能上的差別來離析出“的”的性質。并通過將兩個帶“的”的格式語法功能上的異或同歸結為“的”的異或同,離析出三個“的”:

“的,”是副詞性語法單位的后附成分,如“非常的”;

“的,”是形容性語法單位的后附成分,如“好好的”:

“的,”是名詞性語法單位的后附成分,如“大的”、“房子的”。

在耀州方言中,“的”有許多用法,其中一部分是普通話中所不曾見到的。本文根據耀州方言中“的”所附著對象的不同來分別討論“的”的不同性質與用法。發現耀州方言中的“的”可以分為后綴、助詞與復數標記三大類。

本文所列舉的語料均為耀州方言中的口語及民間故事,其大部分由我的調查合作人2提供,另有部分書面語料來自于丁德科、茹鋼(2012)。

二、后綴“的”

耀州方言中的后綴“的”全部讀作『tiεo]。后綴“的”不能單說或單用,它是黏著語素,只能跟在一個不成詞語素后,例如:

在這種情況下,“的”是一個副詞后綴。記作“的1”。

三、助詞“的”

助詞“的”全部讀作[tio],它可以占據不同的語法位置,相應地,其語法功能和性質也會有所不同。為了使表述更加形式化,我們用x來代表“的”字前的成分,用N來表示名詞,v表示動詞,A表示單音節形容詞,AB表示雙音節形容詞,F表示副詞。

3.1單音節形容詞+的(A+的)

“單音節形容詞+的”(A+的)可以作主語、賓語、定語和謂語,不作狀語和補語,例如:

(4)a,我要紅的。

b,我要紅的蘋果。

(5)a,紅的好吃。

b,紅的蘋果好吃。

(6)這蘋果紅的。

(7)這蘋果紅的太。

在(4)a和(5)a兩句中,“A+的”并非直接作主語和賓語,真正中心語“蘋果”被省掉了,“A+的”實質上是作定語:句(6)中,“這蘋果紅的”其實是“這蘋果是紅的”的省略謂語形式。由其否定式“這蘋果不是紅的”可證;句(7)中,“紅的”作謂語。綜上所述,“A+的”格式可以作定語和謂語,故我們認為在耀州方言中,單音節形容詞后所加的“的”是謂詞性助詞,記作“的,”。

3.2名詞+的(N+的)

“名詞+的”(N+的)與“單音節形容詞+的”情況類似,但并不完全相同。例如:

(8)夜個的好。(昨天的好。)

(9)不要夜個的。(不要昨天的。)

(10)夜個的報。(昨天的報紙。)

(11)這張報夜個的。(這張報紙是昨天的。)

(12)*這張報夜個的太。

我們認為(8)和(9)句中“夜個的”作定語,其后省略了中心;例(10)中“夜個的”作定語;例(11)中“夜個的”看似作謂語,實質上該句省略了真正的謂語“是”,用其否定式“這張報不是夜個的”可證,但在此句中我們也不承認“夜個的”作賓語,而是認為它作定語,后面還有一個省略掉的中心語:例(12)的說法不成立。綜上所述,耀州方言中“N+的”的格式只作定語,我們把它記作“的3”,“的3”是區別詞性的。

3.3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式+的(AA兒+的)

耀州方言中,“AA兒+的”的用法非常廣泛。首先,它可以作狀語,此時的AA兒=副詞F。例如:

(13)快快兒的吃,等著洗鍋哩!

(14)這號兒漆要慢慢兒的干哩。

(15)你勻勻兒的往上刷,霎胡抹。

(16)回家也不做飯,停停兒的等著哩!

以上例句中的“的”在口語中都可以略去,并且略去不說的句子更為常用。

在耀州方言中,“副詞+的”的格式是有限制條件的。當且僅當F=單音節形容詞的重疊式時,此結構才可成立。在北京話中,單音節副詞不加“的”,雙音節副詞有兩類,表時間意義的一類一般不加“的”,其余副詞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這與說話人的習慣有關。然而在耀州方言中,由于可以帶“的”的副詞有限,我們說不出其他副詞后面到底可以不可以帶“的”,因為耀州人并不這樣用。

“AA兒+的”格式除了作狀語外,還可用作謂語和補語,其中絕大部分還可以作定語。例如:

(17)謂語:你停停兒的,不要亂跑。

(18)補語:把這墻刷的勻勻兒的。

(19)定語:這娃長得高高兒的,腰展展兒的,排場的太。

“AA兒+的”格式的語法功能大致與形容詞相當,故我們認為耀州方言中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式后面的“的”是形容詞性的結構助詞,記作“的?!?。

3.4雙音節形容詞+的(AB+的)

“雙音節形容詞+的”作定語和狀語,不作謂語和補語,如上文所說,“AB+的”也不作主、賓語,它可以出現在主、賓語的位置,但實質上是省略了中心語的定語。比較AB和“AB+的”:

AB與“AB+的”在分布上的差別是由“的”帶來的,加“的”之后,“AB+的”只作定語和狀語,我們把它記作“的5”,“的5”是加詞性助詞。

3.5動詞+的(V+的)

3.5.1v+結構助詞“的”?!皠釉~+的”的格式要分多種情況討論,此處先看作結構助詞的“的”的情況。例如:

(20)吃的多,不吃的少。

(21)有吃的,有不吃的。

(22)吃的人多,不吃的人少。

(23)我吃的撐的。

以上例句中,“v+的”的功能與“A+的”相同,可作定語和謂語。所以這一類“v+的”格式中的“的”也是謂詞性的“的?!?/p>

3.5.2 v+持續體助詞“的”。據邢向東(2010),持續體表示在事件發展過程中,某些動作、行為、狀態的持續。在普通話中,“著”用來表示持續體。耀州方言中的持續體助詞“的”應當是它的音變。持續體助詞“的”分布在動詞的后面,例如:

(24)你看的給娃把衣裳買了。(你看著給娃把衣裳買了。)

(25)說的說的不說了。(說著說著不說了。)

以上例句中,“的”在動詞后表示動作、行為、狀態的持續義,是一個持續體助詞,我們稱之為“的”。

3.5.3 v+的+Dd。耀州方言中的“的”還可以用在動趨式之間,形成“v+的+Dd”結構,例如:

(26)把娃引的去。

(27)我急的想到北京去哩。

(28)我走的去的。

孫立新(2008)認為這里的“的”是一個介接成分,性質等同于時態助詞。而我們認為這里的“的”并非介接成分,而是前一個動詞的后附成分。證據是在耀州方言中有這樣的句子:

(29)兀一伙人說的笑的往前邊走。

此句直接證明了“的”是—個附加成分,它跟在動詞后面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發生,正是我們剛剛談到的“的”。

3.5.4 v+的+補語。下面我們討論動補結構中的“的”的性質。根據同音同義原則,我們認為它們是“的2”。從語音形式看,他們都讀作[tio],從語法意義上看,“的2”是謂詞性的結構助詞,它跟在動詞和形容詞后。我們以程度補語為例:

(30)好的很。

(31)好很。

正如我們所知,補語只能跟在謂詞性成分之后。在耀州方言中,(30)和(31)這兩個句子沒有什么區別。這使我們可以看到兩個事實:

第一,這里的“的”并不是一個必須有的成分,它不像是謂語和補語之間的媒介,反而更像是前一個謂語的后附成分。

第二,(30)句中的“好的”是一個謂詞性成分。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在“好的很”這一句子中實際上存在兩個層級,第一層是“好的/很”,“好的”是謂詞性成分,“很”是程度補語。第二層是“好/的”,“好”是一個形容詞,“的”是它的后附成分。所以,我們認為這里的“的”是“的2”。

在引言部分,我們提到耀州方言中的“的”有三種語音形式,此處,我們討論讀如[teio]的“的”。

“的『teio]”的語法位置是介于動詞和可能補語之間,例如:

(32)拿的動。

(33)看的見。

(34)寫的完。

在耀州方言中,可能補語與其它補語的界限十分清晰,因為它們前的“的”讀音是不同的。所有可能補語前的“的”都讀作[teio],而其它補語前的“的”都讀作[tio]。我們把可能補語標記“的”記作“的,”?!暗?,”是鏈接動詞和可能補語的介接成分,它既不屬前也不屬后。與其它“的”相比,“的,”的虛化程度沒有那么高,還保留動詞用法以及“能夠、可以”的詞匯意義。比如耀州方言中,還有“的成”、“的行”等用法。

四、復數標記“的”

不同于普通話直接添加復數語綴,耀州方言中人稱代詞的復數意義是由內部語音變調來實現的。例如:

“的”有時會后附在表復數的人稱代詞后,起強調作用。如:

(35)你[noi21]的不要說話行不行?

(36)他[ta21]的在做啥哩嘛?

(37)我[guo21]的在一起干過活。

在上面的例句中,人稱代詞的復數意義已由語音變調實現了。在口語中,“的”是可帶可不帶的,它不是后綴,而是一個提醒人們注意前面的人稱代詞是復數的標記。我們認為這是由于耀州方言中單數人稱代詞和復數人稱代詞的區別過小,在口語中,語速過快或嘈雜環境等都會影響人們對語義的理解和判斷。在書面語中,單復數人稱代詞同形,難以辨認意義。復數后加“的”使得人稱代詞單復數形式的界限變得清晰,“的”的添加作為一種補償機制,作為解決了上述問題。此處,“的”是一個復數標記,記作“的”。

五、結語

“的”是漢語里一個使用頻率非常高的虛詞,耀州方言中一共可以離析出八個不同的“的”,按其功能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副詞后綴,它只能跟在不成詞語素后面構成一個副詞,我們將它記作“的1”。第二類是助詞“的”,具體地又可分為不同性質的幾個“的”?!暗?”是謂詞性助詞,它跟在單音節形容詞以及動詞后面組成“A+的”格式,可以作定語和謂語?!暗?,”是區別詞性的,它出現在“N+的”格式中的,只作定語?!暗?”是形容詞性助詞,它跟在單音節形容詞重疊式后,作狀語、謂語、補語和定語。其語法功能大致與形容詞相當,故我們認為它是形容詞性的結構助詞?!暗?”是加詞性助詞,它跟在雙音節形容詞后面組成“AB+的”,“AB+的”只作定語和狀語?!暗?”是一個持續體助詞,它跟在動詞后,表示動作或狀態的持續進行?!暗?,是可能補語標記,它是鏈接動詞和可能補語的介接成分。第三類——“的8”是一個復數標記,它跟在復數人稱代詞后,起提醒、強調復數意義的作用。

猜你喜歡
耀州補語助詞
格助詞“に”と“で”的使用區分
耀州窯貼花夔鳳紋三獸足爐西泠拍賣以701.5萬元成交
貴州方言先行體助詞的語法功能及地理分布研究
漢語、達翰爾語補語句之比較分析
耀州窯白瓷與月白釉瓷相關問題探討
現代漢語補語的翻譯
對外漢語教學中狀態補語與程度補語的對比研究
湖北天門方言“的”的用法探析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助詞“給”的發展變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