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群對血液科患者進行高效管理的效果

2020-02-29 10:41洪攀傅佳萍封蔚瑩傅雷華
中國現代醫生 2020年1期
關鍵詞:微信群血液病

洪攀 傅佳萍 封蔚瑩 傅雷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微信群對血液科患者進行高效管理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血液病患者,按病種入微信群,由血液科醫師專人負責相應微信群進行管理。 結果 分病種共建立10個微信群,加強醫患聯系后,滿意度由92.2%上升至99.2%,平均住院時間由(10.1±2.5)d下降至(8.9±1.8)d,醫療投訴、糾紛逐年減少?;熀蠡颊哌M行微信群管理,及時復診率由70.8%上升至95.8%(P=0.000),粒缺發生率由47.1%下降至30.9%(P=0.109),低細胞期感染率由37.5%下降至15.5%(P=0.006),出血發生率由20.8%下降至4.2%(P=0.004)。 結論 微信群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滿意度,提高了依從性,可作為一個可靠的醫患互動平臺。

[關鍵詞] 微信群;血液病;單病種;患者管理

[中圖分類號] R74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0)01-0079-04

Effect of WeChat group on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HONG Pan? ?FU Jiaping? ?FENG Weiying? ?FU Leihua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Shaoxing People's Hospital in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WeChat group on efficiently manage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Methods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 who were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enrolled in the WeChat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The hematologist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patient management. Results A total of 10 WeChat groups wer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iseases. After strengthe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the satisfaction rate increased from 92.2% to 99.2%, and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decreased from (10.1±2.5)d to (8.9±1.8)d. Medical complaints and disputes decreased year by year. After chemotherapy, patients underwent WeChat group management. The rate of timely follow-up was increased from 70.8% to 95.8%(P=0.000). The incidence of granule deficiency decreased from 47.1% to 30.9%(P=0.109). And the infection rate at low cell stage decreased from 37.5% to 15.5%(P=0.006), and the bleeding rate decreased from 20.8% to 4.2%(P=0.004). Conclusion WeChat group increases patient trust, satisfaction, and compliance, and can be used as a reliable interactive platform for doctor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WeChat group; Hematologic diseases; Single disease; Patient management

目前,在院患者診治是大部分醫院臨床醫師的工作重點,而出院患者的隨訪與管理往往是缺乏的[1],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有效的醫患溝通渠道,常不按規定定期復查,出現失訪情況,導致疾病診治延誤,影響療效及生存期,甚至會導致醫療糾紛[2]。血液疾病以慢性、腫瘤性疾病為主,由于疾病本身存在特殊性,住院治療只是整體治療中的一部分,大部分臨床工作要在門診及日常隨訪中進行,如何在不增加臨床醫師工作量的前提下進行患者的高效管理是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我院自2016年起開展使用微信群分病種進行患者管理,取得了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住院的血液病患者329例,其中男135例,女194例,年齡18~82歲,中位年齡54歲,病種包括血液系統常見惡性、慢性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T細胞、B細胞)、多發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血小板減少癥等,各病種患者一般資料見表1。

1.2 方法

在護士站放置科室公眾號及已裝訂成冊的各病種微信群二維碼,護士在對患者入院宣教時,對符合病種的患者,如年輕患者,建議其本人或配偶關注科室公眾號;如老年患者,建議其子女關注公眾號,掃描相應疾病二維碼后入群,或直接選擇裝訂好的相應病種二維碼掃碼入群。如患者入院時診斷不明確,明確診斷后在醫師建議下選擇相應微信群掃碼入群。一些以門診治療為主的疾病,如缺鐵性貧血等,在門診放置相關疾病二維碼,由門診醫師建議掃碼入群。

除科主任外,所有臨床醫師均參與微信群管理,按醫師年資及研究方向進行病種分配,高年資醫師負責血液腫瘤疾病或需要密切隨訪的危重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低年資醫師負責常見病及慢性病,如貧血等,每位醫師管理1~2個微信群,負責發布信息,內容包括:①科室介紹,所有醫師職稱、擅長領域、門診時間;②每周發布1~2篇原創或經轉發的文章,宣教相關疾病知識;③在線回答患者提出的任何疑問,對于發熱、出血等需要醫療干預的問題,給予合理醫學建議,嚴重者為其保留床位,進行再次入院治療;④邀請經治療有效的患者分享成功經驗,鼓勵患者之間互相溝通,交流經驗。

1.3 觀察指標

①醫療質量指標:通過微信公眾號、電話、信件等途徑對患者進行隨訪,非常滿意、滿意視為滿意,一般、差視為不滿意,進行滿意度統計[3],對2016年1月~2018年12月患者滿意度、平均住院時間、醫療投訴、醫療糾紛進行統計分析。②醫療安全指標:對血液腫瘤患者化療后的復診率及粒缺、感染、出血發生率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之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微信群病種、人數及患者一般資料

至2018年12月,根據不同病種共建立10個微信群,每群均納入患者和(或)家屬,當患者出現死亡時將其退群,患者治療周期結束后,可據其意愿主動退群或繼續關注,各微信群病種、入群人數(包括患者及家屬)及患者一般資料見表1。

2.2 微信群管理后醫療質量改善情況

進行微信群管理后,醫患聯系、溝通增加,患者滿意度調查由92.2%上升至99.2%,平均住院時間由(10.1±2.5)d下降至(8.9±1.8)d,醫療投訴、嚴重醫療糾紛逐年減少,患者通過寫信、錦旗、當地論壇進行表揚次數,逐年增多。見表2。

2.3 微信群進行管理后化療后并發癥改善情況

化療后,部分血液腫瘤患者需在家度過低細胞期,利用微信群加強宣教后,化療后患者及時復診率由70.8%上升至95.8%(P=0.000),因及時采取升血細胞等干預措施,粒缺發生率由47.1%下降至30.9%(P=0.109),院外感染率由37.5%下降至15.5%(P=0.006),出血發生率由20.8%下降至4.2%(P=0.004)。見表3。

3 討論

當今時代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微信的使用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系變得方便快捷,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突破醫患之間隔閡,對患者進行優化管理[4],增加患者依從性,促使醫患關系變得更加和諧,是我們追求的目標[5]。

對于患者管理,最大的難點是在院外[6],因在住院期間,患者一般病情較重,同時可隨時聯系到醫護人員,患者具有很好的依從性,但在院外,盡管醫師已反復告知注意事項,患者還是容易忽視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沒有遵醫囑按時復查,易導致并發癥的產生[7],同時患者在院外還可能遇到各種意外情況,如發熱、出血等,如不能及時聯系到醫師進行早期干預,可能導致治療延誤、病情加重。

將患者納入相應微信群,其最大的特點是使患者找到屬于他的“組織”,減少孤單感,降低對疾病的恐懼,增加歸屬感[8,9]。在微信群里,有對整個診療過程非常熟悉的老患者,也有剛進入的新患者,任何人均可隨時提問,也可隨時答疑,對于簡單的疑問,部分老患者完全能夠回答,并且他們也非常愿意回答,若出現回答錯誤的情況,負責管理的醫師也可給予糾正。如果患者出現一些較嚴重的癥狀,他們可以通過微信群第一時間聯系到專業醫師,并得到合適建議,從而控制病情[10]。

血液科疾病以惡性及慢性病為主,治療費用昂貴[11],預后較差,患者一旦獲悉病情,將產生巨大的恐懼及對未來的擔憂,這種情況下,患者更傾向于相信病友,反復化療的老病友的言語可以給新患者化療帶來勇氣,對于一些已完成化療療程患者的成功經驗,也可分享給新患者[12],新患者就會覺得自己得的不再是“絕癥”,從而擁有戰勝病魔的信心與力量。

出現醫療糾紛,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對疾病的不了解及對醫生的不信任[13,14],醫患之間缺乏充分溝通[15],本科進行微信群管理后,經過專業醫師在微信群內對疾病的反復宣教,患者對自身疾病充分了解,對本科醫師也逐步信任[16],依從性明顯提高,醫院問卷調查滿意度明顯提高,醫患關系更加和諧,醫療糾紛逐步減少,醫療質量有所提高。對于血液腫瘤化療患者,尤其是淋巴瘤、骨髓瘤,化療后低細胞期常在家中度過,如對化療后復查時機不了解,往往延誤復查,導致感染、出血等并發癥的出現[17],通過微信群加強宣教后,患者能遵醫囑及時復查[18],如發現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可及時予以升血細胞、輸血小板等干預措施[19],感染、出血等并發癥明顯減少,對于一些出現嚴重并發癥需要住院的患者,如化療后粒缺期出現嚴重感染,臨床醫師經微信群反饋了解信息后,可以提早聯系好床位,對其開放住院綠色通道,第一時間進行有效搶救,取得良好療效,同時由于治療非常及時,重癥感染、出血發生率明顯減少,住院時間縮短,平均床日也有所下降。

微信群的存在,從表面上看好像侵占了負責管理醫師的業余時間,實際上,本文經過統計,每天占用醫師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 min,且可通過群公告發布核心信息[20],也可以在群中不定期發布關于該病種的基本知識,患者最關心的飲食方面內容,平時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復查間隔時間,最新藥物信息等,由于每一次發布的信息,均是針對所有患者,而在平時工作中,往往需要一對一重復宣教,這也大大節省了日常醫療工作中的宣教時間[21],通過微信群患者或其家屬已有了基本的知識儲備[22],在短時間內即可理解醫師對其疾病的講解,對下一步的治療也有更準確、合適的選擇。作為臨床醫師,其實不能完全了解患者或家屬對其疾病的了解程度,在微信群中患者可能會提出醫師覺得比較奇怪的問題,但還是會給予完整的解答,因為所有患者均能看到微信群中的提問,醫師覺得奇怪的問題,對于其他患者可能也是想了解的,通過在微信群中反復回答各種問題,可使所有患者對整個疾病各個方面均有所了解,對于出現一些類似的意外事件,患者或家屬也可自行采取一定措施解決。

綜上所述,利用微信群對血液科患者分病種進行管理,在不增加醫師工作量的前提下,可以更高效的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宣教,讓患者能第一時間聯系到專業醫師,讓患者“最多跑一次”就能解決問題,增加了患者的信任度、滿意度,值得在以慢性病或腫瘤疾病為主的科室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志云,湯磊雯,何正飛,等.社區-醫院聯合規范化防治慢性心衰的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25):125-128.

[2] 凌芳,丁旭鋒,唐穎雯.充分的醫患溝通是減少醫患矛盾的關鍵[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18):189-190,192.

[3] 郭偉紅,徐建萍,叢媛,等.病區護理團隊文化建設對護士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7):149-152.

[4] 盛越鋒,李偉國,朱優清,等.基層衛生院基于微信平臺的互聯網+模式對高血壓患者的管理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8):95-99.

[5] 余飛,趙晶,陳萬里,等.上海三級甲等醫院移動醫療應用現狀調查[J].中國醫院管理,2017,37(2):69-71.

[6] 姜可越,馬祎星,湯唯艷.基于大數據微信聊天機器人在癌癥患者隨訪中的設計和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7,55(30):164-168.

[7] 倪亞珺,張芳平,王紅梅.日間手術院外風險管理移動云平臺在乳腺腫物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院,2018, 22(5):66-68.

[8] 趙永忠,林子江,楊闖,等.微信心理干預對焦慮患者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J].醫院管理論壇,2015,32(8):16-19.

[9] 熊冰,沈麗寧,蘭富強.E-Health環境下患者電子參與框架構建與策略研究[J].中國醫院管理,2017,37(4):47-49.

[10] 徐武敏,谷禾,徐武秀,等.微信集群教育在血透患者體重自我管理的應用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5,32(10):31-34.

[11] 吳雙,常銳霞,席亞明,等.2003-2012年白血病患者住院費用變化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5,12(3):308-314.

[12] 賀艷.醫患交流平臺在促進乳腺癌術后患肢功能恢復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6):109-111.

[13] He AJ,Qian J. Explaining medical disputes in Chinese public hospitals: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policy reforms[J]. Health Econ Policy Law,2016,11(4):359-378.

[14] 余開煥,涂亞芳.加強有效醫患溝通緩解緊張醫患關系[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7):144-146.

[15] 李永林,楊文濤,鄭哲,等.173例醫療糾紛司法鑒定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36(4):310-313.

[16] 馬天嬌,李晶華,王競,等.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長春市某城區基層醫務人員醫患信任影響因素認知調查[J].醫學與社會,2018,31(9):19-21.

[17] Matsuo H,Itoh H,Kitamura N,et al.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enhances the killing activity and autophagy of neutrophils isolated from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gainst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15,14(1):94-99.

[18] 紀李慧,張芬娟,李紅,等.延續護理聯合微信平臺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化療后生存質量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5):149-152.

[19] Kubota Y,Toh Yoon EW. Severe drug-induced agranulocytosi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J]. Case Rep Med,2018,23(1):8439791.

[20] 章敏.微信群在導樂志愿者團隊管理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7,34(3):23-24.

[21] 許娟.微信平臺在住院病人宣教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6,14(32):3444-3445.

[22] 張遠,鄢燕,吳江英.微信群平臺在產科宣教服務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7,23(25):139-141.

(收稿日期:2019-05-18)

猜你喜歡
微信群血液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血液病患者的應對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風險的血液病患者診斷驅動治療中的臨床意義
基于數據挖掘的血液病從虛勞論治的證治規律研究
97例惡性血液病合并侵襲性真菌病臨床分析
微信群于回腸膀胱造口患者出院延續護理的應用
讓“微信群”成為農村流動黨員參加“兩學一做”
血細胞形態學觀察對常見血液病診斷的意義分析
活血化瘀法治療血液病的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