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當代價值與路徑選擇

2020-03-01 05:01
經濟師 2020年12期
關鍵詞:雙循環格局經濟

●馬 鑫

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視野中,經濟活動都是動態循環的過程。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很少有國家能獨善其身,只依靠國內經濟循環,絕大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參與了國際經濟循環?!半p循環”不是一個臨時創造的新概念,產生有其內在邏輯。中國的發展格局是由國內外經濟環境共同決定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業化、現代化過程中基于國內發展需要和國際形勢變化做出的戰略選擇。我們要將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考察,充分認識這一選擇的應然性、重要性和時代價值,準確把握“雙循環”的內涵,堅定戰略自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真正形成新發展格局。

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當前形勢下的應然選擇

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和國家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展變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應勢而謀、順勢而為的戰略決策。

(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應對逆全球化趨勢的客觀要求

新冠疫情使各國出于安全考慮調整供應鏈,部分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都做出相應產業發展布局調整,加強外資審查和本國產業保護,經濟去全球化趨勢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風險增加。部分西方國家借疫情之機對中國制度優勢妄加指責,大肆鼓吹“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并在科技、經貿領域加緊對中國的遏制和封鎖。因此,以滿足國內需求為抓手,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成為中國經濟應對逆全球化趨勢的必然選擇。

(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妙藥良方”

新冠疫情初期由于停工停產停運,產業鏈、供應鏈出現暫時斷供,而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在沒有國際制度紅利激發的貿易創造效應且貨物貿易邊際遞減情況下,我國出現了短中期的外貿斷崖效應。到2020 年5 月,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國內有序復工復產,產業鏈供應鏈逐步恢復。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隨著疫情蔓延,2020 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3%~32%,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需求大幅度減少,即使疫情過后,一些國家市場的需求也難以樂觀。經合組織預計,2020 年全球國民生產總值將下滑4.5%,依靠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和政府財政政策的支持,全球經濟會在接下來18 個月內逐步恢復,但是各個經濟體情況不同,未來不確定性依然很高,信心依然脆弱。當前國內消費不足和出口受阻的形勢下,擴大內需、激發內生動力、暢通國內循環才能促進我國產銷順暢,經濟持續復蘇。

(三)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經濟發展轉型的現實之需

過度依賴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忽視國內市場潛力、不利于核心技術研發、關鍵領域受制于內外部環境因素等隱患和風險。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物質基礎雄厚,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但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因此,要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便是有效應對風險、確保經濟行穩致遠的實然之舉。

二、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當代價值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中國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開辟了全新視野和可靠路徑,也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借鑒。暢通國內大循環,使國際國內循環雙向促進,利于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也體現了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承擔國際責任的大國擔當。

(一)“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新形勢下中國為經濟發展打開困局的戰略抉擇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為應對全球經濟新形勢、新挑戰做出的一項中長期戰略部署,為中國經濟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提供新思路。肆虐的新冠疫情以投資疲軟、人力資本流失以及全球貿易和供應鏈中斷等方式使全球經濟陷入蕭條,中美經貿關系持續緊張對中國經濟穩定健康發展造成威脅,疫情沖擊及持續性的地緣政治緊張使各國出于經濟安全考慮對經濟發展格局做出相應調整,多種因素加劇了逆全球化趨勢。面對種種挑戰,習總書記指出要“化危為機”,強調要用長遠、全面、辯證的眼光看待此次危機,認識到危和機總是并存的?!拔!迸c“機”并存正是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生動體現,在當下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正是我們抓住機遇、打開困局,促進矛盾向有利方向轉化的實踐指向,同時也為全球經濟復蘇提供了重要啟迪和借鑒。

(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切實舉措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兼顧效率與安全的必要之舉,是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切實舉措。國內大循環是國際循環的根基,要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勢必要理順內需動力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系,把國內大循環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國擁有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同時正處于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飛速發展的階段,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空間大。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進一步開發國內消費市場,可以幫助外向型企業出口轉內銷,使國內企業利潤增長更為安全持久,此舉既是確保國內經濟安全的關鍵所在,也是實現兼顧效率、為經濟可持續發展蓄勢添能的必然選擇。另外,國內國際“雙循環”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多元平衡、安全高效,推動建設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開放型經濟,也為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中國參與和推進國際循環的大國擔當

穩定和發展好國內大循環將會推動國際循環,而國際循環的優化會進一步反哺國內循環,實現良性互動。我國倡導在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在經濟上主張同舟共濟,使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在國內國際循環過程中,中國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優化升級產業鏈的同時給世界經濟注入復蘇動能,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效推動了國際產業鏈的暢通運轉,為全球抗擊疫情、經濟恢復做出貢獻,體現了和衷共濟的全球視野、人類關懷和大國擔當。隨著體制機制、相關政策的健全和完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也會為更多國家借鑒學習,為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全新思路、可靠路徑,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三、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一)從經濟運行的各環節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依托強大國內市場,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形成國民經濟良性循環。首先,在生產環節要堅持創新驅動,加快發展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著力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其次,在分配環節要兼顧效率與公平,完善基本分配制度,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完善再分配機制,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從而提振消費信心。再次,在流通環節,要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最后,要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興消費,增加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促進綠色健康消費,融合線上線下消費,擴大節假日消費,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改善消費環境,全面促進消費,充分發揮消費在社會再生產中的積極作用。

(二)以結構性改革為重點暢通國內大循環推動國內經濟充分平衡發展

2020 年5 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明確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并從供給、需求兩端強調了構建雙循環的抓手。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需要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把擴大內需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從供給側看,要優化供給結構,改善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和各產業融合,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形成新的增長點和新動能;要打造高質量、安全可靠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提高產品品質和附加值;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服務業高端化、品牌化建設,推動生產服務業和生活服務業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優勢互補;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進網絡、交通、能源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人力培育力度,提高勞動者素質。從需求側來看,要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持續做好“六穩”“六?!惫ぷ?,擴大就業規模和質量。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強宏觀調控的效度,縮小地區間、行業間收入差距;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做到“脫貧不返貧”;要規范和改善消費市場環境,提升居民消費能力、消費意愿以及消費體驗。

(三)以規則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推動更高層次開放穩步推進國際循環

參與和推進國際循環,需要立足國內大循環,整合國內國際資源優勢,建設強大國內市場、貿易強國,從規則制度入手,從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政策和保障機制方面全方位推進更高層次對外開放。在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方面,要以自貿區的建設為抓手,賦予其更大改革自主權,探索與國際接軌的運行體制機制,推進戰略、規劃、機制對接,加強政策、規則、標準聯通,改善營商環境;要吸取自貿區建設的經驗,完善自貿區布局,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發揮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重要展會平臺作用,實現更大范圍開放。在政策保障方面,既要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又要健全促進和保障境外投資的法律、政策和服務體系,堅定維護中國企業海外合法權益,提高“引進來”和“走出去”的質量和水平;要發揮國際組織的經濟合作功能,參與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提高參與國際金融治理能力,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制定新興領域經濟治理規則,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公正合理、日趨完善。

(四)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旨歸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胸懷和旨歸打造開放型世界經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聚精會神謀發展,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把握《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為“雙循環”帶來的平臺和機遇,以巨大的發展空間、強勁的發展動能、開放的發展態度參與世界經濟,包容并濟,惠及全球,促進國際間合作共贏。要堅持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以正確義利觀積極發展全球合作伙伴關系,與全球共謀發展之局。要更加深度參與全球治理,維護多邊貿易體制主渠道地位,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承擔大國責任,發揮在國際組織、多邊組織中的建設性作用,參與處理國際問題,與全球共面發展挑戰、共破發展困局。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交流對話,促進政策溝通;對標基建條件,促進設施聯通;優化營商環境,促進貿易暢通;破除準入障礙,促進資金融通;增進創新合作,促進民心相通,推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助力構建命運共同體。要加強安全保障,謀求互利共贏,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讓全球化真正普惠全球大眾,更好地構建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多措并舉協調推進建設國內國際競爭有序統一的大市場

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還要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國際統一市場。要完善內外貿一體化調控體系,促進內外貿法律法規、監管體制、經營資質、質量標準、檢驗檢疫、認證許可等相銜接,推進同線同標同質;要優化國內國際市場布局、商品結構、貿易方式,提升出口質量,增加優質產品進口,實施貿易投資融合工程,構建現代物流體系。要統一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格市場綜合監管和公平競爭審查,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司法力度。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同時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改善民營經濟發展環境。要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促進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改革優化政策性金融。要完善現代金融監管,提高金融監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要推進金融雙向開放,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營造新型互利合作關系。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落實政府權責清單,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四、結語

面對逆全球化趨勢下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把立足點放在國內,辦好自己的事尤為重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深刻的時代價值,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有效應對逆全球化趨勢、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適應經濟發展轉型的應然選擇,是新形勢下我國紓解經濟發展困局的全新思路,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體現著中國參與和推進國際循環的道義擔當。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從經濟運行各環節出發,深化結構性改革暢通國內大循環,要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深化規則制度型開放,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和關懷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參與國際循環,多措并舉加快形成國內國際競爭有序的統一大市場。

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我們要推動國內經濟循環更加宏大順暢,同時利用好全球資源要素,整合“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參與和推進國際循環,形成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猜你喜歡
雙循環格局經濟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經貿合作的新內涵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打造內外“雙循環”安全生態系統
玩具產業如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李奇霖:“雙循環”下的宏觀調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聯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調解工作格局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實行“一包兩進” 構建“三位一體”教育格局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