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路徑

2020-03-11 18:06楚文君
科學與財富 2020年34期
關鍵詞:改革路徑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楚文君

摘 要:現如今信息技術發展迅速,新媒體視域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校需要積極展開改革,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诖?,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加強對新媒體相關知識的了解,根據當下形式,制定合理的改革措施,優化和完善教學方式,促進思政教育的穩定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徑

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內容變得愈發豐富化、開放化和多元化,其傳播速度飛凱,范圍越來越大,某種意義上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產生影響[1]。受到新媒體的影響,思政教材對主流價值觀和公共政策普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教學模式也逐漸從課堂教學轉變為網絡教學,信息的特性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效果形成較大的影響。大學生是思政教學主要對象,如果產生主體意識,則會使用新媒體平臺學習,其視野必然得到擴展,傳統學習方法得到突破,內心和精神得到充實。因此在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機遇和挑戰,那么,積極尋找有效的改革路徑,明確教學方法,有助于提高教育質量。

一、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師能力方面

在新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信息技術掌握能力,對互聯網系統的認知程度及掌握程度均會對其思政教學的職能、方向、地位及教學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十分豐富,普遍具有強烈的好奇心,熱衷于挑戰,追求個性發展,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因此也成為了最早接受新媒體的一大群體。但是很多教師尚無法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無法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潮流,處于被動的地位,在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方面均過于老套,不具創新性,這也直接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開展。很多教師仍然使用傳統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教學觀念老舊,不能充分利用新媒體。因此,高校思政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學習新媒體相關知識,提高職業素養,面對挑戰。

(二)思政教育模式方面

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新媒體可以作為強力高效的輔助工具,對教學的順利開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2]?;谛旅襟w視域,傳統媒體逐漸淡出了高校學生的視線。當下,僅有少數大學生仍然對傳統媒體存在興趣,通過其接受各式各樣的信息。多數學生則是將時間和精力用于新媒體平臺,例如各式各樣的網站、貼吧、微博、微信等。對這一情況展開分析,并不是大學生喜新厭舊,應通過辯證的思維思考問題。新媒體中的信息種類繁多,難免存在一些不良信息,會極大對學生產生影響,但是新媒體的時效性、便捷性等優點,能夠有效解決傳統思政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沖擊。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利用新媒體元素,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

(三)思政教育內容方面

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較為復雜,主要有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法律法規內容和道德意識內容等?;谛旅襟w視域,信息的傳遞不再具有局限性,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傳播的范圍也越來越大,形成的影響程度也越來越深。同時一些落后的、不良的信息也開始通過新媒體傳播,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形成了較大的阻礙。高校學生在使用新媒體平臺得到信息的過程中,對于部分不良信息內容尚不具備一定的分辨能力,對其人生觀和世界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減弱。

二、新媒體視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路徑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應給予學生的充分尊重,加強對學生內心實際需求的了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其對學習的熱情。所以,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過程中,第一,要做到對學生需求的尊重,保證教學具有有效性。在新媒體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第二,要把握思想政治教學的基本規律,了解新媒體當下的發展情況、趨勢以及未來的發展想想,將新媒體充分應用于教學方法、教學設計、教學評價等教學活動中,并且需要將教學的出發點放在解決學生內心疑惑上。第三,在具體教學環節,教師需要確保學生處于教學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學生的尊嚴和人格,加強對教學情感的應用。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系統化的學習資源。同時高校思想需要時刻和黨政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斷完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定期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第三,基于新媒體背景,因為大學生使用新媒體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在進行內容選擇的過程中,具有十分強烈的個人主觀意識,應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學生具備自我教育意識,發掘學生的內在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3]。

(二)有效拓展思想政治教學內容

第一,應增設一些具備較強時效性的學習內容。高校思政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重視對大學生思想狀態及身心發展情況,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度,將一些具有較強時效性的內容添加到思政課程中,例如社會熱點時事、國家新聞、民生情況等,進一步豐富教學資源。同時榜樣示范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全面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尋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正能量案例,提高教育的感染性和真實性。

第二,應保證教學內容具備導向性。開放性是新媒體最具代表性的一大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導致很多不良非法信息流入到新媒體平臺中,一些不具備社會經驗和判斷能力的大學生難以辨明是非,因此難免形成不良影響,所以,高校思政教師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人文教育觀滲透到教學內容中,提高思政教育的指導性,保證信息的道德性。

第三,應保證教學內容具備一定的服務性。采取分級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的模式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能夠做到對全部學生的關注,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其建立科學發展觀,提高其自主判斷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其面對繁雜的互聯網信息能夠正確選擇,合理分析。除此之外,還需要使學生具備堅定的信念,能夠拒絕不良信息,具有自身的原則和立場。

(三)創新教育方式

高校應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建立網絡教學平臺,將一些基礎理論知識轉化為視頻、圖片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同時,教師還應該擅長使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內容的傳授,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教師還可以建立專門的班級群,在群中分享相關社會事件,使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4]。

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視域下,加強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十分重要,有助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明確教師的指引者地位,是廣大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標。新媒體的飛速發展為高校思政教育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教師需要充分了解新媒體的特點,牢牢把握機會,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點,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齊道新.微課與專題教學相結合教學模式的困境及消解——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J].創新教育研究,2020,8(01):21-26.

[2]袁媛 .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模式的構建[J].消費導刊,2020,(35):122-123.

[3]周本衛,朱成山.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12):32-35.

[4]王衛國,曾令輝.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21):60-62.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 ?473000)

猜你喜歡
改革路徑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
大數據背景下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高職美術教育的現狀及教學改革路徑探析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煤炭企業財務管理改革路徑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