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讀文本抓特色,巧尋落點學語言

2020-03-12 09:08謝媛姍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語言訓練

謝媛姍

摘? 要:語文教師應該圍繞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站在語用的高度精準解讀教材,巧妙選取課文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特點,作為課堂教學中語言訓練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扎實地進行語言訓練,提升學生語言運用水平。

關鍵詞:文本特色;語言訓練;提高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270-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強調“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文質兼美,在思想內容、語言規范和寫作技巧等方面都獨具魅力,堪為典范。葉老就曾說過:“課文是例子?!?“例子”意味著隱含規律,意味著示范引領。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圍繞語文課程基本性質,站在語用的高度對教材進行透徹的解讀,巧妙選取課文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特點,作為課堂教學中語言訓練的切入點,扎實地進行語言訓練,提升學生語言運用水平。

一、在言語精妙處品悟

語文課應該從語言著手,立足語言。作為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要充分關注表達,充分關注言語形式,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讓語文課堂回歸學科本質——從言語的精妙處,品言語芬芳。

如:《種子》這篇課文中,有三個表示“看”的不同的詞語——“掃視”“緊盯”“注視”,充分體現了漢語用詞的精妙。我設計的教學過程是:1.聯系上下文,說說“掃視”“緊盯”“注視”這三個表示“看”的詞語有什么不同?2.這三個詞語在文中的位置可以調換嗎?為什么?3.你能用幾句話描述一下你在生活中“掃視”“緊盯”“注視”某樣東西的情景嗎?

通過理解、品析,學生不但感悟到了語言的精妙,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根據不同的語境準確地運用詞語。

二、在經典句段處訓練

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精挑細選的,其中的遣詞造句、語言形式等都是作為范例展示給學生的,自然具有示范作用。在課堂教學中,一些典型的句式和段落是訓練學生寫好句段的范本,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經典句段展開訓練。

如:《鄉村的早晨》是三年級的一篇課文,它是一首語言優美的兒童詩。詩歌中“? ? ? ? ? ? 走進畫里來了,? ? ? ? ? ? ? ?!边@個句式反復出現,生趣盎然,朗朗上口。在讓學生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我是小詩人”的教學環節,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仿照作者的這個語言形式,創造出屬于自己的詩句,體會寫詩的快樂。

這樣的訓練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加深了對文本的情感體驗,還規范、豐富了學生的表達。

三、在文本留白處“著墨”

語文教材中有不少課文都有文筆含蓄之處,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些精彩的“留白”宛若散布在字里行間的塊塊璞玉。如果教者能以敏銳的目光、深厚的功力抓住這些“留白”,巧妙地進行設計,一定能成為絕妙的語言訓練切入點。

如:《慈母情深》這篇課文中,“我”將母親給“我”買書的錢用來買了水果罐頭。母親在數落我之后,又給我湊足了買書的錢。對于再次湊錢的過程,文中只用一句話一筆帶過。我及時捕捉文章在此處的“留白”,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說說母親是如何再一次湊錢給我買書的?在說話訓練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想象母親東奔西走向親友借錢的情景,通過補白母親的心理、神態、語言、動作等,讓再次湊錢買書這個場景在學生腦海里豐富起來,從而進一步感受慈母情深。

這樣利用課文的“留白”,不僅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全面、深刻,還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達到學語言、用語言的目的。

四、在結構鮮明處仿寫

在小學語文教材里,有些課文在布局謀篇、段落安排、構段方式上有著鮮明的特點,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和遷移運用。

如:《趙州橋》一文中的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都是圍繞中心句展開敘述的。以第3自然段的教學為例,先讓學生找出中心句“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比缓笠詥栴}“為什么說趙州橋很美觀?”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自然段后面的“有的……有的……還有的……”是圍繞中心句具體寫橋的美觀。再指導學生用這種方法寫一段話,以“天上的云千姿百態”或“同學們的課間活動豐富多彩”作為開頭,后面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將段落寫具體。

這樣從語言文字入手,先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再引導學生揣摩寫法,最后指導運用,使學生既“得意”,又“得言”。

五、在語言特色處揣摩

不同的文章、不同的作者總是有不同的語言表達特點,或“一波三折”,或“言簡意賅”,或“細膩傳神”……這就需要教師在鉆研文本時潛心思考,細心品味,并精心設計,引導學生品悟這些語言表達特點,并內化到自己的語言表達當中去。

如:《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的“老人喂海鷗”部分,通過老人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刻畫了愛海鷗勝過愛自己的老人形象。在“海鷗送老人”的部分,通過海鷗出人意料的動作描寫,讓人們在這一場“送行”中感受到悲壯。這兩部分都是通過細節描寫來傳達情感,細膩的細節描寫正是本文的語言表達特色。所以我先設計讓學生認識什么是細節描寫;然后引導學生在文中尋找關于海鷗、老人細節描寫的句子進行品悟、內化;最后引導學生想象老人臨終前最后一次喂海鷗的情景,并嘗試運用細節描寫具體生動地寫出來。

語言的習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不斷“歷練”。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里各具特色的課文,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為核心目標,選準教學切入點,在理解和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領學生扎實地進行語言的遷移和運用,最終實現從“理解”到“運用”的跨越,走出一條由知而能而智的語言文字運用之道。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教育局教研室,廣東? ?連平? ?517100)

猜你喜歡
語言訓練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語言訓練進行時
提高初中學生幾何推理能力的方法略談
詞語導入課堂,有“形”有“效”
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問題
貼近閱讀過程,建構高效課堂
善用閱讀策略構建,回歸語用能力養成
低年級數學應重視語言訓練
談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三部曲
淺析如何對中重度智障兒童進行語言訓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