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網絡平臺,“釘”緊線上教學

2020-03-22 02:23侯晉豫
教師·上 2020年12期
關鍵詞:釘釘

侯晉豫

摘 要:疫情期間,教師要順利開展線上教學,需要熟悉電腦直播平臺,做到“人機合一”。釘釘作為人氣最高的線上教學軟件之一,覆蓋在線授課、在線提交批改作業、在線考試等應用場景,供全國大中小學師生免費使用。如何在直播授課、作業批改、班級德育等方面獲得突破,文章通過一線教學實踐及調查反思,提煉出操作性強的對策建議,優化了線上教學的主要流程,使得線上和傳統課堂互補融合,實現了“圖文音視”四位一體信息傳播的高效性。其做法和經驗可以為中學教育信息化和線上教學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釘釘;線上課堂;直播授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7-08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34-0074-0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暴發造成新學期延期開學,根據教育部 “離校不離教、停課不停學”的要求,教師以直播與答疑相結合的形式確保教學活動正常開展。文章用Ruben Puentedura博士開發的SAMR模型幫助教師確定學習環境中網絡平臺集成的水平,指導教師將技術整合運用到課堂中,以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

一、捋順課堂流程

釘釘平臺直播有攝像模式、屏幕分享模式和專業模式,大部分教師在授課時選擇的是適合遠程操作演示的屏幕分享模式,邊通過屏幕展示課件邊進行音頻講解,支持與學生連麥或對話框互動,能夠實現基本的教學功能。如果教師能夠熟練操作電腦,可以應用專業模式,其更接近課堂教學場景,可以用屏幕分享來展示PPT,用釘釘白板進行板書。學生沒聽懂或請假時可以通過回放來補課,并于課后和教師單獨連線。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群集成的功能不一樣,一般組建“班級群”比較合適。

(1)課前演講。教室里,教師經常會讓學生通過課前演講展示學習成果,而釘釘直播課程采用的方式是教師發起直播,學生連麥才能與教師在線溝通,而連麥過程耗時較長,這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推薦使用PowerPoint的“錄制幻燈片演示”功能,只要電腦麥克風功能正常,就可以給幻燈片增加生動、直接的語音旁白,還可以保留激光筆筆跡。演講的學生制作帶旁白的PPT文件發送給教師,教師在直播時打開并進行播放,其他人就可以邊看PPT頁面,邊聽演講者對PPT內容的解讀了。教師利用這個方式組織學生互評寒假作業、展示英語小報、點評英語配音等,使學生的線上學習更具趣味性。

(2)課堂筆記。傳統線下課堂使用紙質教材,學生做筆記只要在課本上書寫勾畫就行。大部分電子教材是PDF格式,做筆記相對麻煩,教師需要指導學生在PDF上添加便箋注釋和文本框,用高亮、下劃線來標記重點、疑問,方便復習查看。疫情期間,很多機構提供了電子教材,如浙江省教育廳聯合相關出版社打造的“浙江省數字教材服務平臺”,人教版中小學教材電子版也供廣大師生免費使用。

(3)單元復習。階段教學完成后,復習時關鍵要看學生動了多少腦筋,有沒有對知識進行整合、歸納。特別是在網絡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摸底,如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推薦使用釘釘文檔在線編輯功能,教師可讓學生協作編輯復習文檔或表格,大家編輯的內容均實時可見,且互不干擾,數據實時保存。比如,在某次討論分享形式的復習過程中,1~6組分別負責這個單元的1~6節。一個小組內AB隊分工,A隊負責整理知識點,B隊負責整理典型習題。整理時間10分鐘,教師查看監督;每組匯報時間5分鐘左右,教師再查漏補缺進行總結。通過任務驅動,小組協作復習就像完成了一次在線拼圖游戲,很好地體現了自主能動性。

二、優化作業測試

作業是學生對當天學習內容的一次復習和檢查,作業批閱是教師在授課之后了解學情的途徑,是安排教學計劃的重要參考。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作業評閱方式。

(1)教師抽查式。教師隨機抽查,第二天課上講解,這適合網上授課初期,教師通過抽查能了解大致學情。缺點是作業要靠學生自覺完成,無法避免漏做和抄襲,教師要頻繁抽查自制力較差的學生。

(2)拍照上傳式。利用釘釘家校本或文件夾功能,對全體學生拍照上傳的作業進行檢查。優點是方便查詢上交情況,且家校本能夠進行批注并標識優秀作業,同時可用審閱功能對Word文檔進行批閱。缺點是有抄襲現象。而普通群沒有家校本功能,通過班級文件夾上傳不易統計和反饋。

(3)學生互評式。結合拍照上傳方式,學生根據評價量規結對檢查后,通過釘釘在線編輯協作文檔進行反饋。優點是學生相互監督學習,能培養合作交流和思辨能力;教師梳理互評記錄后課上總結,適合默寫、背誦等要求單一的作業。缺點是教師要告誡學生不能翻書查看,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自律性,適用于常規性、要求不高的作業。

(4)問卷填寫式。教師制作答題卷,發布問卷網站鏈接,學生通過專業問卷網站填寫作業答案。優點是上交人數、時間、錯誤信息一目了然;學生在提交后經過智能批改獲得正確答案、解析甚至分數;作業錄入后才知道答案,能夠避免抄襲;方便整理歸類。缺點是學生需要完成全部題目才能把作業錄入電腦;填空題只能按關鍵詞給分,這適合答案唯一的題目(部分問卷網站以自動+人工的方式批閱)。

作業發布時要明確要求,包括作業內容、評價方式、截止時間、作業命名甚至作業文件的大小。其他非書面的活動作業,可以通過錄音、錄像功能來完成,比如可以把小劇本演出變為線上配音展示。

網絡教學中單元測試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線測試,即教師提前在問卷網站上錄入考題(部分問卷網站如UMU也可以安排聽力題,甚至讓學生觀看視頻寫觀后感,方便文科考試),通過釘釘發送網址,學生無須注冊即可答題,提交時就可以獲知自己的成績以及答案,再借助復制功能進行題目保存,可以一條龍完成測試、解析和整理的流程。教師可以利用后臺給出的詳細的數據來掌握學情。由于設置了題號、選項隨機排序或有家長陪考,這種考試方式的信度可以得到保證。另一種傳統的方式是教師線上發布試卷文檔,學生打印后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再拍照上傳。

三、召開線上班會

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班集體的存在感降低,而學生德育的需求仍在,除了日常管理工作,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假期生活進行跟進指導,線上班會課或家長會應需而生。釘釘視頻會議功能能夠實現百人同時高清視頻,支持屏幕共享,教師可通過開啟全員靜音和自主取消來維持班會秩序。在這種模式下,許久未見面的同學們面對面在一起,又有了班集體的感覺。下面就某次視頻班會進行介紹:

第一部分 “我與疫情”,內容涉及自然教育、榜樣教育和生命教育,生活部準備若干選擇或者判斷題目通過屏幕共享來展示,學生在對話框中搶答。第二部分“吹捧與互黑時刻”,宣傳部采用課前在線編輯居家生活分享單的形式,讓學生把居家生活中最有趣或最特別的一兩件事分享出來,還請學生投出最喜歡的一節網課,并說出最喜歡的網課細節。在線表格內容豐富,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且富有正能量。第三部分 “班級的春天”,文藝部選擇在線朗誦接力的形式,選取學生在文學課堂上創作的詩詞,歌頌疫情期間美好瞬間,按照學號對詩詞進行編號,一人朗讀一句。錄屏后回放效果良好,這樣的班級在線朗讀形式獨特,很有意義。

四、重視反饋提升

根據全校寒假生活和線上上課情況問卷調查數據,近九成的學生對在線上課的整體效果感到滿意或非常滿意,認為教師的備課非常認真細致和認真細致的學生占比達到98%。從作業情況來看,超過九成的學生認為教師布置的作業數量適當,對教師檢查批改作業的方式和反饋作業情況的速度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直播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是課堂互動和流暢度不足,教師無法實時注意學生狀態并進行提醒,不利于課堂的交流,缺乏班級的氛圍。優化直播體驗需要各方的努力和配合:

從授課教師角度來說,技術使用并不復雜,難在對現有教學資料和任務進行重新整合,以達成更理想的效果。建議授課教師課前設置好預設材料,提早打開直播測試網絡情況,課后留出5~10分鐘答疑補充,發放課程資料讓學生自由復習;把握語音語調,通過講故事、設懸念等方式增加趣味性;講重難點時放慢語速,通過板書加以強調,方便學生回放和記錄筆記,還可利用投票工具進行實時學情分析;手機直播時需借助手機支架保持穩定,書寫繪圖較多時建議使用手寫板提升直播體驗;對實際操作要求較高的內容,可采用線下項目研究結合直播反饋的方式,實現線上版的翻轉課堂;當網絡連接不穩定、視頻卡頓較嚴重時要錄制視頻并群發來補課,或者在發送自學材料后在線答疑,充分利用網絡推送資源的便利性;鼓勵提問,注意學生反饋的留言,并及時與其互動;通過任務驅動、小組協作等形式,使課堂變得多彩生動。

從班主任角度來說,要關注直播回放的詳細數據,學生作業、測試數據等,以此完善電子學檔,用數據驅動教學;樹立學習榜樣,組織經驗分享,推動線上版的學習小組開展合作學習;進行差異化指導,對個別學生私聊提醒;舉行網上班會課總結評價,幫助學生科學制訂居家學習計劃,增強其后一階段的學習和成長的信心。

從學生角度來說,面對電腦直播容易疲勞,居家學習考驗自制力,學生要培養自己打卡的習慣,保持學習持久性;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高階能力發展的基礎,中學生要有計劃的意識和能力,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自省,不斷調整策略來提升自我。

從家長角度來說,要對居家學習期間孩子的積極行為進行激勵,正面強化;要習慣放手,在時間安排、學習方法、評價形式上給予學生較大的自主權;必要時可以通過設置上網權限、查看電子設備的屏幕使用時間、跨平臺共用一個賬號等方式對孩子進行監管,確保其對網絡的健康使用。

參考文獻:

[1]曹寶龍.基于素養發展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1):49-53.

[2]練曉濤.推進學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幾點思考——以釘釘在我校的應用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6(10):13-14.

[3]康 葳,魏 寧,丁巖松,等.探析網絡課堂與傳統課堂的互補融合——以電路課程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3(7):45-46.

猜你喜歡
釘釘
創新培訓載體 首秀“釘釘”培訓推進獸醫實驗室考核
以“釘釘”為手段的高校學生管理途徑探索
敬業福背后的這盤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