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邊走邊看

2020-03-24 12:23
僑園 2020年12期
關鍵詞:民間文化文化遺產物質

大連長穗花鼓舞《長穗花鼓》 鄒宇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血脈,是一座地域的文化傳承。通過整合政府、社會等各方面的資源,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序傳承與產業化發展路徑,凸顯出非遺產業化發展的時代價值,增強文化自信,已成當務之急。

非遺究竟在何處?它是珠江、遼河的水,是滾燙的老黃酒,是余音繞梁的粵韻清音。非遺不是靜態的目錄,它是活生生可看可聽可見可聞的動態生命,它藏在廣東永慶坊里,隱于粗獷的長海號子中……一個個凝縮了歷史、承載了記憶的非遺項目,無不訴說著古人的生存智慧和藝術光彩,同時也彰顯了后人對歷史傳承的重視、對文化根基的認同。保護非遺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榮譽。

馮驥才先生說,中華大地的民間文化就是憑仗著千千萬萬、無以數計的傳承人的傳衍。他們像無數雨絲般的線索,閃閃爍爍,延綿不斷。如果其中一條線索斷了,一種文化隨即消失,如果它們大批地中斷,就會大片地消亡。目前中國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都面臨缺少傳人的尷尬窘境。然而,變革的年代,浮躁的社會,仍有人在執著地堅守。為了這份執著,他們付出了無盡的艱辛與汗水,而這種堅守越發彰顯出生命的異彩。

為了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在行動——有關部門全面開展了對代表性非遺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形成了包含文獻片、綜述片和工作卷宗在內的系列成果,讓更多人了解這些“擇一事,終一生”的民間文化守護者。

非遺進校園進社區被政府納入重點工作,一場場非遺展示展演活動,擴大了非遺的受眾群體,傳播了“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

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展示展演系列活動,越來越豐富多彩,越來越與時代接軌,充分展現出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推動非遺和旅游融合發展,宣傳特色非遺項目和傳承人,大力豐富旅游景區景點的文化內涵,不僅擴大了非遺的影響,更助力了全域旅游發展。

傳承非遺需要匠心,需要堅守,要培養接班人,讓非遺一代代傳下去,這才能讓文化活在當下,永續發展。培養傳承人光靠自覺自愿還不夠,應該多開展活動,通過體驗互動、展演展覽等形式,讓文化遺產貼近生活,激發興趣,同時讓傳承人得到相應的回報,得到社會的尊敬和認可。傳承非遺不是簡單輕松的事情,傳承的是手藝和技藝,展現的卻是歷史的精華、民族的智慧。做好非遺的傳承工作就是不斷給文化遺產“加油續力”。未來發展,還需更多傳承人葆初心,促創新,讓非遺煥發出無限的生機與活力。

猜你喜歡
民間文化文化遺產物質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喝茶養生這些物質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遺產日
文化強國語境下的文化學研究新探索
乳源再獲命名“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遺產是“價值富礦”
聚焦物質的分離與提純
文化遺產與我們的生活
賈平凹民間文化意識與中國新時期文學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