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生命觀的影響

2020-03-27 12:08王欣平錢淼華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生命觀生命教育大學生

王欣平 錢淼華

摘 ?要:一個人的生命觀制約、影響和指導著其生命實踐活動。本文中,筆者從生命教育課程的視角,探討了生命教育對大學生生命觀的影響。

關鍵詞:大學生 ?生命觀 ?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047-01

1 ? 生命教育的內涵

1968年,生命教育這一概念由美國學者杰·唐納·華特士最早明確提出。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認為:生命教育指教導個體了解、體會和實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種價值性活動。

2 ? 生命教育對大學生生命觀的影響

2.1 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知名心理學家弗蘭克爾 Frankl(1963)第一次把生命意義的構建引入社會科學,他認為對于人類來說尋找意義是一個重要而普遍的動機,這個動機如果缺少,人們就會感到厭煩、壓抑、無望甚至失去求生意志。

生命教育課程中,接觸到了生命歷程里最為人忌諱的詞——死亡。當我們有了生命的那一刻,其實也已經有了生命的對立面死亡。我們對生命的看法,就是我們的生命觀。

關于死亡看法的改變是從生命教育的《尋夢環游記》的電影片段開始,它提到了一個“終極死亡”的概念,大意是一個人死后會去另一個世界生活,當我們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忘記他的時候他會在另一個世界消失。此時,才意味著他的生命徹底終結。

人的一生,好像是一片樹葉從抽芽到葉落歸根,而有些人在他人的心里是永垂不朽的?!坝械娜怂懒?,他還活著”,臧克家的詩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我們不能拉伸生命的長度,但是能無限增大生命的寬度,就是說生命終究是要結束的,但我們如果能在有限的人生里為自己、為他人、為這個社會做些什么,可以提升生命的質量,給生命賦予意義才是大家珍惜生命的最好體現。

2.2 釋放壓力,愉悅心情

壓力是對應激現象的一種通俗的稱謂,是指個體在適應生活的過程中,環境要求和應對失衡引起的身心緊張狀態。(梁寶勇,2005)

“釋放壓力,愉悅心情”專題,首先是關于近期壓力的調查,讓我們說出自己的壓力,這是我不曾做過的事情,甚至和父母好友都沒有提及過自己的壓力,因為我一直覺得壓力是自己的事情,理應要自己承受,跟別人說別人也不會理解,在課上我講出了自己近期很大的一些壓力,也聽到了同組伙伴的壓力。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們這么多人的壓力竟然如此相像,仿佛找到了知音。原來大家都在經歷這些事情。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曾以為自己很厲害,可以承受住身上那么多的壓力,但課上才知道,大家都是承受著差不多大的壓力,同樣在負重前行的。很神奇,說出后,我的壓力仿佛減輕了。

其次是做游戲時,我真地見識到了生命教育輔導的強大,扯龍尾、桃花朵朵開這些簡單的小游戲,真的可以和同學們在互動的過程中讓疲憊的心得到緩解。通過我自身的體驗證明,這些快樂輕松,著實減小了壓力和壓力帶來的一些負面情緒。我深刻的明白了減壓的意義,并不是讓你拋掉所有壓力,而是以坦然的心與壓力同行。

2.3 知恩感恩,幸福人生

《現代漢語詞典》中對“感恩”一詞是這樣詮釋的:“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闭f起最近的煩惱,一說一籮筐;說起讓自己難過的事情,總是一言難盡。談到快樂,卻需要我們仔細想想了,終于好不容易想到一件事情,三兩句話就說完了。任何一點小小的不如意就會成為我們的負能量,掩蓋住很多我們從呱呱墜地就開始享受的幸福。我們共有的是發覺不幸的能力,共同缺乏的是感知幸福的能力。

我們的每一點小確幸,其實都在不知不覺中積淀成了我們的底氣和安全感。春夏秋冬的更替讓我們清楚地感知自然變換,感受著不一樣的溫度和美不勝收的風景。父母的嘮叨和朋友的陪伴讓我們知道自己被關心著,我們不是孤身一人。陌生的食堂叔叔阿姨和保潔阿姨讓我們的生活乃至整個學??梢杂行蜻\行。

一個網絡熱詞水逆期,概括了我們不順利的所有狀態,水逆時感覺全世界都背叛了我們,諸事不順。當你因為水逆而難過沮喪時放眼看看瑣碎的生活吧,我們還是被在乎著被照顧著的。沒有一個人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被來自四面八方的關愛包圍著。幾件不順利的小事,并不影響我們繼續當一個幸福的人。

感恩有他人的存在,所以人間值得被喜歡;感恩有他人的存在,所以失意時還是相信自己是幸運的。

3 ? 結語

一個人的生命觀制約、影響和指導著其生命實踐活動。正確的生命觀可以啟發大學生科學地看待生命,珍惜生命,與壓力同行,不斷健全自己的人格,用感恩的心對待生活,努力實現生命的價值,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十分感激有生命教育伴隨我度過了一個如果沒有上這門課的話我會很沮喪很失落的一個學期,十分感激Money老師和我的同窗給予我的微笑和鼓勵,每周得到這些微笑和鼓勵,就像充滿了電,自信而輕松的迎接接下來一周的繁忙和挑戰。這些珍貴的東西在后面的日子里,將會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愉快的細胞,伴我前行。

參考文獻:

[1] 沈德立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張曙光.生命及其意義——人的自我尋找與發現[J].學習與探索,1999( 5).

[3] (美)Irvin ?D.Yalom.直視驕陽[M].張亞.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王欣平(1999—),女,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

錢淼華(1967-),女,湖南人,天津師范大學學生處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生命教育。

猜你喜歡
生命觀生命教育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儒家生命觀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啟示
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教育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