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探究中個體語文素養提高方法淺探

2020-03-27 12:08朱毅發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成員個體素養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深入人心。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如果,每個個體都能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就能很好的提高個體的語文素養,受益匪淺。

關鍵詞:語文素養 ?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077-01

1 ? 語文合作探究學習現狀分析

在語文教學中,“合作探究學習”中“能、勢、功”分別指什么?“能”就是指個體的語文素養,創新能力,組織能模式力等?!皠荨本褪侵柑接懻Z文問題過程中小組所表現出來的發展趨勢,即成員討論問題的方向有無偏離主題,而這個趨勢的決定在于個體成員在小組內影響力的合力?!肮Α敝刚Z文問題探究和討論的結果,合作探究的成效,它是由小組成員在合作探究中表現的語文素養、價值觀和情感態度所決定。合作探究的運動模式也遵循“共生運動模式”,即:以加速度地方式,有向心力地螺旋式上升,呈現冰欺凌模型。

合作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不盡相同,有些水平較高,有些低,在加速度上升的運動模式中,必然會有出色的學生主導發言,水平較差的學生只能做聽眾,甚至于做合作探究的旁觀者。再比如,“合作探討中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從表面上看很熱鬧,實際上,沒有思維撞擊的火花”。學生的語文素養大都停留在一個層面上。

我們側重點在于如何在合作探究中,找到適當的方法,提高學生素養,使得集體水平得以一同進步。

2 ? 個體語文素養在合作探究中的提高方法

語文素養,是《普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基本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等。那么在知曉共生運動的模式之后,如何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個體的語文素養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法:

2.1 不同能力的同學搭配為小組中學習個體的能力發揮提供了保障

根據共生運動模式的原理,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取決于小組成員在合作探究中表現的素養,情感態度的合力,那么,在一個合作的環境中就必然需要學生的不同技能進行合作探究,比如,初中語文課本第幾冊第幾單元《戲劇大舞臺》語文實踐活動中,教師設置問題“中國的京劇走向何方?”這樣的實踐活動,就需要小組成員配合,在合作中,必須有細致耐心的人收集資料,有遠見卓識的同學做出判斷,有文筆流暢的同學撰寫探究結論?;谶@個原因,所以,我覺得合作探究就要有不同水平的學生,不同技能的學生進行搭配,充分發揮合作小組中個體的能力。

2.1.1 根據“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

即把不同技能,不同特長的學生分在同一個小組內。這樣,學習資源多元、豐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水平的提高,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比如,在同一小組內,朗讀優秀的學生可以示范指導本小組的其他同學,有組織能力的同學可以有效地凝聚本小組同學,使他們發揮自己的能動性等。2.1.2 根據“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分組

即各個合作小組的搭配必須均衡。這樣,在引進評價競賽機制的時候,組之間實力均衡,能增強小組優勝的信心,促進小組成員參與學習,參與競賽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有利于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發揮。語文教學中,朗讀是很多學生做得不夠好也不愿做的事情,特別是男生表現的比較差。小組合作學習展開后,引進競賽機制,開展小組間的評比,通過評比刺激小組的積極性,從而讓每個組員體驗到朗讀的快樂,使那些不愛朗讀的同學也在成功的激勵中逐步地愛上朗讀了。比如,七年級上第一單元,都是精美的散文,《散步》《金色花》等,篇篇都適合朗讀,我上課的時候,增加了朗讀訓練課,就引進競賽機制,結果效果就很不錯。各個小組活動表現非?;钴S,有的小組有人單獨朗讀,有的小組大家齊讀,有的小組就采用男女生配合朗讀等等,各種形式都出現,既刺激了大家朗讀的積極性,又使大家有很好的朗讀體驗,培養了個體的語文素養。

2.2 實施合作小組內“去中心化”的定期崗位輪換機制,是促使小組成員各個方面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的有效手段

根據合生的運動原則,隨著小組合作活動的深入,活動呈現加速度、螺旋式的上升,那么就不僅要發揮小組成員不同的特長,還要讓小組成員的語文素養全面發展才能更形成加速度的上升趨勢。比如,初中課本中第幾冊第幾單元實踐活動《背起行囊》中,就要請見多識廣的同學主持,以他為主,談談旅游過的見聞和感受;初中課本第幾冊第幾單元《讓世界鑄劍為犁》的單元實踐活動,就請關心國家以及世界格局的同學引領大家做調查;在探討《丑小鴨》這篇課文還有什么啟示的時候,就可以讓有組織能力的同學組織大家發言??傊?,“去中心化”,讓小組每個人都能有不同是展示機會,這對提高個體的語文素養有很大幫助。

還可以采用小組活動“定期輪崗制”。即特定的崗位實行定期輪換制度。能多崗位的歷練,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另外也能拓寬小組成員的思維寬度。比如,在第幾冊第幾單元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多角度寫景》,就可以采用輪崗制,請性格內向的同學負責組織活動,并站在臺上表達,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增加了他的勇氣和信心,從而使成員的從而使成員的語文素養得到提高。當然,輪崗制度還有一定的弊病,即短期內,小組活動的質量會有所下降;學生的能力不可能再短期內就能形成。所以,它需要教師耐心并且敏銳地發現問題,并給予恰當的指導。

總之,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新課標所倡導的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如果,每個個體都能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就能很好的提高個體的語文素養,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 胡守鈞.社會共生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2012.

[2] 陳萬杰.人力資源的共生效應[M].

作者簡介:朱毅發(1969-),男,漢族,福建省邵武市人,大學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初中語文素質教育。

猜你喜歡
成員個體素養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