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妙用信息技術教學提高小學智障兒童的數學學習能力

2020-03-27 12:08毛晗祾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20年3期
關鍵詞:智障兒童數學學習信息技術

毛晗祾

摘 ?要:對于智障兒童來說,由于其認知和心理以及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同正常兒童存在一定的差異,如何促使其認知能力與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也是開展特殊教育所面臨的重要難題。本文在此基于信息技術前提,對如何激發智障兒童的學習數學學科興趣,提升其學習能力進行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 ?智障兒童 ?數學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3-0161-01

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時,培養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不斷提升其學習能力非常關鍵。而對于智障兒童來說,按照以往的教學方法,提升其數學學習能力,難度非常大。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將其融入到特殊教育中,采用現代教育技術,促使教育方法更加優化。在實際開展該學科教學時,其教學目標就是為了促使教育教學最優化的實現。相對而言,針對智障兒童開展數學教學,所面臨的難度比較大,要求教師需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效改善該學科的教學質量,促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持續提升。

1 ?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

數學發展起源于生活,尤其是開展特殊教育的小學數學教材,其更加關注對智障兒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因此是對很多抽象數學知識進行的高度濃縮。但是現階段所運用的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素材,相對來說比較的陳舊,嚴重缺乏時代性與生活性特征,導致特殊教育的兒童很難將其同實際生活構建有效的聯系,促使學生學習數學學科的興趣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1]。所以,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育工具,結合學生實際生活經歷,創設問題情境,更好發展其數學能力。

比如,很多生活數學知識都比較的抽象,導致智障兒童在實際進行學習時,很難找到其中的切入點所在。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將這些兒童的生活情境進行再現,有助于對其認知能力進行激發,進而為輕度的智障兒童構建學習的橋梁。比如在學習方程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相關的生活化問題情境。如,在超市所售賣的商品中,擺放著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非常喜愛的一些商品,但是其中有一些商品并未進行明碼標價。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如果有20元錢,只能選擇2個商品,則有幾種可能,怎樣將這些關系表達出來。通過運用隨機的方式,將學生所選擇的商品呈現出來,達到情境創設與人機交互的目的,進而為接受特殊教育的兒童搭建解決知識問題的平臺發奠定基礎,更好的培養其生活數學能力。

2 ? 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入信息技術,有助于對智障兒童的思維方式進行豐富,進而更加直掛難度呈現出數學知識的邏輯推理,促使其抽象程度不斷降低。對于思維發展相對滯后的這些兒童而言,通過這種方式對于培養其對數學知識的體驗感知能力非常有利,進而對其思維進行啟迪,促使其獲得更加深刻的感悟與認識。

比如,在教學生10以內的加減法有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制作出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呈現出相關數學問題的畫面。如,教師可以在畫面中為學生呈現出2只可愛的小白兔,然后又有兩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進入畫面。此時,教師可以問學生,2只小白兔,再加上2只小白兔,總共有幾只小白兔???學生在看到畫面之后,很快可以得出2+2=4,回答有4只小白兔。運用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更加的直觀和具體。在此之后,教師可以切換畫面,發現在水中有1只正在游泳的小鴨子,然后從岸上又跳進水中2只小鴨子,教師同樣再問學生水中總共有幾只正在游泳的小鴨子,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快得出1+2=3。通過這種方式,不斷變更場景,激發學生數學思維,促使其思維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成長和發展,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新知識,對于此類兒童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大的幫助。

3 ? 運用信息技術激發智障兒童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的學習本身具有一定的難度與枯燥性,導致很多智障兒童對于該學科的學習缺乏熱情,學習動力比較弱[2]。因此,教師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充分結合學生實際,為學生學習營造良好的環境,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挖掘其學習數學知識的潛能。要實現這一目的,要求教師必須要對智障兒童個體有充分的了解,尤其要關注其個人的興趣愛好,進而運用學生喜歡的形式,將有關內容呈現給學生。

比如,在學習“5”時,教師需要運用信息技術,較會此類兒童對9的認識。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觀看已經制作的課件,有4只小鳥在樹上飛來飛去,先讓兒童齊聲回答,總共有幾只小鳥在飛。在點擊鼠標以后,又飛來一只小鳥。此時,教師可以一邊播放伴奏音樂,一邊問學生,“你們看,現在總共有幾只小鳥???”此時,小鳥不斷跳動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聲音,已經大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其學習動力得以有效提升。在此之后,在學習5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生活中常見的秤砣呈現給學生,運用學生非常熟知的兒歌“5像秤鉤稱東西”,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記憶5的知識,同時也學會了4+1=5。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創設生動有趣的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促使這些兒童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與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4 ? 結語

總體來看,在認知和思維方式方面,智障兒童大多停留在基礎層面,嚴重缺乏邏輯推理和綜合思維以及獨立思維等方面的能力。通過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促使數學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有效激發智障兒童的感官,對其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進行調動,進而不斷提升其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 林達輝.創設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小學智障兒童的數學學習興趣[J].華夏教師,2016(1):42-43.

[2] 王穎,孫玉琴,孫海英.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提高智障兒童的數學學習能力[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2):73.

[3] 王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新課程(綜合版),2018(08):93.

[4] 王穎,孫玉琴,孫海英.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教學提高智障兒童的數學學習能力[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12):73.

[5] 孫文志.淺談信息技術在智障生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06):76-77.

猜你喜歡
智障兒童數學學習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漢語授課對維吾爾族學生數學學習影響的案例分析
數學文化價值觀對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