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語言的美學特征分析

2020-03-30 03:30宋延宏
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 2020年1期
關鍵詞:演講美學語言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語言活動的日益豐富和發展,演講作為一種文化娛樂活動,被愈來愈多的人們關注和參與。演講作為一種具有藝術性質和審美價值的宣傳教育方式,要求演講語言必須具備一定的美學特征。本文以《我是演說家》為例,從“韻”“勢”“味”“趣”四個方面總結出演講語言具有語音美、動感美、意韻美和詼諧美的美學特征。

【關鍵詞】演講;語言;美學;我是演說家

“演講”,又叫“演說”或“講演”。隨著現代社會語言活動的日益豐富和發展,演講作為一種文化娛樂活動,被愈來愈多的人們關注和參與。從最開始的演講比賽,到現在的語言競技類電視節目,演講得到了豐富和拓展,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傳播的日益廣泛。

從美學意義上看,任何一次成功的、深入人心的演講都應該是美的。也正是因為演講的語言具有了一定的美學特征,才能在成千上萬聽眾的心目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并由此來實現演講的藝術價值,達到演講的社會目的,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看,演講有著非常強的藝術性,是一種具有藝術性質和審美價值的社會實踐活動。

演講作為一種具有藝術性質和審美價值的宣傳教育方式,要求演講語言必須具備一定的美學特征。語言的美學特征對于訴諸于聽覺的演講藝術來說,顯得格外重要。錢冠連在《美學語言學》一書中提出了言語美的基本品性:“說話人在恰當的語境中選擇了恰當的話語,即話語的安排既適合社會背景又適合語篇背景;說話人在語言形式上選擇了優美的音韻和恰當的節奏,選擇了符合形式美法則的言語表達實體?!睂τ谘葜v者來說,更是如此,演講者“不但根據功利需要來使用語言,而且會根據審美需要來組織語言”。姜燕在《漢語口語美學》一書中,分別從審美范疇的“韻”“勢”“味”“趣”這四個方面來闡述了漢語口語的美學范疇。本文就以《我是演說家》為例,從“韻”“勢”“味”“趣”四個方面來分析演講語言的美學特征。

1. 韻——演講語言的語音美

“韻”是從漢魏六朝美學中誕生的范疇,最早指音樂美感,后來升華為表示普遍美感與藝術品格的范疇,主要指生命的律動,飄逸的神韻。姜燕在《漢語口語美學》中還提出,漢語口語在訴諸于聽覺而引發人的美感方面,由“韻”來做樂音化的代表。演講語言對于“韻”的追求更為明顯,通俗的說是演講語言的語音美。

演講語言語音美的基本要求就是符合普通話的語音標準,吐字清晰,語流順暢,悅耳動聽,字正腔圓,使字音純正、響亮、清晰、圓潤,富有表現力,最終形成獨特的審美意境。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就會使得演講的語言干癟生硬、平淡無味,降低語言的清晰度,減弱語言的音樂美,缺失自然和諧的美感。

演講語言的語音美還離不開語音修辭。由于演講是以語音為載體的,如果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組接,可以形成某種獨特的語言音響效果,由此我們的演講能夠獲得一種類似于音樂美的特殊的審美價值,不僅使得演講語言表達順暢,而且富于美感。通過音節的配合、聲調協調、押韻的和諧,三者根據內容表達需要,靈活使用,使語言產生整齊勻稱、抑揚頓挫、和諧悅耳的音樂美。

例如,電視語言競技節目《我是演說家》第三季中許吉如的演講:

中國強則少年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因為強大的國家會富于一個少年強大的安全感,基于安全感,他可以自由的選擇他想生活的地點、職業、狀態,乃至是心情。他是輕裝上陣去看這個世界,又理直氣壯地回到自己的家園。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如果你覺得你活得很舒服,那是因為有很多人在默默的為你付出;如果你覺得很安全,那是因為有很多人在為你承擔風險,他們是邊疆官兵、維和部隊、外交官、公共服務的各行各業……今日中國固然強,但是今日之中國少年,唯有更強。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驕傲的回應一百多年前梁啟超現實的期盼,少年強國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更強,中國強就是因為少年強!

這段演講中音節鏗鏘,和諧勻稱,押韻回環,朗朗上口,飽含激情,體現了少年強則中國強的深刻意義。演講中多次出現押韻和四字詞語,四聲起伏,句調豐富,回環往復,有助于形成富于美感的樂音旋律,最終使演講語言產生鏗鏘和諧,讓演講語言產生了音樂美。

再比如,《我是演說家》第二季中,劉媛媛做的題為《丑女莫作怪》的演講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要強求,想找對象不怕丑,努力就有男朋友?!毖喉?、回環的語言可以給我們帶來美的聽感,受眾在聽到演講時可以由于音樂組合的樂音化趨向帶來美的聲音形象,故而引發自然和諧、流暢通順、協調悅耳的美感。

2. 勢——演講語言的動感美

“勢”的原意是“靈活機動而自然的趨勢”。在中國美學體系當中,“勢”指的是自然發生而應有的內在邏輯,它有著因情即體的邏輯性、結構布局的動態性和總一兼通的和諧性。演講語言的“勢”,是由語調美、節奏美、語勢美、音變美等各方面綜合而成的一種動態性的整體美感,它表現為一種動感美。演講稿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有傾訴感情、敘述故事,也有雄辯說理、鼓動宣傳,甚至還有憤怒聲討、指責揭露。演講者要根據稿件中不同的內容,使用與其特點相符的語調、節奏等。才能更好的再現演講稿件的內容和思想感情,才能使演講語言具備應有的動感美。

演講語言的“動感美”,要求演講者根據演講的內容正確的處理語流音變,使得演講語言形成流動之美。語流音變是指,在語流中,由于受到相鄰音節的相鄰音素的影響,一些音節中的聲母、韻母或者聲調會發生語音的變化。演講語言當中最典型的語流音變包括輕聲、兒化和變調等等。合理的運用語流音變可以使演講語言具有活潑、自然、親切之美,增強演講語言的動感,使受眾獲得美的享受。

演講語言的“動感美”,還要求演講者應該通過靈活巧妙地運用各種各樣的語調,來表現出演講當中不同的內容和錯綜復雜的情感。語調包括停連、重音、語氣和節奏等,是增強演講語言的表現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貫穿于整篇演講稿件中每一句話的調子,它的功能在于表現出演講內容的感情色彩。對于相同的一段話,如果我們采取不同的語調和節奏來處理,那么我們所表現出來的意思和思想感情也會有所差異。演講時,語調的強弱、高低、輕重、長短、快慢和停頓等都要求細細琢磨,恰當地掌握和運用,最終使得訴諸于聽覺的演講語言形成抑揚頓挫、動聽悅耳的美感。

例如,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節目中,陳嵐做的題為《重新認識自己的母親》的演講,這次演講可以說是一次成功的演講,一次感人的演講,一次給人以美的享受的演講。在演講開始,陳嵐用經過藝術加工的語調,為我們再現了她和母親在電話里的對話,以及她和她的孩子之間的對話。隨后又娓娓道來的敘述了東歐的一位母親在雪山上,為了救自己的女兒,割開自己的動脈,最終血盡而死的故事。最后通過一系列的排比句,深情的、激昂的贊頌了母親的愛。整篇演講的語調隨著內容的變化而變化,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而舒緩,時而急促,通過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處理,表現出了演講語言的動感美。

3. 味——演講語言的意韻美

“味”,是一個含義豐富的美學范疇。最初,“味”單純的指味覺感受,后來逐漸擴展為普遍的審美感受,來表示從審美欣賞而體會到的美感,最終演變為獨立的美學范疇。演講語言的“味”指意韻之美,表現了演講語言豐富的意韻和意象鮮明、意境深遠、耐人尋味的特點。演講語言的意韻美體現在多個方面。

演講語言的意韻美,首先表現為演講語言豐富的情感功能。一次成功的演講必定包含了濃郁的、真摯的情感,這些情感的聲音訴諸于聽眾的耳朵、心靈,喚起聽眾的聯想和想象,激發受眾的思維和情緒,使受眾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回味無窮。

演講語言的意韻美,也體現在經過加工的生動形象而富有表現力的藝術語言上。如果一次演講運用具體生動、形象鮮明的語言,給受眾提供意象,情景再現,必將引人入勝,從而形成美好的意象,甚至是美妙的意韻。要想讓演講的語言變枯燥為生動,化平淡為奇妙,可以巧用修辭的方式來完成。巧妙地運用比喻、排比、對比、設問、反問等修辭手法可以增強語言的氣勢,增加演講語言啟發、抒情的意味;還可以通過反語、雙關、引用、仿詞等增強演講語言的感染性和意韻美。比如在演講的結尾采用一個反問句來結束演講,較之肯定的答案,一個問句有更多的暗示性、創造性和藝術性的特點,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可以讓受眾產生深思,久久回味,取得言有盡而味之不盡的深遠意韻。除此之外,如果演講語言充滿詩情,也能夠給受眾帶來一定的意韻,調動聽眾的美好感受,撥動聽眾的心靈之弦。演講者可以通過引用優美的詩句,來表現真摯的情感,提升演講的意韻,撥動聽眾的心弦,這都是演講語言獨特的“味”之美。

演講語言的意韻美,還體現在推陳出新、不落俗套上。老生常談的東西沒有吸引力,非??菰餆o味,更不用說給聽眾帶來意韻美了。聽眾始終具有求新的心理期待和永不滿足的求新欲望,我們在演講的時候就應該抓住聽眾的心理特征,力求演講語言講出新意,讓人耳前一亮。這里的“講出新意”,不光指演講的主題和材料要新穎,還包括我們的表達要推陳致新。新穎的語言對聽眾來說是感到陌生的語料,通常是一些鮮為人知的材料或者是一般人不用的語料。語料的陌生化程度越高,制造的新穎度越高。只有新穎別致的語料才能滿足聽眾的好奇心理和審美期待,從而產生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4. 趣——演講語言的詼諧美

“趣”在中國傳統美學中是一個特有的審美范疇,表示一種快意于心的人生情味。在漢語口語的美學范疇中,“趣”表示審美主體在充滿趣味的口語情境中自然獲得的一種特殊的美感,一種心理旨向。演講語言的“趣”表示一種詼諧幽默之美,當演講語言攜帶著奇趣表達出來,就會產生巨大的審美沖擊力,受眾就能獲得“有趣”的審美體驗。

幽默是演講中的關鍵技巧,演講語言需要幽默,需要演講者在進行表達時,采用一種幽默的心態,這樣的演講才能閃光。怎樣把幽默感注入到演講當中去,并且利用詼諧的語言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讓受眾對你的演講念念不忘,這是演講當中非常重要的值得演講者去探討和學習的課題。在這一方面俞敏洪做的就非常好,他在演講的時候,運用了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反語、諷刺、自嘲、雙關等手法,讓受眾在詼諧幽默的氣氛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靈的啟迪。

例如,《我是演說家》第五季節目中的選手趙鐳做的演講:

來到工作崗位上,我卻驚人地發現,我的學生怎么那么難教,個個仿佛都是魔教中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簡直就要口吐白沫、不知所措了。學生們經常在課堂上接我的話茬,不斷的舉手,想要上廁所,而且他們認準了我的好脾氣,公然叫我各種綽號:長得白白胖胖,簡直就是豬兒蟲(四川話)??吹經],大學課本里都是騙人的,學生們是愛我了,可是他們不努力、不學習啊。我火冒三丈,我對著大家大喊大叫:干嘛嗎?你們要干什么?啥子???(四川話)非常的不優雅,仿佛菜市場口的喇叭。而學生們對我的態度也變得非常的冷漠,見了面之后,愛答不理,甩白眼都是常事,更有甚者他們在背后議論我的話題都可以押韻:育才有趙鐳,天才都倒霉。遇到趙鐳,你要發霉……

運用幽默恢諧的語言,可以增強演講語言的趣味性,使受眾爆發出開懷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趙鐳在這段演講中通過自黑和方言的方式,使得演講語言具有詼諧美,引得在場的觀眾笑聲不斷,喚起了受眾的興奮點,給受眾帶來一定的審美體驗。

總之,演講具有高度的審美價值,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演講語言具有語音美、動感美、意韻美和詼諧美的美學特征,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演講者的語言都應該注重對美感的追求。探討和研究演講語言的美學特征,遵循演講語言創作的藝術規律,才能使這門古老、獨特而又嶄新的演講藝術魅力常駐。

參考文獻:

[1]錢冠連:《美學語言學——語言美和言語美》[M],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頁。

[2]姜燕:《漢語口語美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第144頁。

[3]姜燕:《漢語口語美學》[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第146頁。

[4]詹锳:《文心雕龍的風格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5]姜燕:《漢語口語美學審美范疇論析》[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7卷第2期。

[6]姜燕:《漢語口語美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5月。

作者簡介:宋延宏,山東聊城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主持、口語傳播,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猜你喜歡
演講美學語言
印花派對
純白美學
初中英語課前熱身活動
組織活動提高學生語文應用能力
主位理論與篇章理解
如何培養一年級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春食色彩美學
“妝”飾美學
我有我語言
語言的將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