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影視劇中京味文化的傳播

2020-04-02 22:42方兆力
電影評介 2020年24期
關鍵詞:京味影視劇符號

方兆力

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豐碩的文化底蘊,以古都意象、京味文化創作的影視作品,從20世紀80年代起創作數目就不斷攀升,其豐富多姿的城市形象也隨之成為了藝術體驗與想象化的各種流動性的投影。影視作品中對于北京城的整體想象更是歷經了從動蕩皇都、故土北平、城市建設和國際北京的各種變化。北京也逐漸顯現出國際化大都市和著名古都的兩面性。這種時尚與神秘的雙向面貌,使得北京以傳統與現代兩種想象出現在影視劇作中,進一步豐富了地緣文化所打造的影視劇,成為當下地方影視文化發展中的一個標志。近年來,隨著大眾媒介對京味文化的渲染,出品了《老炮兒》(管虎,2015)、《我在北京,挺好的》(姚遠,2014)、《什剎?!罚ǜ秾?,2020)等影視劇,帶有京味文化的影視作品引發了大眾的熱議,京味文化也再次得到關注。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中國各個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為影視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中國影視劇中的京味文化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應如何既對其中傳統的文化資源部分進行保護與傳播,但同時又能面對機遇與挑戰,解決影視劇中京味文化在傳承和創新之間的平衡式表達,使京味文化真正“走出去”,展現給全世界。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推動影視劇中“京味文化”傳播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趨勢日漸顯著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通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這一倡議中,中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溝通與交流達成了共識基礎,其中影視文化率先成為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聯結、藝術交流、產業互融互通的重要媒介和使者。近年來中國影視劇發展迅猛,優秀作品井噴,國際影響力也逐步上升。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傳播中,中國影視劇正在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作為大眾傳播的影視劇,其自身能夠傳達較為完整的形象與價值,更加易于跨越不同區域與文化背景,以最為便捷的方式傳遞中國價值觀念、促進文化交流,成為當下各國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

在“一帶一路”倡議規劃中,從地理位置來看,北京位于“一帶一路”中的北線和中線的起點位置:北線緊接俄羅斯,由此直達北歐各國;中線則從北京起,內接古都西安到烏魯木齊,外接阿富汗,途徑哈薩克斯坦再到匈牙利和巴黎。于歐亞大陸板塊來說,北京的地理位置占據重要節點,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至關重要。從所屬地位來看,北京更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文化交流和政策溝通的中樞。從京味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來看,京味文化作為地域“首善之區”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勢必承載、反映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光輝。京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之林中亮麗的一抹,其傳播有助于沿線國家觀眾對中華文化達成完整化的認知。若其缺席,則意味著中國民族文化傳播中的失語,其認知的完整性也會隨之遭到破壞。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城市精神與文化傳播需要以當下的科技和媒介手段作為載體,針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環境與文化特點進行策劃,讓影視產品“走出去”。在此機遇下,研究中國影視劇中如何將京味文化成功地傳播給沿線國家的觀眾,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內容。作為京味兒文化的重要傳播載體——影視劇,一直深深地根植于北京文化精神之中,以其生動的表現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也以這個城市的物象載體和隱喻符號的形式建構著對北京城的文化想象。自改革開放以來,影視作品在京味文化建設與表現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無論是在民國古裝劇還是家庭倫理劇或者紅色諜戰劇中,都多多少少透露著北京的氣息,城市的變遷和北京人的風貌也正在以多種表現形式日漸走入大眾的視野。在此基礎上,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把握目前已有的發展良好局面,優化北京故事,傳播京味印記,全面提升帶有京味文化的影視劇的沿線國家的傳播力。

二、走出“內城文化”的局限

京味文化是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具有重大的歷史傳承價值。向海外推廣極具特色的京味文化,易操作,文化影響力更高,文化認同感更強,因此,更能促進中國與世界文化的融合。[1]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中國文化在西方文明與傳統文化二者的交融與碰撞中走上了現代化之路。20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之初,在一邊拆遷與一邊起高樓的京城中,京味文化又疊合了某種原鄉守候的詩化想象。

在現當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北京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裹挾著北京城中原汁原味的京味人生與京味文化也正在悄悄歷經著變化。這變化如何進入劇作文本中,創作者如何書寫京城之變、京味之變,更如何平衡原汁原味的京味文化和新北京文化精神,這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特別是在理性與情感上,我們對發生在當代形態中的北京文化需要充分的體認、走出“內城文化”局限,在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中超越區域化坐標。

北京不僅僅只是中國的北京,也是世界的北京,京味文化需要被世界接受。當下京味文化的書寫表達多是囿于京城人對于老北京的認知,當這樣的書寫表達進入異國空間文化中,北京的文化經驗與異域的文化碰撞會形成怎樣的傳播效果,又激發出沿線國家觀眾對于北京怎樣的想象?這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的。

三、京味文化表達方式的再調整

具體到影視大眾媒介而言,所謂“京味”就是要表現出“地方感”,在視覺層面上,多是對北京地理風光與人文景觀的展現,風俗習慣的展示,而在聽覺上多是表現為汲取地方音樂和方言俗語的表達。時下流行的媒介景觀中,選取城市形象的標志性元素作為影視劇的取景地,以敘事空間的方式出現,譜寫城市文化外在形象的表征,是時下影視作品塑造京城形象慣用的視聽方式之一。這種敘述方式多見于以經濟利益為主要創作目的的商業電影中。但從“一帶一路”影視文化傳播的深層次上看,京味的體現當然不能停留在僅僅展示地區的自然景物與風俗風貌層面上,而要表現深刻的思想觀念和歷史文化。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京味文化以及京味影視想要走向國際,得到更好的傳承和傳播,面向國際市場調整目前的創作策略是必不可少的。

從傳播的視角來看,影視劇對京味文化的傳播具有三個層級的能量,即可劃分為告知層級、傳達層級和賦予層級。這三個層級釋放出的能量從底到高,分別會對接受者產生不同的作用。第一個的告知層級所傳播的是“認識”這一層面,即可使傳播對象對物像的基本外在形象輪廓形成簡單的印象。具體到中國影視劇中所傳播的京味文化來說,即讓沿線國家受眾對北京這座城市形成基本大體性的觀感,這一傳播的媒介主要依靠受眾來識別醒目的京味符號,電影《老炮兒》中的胡同與四合院、《北京的樂與路》(張婉婷,2001)中的三里屯、《非誠勿擾2》(馮小剛,2010)中慕田峪長和798藝術區,電視劇《什剎?!烦艘运募咀兓氖矂x海、鼓樓、故宮等老北京符碼為背景風貌外,還展現了鳥巢、水立方、CBD等新北京地標。每一座城市都會擁有各自的符碼體系,這些帶有文化差異性的符號越來越受到影視劇的重視。地域文化符號作為城市個性的表征和文化的載體,雖然是文化外在形象的書寫,但對于“一帶一路”背景下的文化傳播來說,卻是城市文化魅力被加以識別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符號是一個民族、國家或地區長時間沉淀下來的文化資源的凝結式標識,反映了某個特定社會或社會群體所特有的精神、物質、智力與情感等方面的一系列特質。[2]中國之外的觀眾借助影視劇中的這些符號對北京產生認可與各種想象。

從影視劇中的京味符號的發展過程來分析,這些符號出現最多的是“歷史古跡”與“現代地標”,因為這類符號一方面具有較高的建筑審美價值,同時也是京味文化感知中最為突出也最易為接受理解的部分。這些符號的視覺呈現手法多是以背景畫面的方式、大景別轉場空鏡頭來出現在觀眾面前,決定了它們只能以浮光掠影的粗線條來呈現,更不用說對城市文化與意象的深層挖掘與表達。但是,只從視覺觀看效果來說,景觀表達具有良好的視效感和風光觀賞性,因此能夠達到“告知”這一層次的傳播效果。然而,時代下的“本土品牌”與“時事人物”等符號類型在影視中出現的頻率卻是極少的甚至是缺乏的,京味文化形象的符號在影視劇中尚未體現出它應有的多元化。此外,在符號的塑造與選用上,還缺乏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甚至直接將時尚logo等同于當代文化符號搬入到影像中,而真正含有當代北京文化的符號融入得少而又少,這樣的一種選取方式有可能會造成外國觀眾對京味文化的理解與感知出現明顯的局限性和偏差性。這一現象涉及到了一系列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深層問題。一方面,來自不同國家的觀眾對北京城市的印象與認知是不盡相同的,并且“新中國建立以后的北京,經過一系列曲折的城市發展建設的演化,在1994年終于確定了兩大方向:現代國際城市和世界著名古都。前者要向世界的先進水平看齊,后者要彰顯中國的歷史文化特色。如果說,北京的定義的后一方向主要以古代京城的街區、胡同、四合院、文物保護單位為標志展現北京歷史的厚重,集中地體現為故宮建筑群、歷史/文化型公園、以什剎海和南鑼鼓巷為中心的平安片區、前門大街為核心的文化保護區……那么,北京定義的前一方面,則需要世界建筑史上和世界城市史上最高水平的東西來體現”[3]。正如這兩大方向,任何一方面的單一化呈現,都不是完全的詮釋了北京與文化。同時,北京的文化載體也不應僅僅是幾處建筑、logo如此簡單,而是要蘊含著生動的北京人文精神層面的內容。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北京影視劇在選用京味符號上,應當挖掘一系列全面的、真實的、帶有歷史進程性的文化符號,將北京城市與文化面貌真實地展示在世界面前。

在告知層級后的傳達層級提出了更高的傳播要求。傳達層級對于受眾來說,是對某物或某事產生比較清晰的認識,其中帶有著理性的思考。如果將京味文化只是轉化為現代建筑群、名勝古跡等符號集般的展示,那么北京城的地域性核心文化是無法展現的。影視劇傳播京味文化并非等同于活動的形象寫真式的圖集手冊,而是要對北京地域的核心精神與時代文化做出細致的表達和結構性的闡釋。作為歷史古城、國家首都、國際城市,北京文化構成的復雜性本可以為影視劇創作者給予豐富的文本素材,形成不同的觀察和選擇視角,匯聚成多種主題與風格。但由于京味文化產生的時間節點,所以一些影視劇對于北京的想象多是從傳統角度加以闡釋,又在不斷的類型或題材創作中重復,致使傳統的京味文化在有意無意間框定了對于北京形象與文化的想象邊界。的確,京味文化讓北京的展現成為了獨一無二的形象,隨著時代的變遷,京味文化在藝術表達中多從古城鄉愁、消費文化和身份歸屬問題角度來構建“北京城市想象”,其中比較突出的“懷舊風”從熒屏與銀幕和各類出版物媒介中均可見,傳達出對老北京的思念,流露出的也是“不忍”也得“忍看老北京城日漸消失”的情緒。這種情緒在各種藝術中的積蓄,也逐漸成就了一種文學藝術中的想象方式,化作為一種北京人“內部”視角打量下的城市與文化譜寫,強調以同一面的“典型”作品構設“正宗”的京味形象與文化表達。其實,京味文化的譜寫本沒有錯,但不能將京味文化局限在影視劇中某些符號上,應看到隨著時代的變遷,京味文化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著新的時代特色。一味的“懷古”必然會禁錮創作者對于京味文化的正確闡述與傳達,也更會遮蔽城市描寫的豐富性。目前京味形象的表述主要限制于北京人內部的視角,為老北京人所構想表達的是懷舊之感;偶有外鄉人書寫,也是用來探討身份歸屬的問題。但是從當今北京所屬地位來看,北京作為一個國際都市,其講述的視角也應外擴展到外國,為“一帶一路”沿線的他國觀眾所構想,只有構想了才會有后來的真正了解與交流。如果創作者仍是抱著懷舊的情緒來創作,傳達層面的效果勢必會出現文化折扣的現象,想象中夾雜著太多的文化記憶與傷感而忽視了當下新北京的“北京精神”。這樣的闡發模式也許更符合國人觀眾對于屏幕中影像的認可、滿足了一代北京人對于故都的鄉土想象,但從北京作為一個國際化都市的自我建構與意義追尋的角度來看,卻無法營造外國觀眾對于當今北京精神文化的理解與認同感,甚至會導致誤讀出現,同時也會致使影視劇中京味文化的表達窄化和北京想象模式的凝滯。前不久的電視劇《什剎?!吩趧撟髦芯鸵肓送鈬恕按笮l”的視角,劇中的大衛是一名攝影師,攝影師的身份本就是代表著觀看與記錄,并且在他的人設中還增添了對北京文化的好奇與癡迷,劇作中時常以他的視角來觀看北京,將他的體驗與北京的講述相互融合。同時劇作文本還設定了北京人的老、中、青三代都分別與大衛有著不同的故事,如果說,劇中老一輩人代表著傳統京味文化,中年一代人留有北京變遷歷程的痕跡,那么年輕一代人則詮釋了首都文化和新北京精神,大衛與三代人物的關系象征著文化的碰撞與交流,也正是在這樣一種關系中逐漸讓京味文化“走出去”,也使得京味文化變得更加現代化與國際化。

文化體驗如同閱讀劇本一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觀眾會賦予京味文化和京味形象不同的意義,正所謂“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北京——因階級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年齡及文化水準不同,導致了各自‘北京想像的巨大差異?!盵4]準確地說,賦予層次是傳播中最高也是難度最大的一個層級,因為創作者是無法把控海外觀眾賦予影像和文化體驗的全部意義。但創作中如果考慮到了域外視角下的“北京”,或者將“北漂”視點敘事轉變為“洋北漂”敘事,都會有助于外國觀眾的接受認知。傳播中與“接受”認知相對應的是賦予層面,即傳播對象接受并認同傳達內容的同時,賦予其內容新的含義。當然這種新的含義生產也許與創作者的訴求有所出入,影視媒介雖然不能決定受眾對某事物的具體意義的賦予,但以去除鄉愁情緒、尊重現實的情感為基底的創作會減少因情緒表述而產生的晦澀難懂的影像意義,更加有效引導外國受眾關注某些直面化的人與事,達成某種定向性意義的賦予。定向性意義中往往包含著基本情感的好惡,在基本的好惡后,影視劇作品具有一定的暈輪效應,影視中的文化可以有助于樹立城市形象,如果受眾喜愛某部影視劇,則會對其中的場景產生連帶好感。因此,影視作品構建出的城市新意象對于受眾來說不僅是傳播城市文化,還能提升北京城的美譽度和吸引力,這種吸引力直接表現為旅游熱度的直線上升,影視劇中的精準的立體化京味文化傳播可以為北京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魅力境界。

參考文獻:

[1]董曉莉.“京味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國際影響力[EB/OL].(2013-03-15)[2020-12-01]http://www.bjzx.gov.cn/zxqk/bjgc/201303/zy/201807/t20180705_14081.html.

[2]蒙象飛.中國國家形象與文化符號傳播[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145.

[3]張法.城市文化中象征北京走向現代國際大都市的CBD(商務中心區)[ J ].藝術百家,2014(4).

[4]陳平原.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 J ].北京社會科學,2005(1).

猜你喜歡
京味影視劇符號
許恬寧:My Travel Plan
影視劇“煙霧繚繞”就該取消評優
“+”“-”符號的由來
變符號
被影視劇帶火的“勝地”
試論影視劇中的第三者現象
從電影《頑主》看京味喜劇片的低俗現象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