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

2020-04-06 07:41王建麗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0年12期
關鍵詞:國藥準字神經功能腦梗死

王建麗

(河南省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河南 鄭州 450015)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研究顯示[1],MMP-3作為基質金屬蛋白酶之一,能降解基膜成分,是造成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腦缺血的重要因子,同時TIMP-1為 MMP-3的特異性抑制劑,兩者相互依賴相互制約,保持均衡,一旦失衡易誘發急性腦梗死,因此治療改善體內MMP-3與TIMP-1表達是防治急性腦梗死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98例,均為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9例。研究組男26例,女23例;年齡56~84歲,平均(70.11±4.36)歲;病程3~26h,平均(7.99±1.32)h。對照組男27例,女22例;年齡57~83歲,平均(69.78±5.06)歲;病程4~27h,平均(8.01±1.45)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符合《腦梗死和腦出血中西醫結合診斷標準(試行) 》[2]中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主癥為口舌歪斜、共濟失調、神識昏蒙,次癥為言語謇澀、瞳神變化、飲水嗆咳,舌淡紅苔薄白,脈弦。主癥和次癥同時具備2項及以上。西醫診斷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第4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3]。經CT、MRI、SPECT掃描確診。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結合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急性腦梗死;②首次發病,發病時間不超過72h;③依從性好,可配合治療;④對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⑤知情并同意。

排除標準:①外腦出血和顱內占位性病變;②前2周有抗凝藥服用史;③伴隨心、肝、腎等嚴重器官疾病或免疫系統功能不全;④凝血功能異常。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常規治療,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降顱內壓、吸氧、控制水腫等。阿司匹林腸溶片(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051)0.1g,1日1次,口服。銀杏達莫(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2020032)30mL 加入250mL0.9%氯化鈉溶液及奧扎格雷鈉(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31)80mg,靜脈注射,1日1次。依達拉奉(吉林省輝南長龍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591)30mg加入生理鹽水100mg靜脈注射,1日2次,連續用藥7天,然后根據情況調整用藥劑量及次數,共治療1個月。

研究組加用芪棱湯。黃芪15~30g,三棱10g,地龍10g,天花粉10g,桑椹15~30g,水蛭3~6g。語言不利加遠志、石菖蒲,氣虛血瘀加大黃芪用量,口眼歪斜加僵蠶、白附子。每日1劑,先用水浸泡30min以上,煮沸后轉小火再煎煮30min,濾取藥汁,再次加水煎煮30min,濾取藥液,將兩次藥液混勻后約400mL,早晚各200mL溫服,連續用藥1個月。

3 觀察指標

檢測MMP-3,TIMP-1。

神經功能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估,評分0~42分,分數越高表示神經功能損傷越嚴重。

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4]標準進行評分,包括言語謇澀、偏身感覺障礙、頭暈、頭痛、乏力、神識昏蒙6項,每向癥狀按0~3分評分,總分18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不良反應,包括惡心、乏力、頭暈。

4 療效標準

臨床痊愈:乏力、神識昏蒙、言語謇澀等癥狀基本消失,神經功能評分恢復90%以上。顯效:乏力、神識昏蒙、言語謇澀等癥狀明顯消失,神經功能評分恢復45%~90%。有效:乏力、神識昏蒙、言語謇澀等癥狀有消失趨勢,神經功能評分恢復18%~45%。無效: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惡化,神經功能評分恢復不足18%。

5 治療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MMP-3、TIMP-1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MMP-3、TIMP-1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MMP-3、TIMP-1水平及NIHSS評分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MMP-3(ng/mL) TIMP-1(ng/mL) NIHSS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9 119.23±23.67 89.89±20.89* 352.89±76.89 429.89±95.67* 12.11±5.43 6.21±2.09*研究組 49 120.04±24.51 76.89±16.78* 357.89±74.78 487.90±94.89* 12.09±5.41 3.21±1.54*t 0.17 3.40 0.33 3.01 0.08 6.02 P 0.43 0.00 0.37 0.00 0.41 0.00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9 16.01±3.09 8.78±2.24*研究組 49 15.67±3.04 5.72±2.01*t 0.17 3.40 P 0.43 0.00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比較。研究組發生惡心1例,乏力2例,頭暈1例,不良反應率8.16%。對照組發生惡心1例,乏力2例,頭暈2例,不良反應率10.2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2,P>0.05)。

6 討 論

急性腦梗死屬中醫“中風”范疇。病機為臟腑失調,肝腎陰虛,脾失健運,風痰瘀血,瘀血內結,閉阻腦絡。為本虛標實之證,治當調節臟腑,補氣行血,化痰通瘀為主。芪棱湯方中黃芪補中益氣、補氣活血,三棱破血行氣,水蛭破血通經、逐瘀消癥,地龍通經活絡、清熱定驚,天花粉、桑椹滋陰補血。諸藥合用,有益氣活血、消痰散結、疏通腦絡之效。依達拉奉可有效抑制自由基釋放,改善氧化應激反應,減少神經元細胞與腦細胞損傷,降低對MMP-3的刺激,改善其表達量。芪棱湯中地龍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水蛭抑制血栓形成并促進其溶解。黃芪、三棱可擴張腦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腦部血流,并激活TIMP-1,進而調節MMP-3,其逐漸平衡[5-6]。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提高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少。

猜你喜歡
國藥準字神經功能腦梗死
更正聲明
羥考酮復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術中鎮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采用利培酮結合銀杏葉膠囊治療對神經功能的改善效果
腦梗死合并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復的探討
DWI聯合DTI技術對早期腦梗死缺血半暗帶的評估價值
集束化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逐瘀祛痰法中西醫結合治療對腦梗塞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
低流量七氟醚用于腹腔鏡手術麻醉的臨床效果觀察
老人夜尿多隱患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