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丹參湯輔治過敏性紫癜臨床觀察

2020-04-06 07:41劉改霞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0年12期
關鍵詞:牡丹皮涼血紫癜

劉改霞

(河南省方城縣中醫院兒科,河南 方城 473200)

過敏性紫癜也稱過敏性紫癜伴腎臟損傷,為兒科常見急癥,臨床表現為高出皮膚表面紅紫色瘀斑瘀點,對稱分布于四肢及臀部,特別是雙下肢部位,伴隨關節腫痛、腹痛等并發癥,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1]。常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抗感染、輔助抗凝藥物進行支持及對癥治療,雖可緩解臨床癥狀,但長期應用存在耐藥風險,還可加重腎臟損害,降低免疫功能,誘發感染,導致病程延長。過敏性紫癜屬中醫“水腫”、“紫癜”、“尿血”等范疇,中藥治療過敏性紫癜中有良好療效[2]。本研究用紫丹參湯輔治過敏性紫癜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96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治療的過敏性紫癜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女18例,男30例;年齡2.5~12.5歲,平均(7.49±1.25)歲;病程2.5~14.5天,平均(4.23±1.56)天。觀察組女19例,男29例;年齡3~12.5歲,平均(7.46±1.28)歲;病程2.5~14天,平均(4.19±1.61)天。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實用兒科學》[3]單純性過敏性紫癜診斷標準。主要表現為紅紫淤斑淤點分散于四肢及臀部,以雙下肢最多,伴腹痛、腎臟損害、關節腫痛等。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紫癜濕熱痹阻證診斷標準。主癥為瘀斑瘀點分散于雙下肢,次癥為腹痛、咽痛、便血,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或滑數。②初診;③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伴精神系統疾病及認知障礙;②多器官功能衰竭;③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

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感染、抗敏、補充維生素C和鈣劑、營養支持等常規對癥治療。睡前口服孟魯司特鈉咀嚼片(Merck Sharp & Dohme B.V.,批準文號H20181209),6歲以下1次4mg,日1次;6歲及以上1次5mg,日1次。連續治療3個月。

觀察組加用紫丹參湯治療。年齡小于7歲藥用丹參10g,赤芍、牡丹皮、蒲公英、小薊、牛膝各6g,生地黃、益母草各8g,甘草3g;年齡大于等于7歲藥用丹參30g,赤芍、牡丹皮、蒲公英、小薊、牛膝各8g,生地黃、益母草各15g,甘草5g。日1劑,水煎,取300mL藥液,分3次服用,連續治療10天為一療程,連續治療3個月。

3 觀察指標

中醫證候積分: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標準,以紅紫瘀點瘀斑為主癥,根據密集程度及顏色深淺,按無、輕、中、重不同程度計為0、3、6、9分;以咽痛、腹痛、關節腫痛、尿血、便血為次癥,按無、輕、中、重不同程度計為0、1、2、3分。主次癥證候積分之和為總積分,分值越低表示癥狀越輕。

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紫癜、腹痛、關節腫痛等消失時間。

復發:隨訪1年記錄復發情況。

4 療效標準

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5]擬定標準并進行評估。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尿常規恢復正常水平,證候積分減少86%~100%。有效:癥狀明顯減輕,尿常規指標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36%~85%。無效:癥狀無改善,甚至反復發作加重病情,尿常規指標無改善,證候積分減少小于等于35%。

5 治療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消失時間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消失時間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消失時間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s)

組別 例 紫癜消失時間(d)腹痛消失時間(d)關節腫痛消失時間(d)中醫證候積分(分)對照組 48 10.68±2.78 7.32±2.42 18.21±4.65 13.08±3.47觀察組 48 5.34±1.32 3.62±1.98 14.21±3.43 11.33±3.25 t 12.022 8.198 4.796 2.550 P 0.000 0.000 0.000 0.012

6 討 論

過敏性紫癜是指以小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系統性血管炎癥反應,近幾年來我國過敏性紫癜發病率逐漸上升,10歲左右患兒為高發群體,嚴重威脅其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6]。機體產生抗原抗體反應引發免疫復合物沉積,導致炎癥反應,從而導致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紫癜遍及身體局部乃至全部。治療以抗過敏、抑制免疫應答為主。孟魯司特為免疫抑制劑,可抑制自身免疫應答反應,減輕慢性炎癥反應,增加血小管通透性,從而改善癥狀[7]。

過敏性紫癜屬中醫“水腫”、“紫癜”、“尿血”等范疇。病機為濕熱內蘊,灼傷血脈,迫血妄行。治療以涼血活血,通絡,化瘀為原則。紫丹參湯方中紫丹參為君藥,具有祛瘀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功效;赤芍具有行瘀涼血,消腫止痛功效;牡丹皮具有滋陰降火,清熱涼血,通血滯,解斑毒,利咽喉功效;生地黃具有益陰生津,清熱涼血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治熱毒癰腫功效;牡丹皮,生地黃,赤芍合用可消迫血妄行所致發斑。蒲公英具有消癰止瘡功效,小薊具有消毒散淤、涼血止血功效,牛膝具有引瘀血下行功效,甘草調和諸藥、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風通絡、清熱涼血、解毒消癰之效?,F代藥理研究表明,丹參可減緩MDA損傷細胞,其含有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還可改善微循環,抗血栓形成和血小板集聚;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有機酸、菊糖,可提供機體營養支持;牡丹皮含有牡丹酚,可通過鎮痛解痙、鎮靜散熱發揮中樞抑制作用[8]。

綜上所述,紫丹參湯輔治過敏性紫癜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復發率,縮短癥狀消失時間。

猜你喜歡
牡丹皮涼血紫癜
涼血五花湯洗劑霧化冷噴治療血熱型面部皮膚病的療效觀察
基于牡丹皮微觀性狀與抗炎活性相關的“辨狀論質”研究
馬鴻杰教授治療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臨床經驗總結
基于中醫傳承計算平臺9 014例陰虛證處方中牡丹皮的用藥規律分析
清熱解毒涼血,活血為主中藥治療活動期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的療效
兒童過敏性紫癜IL-17、HPV-B19檢測的臨床意義
唐太宗與牡丹皮的故事
牡丹皮
白茅根煮藕 治牙齦出血
兒童過敏性紫癜飲食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