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素養在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及其實現途徑解析

2020-04-14 05:02張慧升
當代體育科技 2020年1期
關鍵詞:教學價值實現途徑高校體育

張慧升

摘? 要:核心素養提出至今已有20多年時間,該理念對人才綜合素養培養的價值已在歐盟教育體系中得到廣泛認可,并產生出積極的社會價值。我國教育界也已深刻認識到核心素養的價值,進行了廣泛的探討。但82.4%的理論研究均停留在理論框架層面,較少學科有深入的應用性研究。本文從學科應用角度,從體育教學出發,探討核心素養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并探究在當今高校體育教學中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用性途徑。

關鍵詞:核心素養? 高校體育? 教學價值? 實現途徑? 解析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1(a)-0151-02

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了落實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教育部加快研究我國學生核心素養內容,于2014年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首次提出了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建設任務,并明確“核心素養”是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目標。核心素養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并更加注重個體包括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等6大能力。從價值取向上看,核心素養“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的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的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核心素養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的素養,從核心素養內涵看,核心素養不僅反映了社會發展的最新動態,同時也兼顧了本國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筆者就“核心素養”為關鍵詞進行窮盡式搜索發現,82.4%的理論研究都停留在理論框架層面,較少學科主動進行深入性應用探索。因此本文從學科應用視角出發,以體育教學為介質,探討核心素養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價值,尋找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

1? 核心素養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現代教育價值解析

1.1 可實現多學科協同發展,優化體育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體育教學成效

個人發展和終身學習是核心素養的主要內容,因此過去那種以學科知識結構為核心的傳統課程標準體系,各學科相對封閉、各自獨立的知識、能力、素養的培養模式往往造成學生單一技能突出、社會適應能力弱、心理抗挫能力差和知識遷移能力不足等發展問題,不僅無法落實我國推行多年的素質教育培養目標和落實新課改素養教育目的,更帶來各種社會問題和個人可持續性發展問題。而在核心素養理念下,我們需要主動打破這些教育困境,高校體育應積極解析現有的體育教學內容,積極打通體育與人文科學、社會、文化、藝術等相關學科之間的聯結,尋求以核心素養培養為根本目標的可融合發展的知識結構與能力培養目標,最終形成多學科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從而改變當前各高校體育教學重體育技能、競技體育思維,輕體育文化,體育人文精神和體育文化素養培養不足的困境,實現高校體育符合核心素養培養理念的互動化、個性化和交互性學科發展特征和人才綜合素養培養聯合式發展成效,這種多學科協同發展的思維可以優化高校體育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極大地擴大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知識體量,優化教學結構與能力培養成效。

1.2 優先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參與力、創造力和未來發展力,實現能力自主發展與提升

當今社會的核心發展動力是人才的創新與發展,只有解決好學生的創新力與發展能力才能解決好人的能力的有限與知識的無限之間的矛盾,給學生打下堅實知識技能基礎的同時,又為未來發展預留足夠的空間。核心素養培養理念引入高校體育,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激活當前以“教師技能教授為主,學生被動學習”為主的僵化的教學模式,將“教學”主動提高到“教育”的高度,能夠激勵教師主動尋求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上的突破,激發學生被封閉的豐富的想象力,提升教學參與的主動性和參與能力,則對體育教學創新力、創造力和未來發展力,實現人才的自主發展與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2? 高校體育教學核心素養實現途徑解析

2.1 加強教師觀念與思維的強化教育,真正實現體育教學向體育教育模式轉變

當前我國體育教學高達92%的高校存在重運動技能、輕體育人文素養、文化修養和運動理念教化的現象,不僅造成體育教學氛圍創設不足、學生參與意愿低,教學成效不足的現狀,更與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相去甚遠。而深入剖析造成該種不良結果的原因,主要是體育教師自身的教育惰性與教育思維與觀念的落后造成的。因此,在核心素養教育思潮下,高校體育教學要想主動承擔起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學科責任,則首先要從教育者的思維與觀念入手,加強現有體育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思維的轉變,特別是實現體育教學向體育教育模式的轉變。只有將單維的體育教學目的提升到具有綜合培養能力和多維教育目標高度結合的體育教育的高度,才能使體育教師在明確體育學科在完成自身的教學目標基礎上,促使體育教師主動研究體育與社會、科學、藝術及學生專業方向相關的其他技能與素養之間的聯合培養關系和實現途徑,打通現有的學科分化、封閉、單維的知識結構的弊端,構建在核心素養培養理念下的多維化、成長型的教育模式,實現學生在體育技能、體育學習能力、體育人文和基于體育學科基礎上的學習型、成長型能力的融合培養目的。

2.2 堅持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與通用素養相融合的教育思維,創新人才全面發展培養評價體系

深入剖析當今社會對人才能力要求不難發現,適應型、成長型、發展型能力已成為今后人才發展的主流。隨著工作分工與合作的不斷加強,過去那種專業技能與知識為根本人才評價標準的評價模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當今人才的發展需要。而與員工息息相關的“個人技能、人際交往技能及批判性與創造性思維技能”等為主的通用型素養則顯得尤為重要,這些通用型素養不僅能提升員工的人際變通能力、溝通與協調能力及適應力、抗挫力等,更能讓員工獲得終身成長動力。因此,堅持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理念,則需要堅持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與通用素養相融合的教育思維,特別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探索創新人才全面發展培養評價體系,主要著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所顯示出的適應力,體現出的終身發展品格及關鍵能力的提升成效進行肯定與評價,促進學生體育素養、健康人格、健康積極的生活追求的綜合型能力的養成。

3? 結語

堅持加強當今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社會與未來的適應力、良好品格的養成與成長型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是當今素質教育深入實施的關鍵和核心。本文在深入分析核心素養對體育教學的價值后,從加強教師觀念與思維的強化教育、堅持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與通用素養相融合的教育思維模式及教育評價方式3個維度進行了體育核心素養培養成效提升的探索,筆者認為加強體育教師的觀念與思維的強化教育是實現體育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關鍵,使體育教育真正實現體育教學向體育教育模式轉變的根本;而堅持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與通用素養相融合的教育思維是實現創新人才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保證學生素質培養評價體系建設的重要依據。但教育改革與探索都是一個長期且連續性的過程,我們需要更多后續深入的探索才能檢驗高校體育教學的最終成效。

參考文獻

[1] 張春雷.基于核心素養理念下的高校公共體育網絡教學設計[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8):45-47.

[2] 石鷗.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價值[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7(2):1.

[3] 華敏炯,俞承寬.基于核心素養體系下體育教育價值的再討論[J].運動,2018(2):117-118.

猜你喜歡
教學價值實現途徑高校體育
關于中職語文教學價值定位及其實現的思考
如何將創新閱讀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
淺析我國公立醫院在新醫改下的財務管理目標和實現途徑
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的途徑
氣排球與硬式排球工體課教學價值對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學在EDA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評估準則國際化的路徑探索
浙江省金華市社區體育與高校體育的互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