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社會工作為老服務:老年人的金融服務需求與應對

2020-04-16 06:02銀,張
社會工作與管理 2020年2期
關鍵詞:社會工作者群體老年人

尹 銀,張 琳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北京,100081)

一、引言

伴隨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的延長,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全球趨勢。聯合國《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報告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約9%的人口超過65歲,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增長到16%,老年人將成為增長最快的年齡組。[1]全球老齡化不斷加劇。中國自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行列以來,老年人口比重持續增加,并具有繼續增長的趨勢。截至2017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經超過2.4億,達到總人口比例的17.3%。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5 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2-3]總體來看,我國老齡人口具有基數大、增速快、未富先老、人口少子化與老齡化并存等特點。[4]人口老齡化問題不僅涉及范圍廣、影響程度深,而且老年人口在未來面臨的發展環境也更加復雜。隨著我國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社會資產聚集在老年人手里,刺激了老年人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并日益呈現出普遍化、個性化、多樣化的特點。[5-6]然而,金融服務業務日趨信息化、自助化,老年人由于金融知識與技能的缺乏,會遇到諸如金融排斥、金融風險、金融詐騙等之類的問題,老年金融問題由此滋生。

近年來,屢屢曝光的老年人金融詐騙事件說明我國在老年金融服務方面尚存在不足。2016年4月發生的“以房養老”金融騙局的司法案件,經各大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案件中高女士被欺騙而抵押房產證做理財,12個月為期,每月給付房屋價值的3%,并在北京市方正公證處簽訂了《借款合同》和《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書》等大量文件。前期高女士收到部分回款,但是遠不足本金。后來得知房屋通過合法程序被抵押和變賣,導致高女士養老不成反丟房的嚴重后果。之后,司法機關介入了這起民事案件。2018年,法院認定“加入以房養老”項目的高女士與他人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判決房屋物歸原主為最終判決。[7]從社會工作角度來看,老年人由于自身金融認知度低與金融知識技能的缺乏,金融理財的辨識度低,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蠱惑。部分老年人“貪小便宜”的傳統金錢觀念,極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造成嚴重的后果。司法介入確實能夠幫助解決部分老年金融問題,但是卻不能從根源上杜絕這一現象的發生。本研究從金融社會工作的角度,運用社會工作的知識和技巧,從老年人的心理社會層面探求老年人遭遇金融詐騙的原因,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從源頭上幫助老年群體有效識別、預防和控制金融風險,形成健康合理的金融理財習慣,提高老年群體金融能力,增強老年群體金融福祉。

二、文獻回顧

(一) 金融社會工作

金融社會工作最早出現在美國,以提高個體金融能力,適應金融化環境為目標,[8]實現個體和家庭的金融福祉。1917年,瑪麗·里士滿撰寫《社會診斷》時,就已經注意到個人財產困境及其社會環境的影響,金融社會工作初見端倪。[9]但是“金融社會工作”這一名詞概念則是由麗塔·沃爾夫松于1997年正式提出[10],在金融社會工作發展過程中,逐漸確定以社會弱勢群體作為重點服務對象。本文的金融社會工作主要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通過心理社會的介入方法,以老年人的優勢為出發點,對其進行持續的教育、激勵和支持,使其掌握更多的金融知識,提高理財能力并改善財務狀況,最終達成個人與社會的改變。[11]

以“金融能力”和“資產建設”為基本理論框架的金融社會工作,[12]在長期的探索與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四個方面的工作基礎,主要包括心理社會觀點、與金錢的關系、金融行為、金融資訊及知識。[13]因此,金融社會工作以不同于傳統金融的視角,在幫助弱勢群體獲得金融機會、參與金融市場、實現金融福祉方面發揮著獨特的優勢。[14-15]金融社會工作對老年人開展服務,有利于擴大老年金融消費群體,優化金融結構,完善金融市場,增強老年人資產建設能力,實現普惠金融的發展。在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下,金融社會工作發展極具必要性。[16]

(二) 金融服務與金融社會服務

金融服務與金融社會服務存在本質的區別。按照WTO協定內容,金融服務是指金融相關機構和從業者提供的帶有金融性質的服務,包括資產管理服務、信貸服務、交易服務、保險服務、證券服務、信息和咨詢服務等六類,最主要的特征為營利性,以促進企業與市場經濟發展為目的。[17]社會服務起源于英國,這一概念由西方福利學家蒂特姆斯正式提出,以社會邊緣和弱勢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由政府和社會提供帶有福利性質的服務,幫助實現個人和社會的協調發展。[18]本文所提到的金融社會工作為老服務主要是指金融社會服務,是由政府、社會非營利組織和社會工作者提供的,旨在改善老年人金融現狀、增加金融福祉的服務。

(三) 老年金融服務需求與特征

人口老齡化的逐漸深化為老年金融服務帶來了挑戰。研究發現,老年人金融服務需求越來越多樣化。[5]從老年人金融業務來看,儲蓄需求、消費需求、投資理財需求以及對于銀行業務辦理需求均呈不斷升高的趨勢。從老年人自身需求來講,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其需求也帶有特殊性,人性化、個性化的服務受到老年人的青睞。城鄉老年人在金融能力方面存在差異。在城市,社區金融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各種個性化金融產品的開發以及特色老年融資項目等能夠更好地滿足老年人金融需求。[19]因城市老年人的金融需求呈現出普遍性、較高的業務粘性、便捷性、投資安全性等特點,在以城市社區為服務主體的同時,也需要從宏觀、微觀以及新社區建設加以應對。[6]在農村,老年人收入低、資產少,投資和獲得信貸渠道缺乏,導致生計資產缺乏,易遭受金融沖擊且抵御風險能力低,因此農村老年人表現出更高的金融脆弱性。[20-21]農村女性老年人的金融脆弱性具體表現在物質貧困、能力貧困、文化和權力的貧困。[22]農村女性老年人由于家庭特征、性別角色和家庭經濟地位而成為金融邊緣群體。[23]家庭社會網絡對金融脆弱性的改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4]總體來看,老年人的金融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反映出老年人希望能夠更多參與金融市場,更好地融入金融圈子的美好愿望。金融社會工作開展為老服務,能夠改善老年人的金融脆弱性,增加老年人金融可獲得性,提升老年人金融能力。

(四) 金融社會工作對老年人的服務研究

金融社會工作是近十年發展起來的新興學科,國內外金融社會工作對于老年人服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按照金融社會工作服務對象的不同,我們可將為老年人提供的金融社會工作服務劃分成三類。

1. 金融社會工作服務貧困老年人

社會工作起源于經濟救濟活動,早期社會工作者借助于社會政策或社會法規解決貧困問題。在現代經濟的大環境下,有必要加強金融社會工作對貧困問題的干預,并注重貧困群體的資產累積和發展賬戶的管理以及自主創業和財務規劃的服務。[25-26]目前學界未有關于老年貧困人口的定論,但是預測顯示,隨著老齡化速度不斷加快,老年人數量增多,老年人中的貧困人口數量和貧困發生率將隨之不斷增加。[27]貧困問題一直是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并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整體發展水平。金融社會工作對于貧困個人以及家庭的介入,不僅能夠多角度認識和分析個人和家庭財務問題,改善信用消費現狀,還可以避免陷入惡性貧困的危機。

美國學者謝若登對貧困弱勢人群進行了深入研究,創造性地提出資產建設和金融社會工作的“金融能力”以及“金融增能”理論。金融能力包括金融技能和金融機會兩方面,而金融增能旨在提高金融福祉,實現貧困人群的長期經濟發展。[28]以美國為例,失業率以及收入不平等現象導致基礎貧困。邊緣經濟的興起,金融借貸與信用卡消費使個人以及家庭債務危機升級,貧困個人以及家庭成為邊緣經濟體。長期的貧困處境使其認識不到貧困問題,巨大的財務壓力大大降低了心理福祉,貧困問題極端化,產生極端個人心理以及家庭問題。重點對貧困人群進行金融教育,提供多方面的信用咨詢服務,協助其管理財務賬單,能夠幫助他們擺脫財務困境,實現資產自由。[29]

中國金融社會工作起步較晚,考慮到基本國情的不同,中國金融社會工作在具體理論研究與服務研究中逐漸發展出一套獨特的服務體系,包括服務對象、服務議題、服務主體和服務手法四大要素,對金融社會工作服務弱勢群體具有指導性意義。[30]在進行金融社會工作服務時,我們應考慮社會、文化因素,具體可以從提高金融投資能力、增強金融福祉以及金融失敗后提供心理安慰和心理支持入手,幫助分析金融市場,提高金融機構的社會責任,協助落實優惠政策等,加強社會各方力量尤其是社區的協作。金融社會工作者應當差別化對待個人以及家庭貧困,充分發揮政策優勢參與反貧困,[31-32]從財經知識、財經能力、財經價值觀三方面促進公民財經素養的養成與提升。[33]

2. 金融社會工作服務農村老年人、女性老年人

在弱勢群體中,農民是金融社會工作的重點服務對象之一。農民自身金融素養的不足以及金融市場與農民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使農民群體在參與金融市場時受到各方面的限制;農村老年人是其中最弱勢的群體,對農村老年人開展金融社會工作顯得尤為必要。運用金融社會工作方法,在幫助農民群體的具體實踐中發現,農村老年人特別是女性老年人存在金融素養不足、金融工具使用率低、金融能力與金融機會缺乏等問題。開展以“自助、防騙、理財、投資、信息金融”等為主題的小組活動,能夠幫助組員增強金融信心,防范金融詐騙,提高金融素養。[34]

3. 金融社會工作支持老年人家庭

經濟困擾是老年人面臨的一個重要議題。老年人在退休之后收入減少,但是他們的財產積累往往價值更高,包括古董、債券、現金、珠寶、收藏品等便攜資產(Portable assets),在財務方面更多集中在資產維持而不是資產建設上。在互聯網加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老年人受到金融知識不足、孤獨情感、家庭關系等條件限制,其金融問題表現為“金融剝削”(Financial exploitation)和“金融濫用”(Financial abuse)。金融剝削主要由老年健康狀況、社會保障不足、老年照料成員侵占資產或者社會財務風險造成;由金融剝削導致的資產危機,進一步帶來健康惡化、羞愧、信任不足等消極心理后果。美國社會工作已經針對老年金融問題做了全面的干預,并在財務知識教育、詐騙意識與風險評估方面實施了具體介入方案。[35]金融濫用是指在不知情或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正當地使用老年人的財產或金錢,包括偽造、盜竊、強制更改遺囑、將金錢或財產轉讓給他人等情況。澳大利亞對服務人員、老年人及其家庭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家庭關系網絡對老年人金融濫用的可能性更大,而老年人并未意識到其中的潛在風險,并強調家庭支持與照料是老年人經濟虐待的保護傘。[36]從這個角度來說,金融社會工作服務老年人,不應僅僅著眼于老年人個體,還要擴展到對老年人家庭的服務。

目前,金融社會工作無論是在理論框架還是實務模式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對于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老年人金融需求與服務問題研究,仍然主要集中于金融領域,從商業營利性角度出發,以市場為利益導向,探索和滿足老年人的金融需要,缺乏以老年人為中心的金融社會服務,以致老年人被動參與金融市場,同時欠缺對老年群體的金融心理干預。金融社會工作能夠彌補這一不足,關注到老年人的金融參與和金融獲得性,著眼于老年群體的金融能力,增進老年群體金融福祉。金融社會工作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工作分支學科,對老年人提供金融社會服務與解決金融問題,無疑是社科領域,尤其是社會工作領域的一個發展創新點。金融社會工作對于老年金融問題的關注主要集中在英國、美國等社會保障制度比較健全的發達國家,國內研究相對較少。本文希望通過對金融社會工作為老服務的研究,豐富國內這一領域的相關研究。

三、金融社會工作為老服務

老年人處于特殊的生命周期階段,其金融需求呈現特殊化、多樣化、復雜化特征?;诶夏耆颂厥獾慕鹑谛枨?,金融社會工作可以從金融認知與知識教育、金融資產管理與建設、金融風險防御與處理、金融資產分配與家庭關系應對處理以及貧困老年人金融機會的拓展五個方面對老年人開展服務(具體內容見圖1);以利他主義的服務理念,達到老年人金融方面自助的效果,實現金融福祉,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一) 金融認知與知識教育

有研究發現,對金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會影響家庭對于養老基金的決策能力,甚至可能引發家庭糾紛。[37]由此可見,金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在金融參與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年人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對于金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少之又少,大部分屬于經驗之談,缺乏系統的認知與了解,同時還存在老年金融排斥問題?;诖?,金融社會工作對老年人群體開展金融知識教育,有利于挖掘老年人資金管理與建設的潛能,增強老年人參與金融市場的能力。

對于老年群體的金融認知教育,包括普及金融基礎知識、拓寬金融信息渠道、電子設備的使用、糾正金融行為偏差四個方面。金融基礎知識的缺乏是老年群體產生金融恐懼以及遭遇金融風險的根本原因。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個案輔導以及成立發展性小組的工作方式,評估老年群體認知水平與接收知識的認知能力,有針對性地普及金融基礎知識,激發老年群體的學習潛力。另外,老年群體受到知識水平的限制以及傳統思維的影響,獲得金融信息的渠道單一,難以適應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因此有必要擴寬老年人獲得金融信息的渠道。金融社會工作者往往是資源的鏈接者與信息的傳導者,可以聯系專業金融機構,在社區開展關于金融類知識講座,深入理解金融市場的變動規律;可以指導老年人通過使用手機、電腦等設備,運用互聯網獲取金融信息,提高老年金融設備的使用率,打破老年群體獲得金融信息的時間性和空間性障礙。[38]金融消費者往往出于消費心理參與金融市場中,老年人作為特殊的金融消費群體,其行為具有“過度自信與過度恐懼”“啟發式偏差”“表述框架效應”的不健康金融心理因素。[39]幫助老年人挖掘深層次的消費心理,促使老年群體養成理性思考的習慣,培養謹慎的消費習慣,能夠使老年金融消費更加趨于理性,有效發揮資產作用。

圖1 金融社會工作為老服務內容

(二) 金融資產管理與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老年人掌握的資產逐漸增多,從根本上來講,老年群體的金融需求就是老年金融資產管理與建設的需要。美國社會政策研究者邁克爾·謝若登提出資產積累與資產建設對于解決貧困的重要性。[28]對于老年群體而言,合理的資產管理與建設有利于個人金融資產的穩定增加,同時還有利于降低家庭財務危機。

金融社會工作要讓老年群體意識到金融資產管理與資產建設的重要性。一是評估老年人的資產預算與金融需求,秉持需求優先的原則進行資產的管理,改變傳統的老年群體以儲蓄為主的資金管理方式;二是感知老年人的金融需求,識別老年人參與金融市場的內在動機與原因;三是幫助老年人選擇適合自己的金融理財服務、金融理財商品,挑選價格合理、經濟實惠、安全長期的金融服務與產品,并幫助老年人制定健康合理的理財規劃,比如如何使用預算、控制收入與支出,管理存款與債務;四是根據老年群體自身需求,購買合理的保險類別,如醫療保險、房屋保險、養老保險等。這些都是建立在服務對象自決的原則基礎之上。此外,老年人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發展賬戶,進行資金的積累,以備不時之需。由于社會工作者自身知識條件的限制,必要時,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進行服務轉介,聯系專門的金融機構,為一些特殊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金融理財計劃。

(三) 金融風險防御與處理

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促進了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金融風險系數。而網絡信息化、虛擬化的趨勢,為金融風險增加了新的形式。前文中高女士就遭遇了天衣無縫的金融陷阱。老年人在參與金融市場時,如何規避金融風險以及如何處理金融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任何形式的金融參與都不可避免地有遭遇風險的可能,關鍵是如何規避以及如何處理。老年群體自身金融知識與技能的缺乏使其在金融風險中處于弱勢地位,也會直接造成老年金融心理上的恐懼。因此,在老年群體參與金融市場時,首先要對老年人進行心理層面的建設,消除其金融恐懼心理,樹立金融參與信心,勇敢地接受金融各項服務。其次,金融投資也不是盲目的,金融市場風起云涌,幫助老年人識別金融市場的陷阱至關重要。通過金融風險的知識教育以及金融防騙的案例分享,提高老年人自主辨別金融風險的能力,引導老年人在遇到問題或者置于陌生的環境時,與家人進行溝通,積極尋求幫助,共同面對金融問題。風險不可避免,老年人在遭遇金融風險后,造成的身體與心理上的傷害不容忽視。金融社會工作者要積極引導老年人正確看待人與金錢的關系,以及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使其在遭遇金融風險時能夠泰然處之;引導老年群體尋找正確的解決方式,敢于維護自己的權利,提高維護自身利益的能力。[11]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為遭遇風險的老年群體疏通維權渠道,提供法律援助。

(四) 金融資產分配與家庭關系應對處理

老年群體所面臨的金融風險不僅來自于個人,還受到家庭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澳大利亞有多項研究發現,在家庭環境中,老年群體作為被照顧者,其資金也由照顧者管理,家庭中有時出現經濟侵吞和經濟虐待的現象。[40]美國學者在一項為期10年的關于財產與老齡化的追蹤研究中,也發現了老年人財產方面產生的代際糾紛,這種情況一般會在家庭養老模式中出現。[36]老年人由此陷入財務管理方面的苦惱之中,并有經濟方面的擔憂。老年人不僅要面對自己養老金融的問題,還被資產家庭代際糾紛所困擾。此時,老年人處于孤立無緣的地位,屬于家庭邊緣群體。金融社會工作尊重和接納每一個服務對象,以案主的利益為主導,增強自身發展的能力,改善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因此,金融社會工作對于老年群體金融問題的介入能夠客觀公正地幫助老年人評估并提高資產決策能力,改善家庭關系,提高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加強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老年照料,減少老年孤獨感、規避情感風險,解決老年人的經濟困擾。

老年人的資產管理是資產合理分配的前提。金融社會工作者要幫助老年人對資產做出評估,樹立老年人資產目標,分析老年人進行資產分配的利弊。當老年人遭遇經濟侵吞時,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運用家庭治療模式,探求老年資產代際糾紛產生的原因。家庭糾紛問題中老年人居于弱勢地位,金融社會工作不僅能夠為老年人直接提供服務,還可以幫助分析和改善老年家庭關系。如運用薩提亞的家庭溝通治療方法,基本假設就是家庭作為一個系統,生活在這個系統下的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會互相影響,[41]也會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社會工作者應該重點分析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模式,透過家庭成員的溝通方式,分析家庭財產代際糾紛產生的原因,運用冰山原理探求每個家庭成員的內心需要,利用家庭重塑技巧,進行家庭角色重構,轉變家庭成員思考問題的方式,使其能夠更好地理解對方。金融社會工作者要秉持價值中立的原則,促進家庭成員的有效溝通,追求最理想的解決辦法;幫助老年人改善家庭關系,提高老年人財務管理與分配能力。

(五) 拓展金融機會,消除社會排斥

金融排斥問題長久存在,對于貧困老年人尤為嚴重。國外研究表明,老年人基于年齡的生命特征,會影響參與金融市場的收入水平、財富狀況、認知能力等,對老年金融排斥程度產生間接影響。在儲蓄和養老保險方面,老年人會遭到自愿排斥和市場排斥兩種排斥類型,金融機構往往傾向于向年輕的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42-43]國內也有實證研究表明,年齡、受教育水平、健康狀況、經濟狀況等是老年人金融排斥的重要影響因素,農村貧困老年人是解決當前金融排斥問題和提高普惠金融普及度的重點對象。[44-45]

金融排斥現象的存在使貧困老年人無法獲得金融服務,很難使有限資產產生資產效應,造成個人以及家庭貧困的惡性循環。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從降低老年人生活成本、支持終身資產積累、獲得政府和社會資助三方面介入貧困老年人的金融排斥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住房需求、交通需求、醫療保健需求等生活需求越來越需要優化,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生活成本,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幫助老年人申請享受房屋改建稅收減免或者申請福利老年住房,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降低住房成本;在社區推廣老年人互助活動,提高老年人社會參與,減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成本;在社區中宣傳社區醫療保健服務,提供老年人健康保健上門服務,以居家養老降低醫療成本。美國的一項福利政策提及了資產建設的重要性,尤其是資產的長期積累,貧困的老年人要具備資金儲蓄和資產保險意識。不同于傳統的銀行儲蓄,貧困老年人在生命早期可以在銀行建立個人發展賬戶,享受公共福利計劃,以應對資產風險和實現經濟保障。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鏈接社會資源,實現貧困老年人的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并通過降低貧困老年人生產成本,共享金融資源,實現資產積累與建設,消除金融排斥。[12][46-48]

四、結論與討論

在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老年群體的金融需求日益多樣化,老年金融問題隨之逐漸增多,單純靠金融機構等一些利益主體去解決這些問題顯然收效甚微。金融社會工作的服務理念以及服務方式能夠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化金融服務,從金融認知與知識教育、金融資產管理與建設、金融風險防御與處理、金融資產分配與家庭關系應對處理以及拓展貧困老年人金融機會等五個方面入手,有助于提高老年金融能力,增強老年金融福祉。但是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以及金融福利有其特殊性,必須給予特別的關注。

(一) 注重開發特色老年金融產品與服務

目前來講,金融產品與服務的提供仍然由市場主導,以市場利益為導向。但是,基于老年人特殊的金融需求,金融機構應當注重開發特色老年金融產品,比如針對養老金與退休金的投資,要更加注重時效性、安全性、穩定性;在老年金融服務方面,設置專職服務人員與服務窗口,設置專職的金融社會工作者的崗位;加強老年人特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老年人金融獲得的安全性、便利性。對于貧困老年人,我們應注重增強家庭等社會網絡的支持,發揮其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優勢?,F階段,在老年金融消費方式、消費理念、消費結構不斷變化的情況下,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和幸福指數的提升,因此我們要不斷調整并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精神慰藉、養老照料、文娛健康項目,做到老年金融產品多元化、服務多樣化。

(二) 城鄉地區老年人的服務重點各有側重

城鄉老年人金融需求方面存在差異。城市退休職工因為有退休養老金,掌握的金融資產相對較多,金融需求更具多樣化。對于城市老年人,金融社會工作可能主要集中在老年金融投資、理財、購買金融產品以及財產家庭糾紛,金融社會工作可以幫助其進行資產建設,提高老年群體的金融賦能與增加金融機會。農村老年人更多以務農為生,資產積累較少,甚至處于貧困狀態,主要依賴于國家社會保障以及傳統的養兒防老,金融投資和參與度較低。因此金融社會工作要側重于解決農村老年人貧困以及資產積累問題。金融社會工作者可以作為一個資源鏈接者的角色,幫助農村老年人獲得國家社會保障的待遇,幫助農村老年人資金獲得與積累,挖掘農村老年群體的金融潛能,比如建立農村老年金融互助社,吸引老年人,投資一些發展項目,發揮資金再生產效益;鼓勵和幫助農村老年群體建立個人發展賬戶,增強資產建設的包容性。城鄉老年群體金融需求的差異決定了金融社會工作服務內容的不同??傮w來說,金融社會工作對于老年群體提供金融服務具有前瞻性、發展性特征,也是一個艱難探索的過程。

(三) 發展普惠金融,拓展貧困老年人金融機會

貧困老年人往往在金融市場中處于邊緣位置,屬于金融排斥群體,因此有必要拓展貧困老年人的金融機會,增加金融可得性。一方面,要解決老年人貧困問題,使貧困老年人有機會進入金融市場;要加大對貧困老年人的扶貧力度,降低老年人生活成本,堅持需求導向型老年人福利,加大對慈善機構和非營利組織的福利支持。另一方面,要營造貧困老年人參與金融市場的社會環境,實施普惠金融政策,建設福利性金融機構網點?,F在已經有一些實踐者開展了類似的探索,如格萊珉銀行向貧困人士提供小額貸款,降低金融準入門檻,增加金融的包容性,實現金融社會服務全覆蓋;成立金融互助組織,構建非正規金融支持體系,實現貧困老年人的金融融入。這些有效的實踐切實的幫助了貧困老年人。

(四) 加強社會各部門的聯合,共同幫助老年人

雖然金融社會工作對老年服務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但這是大勢所趨,是普惠金融政策的具體實踐策略。國家應當加強社區、非營利社會組織以及社會工作等作用主體的聯合,推動“三社聯動”在老年金融服務體系中的作用。金融機構也要注重開發老年金融使用APP,結合老年人金融需求,倡導老年人參與設計金融方案,從不同角度為老年人提供特色金融服務。以金融社會工作為服務重點,充分利用社會工作優勢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服務,發揮老年人自身的經驗優勢,開發其金融潛能,達到助人自助的效果,比如,在社區中成立老年人金融互助組織,定期分享金融經驗,購買金融風險低、回報率高的金融產品,共同抵制金融風險。

猜你喜歡
社會工作者群體老年人
認識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談情說愛”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辦
通過自然感染獲得群體免疫有多可怕
工作條件、家庭支持與職業發展:中國社會工作者離職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與組織認同對職業流動影響的研究——基于對廣州市社會工作者的調查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論我國人口促進社會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越來越多老年人愛上網購
此“社工”非彼“社工”——對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